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通關——畢業18個月,我終於在這座城市活了下來

不會飛的章魚發表於2020-07-24

前言

2019年12月19日,星期四,我在成都,寫下了這句話,距離的畢業後的第一天入職,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八個月。現在,我終於敢說,我在這座城市活了下來。

猶記得,大學還有半年就畢業時,在考慮去哪座城市發展時,高中好友濤說,來成都嘛,找工作可以先住我家,於是,我跟父母說明情況後,就來到了成都。

在這裡,我逐漸學會了如何獨立成長,如何與自己獨處,如何照顧自己,以及如何與他人協作。

從大一到大四,可能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去實習過。

寒假時間短,冬天基本就是在家,或者出去看看那似曾相識的街道,在雪地裡和妹妹打雪仗。

畢業後的18個月,失去父母庇護的我,學習著如何寫簡歷,投簡歷,面試,以及簽下了我的第一份勞務合同,第一個月拿到了試用期的薪資,那一刻我放佛覺得我長大了,不再需要問父母要生活費,可以自己自給自足。

畢業後最大的收穫,就在於適應了職場生存的法則。

猶記得,剛入職的時候,第一次用Go寫一個定時刪除服務,涉及了大量的檔案處理,設計模式和併發等知識點,當我寫完後,我感覺很有成就感,後來,當這個服務產品化後,出現了一個記憶體洩露的問題,我又用效能分析工具層層剖析,解決了它。

但我知道這只是小試牛刀,接著我有接手了一個核心排程的專案,然而這個專案給我的打擊太大,比如邏輯很複雜,導致和產品對需求的時候,都不敢保證這個需求什麼時候能做出來;又比如當整個系統出來了問題時,會把所有的Bug都指派給我,然後我就挨個去打斷點,看日誌去排查;又比如有一次,因為需求太多,做不完,每天被leader和其他同事催著趕進度時,我只能偷偷跑到衛生間去哭上五分鐘,然後擦乾眼淚繼續做。

為什麼我對這兩件事這麼記憶尤新呢,因為它讓我看到了一個程式設計師工作的縮影:提需求——編碼——測試——改Bug——新的需求…周而復始。

在工作中,我也總結了一些研發和改Bug的經驗

  • 1,和產品經理溝通是雙向的,當他/她提出一個需求時,最好是根據自己的理解把他/她的話再複述一遍,以確認是否資訊一致,當然最好寫在文件裡,後面可以防止產品頻繁變需求(雖然這個願望有些微小);
  • 2,編碼時,最好理清邏輯,在腦海中畫好邏輯時序圖,接著寫程式碼就會輕鬆許多;
  • 3,最好在容易出錯,以及頻繁賦值的地方打上日誌,後期出現Bug時好及時有效地定位問題;
  • 4,如果出現Bug了,最好在已經出現Bug的機器上再復現一遍,當然也可以在本地搭一個完整的測試環境,這樣最好;
  • 5,運用效能分析工具,解決完Bug後,最好詳細將Bug出現的原因和解決過程個最終結果記錄下來,方便以後自己查閱;
  • 6,將自己的研發時間定在25-35分鐘一塊,中間最好不要被別人打斷;
  • 7,學會使用搜尋引擎,儘量用Google和Bing,將問題切換成英文描述,搜出來的文章質量會高一些;
  • 8,是你的問題,及時承擔,不是你的問題,找到證據後迅速甩鍋。

以上是我個人在寫程式的經驗小結。

其他個人覺得有用的文章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