其實過去幾年中,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最近我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的糾結之處不在於選擇困難,而在於問題本身是個偽命題。
什麼是“質量”呢?一般程式設計師說到“質量”二字時,他們說的有可能是測試通過率、變數命名、程式碼格式化、元件化、查詢bug、程式測試等等。也有可能是程式的可擴充性、服務延時、產品功能的完整程度。
問題往往就產生於以上兩者被統一看待、不做區分的時候。其實前一種圍繞程式碼的問題可以看成“程式碼質量”問題,第二種情況則可以看成“執行質量”,或者“執行程度”。
從“程式碼質量”上來看,程式猿走捷徑的偷懶思維,其實是種十分短視的做法。含糊繞過某個問題,你可能會一時覺得省事不少,但到頭來,往往發現因此攪亂了系統而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一行行檢查程式碼,找出bug,甚至重新調整整體邏輯框架。所以犧牲程式碼質量換取速度通常是得不償失的做法。
相反地,高質量的程式碼其實是可以幫助你節省時間的。統一的程式碼規範和變數命名,不僅可以幫到別的程式猿,還可以幫到未來的你,更好地理解你現在寫下的程式碼;經過嚴密思考而設計出的輕量級程式碼架構,則可以讓你在迭代產品的時候獲得更高的效率,更清晰地瞭解該從何處入手,而不是到資料庫裡漫天尋找需要替代的地方;而高測試通過率還可以給你充足的自信去調整產品,減少bug數量,最小化QA時間。
至於“執行質量”,這又是另一個命題。有很多方式可以在不降低產品質量的情況下,使得產品開發過程很緊湊。比如你可以先推遲一些不那麼著急的工作,等到整體執行優化、系統穩健性做好的時候,再來做那些被暫時擱置的事情。
具體的做法就是,先把最終想要的產品效果定好,然後往其中填充內容不斷修改,至於一些無關的細節可以最後再來優化。舉例來說,剛開始開發產品時,可以用RPC來簡化應用開發的流程,繞過複雜的協議傳輸問題,先在產品應用層面上快速迭代,隨後再替換掉RPC,加入重試、錯誤控制、安全檢驗等程式碼,或者乾脆替換掉傳輸協議。
寫Medium程式碼的時候,我們就是先實現效果,再調整細化部分的,最後刪掉了很多無法整合進原先設定好的框架中的功能,大約是六萬行程式碼左右。
所以如果我們起初沒有小心處理程式碼質量的問題,最終一定會被查詢各種很細微的問題困擾。如果我們沒有完全聚焦在效果實現上,就一定會拖拖拉拉延後專案進度。但如你所見,很幸運我們前期工作做得充分,所以現在產品可以迭代得很快,並不斷試驗新功能。
其實在網際網路領域中,不僅程式猿會面臨上述問題,很多產品經理也會為專案進度和質量打架的問題煩擾。所以Daniel的博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考角度,或許下一次再有人問你是不是可以犧牲一點程式碼質量來追趕進度的時候,你就可以告訴他們:你問的是個偽命題。
相關閱讀
評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