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

鲁子逸發表於2024-06-29

javaPTA作業總結

1. 前言

訓練集07:這是第七次大作相比前面的已經增加了一些難度,並且增加多個並聯比較困難
訓練集08:這次是並聯裡面套並聯我寫了半天還是0分,真的很難來弄引腳問題

2. 設計與分析

第四次大作業7-1

7-1 家居強電電路模擬程式-3
分數 100
作者 蔡軻
單位 南昌航空大學
智慧家居是在當下家庭中越來越流行的一種配置方案,它透過物聯網技術將家中的各種裝置(如音影片裝置、照明系統、窗簾控制、空調控制、安防系統、數字影院系統、影音伺服器、影櫃系統、網路家電等)連線到一起,提供家電控制、照明控制、電話遠端控制、室內外遙控、防盜報警、環境監測、暖通控制、紅外轉發以及可程式設計定時控制等多種功能和手段。與普通家居相比,智慧家居不僅具有傳統的居住功能,兼備建築、網路通訊、資訊家電、裝置自動化,提供全方位的資訊互動功能。請根據如下要去設計一個智慧家居強電電路模擬系統。以下題目介紹中加粗的部分為本次迭代在“家居強電電路模擬程式-2”的基礎上增加的功能要求。

1、控制裝置

本題模擬的控制裝置包括:開關、分檔調速器、連續調速器、互斥開關。

開關:包括0和1兩種狀態。

開關有兩個引腳,任意一個引腳都可以是輸入引腳(接往電源端),而另一個則是輸出引腳(接網接地端)。開關狀態為0時,無論輸入電位是多少,輸出引腳電位為0。當開關狀態為1時,輸出引腳電位等於輸入電位。
互斥開關:

互斥開關有3個引腳:1個是彙總引腳,另兩個是分支引腳。

開關電路示意圖如圖1所示,左邊是彙總引腳,編號為1;右邊兩個是分支引腳,右上的輸出引腳為2,右下輸出引腳為3。圖中1、2、3引腳均可以是輸入引腳,當1為輸入引腳時,2、3引腳為輸出引腳;1為輸出引腳時,2、3引腳為輸入引腳。

互斥開關只有兩種狀態:開關接往上面的2號引腳、接往下面的3號引腳。開關每次只能接通其中一個分支引腳,而另一個分支引腳處於斷開狀態。

互斥開關的預設狀態為1、2引腳接通,1、3引腳斷開。

圖1中所示的互斥開關可以反過來接入電路,即彙總引腳接往接地端,兩個分支引腳接往電源端。
image.png 

圖1 互斥開關

為避免短路,互斥開關設定了限流電阻,12引腳之間預設電阻為5,13引腳之間預設電阻為10。

分檔調速器

按檔位調整,常見的有3檔、4檔、5檔調速器,檔位值從0檔-2(3/4)檔變化。本次迭代模擬4檔調速器,每個檔位的輸出電位分別為0、0.3、0.6、0.9倍的輸入電壓。
連續調速器

沒有固定檔位,按位置比例得到檔位引數,數值範圍在[0.00-1.00]之間,含兩位小數。輸出電位為檔位引數乘以輸入電壓。
所有調速器都有兩個引腳,一個固定的輸入(引腳編號為1)、一個輸出引腳(引腳編號為2)。當輸入電位為0時,輸出引腳輸出的電位固定為0,不受各類開關調節的影響。

開關、調速器的初始狀態/檔位為0。

調速器的輸入引腳編號為1,輸出引腳編號為2。
除互斥開關外,其他控制裝置的電阻為 0。

2、受控裝置

本題模擬的受控裝置包括:燈、風扇。兩種裝置都有兩根引腳,透過兩根引腳電壓的電壓差驅動裝置工作。

燈有兩種工作狀態:亮、滅。在亮的狀態下,有的燈會因引腳電位差的不同亮度會有區別。
風扇在接電後有兩種工作狀態:停止、轉動。風扇的轉速會因引腳間電位差的不同而有區別。
本次迭代模擬兩種燈具。

白熾燈:

亮度在0~200lux(流明)之間。
電位差為0-9V時亮度為0,其他電位差按比例,電位差10V對應50ux,220V對應200lux,其他電位差與對應亮度值成正比。白熾燈超過220V。
日光燈:

亮度為180lux。
只有兩種狀態,電位差為0時,亮度為0,電位差不為0,亮度為180。
本次迭代模擬兩種風扇。

吊扇:

工作電壓區間為80V-150V,對應轉速區間為80-360轉/分鐘。80V對應轉速為80轉/分鐘,150V對應轉速為360轉/分鐘,超過150V轉速為360轉/分鐘(本次迭代暫不考慮電壓超標的異常情況)。其他電壓值與轉速成正比,輸入輸出電位差小於80V時轉速為0。
落地扇:

工作電壓區間為 80V-150V,對應轉速區間為 80-360 轉/分鐘;[80V,100V) 對應轉速為 80 轉/分鐘;[100,120)V 對應轉速為 160 轉/分鐘;[120,140)V 對應轉速為 260 轉/分鐘;大於等於 140V 轉速 為 360 轉/分鐘(本次迭代暫不考慮電壓超標的異常情況)。
 

本次迭代模擬一種受控窗簾:

受控窗簾的電路符號為S,其最低工作電壓為50V,電壓達到或超過50V,窗簾即可正常工作,不考慮室外光照強度和室內空間大小等因素,窗簾受室內燈光的光照強度控制。

當電路中所有燈光的光照強度總和在[0,50)lux範圍內,窗簾全開;
在[50,100)lux範圍內,窗簾開啟比例為0.8;
在[100,200)lux範圍內,窗簾開啟比例為0.6;
在[200,300)lux範圍內,窗簾開啟比例為0.4;
在[300,400)lux範圍內,窗簾開啟比例為0.2;
在400lux及以上範圍內,窗簾關閉。
當電壓低於50V,窗簾不工作,預設為全開狀態。
如果電路中沒有燈或者燈全部關閉,光照強度為0,窗簾處於全開狀態。
受控裝置電阻:白熾燈的電阻為 10,日光燈的電阻為 5,吊扇的電阻為 20,落地扇的電阻為 20,窗簾電阻為15。

3、輸入資訊

1)輸入裝置資訊

分別用裝置識別符號K、F、L、B、R、D、A、H、S分別表示開關、分檔調速器、連續調速器、白熾燈、日光燈、吊扇、落地扇、互斥開關、受控窗簾。

裝置標識用識別符號+編號表示,如K1、F3、L2等。
引腳格式:裝置標識-引腳編號,例如:K1-1標識編號為1的開關的輸入引腳。

開關、分檔調速器、連續調速器的輸入引腳編號為1,輸出引腳編號為2。
受控裝置的兩個引腳編號分別為1、2。
互斥開關的引腳編號已經在互斥開關的介紹部分說明。
約束條件:

不同裝置的編號可以相同。
同種裝置的編號可以不連續。
裝置資訊不單獨輸入,包含在連線資訊中。

2)輸入連線資訊

一條連線資訊佔一行,用[]表示一組連線在一起的裝置引腳,引腳與引腳之間用英文空格" "分隔。

格式:"["+引腳號+" "+引腳號+"]"
例如:[K1-1 K3-2]表示K1的1引腳,K3的2引腳連線在一起。
約束條件:

不考慮調速器串聯到其他調速器的情況。
考慮各類裝置的並聯接入。例如,K1 的輸出接到 L2 的輸入,L2 的輸出再接其他裝置屬於串聯接線。K1 的輸出接到 L2 的輸出,同時 K1 的輸入接到 L2 的輸入,這種情況屬於並聯。

本次迭代的連線資訊不單獨輸入,包含線上路資訊中。

 

3)輸入控制裝置調節資訊

開關、互斥開關調節資訊格式:

#+裝置標識K+裝置編號,例如:#K2,代表切換K2開關的狀態。
#+裝置標識H+裝置編號,例如:#H2,代表切換H2互斥開關的狀態。
分檔調速器的調節資訊格式:

#+裝置標識F+裝置編號+"+" 代表加一檔,例如:#F3+,代表F3輸出加一檔。
#+裝置標識F+裝置編號+"-" 代表減一檔,例如:#F1-,代表F1輸出減一檔。
連續調速器的調節資訊格式:

#+裝置標識L+裝置編號+":" +數值 代表將連續調速器的檔位設定到對應數值,例如:#L3:0.6,代表L3輸出檔位引數0.6。
4)電源接地標識:

VCC,電壓220V,GND,電壓0V。沒有接線的引腳預設接地,電壓為0V。


5)輸入串聯電路資訊 

一條串聯電路佔一行,串聯電路由按從靠電源端到接地端順序依次輸入的 n 個連線 資訊組成,連線資訊之間用英文空格" "分隔。

串聯電路資訊格式:

"#T"+電路編號+":"+連線資訊+" "+連線資訊+...+" "+連線資訊
例如:#T1:[IN K1-1] [K1-2 D2-1] [D2-2 OUT] 一個串聯電路的第一個引腳是 IN,代表起始端,靠電源。最後一個引腳是 OUT,代表結尾端, 靠接地。
約束條件:

不同的串聯電路資訊編號不同。

輸入的最後一條電路資訊必定是總電路資訊,總電路資訊的起始引腳是 VCC,結束引腳是 GND。

連線資訊中的引腳可能是一條串聯或並聯電路的 IN 或者 OUT。例如:

#T1:[IN K1-1] [K1-2 T2-IN] [T2-OUT OUT]

#T1:[IN K1-1] [K1-2 T2-IN] [T2-OUT M2-IN] [M2-OUT OUT]
 

6)輸入並聯電路資訊 

一條並聯電路佔一行,並聯電路由其包含的幾條串聯電路組成,串聯電路標識之間用英文空格" "分隔。

格式:

"#M"+電路編號+":"+”[”+串聯電路資訊+" "+....+" "+串聯電路資訊+”]”
例如:#M1:[T1 T2 T3]
該例宣告瞭一個並聯電路,由 T1、T2、T3 三條串聯電路並聯而成,三條串聯電路的 IN 短 接在一起構成 M1 的 IN,三條串聯電路的 OUT 短接在一起構成 M1 的 OUT。
約束條件:

本次迭代不考慮並聯電路中包含並聯電路的情況。 
本題不考慮輸入電壓或電壓差超過220V的情況。

輸入資訊以end為結束標誌,忽略end之後的輸入資訊。

本題中的並聯資訊所包含的串聯電路的資訊都在並聯資訊之前輸入,不考慮亂序輸入的情況。
只要不因短路而造成無窮大的電流燒壞電路(如電路中的部分短接),都是合理情況,在測試點的考慮範圍之內。會造成無窮大的電流的短路本次迭代不考慮。

本次迭代考慮多個並聯電路串聯在一起的情況。

本題考慮一條串聯電路中包含其他串聯電路的情況。例如:

#T3:[VCC K1-1] [K1-2 T2-IN] [T2-OUT K2-1] [K2-2 T1-IN] [T1-OUT GND]

本例中T1\T2兩條串聯電路T3的一個部分,本題考慮這種型別的輸入。



4、輸出資訊:

按開關、分檔調速器、連續調速器、白熾燈、日光燈、吊扇、互斥開關、受控窗簾的順序依次輸出所有裝置的狀態或引數。每個裝置一行。同類裝置按編號順序從小到大輸出。

輸出格式:

@裝置標識+裝置編號+":" +裝置引數值(控制開關的檔位或狀態、燈的亮度、風扇的轉速,只輸出值,不輸出單位)
連續調速器的檔位資訊保留兩位小數,即使小數為0,依然顯示兩位小數.00。
開關狀態為0(開啟)時顯示turned on,狀態為1(合上)時顯示closed
如:
@K1:turned on
@B1:190
@L1:0.60
互斥開關顯示1、2引腳的接通狀態,接通時顯示closed,斷開時顯示turned on。

如:

@H1:turned on

受控窗簾顯示窗簾開啟的百分比,如:

@S1:80%

 

5、家居電路模擬系列所有題目的預設規則:

1)當計算電壓值等數值的過程中,最終結果出現小數時,用截尾規則去掉小數部分,只保留整數部分。為避免精度的誤差,所有有可能出現小數的數值用double型別儲存並計算,不要作下轉型資料型別轉換,例如電壓、轉速、亮度等,只有在最後輸出時再把計算結果按截尾規則,捨棄尾數,保留整數輸出。

2)所有連線資訊按電路從電源到接地的順序依次輸入,不會出現錯位的情況。電源VCC一定是第一個連線的第一項,接地GND一定是最後一個連線的後一項。

3)連線資訊如果只包含兩個引腳,靠電源端的引腳在前,靠接地端的在後。

4)調速器的輸入端只會直連VCC,不會接其他裝置。整個電路最多隻有連線在電源上的一個調速器,且不包含在並聯單路中。

 

6、家居電路模擬系列1-4題目後續迭代設計:

1)電路結構變化:

迭代1:只有一條線路,所有元件串聯
迭代2:線路中包含一個並聯電路
迭代3:線路中包含多個串聯起來的並聯電路
迭代4:並聯電路之間可能出現包含關係

電路結構變化示意圖見圖1。

2)計算方式的變化

迭代1只包含1個受控元件,不用計算電流,之後的電路計算要包含電流、電阻等電路引數。

3)電路元件的變化

每次迭代會增加1-2個新的電路元件。

image.png

圖1:電路結構示意圖

設計建議:

1、電路裝置類:描述所有電路裝置的公共特徵。

2、受控裝置類、控制裝置類:對應受控、控制裝置

3、串聯電路類:一條由多個電路裝置構成的串聯電路,也看成是一個獨立的電路裝置

4、並聯電路類:繼承電路裝置類,也看成是一個獨立的電路裝置

其他類以及類的屬性、方法自行設計。


image.png

圖2:建議設計類圖

輸入樣例1:
在這裡給出一組輸入。例如:

#T1:[IN H1-1] [H1-2 D2-1] [D2-2 OUT]
#T2:[IN H1-1] [H1-3 D1-1] [D1-2 OUT]
#M1:[T1 T2]
#T4:[IN K3-1] [K3-2 B2-1] [B2-2 OUT]
#T5:[IN K1-1] [K1-2 B1-1] [B1-2 OUT]
#M2:[T4 T5]
#T3:[VCC K2-1] [K2-2 M1-IN] [M1-OUT M2-IN] [M2-OUT GND]
#K1
#K2
end
輸出樣例1:
在這裡給出相應的輸出。例如:

@K1:closed
@K2:closed
@K3:turned on
@B1:87
@B2:0
@D1:0
@D2:262
@H1:closed
輸入樣例2:
在這裡給出一組輸入。例如:

#T1:[IN D2-1] [D2-2 H1-2] [H1-1 OUT]
#T2:[IN D1-1] [D1-2 H1-3] [H1-1 OUT]
#M1:[T1 T2]
#T4:[IN K3-1] [K3-2 B2-1] [B2-2 OUT]
#T5:[IN K1-1] [K1-2 B1-1] [B1-2 OUT]
#M2:[T4 T5]
#T3:[VCC K2-1] [K2-2 M1-IN] [M1-OUT M2-IN] [M2-OUT GND]
#K1
#K2
end
輸出樣例2:
在這裡給出相應的輸出。例如:

@K1:closed
@K2:closed
@K3:turned on
@B1:87
@B2:0
@D1:0
@D2:262
@H1:closed
輸入樣例3:
在這裡給出一組輸入。例如:

#T1:[IN K1-1] [K1-2 B2-1] [B2-2 OUT]
#T2:[IN K2-1] [K2-2 R1-1] [R1-2 OUT]
#M1:[T1 T2]
#T3:[VCC K3-1] [K3-2 M1-IN] [M1-OUT S1-1] [S1-2 GND]
#K1
#K2
#K3
end
輸出樣例3:
在這裡給出相應的輸出。例如:

@K1:closed
@K2:closed
@K3:closed
@B2:71
@R1:180
@S1:40%
輸入樣例4:
在這裡給出一組輸入。例如:

#T1:[IN K2-1] [K2-2 D2-1] [D2-2 OUT]
#T2:[IN K3-1] [K3-2 D1-1] [D1-2 OUT]
#T3:[VCC K1-1] [K1-2 T1-IN] [T1-OUT T2-IN] [T2-OUT GND]
#K1
#K2
#K3
end
輸出樣例4:
在這裡給出相應的輸出。例如:

@K1:closed
@K2:closed
@K3:closed
@D1:200
@D2:200
輸入樣例5:
在這裡給出一組輸入。例如:

#T3:[VCC B2-1] [B2-2 K1-1] [K1-2 S1-1] [S1-2 H1-1] [H1-2 GND]
#K1
end
輸出樣例5:
在這裡給出相應的輸出。例如:

@K1:closed
@B2:95
@H1:closed
@S1:80%

我的程式碼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util.regex.Matcher;
import java.util.regex.Pattern;
// 裝置介面
// 基本裝置類
abstract class Device {
    String id;
    abstract String getOutputVoltage();
}
class mmm extends Device {
    public mmm(String s) {
        super();
    }

    public void emulator(String id) {
        this.id = id;
    }
    @Override
    String getOutputVoltage() {
        return "emulator";
    }
}
// 開關類
class Switch extends Device {
    boolean state;

    Switch(String id) {
        this.id = id;
        state = true; // 預設狀態為關閉
    }

    void toggle() {
        state = !state;
    }

    @Override
    String getOutputVoltage() {
        return state ? "turned on" : "closed";
    }
}
// 分檔調速器類
class StepSpeedController extends Device {
    private int level = 0; // 預設檔位為0

    public StepSpeedController(String id) {
        this.id = id;
    }

    void increment() {
        if (level < 3)
            level++;
        if(level >= 3)
        {
            level = 3;
        }
    }

    void decrement() {
        if (level > 0) level--;
    }

    @Override
    String getOutputVoltage() {
        return String.valueOf(level);
    }
}
// 連續調速器類
class ContinuousSpeedController extends Device {
    private double level = 0.00; // 預設檔位為0

    public ContinuousSpeedController(String id) {
        this.id = id;
    }

    void setLevel(double level) {
        this.level = level;
    }

    @Override
    String getOutputVoltage() {
        return String.format("%.2f", level);
    }
}
class mutexswitch extends Device {
    boolean state;
    public mutexswitch(String id) {
        this.id = id;
        state = true; // 預設狀態為關閉
    }
    void toggle() {
        state = !state;
    }
    @Override
    String getOutputVoltage() {
        return state ? "closed" : "turned on";
    }
}
// 燈類
class Light1 extends Device {
    int brightness;
    public Light1(String id) {
        this.id = id;
        brightness = 0;
    }
    public int getBrightness()
    {
        return brightness;
    }
    void setVoltage(double voltage) {
        if (voltage <= 9) {
            brightness = 0;
        }
        else if(voltage == 10)
        {
            brightness = 50;
        }
        else if (voltage >= 220) {
            brightness = 200;}
        else {
            brightness = (int) ((voltage - 10) * 150 / 210+50);
        }
    }

    String getOutputVoltage() {
        return String.valueOf(brightness);
    }
}
class Light2 extends Device {

    int brightness;
    public Light2(String id) {
        this.id = id;
    }
    public int getBrightness()
    {
        return brightness;
    }
    void setVoltage(double voltage) {
        if(voltage != 0)
            brightness = 180;
        if(voltage == 0)
            brightness = 0;
    }
    String getOutputVoltage() {
        return String.valueOf(brightness);
    }
}
// 風扇類
class Fan extends Device {

    int speed;

    public Fan(String id) {
        this.id = id;
        speed = 0;
    }
    public int getSpeed()

    {
        return speed;
    }
    void setVoltage(double voltage) {
        if (voltage < 80) {
            speed = 0;
        } else if (voltage >= 150) {
            speed = 360;
        } else {
            speed = (int) ((voltage - 80) * 280 / 70+80);
        }
    }
    String getOutputVoltage() {
        return String.valueOf(speed);
    }
}
class Fan1 extends Device {
    int speed;
    public Fan1(String id) {
        this.id = id;
        speed = 0;
    }
    void setVoltage(double voltage) {
        if (voltage < 80) {
            speed = 0;
        }
        else if (voltage >=80 && voltage <100)  {
            speed = 80;
        }
        else if (voltage >=100 && voltage <120)  {
            speed = 160;
        }
        else if (voltage >=120 && voltage <140 ){
            speed = 260;
        }
        else if (voltage >=140)  {
            speed = 360;
        }
    }
    public int getSpeed() {
        return speed;
    }
    @Override
    String getOutputVoltage() {
        return String.valueOf(speed);
    }
}
class Fan2 extends Device {
    int bili;
    public Fan2(String id) {
        this.id = id;
        bili = 0;
    }
    void setVoltage(double voltage,double brightness) {
        if(voltage >= 50)
        {
        if (brightness < 100 && brightness >= 50) {
            bili = 80;
        }
        else if (brightness >=100 && brightness <200){
            bili = 60;
        }
        else if (brightness >=200 && brightness <300)  {
            bili = 40;
        }
        else if (brightness >=300 && brightness <400 ){
            bili = 20;
        }
        else if (brightness >=140)  {
            bili = 0;
        }
        }
        else
        {
            bili = 0;
        }
    }
    void setBrightness(double brightness)
    {
        bili = 1;
    }
    public double getSpeed() {
        return bili;
    }
    @Override
    String getOutputVoltage() {
        return String.valueOf(bili);
    }
}
class l
{
    ArrayList<String> connections = new ArrayList<>();
}
class M
{
    ArrayList<String> connections = new ArrayList<>();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shMap<String, Device> devices = new HashMap<>();
        ArrayList<String> main = new ArrayList<>();
        HashMap<String,ArrayList<String>> bing = new HashMap<>();
        ArrayList<String> mutex = new ArrayList<>();
        HashMap<String,l> t = new HashMap<>();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l[] binglian = new l[10];
        M[] binglian1 = new M[10];
        int ww = 0;
        for (int i = 0; i < 10; i++) {
            binglian1[i] = new M();
        }
        for (int i = 0; i < 10; i++) {
            binglian[i] = new l();
        }
        int w = 0;
        while (true) {
            String line = scanner.nextLine();
            if ("end".equals(line)) {
                break;
            }
            if (line.charAt(1) == 'T') {
                if (line.charAt(5) == 'I') {
                    Pattern pattern = Pattern.compile("^#(T\\d+):(.*)");
                    Matcher matcher = pattern.matcher(line);
                    if (matcher.find()) {
                        String pipei = matcher.group(2);
                        pipei = pipei.replace("]", "");
                        pipei = pipei.replace("[","");
                        String[] parts = pipei.split(" ");
                        for (String part : parts) {
                            Pattern pattern1 = Pattern.compile("([A-Z])(\\d+)-(.*)");
                            Matcher matcher1 = pattern1.matcher(part);
                            if (matcher1.find()) {
                                String id1 = matcher1.group(1);
                                switch (id1.charAt(0)) {
                                    case 'K':
                                        devices.put(id1+matcher1.group(2), new Switch(id1+matcher1.group(2)));
                                        binglian[w].connections.add(id1+matcher1.group(2));
                                        break;
                                    case 'F':
                                        devices.put(id1+matcher1.group(2), new StepSpeedController(id1+matcher1.group(2)));
                                        binglian[w].connections.add(id1+matcher1.group(2));
                                        break;
                                    case 'L':
                                        devices.put(id1+matcher1.group(2), new ContinuousSpeedController(id1+matcher1.group(2)));
                                        binglian[w].connections.add(id1+matcher1.group(2));
                                        break;
                                    case 'B':
                                        devices.put(id1+matcher1.group(2), new Light1(id1+matcher1.group(2)));
                                        binglian[w].connections.add(id1+matcher1.group(2));
                                        break;
                                    case 'R':
                                        devices.put(id1+matcher1.group(2), new Light2(id1+matcher1.group(2)));
                                        binglian[w].connections.add(id1+matcher1.group(2));
                                        break;
                                    case 'D':
                                        devices.put(id1+matcher1.group(2), new Fan(id1+matcher1.group(2)));
                                        binglian[w].connections.add(id1+matcher1.group(2));
                                        break;
                                    case 'A':
                                        devices.put(id1+matcher1.group(2), new Fan1(id1+matcher1.group(2)));
                                        binglian[w].connections.add(id1+matcher1.group(2));
                                    case 'M':
                                        binglian[w].connections.add(id1+matcher1.group(2));
                                        break;
                                    case 'S':
                                        devices.put(id1+matcher1.group(2), new Fan2(id1+matcher1.group(2)));
                                        binglian[w].connections.add(id1+matcher1.group(2));
                                        break;
                                    case 'H':
                                        devices.put(id1+matcher1.group(2), new mutexswitch(id1+matcher1.group(2)));
                                        binglian[w].connections.add(id1+ matcher1.group(2)+'-'+matcher1.group(3));
                                        break;
                                }
                            }
                            else if(part.equals("OUT"))
                            {
                                w++;
                            }
                        }
                        t.put(matcher.group(1),binglian[w-1]);
                    };
                }
                if (line.charAt(5) == 'V') {
                    Pattern pattern = Pattern.compile("^#(T\\d+):(.*)");
                    Matcher matcher = pattern.matcher(line);
                    if (matcher.find()) {
                        String pipei = matcher.group(2);
                        String[] parts = pipei.split(" ");
                        for (String part : parts) {
                            Pattern pattern1 = Pattern.compile("([A-Z]\\d+)-(.*)");
                            Matcher matcher1 = pattern1.matcher(part);
                            if (matcher1.find()) {
                                String id1 = matcher1.group(1);
                                switch (id1.charAt(0)) {
                                    case 'K':
                                        devices.put(id1, new Switch(id1));
                                        main.add(id1);
                                        break;
                                    case 'F':
                                        devices.put(id1, new StepSpeedController(id1));
                                        main.add(id1);
                                        break;
                                    case 'L':
                                        devices.put(id1, new ContinuousSpeedController(id1));
                                        main.add(id1);
                                        break;
                                    case 'B':
                                        devices.put(id1, new Light1(id1));
                                        main.add(id1);
                                        break;
                                    case 'R':
                                        devices.put(id1, new Light2(id1));
                                        main.add(id1);
                                        break;
                                    case 'D':
                                        devices.put(id1, new Fan(id1));
                                        main.add(id1);
                                        break;
                                    case 'A':
                                        devices.put(id1, new Fan1(id1));
                                        main.add(id1);
                                        break;
                                    case 'M':
                                        main.add(id1);
                                        break;
                                    case 'T':
                                         main.add(id1);
                                         break;
                                    case 'S':
                                         devices.put(id1, new Fan2(id1));
                                         main.add(id1);
                                         break;
                                    case 'H':
                                         devices.put(id1, new mutexswitch(id1));
                                         main.add(id1+'-'+matcher1.group(2));
                                         break;
                                }
                            }
                        }
                    }
                }
            }
            else if (line.charAt(1) == 'M') {
                Pattern pattern = Pattern.compile("^#(M\\d+):(.*)");
                Matcher matcher = pattern.matcher(line);
                if (matcher.find()) {
                    String pipei1 = matcher.group(2);
                    pipei1 = pipei1.replace("]", "");
                    pipei1 = pipei1.replace("[","");
                    String[] parts = pipei1.split(" ");
                    for (String part : parts) {
                       binglian1[ww].connections.add(part);
                    }
                }
                bing.put(matcher.group(1),binglian1[ww].connections);
                ww++;
            }
            else if (line.startsWith("#")) {
                Pattern pattern1 = Pattern.compile("#(.+)");
                Matcher matcher1 = pattern1.matcher(line);
                if (matcher1.find()) {
                    String id1 = matcher1.group(1);
                    String[] parts = id1.split(":");
                    String id = parts[0];
                    switch (line.charAt(1)) {
                        case 'K':
                            ((Switch) devices.get(id)).toggle();
                            break;
                        case 'F':
                            String[] parts1 = id.split("\\+|\\-");

                            String id2 = parts1[0];

                            char c = id.charAt(id.length() - 1);
                            if (c == '+') {
                                ((StepSpeedController) devices.get(id2)).increment();
                            } else {
                                ((StepSpeedController) devices.get(id2)).decrement();
                            }
                            break;
                        case 'L':
                            ((ContinuousSpeedController) devices.get(id)).setLevel(Double.parseDouble(parts[1]));
                            break;
                        case 'H':
                            ((mutexswitch) devices.get(id)).toggle();
                    }
                }
            }
        }
        sort(main);
        for (int i = 0; i < w; i++) {
            sort(binglian[i].connections);
        }
        double s = r(main, devices);
        for (String i: main)
        {
            if(i.charAt(0) == 'T')
            {
                s += r(t.get(i).connections, devices) ;
            }
        }
        for (int i = 0; i < w; i++) {
            sort(binglian[i].connections);
        }
        int aa = 0;
        double [] sum = new double[w];
        double [] sum1 = new double[w];
        int p = 0;
        for (String i : main)
        {
            if (i.charAt(0) == 'M')
            {
                   for (int k = 0; k < bing.get(i).size(); k++) {
                       String jid = bing.get(i).get(k);
                       sum[p] = r(t.get(jid).connections, devices);
                       if(r(t.get(jid).connections, devices)!= 0){
                       sum1[aa] += 1 / ( r(t.get(jid).connections, devices));}
                       if(r(t.get(jid).connections, devices) == 0)
                       sum1[aa] += 0.00;
                       p++;
                   }
                   aa++;
            }
        }
        double summ = 0;
        for (int i = 0; i < aa; i++) {
            summ += 1 / sum1[i];
        }
        double ss  = s + summ;
        double v = 0;
        double[] v1 = new double[aa];
        double voltage = 220;
        for(String i : main)
        {
            String id = i;
            if(i.charAt(0) == 'K')
            {
                if (devices.get(id).getOutputVoltage().equals("turned on")) {
                    voltage = 0;
                }
            }
            if(i.charAt(0) == 'F')
            {
                voltage = Integer.parseInt(devices.get(i).getOutputVoltage()) * 0.30 * voltage;
            }
            if(i.charAt(0) == 'L')
            {
                voltage = Double.parseDouble(devices.get(i).getOutputVoltage()) * voltage;
            }
        }
            v = voltage / ss  * s;
        int o = 0;
        int wq = 0;
        int b = 0;
        for (int i = 0; i < aa; i++) {
            v1[i] = voltage / ss  * (1 / sum1[i]);
        }
        for(String i : main) {
            char c = i.charAt(0);
            switch (c) {
                case 'D':
                    ((Fan) devices.get(i)).setVoltage(v/s*20);
                    break;
                case 'A':
                    ((Fan1) devices.get(i)).setVoltage(v/s*20);
                    break;
                case 'R':
                    ((Light2) devices.get(i)).setVoltage(v/s*5);
                    if(((Light2) devices.get(i)).getBrightness() != 0)
                        b += ((Light2) devices.get(i)).getBrightness();
                    break;
                case 'B':
                    ((Light1) devices.get(i)).setVoltage(v/s*10);
                    if(((Light1) devices.get(i)).getBrightness() != 0)
                        b += ((Light1) devices.get(i)).getBrightness();
                    break;
                case 'M':
                    for(int k = 0; k < bing.get(i).size(); k++)
                    {
                        String jid = bing.get(i).get(k);
                        for(int j = 0; j < t.get(jid).connections.size(); j++)
                        {
                            String id = t.get(jid).connections.get(j);
                            char c1 = id.charAt(0);
                            switch (c1) {
                                case 'D':
                                    if(sum[o] == 0)
                                            ((Fan) devices.get(id)).setVoltage(0);
                                    else{
                                        ((Fan) devices.get(id)).setVoltage(v1[wq]/sum[o]*20);
                                    }

                                    break;
                                case 'A':
                                    if(sum[o] == 0)
                                            ((Fan1) devices.get(id)).setVoltage(0);
                                    else {
                                        ((Fan1) devices.get(id)).setVoltage(v1[wq] / sum[o] * 20);
                                    }break;
                                case 'R':
                                    if(sum[o] == 0)
                                            ((Light2) devices.get(id)).setVoltage(0);
                                    else
                                    ((Light2) devices.get(id)).setVoltage(v1[wq]/sum[o]*5);
                                    if(((Light2) devices.get(id)).getBrightness() != 0)
                                        b += ((Light2) devices.get(id)).getBrightness();
                                    break;
                                case 'B':
                                    if(sum[o] == 0)
                                            ((Light1) devices.get(id)).setVoltage(0);
                                    else
                                    ((Light1) devices.get(id)).setVoltage(v1[wq]/sum[o]*10);
                                    if(((Light1) devices.get(id)).getBrightness() != 0)
                                            b += ((Light1) devices.get(id)).getBrightness();
                                    break;
                            }
                        }
                        o++;
                    }
                    wq++;
                    break;
                case 'T':
                    for(int j = 0; j < t.get(i).connections.size(); j++)
                    {
                        String id = t.get(i).connections.get(j);
                        char c1 = id.charAt(0);
                        switch (c1) {
                            case 'D':
                                ((Fan) devices.get(id)).setVoltage(v/s*20);
                                break;
                            case 'A':
                                ((Fan1) devices.get(id)).setVoltage(v/s*20);
                                break;
                            case 'R':
                                ((Light2) devices.get(id)).setVoltage(v/s*5);
                                if(((Light2) devices.get(id)).getBrightness() != 0)
                                    b += ((Light2) devices.get(id)).getBrightness();
                                break;
                            case 'B':
                                ((Light1) devices.get(id)).setVoltage(v/s*10);
                                if(((Light1) devices.get(id)).getBrightness() != 0)
                                    b += ((Light1) devices.get(id)).getBrightness();
                                break;
                        }
                    }
                    break;
            }
        }
        int iii = 0;
        int iiii = 0;
        for(String i : main) {
            char c = i.charAt(0);
            switch (c) {
                case 'S':
                    ((Fan2) devices.get(i)).setVoltage(v/s*15,b);
                    break;
                case 'M':
                    for(int k = 0; k < bing.get(i).size(); k++)
                    {
                        String jid = bing.get(i).get(k);
                        for(int j = 0; j < t.get(jid).connections.size(); j++)
                        {
                            String id = t.get(jid).connections.get(j);
                            char c1 = id.charAt(0);
                            switch (c1) {
                                case 'S':
                                     ((Fan2) devices.get(id)).setVoltage(v1[iii]/sum[iiii]*15,b);
                                        break;
                            }
                        }
                        iii++;
                    }
                    iiii++;
                    break;
                    case 'T':
                        for(int j = 0; j < t.get(i).connections.size(); j++)
                        {
                            String id = t.get(i).connections.get(j);
                            char c1 = id.charAt(0);
                            switch (c1) {
                                case 'S':
                                    ((Fan2) devices.get(id)).setVoltage(v/s*15,b);
                                    break;
                            }
                        }
                        break;
            }
        }
        Collection<String> keyset= devices.keySet();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keyset);
        Collections.sort(list);
        for (String i : list) {
            if(i.charAt(0) == 'K')
            System.out.println("@"+i  + ":" + devices.get(i).getOutputVoltage());
        }
        for (String i : list) {
            if(i.charAt(0) != 'K'&&i.charAt(0) != 'S')
            System.out.println("@"+i  + ":" + devices.get(i).getOutputVoltage());
            if(i.charAt(0) == 'S')
            System.out.println("@"+i  + ":" + devices.get(i).getOutputVoltage()+ "%");
        }
    }

    public static void sort(List<String> connections) {
        LinkedHashSet<String> set = new LinkedHashSet<>();
        for (String i : connections) {
            set.add(i);
        }
        connections.clear();
        connections.addAll(set);
    }
    public static double r(ArrayList<String> connections, HashMap<String, Device> devices) {
        double s = 0;
        for (String i : connections) {
            char c = i.charAt(0);
            switch (c) {
                case 'D':
                    s += 20;
                    break;
                    case 'A':
                    s += 20;
                    break;
                case 'R':
                     s += 5;
                     break;
                case 'B':
                     s += 10;
                     break;
                case 'S':
                    s += 15;
                    break;
            }
        }
        for (String i : connections) {
            String wwwww = i;
            if (wwwww.charAt(0) == 'H') {
                String id = wwwww.split("-")[0];
                char c = wwwww.split("-")[1].charAt(0);
                if (c == '2' && devices.get(id).getOutputVoltage().equals("turned on")) {
                    s = 0;
                } else if (c == '2' && devices.get(id).getOutputVoltage().equals("closed")) {
                    s += 5;
                } else if (c == '3' && devices.get(id).getOutputVoltage().equals("closed")) {

                    s = 0;
                } else if (c == '3' && devices.get(id).getOutputVoltage().equals("turned on")) {
                    s += 10;
                }
            }
            if (i.charAt(0) == 'K') {
                String id1 = i;
                if (devices.get(id1).getOutputVoltage().equals("turned on")) {
                    s = 0;
                }
            }
        }
        return s;
    }
}

第四次大作業8-1

題目:

7-1 家居強電電路模擬程式-4
分數 100
作者 蔡軻
單位 南昌航空大學
智慧家居是在當下家庭中越來越流行的一種配置方案,它透過物聯網技術將家中的各種裝置(如音影片裝置、照明系統、窗簾控制、空調控制、安防系統、數字影院系統、影音伺服器、影櫃系統、網路家電等)連線到一起,提供家電控制、照明控制、電話遠端控制、室內外遙控、防盜報警、環境監測、暖通控制、紅外轉發以及可程式設計定時控制等多種功能和手段。與普通家居相比,智慧家居不僅具有傳統的居住功能,兼備建築、網路通訊、資訊家電、裝置自動化,提供全方位的資訊互動功能。請根據如下要去設計一個智慧家居強電電路模擬系統。以下題目介紹中加粗的部分為本次迭代在“家居強電電路模擬程式-3”的基礎上增加的功能要求。

1、控制裝置
本題模擬的控制裝置包括:開關、分檔調速器、連續調速器、互斥開關。

開關:包括0和1兩種狀態。

開關有兩個引腳,任意一個引腳都可以是輸入引腳(接往電源端),而另一個則是輸出引腳(接網接地端)。開關狀態為0時,無論輸入電位是多少,輸出引腳電位為0。當開關狀態為1時,輸出引腳電位等於輸入電位。
互斥開關:

互斥開關有3個引腳:1個是彙總引腳,另兩個是分支引腳。

 

開關電路示意圖如圖1所示,左邊是彙總引腳,編號為1;右邊兩個是分支引腳,右上的輸出引腳為2,右下輸出引腳為3。圖中1、2、3引腳均可以是輸入引腳,當1為輸入引腳時,2、3引腳為輸出引腳;1為輸出引腳時,2、3引腳為輸入引腳。
互斥開關只有兩種狀態:開關接往上面的2號引腳、接往下面的3號引腳。開關每次只能接通其中一個分支引腳,而另一個分支引腳處於斷開狀態。
互斥開關的預設狀態為1、2引腳接通,1、3引腳斷開。
圖1中所示的互斥開關可以反過來接入電路,即彙總引腳接往接地端,兩個分支引腳接往電源端。
 

image.png 

圖1 互斥開關

為避免短路,互斥開關設定了限流電阻,1、2引腳之間預設電阻為5,1、3引腳之間預設電阻為10。


分檔調速器

按檔位調整,常見的有3檔、4檔、5檔調速器,檔位值從0檔-2(3/4)檔變化。本次迭代模擬4檔調速器,每個檔位的輸出電位分別為0、0.3、0.6、0.9倍的輸入電壓。
連續調速器

沒有固定檔位,按位置比例得到檔位引數,數值範圍在[0.00-1.00]之間,含兩位小數。輸出電位為檔位引數乘以輸入電壓。
所有調速器都有兩個引腳,一個固定的輸入(引腳編號為1)、一個輸出引腳(引腳編號為2)。當輸入電位為0時,輸出引腳輸出的電位固定為0,不受各類開關調節的影響。

開關、調速器的初始狀態/檔位為0。

開關的兩個引腳編號為1、2。
除互斥開關外,其他控制裝置的電阻為 0。

2、受控裝置
本題模擬的受控裝置包括:燈、風扇。兩種裝置都有兩根引腳,透過兩根引腳電壓的電壓差驅動裝置工作。

燈有兩種工作狀態:亮、滅。在亮的狀態下,有的燈會因引腳電位差的不同亮度會有區別。
風扇在接電後有兩種工作狀態:停止、轉動。風扇的轉速會因引腳間電位差的不同而有區別。
本次迭代模擬兩種燈具。

白熾燈:

亮度在0~200lux(流明)之間。
電位差為0-9V時亮度為0,其他電位差按比例,電位差10V對應50ux,220V對應200lux,其他電位差與對應亮度值成正比。白熾燈超過220V。
日光燈:

亮度為180lux。
只有兩種狀態,電位差為0時,亮度為0,電位差不為0,亮度為180。
本次迭代模擬兩種風扇。

吊扇:

工作電壓區間為80V-150V,對應轉速區間為80-360轉/分鐘。80V對應轉速為80轉/分鐘,150V對應轉速為360轉/分鐘,超過150V轉速為360轉/分鐘(本次迭代暫不考慮電壓超標的異常情況)。其他電壓值與轉速成正比,輸入輸出電位差小於80V時轉速為0。
落地扇:

工作電壓區間為 80V-150V,對應轉速區間為 80-360 轉/分鐘;[80V,100V) 對應轉速為 80 轉/分鐘;[100,120)V 對應轉速為 160 轉/分鐘;[120,140)V 對應轉速為 260 轉/分鐘;大於等於 140V 轉速 為 360 轉/分鐘(本次迭代暫不考慮電壓超標的異常情況)。
 

本次迭代模擬一種受控窗簾:

受控串聯的電路符號為S,其最低工作電壓為50V,電壓達到或超過50V,窗簾即可正常工作,不考慮室外光照強度和室內空間大小等因素,窗簾受室內燈光的光照強度控制。
當電路中所有燈光的光照強度總和在[0,50)lux範圍內,窗簾全開;
在[50,100)lux範圍內,窗簾開啟比例為0.8;
在[100,200)lux範圍內,窗簾開啟比例為0.6;
在[200,300)lux範圍內,窗簾開啟比例為0.4;
在[300,400)lux範圍內,窗簾開啟比例為0.2;
在400lux及以上範圍內,窗簾關閉。
當電壓低於50V,窗簾不工作,預設為全開狀態。
如果電路中沒有燈或者燈全部關閉,光照強度為0,窗簾處於全開狀態。
受控裝置電阻:白熾燈的電阻為 10,日光燈的電阻為 5,吊扇的電阻為 20,落地扇的電阻為 20,窗簾電阻為15。


3、輸入資訊
1)輸入裝置資訊

分別用裝置識別符號K、F、L、B、R、D、A、H、S、P分別表示開關、分檔調速器、連續調速器、白熾燈、日光燈、吊扇、落地扇、互斥開關、受控窗簾、二極體(見第6部分說明)。

裝置標識用識別符號+編號表示,如K1、F3、L2等。

引腳格式:
裝置標識-引腳編號,例如:K1-1標識編號為1的開關的1號引腳。
開關、分檔調速器、連續調速器的兩個引腳編號為1、2。
受控裝置的兩個引腳編號分別為1、2。
互斥開關的引腳編號已經在互斥開關的介紹部分說明。

約束條件:
不同裝置的編號可以相同。
裝置資訊不單獨輸入,包含在連線資訊中。


2)輸入連線資訊

一條連線資訊佔一行,用[]表示一組連線在一起的裝置引腳,引腳與引腳之間用英文空格" "分隔。

格式:
"["+引腳號+" "+引腳號+"]"
例如:[K1-1 K3-2]表示K1的1號引腳,K3的2號引腳連線在一起。

約束條件:
不考慮調速器串聯到其他調速器的情況。
考慮各類裝置的並聯接入。例如,K1 的輸出接到 L2 的輸入,L2 的輸出再接其他裝置屬於串聯接線。K1 的輸出接到 L2 的輸出,同時 K1 的輸入接到 L2 的輸入,這種情況屬於並聯。

連線資訊不單獨輸入,包含線上路資訊中。

 

3)輸入控制裝置調節資訊

開關、互斥開關調節資訊格式:

#+裝置標識K+裝置編號,例如:#K2,代表切換K2開關的狀態。
#+裝置標識H+裝置編號,例如:#H2,代表切換H2互斥開關的狀態。
分檔調速器的調節資訊格式:

#+裝置標識F+裝置編號+"+" 代表加一檔,例如:#F3+,代表F3輸出加一檔。
#+裝置標識F+裝置編號+"-" 代表減一檔,例如:#F1-,代表F1輸出減一檔。
連續調速器的調節資訊格式:

#+裝置標識L+裝置編號+":" +數值 代表將連續調速器的檔位設定到對應數值,例如:#L3:0.6,代表L3輸出檔位引數0.6。
4)電源接地標識:

VCC,電壓220V,GND,電壓0V。沒有接線的引腳預設接地,電壓為0V。


5)輸入串聯電路資訊 

一條串聯電路佔一行,串聯電路資訊由 n 個連線資訊組成,連線資訊按從靠電源端到接地端順序依次輸入,連線資訊之間用英文空格" "分隔。

串聯電路資訊格式:
"#T"+電路編號+":"+連線資訊+" "+連線資訊+...+" "+連線資訊
例如:#T1:[IN K1-1] [K1-2 D2-1] [D2-2 OUT] 一個串聯電路的第一個引腳是 IN,代表起始端,靠電源。最後一個引腳是 OUT,代表結尾端, 靠接地。

約束條件:
不同的串聯電路資訊編號不同。
輸入的最後一條電路資訊必定是總電路資訊,總電路資訊的起始引腳是 VCC,結束引腳是 GND。
連線資訊中的引腳可能是一條串聯或並聯電路的 IN 或者 OUT。例如:
#T1:[IN K1-1] [K1-2 T2-IN] [T2-OUT OUT]
#T1:[IN K1-1] [K1-2 T2-IN] [T2-OUT M2-IN] [M2-OUT OUT]
 

6)輸入並聯電路資訊 

一條並聯電路佔一行,並聯電路由其包含的幾條串聯電路組成,串聯電路標識之間用英文空格" "分隔。

格式:

"#M"+電路編號+":"+”[”+串聯電路資訊+" "+....+" "+串聯電路資訊+”]”
例如:#M1:[T1 T2 T3]
該例宣告瞭一個並聯電路,由 T1、T2、T3 三條串聯電路並聯而成,三條串聯電路的 IN 短接在一起構成 M1 的 IN,三條串聯電路的 OUT 短接在一起構成 M1 的 OUT。
 在本題中,並聯電路M中的串聯電路可以包含別的並聯電路。

約束條件:

本題不考慮輸入電壓或電壓差超過220V的情況。
輸入資訊以end為結束標誌,忽略end之後的輸入資訊。
本題中的並聯資訊所包含的串聯電路的資訊都在並聯資訊之前輸入,不考慮亂序輸入的情況。
只要不因短路而造成無窮大的電流燒壞電路(如電路中的部分短接),都是合理情況。
本次迭代考慮多個並聯電路串聯在一起的情況。
本題考慮一條串聯電路中包含其他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情況。例如:
#T3:[VCC K1-1] [K1-2 T2-IN] [T2-OUT K2-1] [K2-2 T1-IN] [T1-OUT GND]
本例中T1\T2兩條串聯電路是T3的一個部分,本題考慮這種型別的輸入。
4、輸出資訊:
按開關、分檔調速器、連續調速器、白熾燈、日光燈、吊扇、互斥開關、受控窗簾、二極體(見第6部分說明)的順序依次輸出所有裝置的狀態或引數。每個裝置一行。同類裝置按編號順序從小到大輸出。

輸出格式:
@裝置標識+裝置編號+":" +裝置引數值(控制開關的檔位或狀態、燈的亮度、風扇的轉速,只輸出值,不輸出單位)+" "+裝置所有引腳的電壓(按編號從小到大順序依次輸出,電壓的小數部分直接丟棄,保留整數輸出,電壓之間用”-”分隔)

說明:
連續調速器的檔位資訊保留兩位小數,即使小數為0,依然顯示兩位小數.00。
開關狀態為0(開啟)時顯示turned on,狀態為1(合上)時顯示closed
如:
@K1:turned on 32-15
@B1:190 68-17
@L1:0.60 220-176
互斥開關按1、2引腳的接通狀態顯示,1,2接通-1,3斷開時顯示closed,1,3接通-1,2斷開時顯示turned on。
如:
@H1:turned on
受控窗簾顯示窗簾開啟的百分比,如:
@S1:80%
 

5、家居電路模擬系列所有題目的預設規則
1)當計算電壓值等數值的過程中,最終結果出現小數時,用截尾規則去掉小數部分,只保留整數部分。為避免精度的誤差,所有有可能出現小數的數值用double型別儲存並計算,不要作下轉型資料型別轉換,例如電壓、轉速、亮度等,只有在最後輸出時再把計算結果按截尾規則,捨棄尾數,保留整數輸出。

2)所有連線資訊按電路從靠電源端到靠接地端的順序依次輸入,不會出現錯位的情況。VCC/IN一定是第一個連線的第一項,GND/OUT一定是最後一個連線的後一項。

3)連線資訊如果只包含兩個引腳,靠電源端的引腳在前,靠接地端的在後。

4)調速器的輸入端只會直連VCC,不會接其他裝置。整個電路最多隻有連線在電源上的一個調速器,且不包含在並聯單路中。

 5)本系列題目中元件的管腳除了互斥開關的1引腳,其他所有引腳在電路中最多隻出現一次。

6、本題新增內容:
1)增加管腳電壓的顯示

在輸出每個電器的狀態資訊後,再依次輸出該電器每個管腳的電壓。(格式詳見輸出資訊部分)


2)電流限制

電器在工作時,過大的電流會引起電器過熱,從而燒壞電路。本次迭代,每個元器件都有最大電流的設定,當實時電流超過最大電流時,在該電器輸出資訊的最後加入提示“exceeding current limit error”,與前面的資訊之間用英文空格分隔。

例如:@B1:190 68-17 exceeding current limit error

本題各類電器的最大限定電流如下:

開關20、分檔調速器18、連續調速器18、白熾燈9、日光燈5、吊扇12、落地扇14、互斥開關20、受控窗簾12、二極體8。


3)短路檢測

如果電路出現無窮大的電流造成短路,所有元器件資訊不輸出,僅輸出提示“short circuit error”


4)並聯電路中包含並聯

本次迭代考慮並聯電路中包含並聯電路的情況,即構成並聯電路的串聯電路可以包含別的並聯電路。例如如下輸入的電路,並聯電路M2的其中一條串聯電路T4中包含了另一條並聯電路M1:

#T1:[IN D2-1] [D2-2 H1-2] [H1-1 OUT]

#T2:[IN D1-1] [D1-2 H1-3] [H1-1 OUT]

#M1:[T1 T2]

#T4:[IN K3-1] [K3-2 M1-IN] [M1-OUT OUT]

#T5:[IN K1-1] [K1-2 B1-1] [B1-2 OUT]

#M2:[T4 T5]
5)二極體

增加二極體元件,其電路特性為:正向導通,反向截止;其電器符號如圖4所示,當電流從左至右流過時,二極體導通”conduction”,電阻為0;電流從右至左流動時,二極體截止”cutoff”,電阻無窮大,相當於開關開啟。

image.png 

圖2 二極體符號

二極體的識別符號為’P’,左側管腳編號為1,右側管腳編號為2。

二極體如果兩端電壓相等,沒有電流流過,分以下兩種情況輸出:

1、如果兩端電壓為0,二極體的導通/截止狀態由接入方向決定,1號引腳靠近電源則狀態為導通,反之為截止。
2、如果兩端電壓不為0,二極體導通。
 

7、設計建議
本題包含以下電路圖中的所有連線情況:


image.png

圖3 電路示意圖

1、電路裝置類:描述所有電路裝置的公共特徵。

2、受控裝置類、控制裝置類:對應受控、控制裝置

3、串聯電路類:一條由多個電路裝置構成的串聯電路,也看成是一個獨立的電路裝置

4、並聯電路類:繼承電路裝置類,也看成是一個獨立的電路裝置

其他類以及類的屬性、方法自行設計。


image.png

圖4:建議設計類圖

輸入樣例1:
在這裡給出一組輸入。例如:

#T1:[IN P2-2] [P2-1 H1-2] [H1-1 OUT]
#T2:[IN D1-1] [D1-2 H1-3] [H1-1 OUT]
#M1:[T1 T2]
#T4:[IN K3-1] [K3-2 M1-IN] [M1-OUT OUT]
#T5:[IN K1-1] [K1-2 B1-1] [B1-2 OUT]
#M2:[T4 T5]
#T3:[VCC K2-1] [K2-2 M2-IN] [M2-OUT GND]
#K1
#K2
end
輸出樣例1:
在這裡給出相應的輸出。例如:

@K1:closed 220-220 exceeding current limit error
@K2:closed 220-220 exceeding current limit error
@K3:turned on 220-0
@B1:200 220-0 exceeding current limit error
@D1:0 0-0
@H1:closed 0-0-0
@P2:cutoff 0-0
輸入樣例2:
在這裡給出一組輸入。例如:

#T1:[IN P2-1] [P2-2 H1-2] [H1-1 OUT]
#T2:[IN D1-1] [D1-2 H1-3] [H1-1 OUT]
#M1:[T1 T2]
#T4:[IN K3-1] [K3-2 M1-IN] [M1-OUT OUT]
#T5:[IN K1-1] [K1-2 B1-1] [B1-2 OUT]
#M2:[T4 T5]
#T3:[VCC K2-1] [K2-2 M2-IN] [M2-OUT GND]
#K1
#K3
#K2
end
輸出樣例2:
在這裡給出相應的輸出。例如:

@K1:closed 220-220 exceeding current limit error
@K2:closed 220-220 exceeding current limit error
@K3:closed 220-220 exceeding current limit error
@B1:200 220-0 exceeding current limit error
@D1:0 220-220
@H1:closed 0-220-220 exceeding current limit error
@P2:conduction 220-220 exceeding current limit error
輸入樣例3:
在這裡給出一組輸入。例如:

#T1:[IN P2-2] [P2-1 H1-2] [H1-1 OUT]
#T2:[IN D1-1] [D1-2 H1-3] [H1-1 OUT]
#M1:[T1 T2]
#T4:[IN K3-1] [K3-2 M1-IN] [M1-OUT OUT]
#T5:[IN K1-1] [K1-2 B1-1] [B1-2 OUT]
#M2:[T4 T5]
#T3:[VCC K2-1] [K2-2 M2-IN] [M2-OUT GND]
#K1
#K3
#K2
end
輸出樣例3:
在這裡給出相應的輸出。例如:

@K1:closed 220-220 exceeding current limit error
@K2:closed 220-220 exceeding current limit error
@K3:closed 220-220
@B1:200 220-0 exceeding current limit error
@D1:0 220-220
@H1:closed 0-0-220
@P2:cutoff 0-220
輸入樣例4:
在這裡給出一組輸入。例如:

#T3:[VCC K2-1] [K2-2 GND]
#K2
end
輸出樣例4:
在這裡給出相應的輸出。例如:

short circuit error
輸入樣例5:
在這裡給出一組輸入。如果兩端電壓為0,二極體的導通/截止狀態由接入方向決定,1號引腳靠近電源則狀態為導通,反之截止。 例如:

#T3:[VCC K2-2] [K2-1 P1-1] [P1-2 K1-2] [K1-1 GND]
end
輸出樣例5:
在這裡給出相應的輸出。例如:

@K1:turned on 0-0
@K2:turned on 0-220
@P1:conduction 0-0
輸入樣例6:
在這裡給出一組輸入。如果兩端電壓為0,二極體的導通/截止狀態由接入方向決定,1號引腳靠近電源則狀態為導通,反之截止。 例如:

#T3:[VCC K2-2] [K2-1 P1-2] [P1-1 K1-2] [K1-1 GND]
end
輸出樣例6:
####### 。例如:

@K1:turned on 0-0
@K2:turned on 0-220
@P1:cutoff 0-0
程式碼長度限制
100 KB

我的程式碼

沒有

3. 採坑心得

第七次大作業中,需要考慮開關在後面的情況,有些問題會出現開關在後面,還有第六次大作業中,需要考慮並聯電路中是否為斷路

4. 改進建議

我的建議為先設計好類,對於第七,雖然題目不是很難,但是我一次性就滿,因為在類設計上用了心思,然後在寫的過程中也很順利,所以無論如何先想好類設計

5. 總結

在使用Java正規表示式時,開發者需要對正規表示式的語法和模式匹配規則有深入的理解。正規表示式雖然強大,但也可能使程式碼難以理解和維護。因此,合理使用正規表示式,避免過度複雜的模式,是編寫可維護程式碼的關鍵。
在類設計方面,良好的設計原則可以幫助開發者建立出靈活、可維護的系統。反思類設計時,應該考慮以下方面:

清晰的職責劃分:確保每個類都有明確的職責,避免功能混雜。

合理的繼承結構:避免過度繼承,合理使用介面和抽象類。

高效的資料管理:設計合理的資料結構,提高資料處理的效率。

易用性和可擴充套件性:設計時考慮未來可能的擴充套件,提供靈活的介面。

程式碼複用:透過合理設計,提高程式碼的複用性,減少重複程式碼。

透過不斷的實踐和反思,開發者可以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編寫出更加優雅、高效的程式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