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算力“沃土”上,種植網際網路下一個奇蹟十年
十年前,英國《經濟學人》曾用工業用電量為主要指標來評估國家的GDP,而在今天的全球數字化趨勢下,網際網路江湖中則通用的是一個全新的指標——算力。
如今,全社會將“新基建”作為應對困境、尋求新機的主軸,自然更離不開算力這種如同“水電煤”的基礎支撐。
在諸多行業當中,網際網路對算力的渴求更加迫切。佔據全球市值榜單頭部的蘋果、亞馬遜、Facebook、BAT等等網際網路巨頭,也是伺服器採購榜單的頭號“金主”。
作為算力叢集的資料中心,也以資料流轉樞紐和業務承載平臺的角色,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許多企業甚至不惜大力投入自建自研資料中心。
當前網際網路產業到底需要怎樣的算力?又該如何提升資料中心的價值效率?帶著這一系列問題,我們來重新審視習以為常的網際網路世界。
網際網路進化所需的計算原力
從一個相對長的產業週期來觀察,我們會發現今天的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正處在進入下一個歷史時期的關鍵節點。
一方面,中國網民規模已超9億,加上在支付、電商、服務、內容等領域的不斷滲透,網際網路行業的地位變得舉足輕重,這一基本盤既是移動網際網路企業奇蹟的成就者,也對現有的網際網路資料體系提出了空前的挑戰。
同時,網際網路作為更先進的生產力代表,對其他產業鏈、價值鏈進行優化改造的潛能,讓許多網際網路巨頭都開始切入產業賽道,從C端消費網際網路向B端的產業網際網路遷移。
這兩個趨勢,讓作為核心資源優勢的算力問題擺到了臺前。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上述變革都需要充沛算力提供基礎保障。
首先,智慧化已經在網際網路產品中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成為必不可少的競爭要素。而人工智慧所需要的計算量一直在高速增長,2018年推出的GPT 模型是 1.17 億個引數,到今年的GPT-3 引數已經高達 1750 億個,兩年時間增長了1000倍。這就直接導致訓練所需要的算力呈指數級增長。
其次,疫情推動網際網路提速進入各個行業,許多應用開始不斷向多種裝置、終端上落地。多樣化場景直接產生了龐大的異構資料,也給算力資源的釋放帶來了很多麻煩,軟體工程人員需要在很多不同架構的計算硬體上進行開發,直接減低了工作效率。
除了效能和效率之外,萬物智慧還需要考慮AI算力的可持續性,不斷探尋綠色環保、降低功耗的方法來進行智慧計算。不僅需要在演算法層面不斷提升,針對資料中心伺服器設施也需要向綠色部署發展,進而實現人與自然共生的計算普惠。
那麼,這樣“多面手”的算力到底從何而來呢?
算力通衢之一:資料中心,資料洪流的生命大壩
流量就是金錢,誰的資料中心規模更龐大,掌握的流量就越多,商業價值也就更能得以彰顯。對於視流量為生命的網際網路企業來說,將資料中心作為未來發展的基礎戰略進行關注,並不為過。
谷歌每年投入到資料中心建設的費用高達數億美元,Facebook也紛紛在世界各地建設新的資料中心。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伺服器的規模約佔全國伺服器整體規模的40%以上。
但挑戰也相應而生,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不斷擴大的業務規模,大量的建設和研發成本投入,會進一步攤薄淨利潤,在當下經濟環境中增加不確定風險。而其它型別的網際網路公司,所處的ICT基礎設施建設階段不同, IDC建設及雲化步伐處在不同階段,裝置利用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加上多源異構資料流量的儲存、推理、訓練、迭代等等,受制於非常多的條件。比如訓練叢集的效能,框架對演算法的優化程度,部署環境的實際效果等等,決定了AI在落地資料中心時,成為了一個需要系統化工程來保證整體閾值的專案。
算力通衢之二:雲端算力,中小企業的創新之鑰
網際網路業務的發展速度異常之快,而自建IDC任務重、週期長,這種速度差讓雲成為許多中小型網際網路企業推動業務創新的最佳選擇。他們逐漸摒棄傳統EDC(企業自用資料中心),擁抱隨用隨取、按需付費的公有云。因此,選擇的IDC服務商是否具有抵抗資料井噴、運維管理能力等基礎設施,也就至關重要了。
雲邊端多場景的智慧化,意味著將出現更加複雜的資料呼叫需求,這就給傳統資料庫帶來儲存和處理壓力,這些資料在結構、儲存方式、儲存形式上都不一樣,這就需要分散式系統來保障區域性的應用性,提高資料儲存和呼叫效率。
凡此種種,都說明了只有在基礎設施上沒有短板,才能幫助網際網路企業開啟下一扇創新大門。
華為的“加法”,加速下一個新起點
“大力出奇跡”的演算法模型,與資料服務基礎設施,對於患上了“算力飢渴症”的網際網路行業來說,顯然都是心頭之患。
它不僅僅是單純的部件效能比拼,更需要產業技術疊加、產業場景洞察,以及雲端計算、人工智慧、聯接等完整技術序列,來綜合形成解決方案。
從這個角度看,華為30多年的ICT領域服務經驗,無疑是一個絕佳的參考物件。除了提供強大的通用算力,AI算力,華為通過資料中心網路及互聯技術,讓每一種算力緊密有機的結合,避免單廠商單裝置的短板,充分的發揮出算力的最大價值。
那麼,在應對網際網路行業的算力需求時,“懂行”的華為交付了哪些能力呢?目前看來,華為主要做了三重加法:
第一種加法,是技術+場景。充分識別網際網路領域的關鍵業務場景,併為之提供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
比如對於擁有自建資料中心的百度,基礎設施相對完善,但隨著流量不斷快速增長,需求不斷增加,資料中心網路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傳統裝置不匹配資料中心機房的安裝環境;運維技術門檻高,且無法滿足雲化動態遷移業務快速上線的訴求等。為應對上述挑戰,百度與華為攜手,共同探討技術創新,打造業界領先的新一代資料中心互聯解決方案,致力於降低單位元成本、極簡運維、快速開局,使網際網路和企業網客戶,實現IT化的快速互聯建設和智慧運維。
2019年,百度App作為央視2019春晚網路互動平臺,在春晚當天日活使用者峰值突破了3億。全球觀眾互動次數達到208億次,每秒資料流量峰值5000萬次,每分鐘峰值10億次,成為“史上最大紅包流量”。百度成功“扛住春晚流量衝擊”,背後是超大頻寬的資料中心網際網路絡的強力支撐。
第二種加法,是技術+創新。把脈前沿技術動態,在算力基礎上注入前瞻的差異化優勢。
這種競爭力,在“5G+雲+AI”新技術族群前得到了充分的顯現。5G商用的普及,讓直播遊戲、AR/VR、智慧製造、智慧城市等應用開始井噴,海量的邊緣裝置也需要大頻寬、低時延、高效能的邊緣計算來滿足,這也帶來了邊緣資料中心機房的需求激增,與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和雲端計算一起協同使能網際網路業務創新。
而華為恰好在多個技術領域都有佈局,因此,華為雲就與虎牙聯合孵化了AI內容稽核解決方案,基於華為雲VR打造了VR直播解決方案,基於雲手機的雲遊戲解決方案實現了應用互動的創新。這些都架構在華為多種數字技術支援的實時分發的新一代網路基礎上。
第三種加法,是技術+開放。除了自己做“加法”,華為也希望讓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加入數字化生態當中,各自制宜,生長出符合不同業務發展需求的解決方案。
這意味著,華為不僅要有足夠的技術底蘊,作為目前國內唯一具備全系列資料中心產品以及雲服務能力的廠商,也要懷抱開源開放的心態,將自身的技術優勢與資源釋放給網際網路產業夥伴們。因此,華為也選擇成為一個業務中立的ICT基礎設施服務商,讓各型別網際網路企業在數智化轉型中擁有一種堅實可靠的選擇。
華為的“懂行”,正是讓新聯接+新計算成為各地方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力量,與行業自身業務發展相融合,成為關鍵助力和產業抓手。
目前,華為在“算、管、存、傳”等方面所打造的系統化優勢,已經在資料中心整體效能、網路配置演算法、儲存介質全快閃記憶體化等實現了新突破。
接下來的征程,華為中國政企網際網路業務部總經理周鑫也提到,華為將持續投入,提升每一位使用者在網際網路世界的體驗,以此助力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網際網路產業騰飛,攜手更多行業客戶和夥伴創造未來智慧世界的無限可能。
在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會出現這樣企業,通過基礎設施的鋪設,給諸多行業帶來指數級增長的可能。一百多年前,汽車產業就通過層層細分,幾乎帶動了整個製造工業的崛起,未來的ICT產業同樣如此。
算力之變還在繼續,資料、AI、雲與網際網路產業的深入融合進化,或將成為下一個經濟奇蹟的創生之柱,等待著有識之士去揭開謎底。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72798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算力網路:下一代網際網路or中國科技的被迫突圍?
- [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公司的種類
- 【網際網路】在網際網路中隱私在何方?
- 深度解析網際網路下一個十年C位:5G下的物聯網發展前景
- 移動網際網路的下一個浪潮已經來臨
- 新基建時代,以算力助燃產業網際網路安全產業
- 華為:算力網際網路技術白皮書(附下載)
- 解讀下一代網路:算力網路正從理想照進現實
- 移動網際網路十年,誰主沉浮?
- 5G來了!愷英網路憑VR迎接網際網路下一個風口VR
- 在MWC2018上看工業網際網路走向
- 區塊鏈技術或將會成為下一個網際網路?區塊鏈
- 網際網路變革又十年:2008-2018
- 網際網路的下一站,大概率是能源
- 十年網際網路雜談二:思路決定出路
- 十年網際網路營銷推廣人雜談
- GITC2016全球網際網路技術大會召開銳捷網路揭示網際網路+“源動力”Git
- 區塊鏈——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核心區塊鏈
- 韋樂平:雲網融合與算力網路
- 邊緣計算與工業網際網路
- 從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房多多改造房產經紀N種可能產業
- 議“上大學不如上網際網路”
- 工業網際網路,走,上雲去!
- mongoDB在網際網路金融的應用MongoDB
- 在網路世界上安一個家
- 慢下來的網際網路醫療要等下一陣風?
- 為什麼說蘋果阻礙了“下一個網際網路”的出現?(一)蘋果
- 為什麼說蘋果阻礙了“下一個網際網路”的出現?(四)蘋果
- 為什麼說蘋果阻礙了“下一個網際網路”的出現?(二)蘋果
- 為什麼說蘋果阻礙了“下一個網際網路”的出現?(三)蘋果
- 網際網路+
- 許式偉:二十年的演進,網際網路的下個時代是什麼?
- 網際網路如何推廣 網際網路推廣
- 【工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出發點、切入點及著力點;
-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2023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綜合實力指數
- 一個老程式設計師在網際網路寒冬下的感悟程式設計師
- 網際網路創業怎麼起步?這個文章教你玩轉網際網路創業。創業
- 元宇宙:下一代移動網際網路?(附下載)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