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0日,螞蟻集團官宣計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尋求同步發行上市。市場訊息稱,螞蟻集團據悉計劃在香港尋求100億美元的IPO。

稍早前,媒體報導稱,螞蟻集團據稱尋求至少2000億美元的IPO估值。此前,據報導螞蟻金服在2018年6月完成C輪融資後的估值水平約為1500億美元。

雖然此前市場早有傳言螞蟻集團即將上市,但官宣直接點燃了市場熱情,訊息一出,阿里巴巴美股盤前大漲近5%。

根據阿里巴巴釋出的2020財年年報,其直接持有螞蟻集團33%的股權,此外,代表馬雲和阿里系、螞蟻系員工的君瀚和君澳持有螞蟻金服50%股權。

作為支付寶的母公司,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開放平臺,螞蟻集團的價值幾何?

本文精編中信證券研究報告《螞蟻金服深度報告之業務篇:如何評估螞蟻金服的價值》,從業務層面為大家呈現螞蟻集團的增長曲線和價值空間。

首先,從整體上來看,當前螞蟻集團通過三大業務板塊——支付&數字金融&科技服務——完美演繹了「能力輸出」商業模式下的引流——變現——賦能邏輯。此外,公司藉助國際化佈局,將「能力輸出」模式向海外複製。

  • 場景+支付,「入口」邏輯:強化獲客與粘客,實現業務引流與資料沉澱;
  • 數字金融,「變現」邏輯:將體內客戶與場景賦能予合作金融機構,使其擴大業務範圍並提升效率,同時藉此實現高質量收入變現(協同類收入);
  • 科技服務,「賦能」邏輯:將金融級的技術對外輸出,通過數字經濟解決不同行業的痛點;
  • 國際化,「擴充」邏輯:將支付&數字金融、科技服務的模式,在海外國家擴充與發展,並探索構建全球網路。

支付:內固場景佈局,外拓跨境業務

螞蟻金服對支付場景的持續佈局,主要通過對外合作與投資實現。

2014 年成立以來,場景類投資已逐步延伸至網上購物、零售店、遊戲、日常繳費、餐飲、匯款、公益、信貸、金融服務、充值、校園服務、交通和醫療服務等。整體而言,公司的場景佈局遵從兩條主線:佈局 O2O 和可圈培育。

跨境業務:全球本土化(Glocal)戰略的最佳實踐者

作為發源於電商系的科技金融公司,螞蟻金服的跨境支付業務圍繞消費者全球購買、商家全球銷售以及使用者出境三方面展開。螞蟻金服的跨境支付業務已經成為全球本土化(Glocal)戰略的最佳實踐者:

  • 全球本土化:已在全球範圍擁有 10 個電子錢包;
  • 跨境支付前景:有望實現跨電子錢包的互聯互通。

經營績效:行業增長格局穩定,公司收入模式清晰

第三方支付行業步入穩步增長期。從易觀智庫公佈的第三方資料看,2019 年前三季度全行業第三方綜合支付和移動支付規模分別為 182 萬億/149 萬億,螞蟻金服市場份額為47%/54%。基數效應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目前仍保持了 20%左右的穩定增速。

基於龐大的客戶以及流量經營模式,支付板塊業務收入有望保持樂觀增勢:

  • 境內支付業務步入可持續增長期;
  • 跨境支付業務有望非線性增長:跨境支付業務收入主要涉及跨境支付手續費、增值服務收入、匯兌差等來源,公司在 2019 年全資收購英國跨境支付公司萬里匯(WorldFirst)後,未來有望加大跨境支付業務的佈局力度,從而為支付業務板塊帶來新的收入增長點。

數字金融:外部協同,報表策略升級

在完成金融業務持牌和金融生態圈打造後,2017 年以來,螞蟻金服在數字金融領域的業務佈局,主要圍繞提升客戶粘性與強化業務協同展開。

對外投資擴充邊界,交叉銷售拓寬產品線

對外投資已成為螞蟻金服在金融業務方面非線性擴張的主要抓手。其金融領域投資可分為兩個階段:

  • 牌照佈局階段:2018 年以前,除公司申領獲得第三方支付業務牌照和小額貸款牌照外,螞蟻金服也通過併購、發起設立公司的模式,先後佈局了基金(天弘基金)、基金代銷(數米基金網)、銀行(網商銀行)、保險(國泰產險)、網路借貸(網金社)等領域。
  • 由量到質,縱深發展。2018 年以後,公司金融領域的對外投資,主要集中於支付和財富管理方面:  垂直型支付類企業,重點佈局公共交通等行業(如,Metro 大都會、通卡聯城等);財富管理全產業鏈,包括投資顧問(先鋒領航)、智慧投顧(阿法金融)、社交投資(雪球)等方面。

零售金融的核心在於做大客戶基數(獲客)和強化客戶變現(粘客),二者均取決於產品線的豐富度和交叉銷售能力。在擁有全譜系的金融產品後(支付、財富管理、融資、保險、徵信等),螞蟻數字金融業務的重心更加聚焦於產品的交叉與協同方面:

  • 支付+財富管理:餘額寶支付;
  • 支付+融資:花唄支付;
  • 融資+徵信,保險+徵信:芝麻信用分作為相互寶、花唄、借唄的准入條件。

從交叉營銷的效果看:截至 2019 年 9 月末,支付寶國內使用者達到 9 億人。而在支付、理財、融資、保險、信貸五大類金融服務中,使用 3種及 3 種以上服務類別的使用者達到 80%,使用全部 5 種服務類別的使用者達到 40%。

業務邏輯:從經營資產負債表轉型為經營利潤表

在互金領域強監管、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提速背景下,我們推測螞蟻金服主動轉型戰略,弱化金融敞口,強化能力輸出。對應數字金融業務,實現從經營資產負債表的「規模」策略,轉型為經營利潤表的「收入」策略。

  • 資產負債表經營模式:引入資金,並依託自有客戶、場景和技術獨立開展金融業務,業務本質是做大資產負債表規模來擴大盈利規模(資本佔用與風險敞口亦不斷放大);
  • 利潤表經營模式:輸出能力(包括技術、客戶和場景),助力合作機構的金融業務開展,同時在賦能過程中實現收入(不承擔風險敞口,不佔用資本)。

利潤表經營模式的核心在於,強化開放協同。開放平臺定位有助於金融業務的協同,亦符合金控監管大方向、同時兼顧成長性。螞蟻金服的協同業務主要集中於三大領域:

  • 融資業務:將傳統的自營貸款模式轉化為「信貸聯營」模式,突出自身在場景、客戶、資料、方面的優勢,並協同外部銀行在資金、資本、風控方面的優勢。目 前,花唄、借唄、網商貸合作的外部銀行家數超過 100 家。
  • 財富管理業務:藉助螞蟻財富(面向 C 端客戶)、餘利寶(面向 B 端客戶)的平臺,為資產管理機構引流,代銷公募基金、理財型保險、信託產品、貴金屬等全品類資管產品。目前,螞蟻金服合作的外部資產管理機構數量超過 120 家。
  • 保險業務:面向 100 家左右的保險機構合作方,代理多收多保、醫療險、重疾險、養老險等多個保險產品。以相互寶產品為例,上線 9 個月其存量成員數超過 8000萬(截至 2019 年 8 月)。

科技服務:始於金融,不止於金融

螞蟻金服的第三大業務板塊是技術研發與科技輸出。

一方面,依託自有技術力量和阿里集團的技術團隊,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另一方面,通過對外投資和合作的方式,吸收專 項技術。在盈利模式上,公司輸出體系化的科技產品和科技解決方案,收取產品服務費,目前所覆蓋客戶正由金融領域向非金融領域擴充套件。

技術研發:聚焦「BASIC」

科技是螞蟻金服的起點。公司聚焦於「BASIC」基礎技術,即 Blockchain (區塊鏈)、AI(人工智慧)、Security(安全)、IoT(物聯網)和 Cloud computing(雲端計算),重點關注區塊鏈和分散式技術:

技術投資:外延方式補短板,服務於業務主線

螞蟻金服技術投資的方向,反映了公司客戶重心的演進:

  • To C 端技術為主(2014-2016 年):這一階段,螞蟻對於技術類企業的投資,主要集中於生物識別(特別是人臉識別)和電子支付 PaaS 應用方面,目的在於提 升自身電子支付的安全度與效率度;
  • To B 端技術發力(2016-2018 年):Techfin 思路下,加大對金融機構雲服務、金融資訊保安領域企業的投資力度,補強自身科技輸出能力;
  •  To G 端技術試水(2019 年後):2019 年以來,在公司強化政務業務佈局背景下,螞蟻金服連續佈局電子政務和財稅資訊化領域的多家技術類企業。

技術輸出:打造核心盈利模式

2018 年,螞蟻金服正式推出金融科技平臺,即將螞蟻金融雲升級為螞蟻金服 | 金融科技,為技術輸出提供了運營平臺。在「成熟一個、開放一個」的全面開放發展策略下,螞蟻金服的技術輸出體現出「跨技術」與「跨行業」的雙重特點:

  • 跨技術:定位解決方案,講求多技術融合。豐富的底層技術和基礎產品,為螞蟻金服定製化的解決方案提供了充足的彈藥。
  • 跨行業:金融級的技術,多行業的運用。服務金融行業的初心,使得螞蟻金服的技術和產品同時具備滿足高併發、高可靠、高安全要求的特點。

螞蟻金服技術輸出的核心盈利模式正在形成。目前,螞蟻金服金融科技的分散式技術服務均已形成成熟的運營收費模式,公司網站顯示已有超過 40 項產品採用付費部署的模式(包括金融區業務和非金融區業務)。

海外佈局:由點及面,構建全球網路

螞蟻金服的海外業務發展,可以視為三個維度上的同時延展,即廣度(覆蓋國家及地區)、深度(覆蓋金融業態種類)和密度(不同國家及地區間的業務合作與協同)。

全球佈局:支付為先,跟隨阿里出海

跟隨阿里集團的全球化數字經濟擴張,螞蟻金服的海外佈局目標是「客戶全球購,商家全球售,使用者海外出行」。截至目前,56 個國家和地區的商戶可以受理線下支付業務,10 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本地電子錢包(即 Glocal 戰略模式),10 個本地數字錢包的 AAU 已接近 12 億。

縱深發展:多元持牌,複製金融生態

無論是直接投資多元化金融業態公司(如,2019 年投資印尼消費分期公司 Akulaku),抑或是藉助當地既有支付機構進行的新業務牌照申設(如,印度支付平臺 Paytm 開始佈局消費借貸產品 Paytm Postpaid),螞蟻金服正在海外複製支付寶的「從場景到支付到金融」過程。

由點到面:借跨境支付,構建全球網路

2018 年,全球首推區塊鏈跨境匯款(港版支付寶 Alipay HK 與菲律賓錢包 GCash),是螞蟻金服在跨境、跨電子錢包支付業務的第一次試水。2019 年,收購世界跨境支付領頭羊 WorldFirst 的 100%股權後,公司已經進一步具備連線 1+9 個電子錢包的牌照許可和業務通路。

總體看,目前公司已經具備了跨境支付的技術基礎、業務通路和牌照許可,未來螞蟻金服有望依託本地電子錢包作為「節點」、跨境支付作為「通路」,構建全球範圍的支付網路,進而組成全球範圍的服務網路。

未來:分享全球數字金融的非線性增長

從估值看業務發展:三輪融資後,公司估值已在萬億量級。2015 年、2016 年、2018年,螞蟻金服分別完成 A 輪(約 18.5 億美元)/B 輪(約 45 億美元)/C 輪(約 140 億美元)融資。

根據彭博報導,螞蟻金服在 2018 年 6 月完成 C 輪融資後的估值水平約為 1500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 9700 億元。

業務展望:有望分享全球數字金融的非線性增長

螞蟻金服的業務佈局從經營資產負債表的「規模」策略,轉型為經營利潤表的「收入」策略。公司優先發展「協同金融產品」、「科技輸出產品」來保證收入的可持續增長,同時通過「外延發展」分享全球數字社會「從場景到支付到金融到收入」的非線性增長未來。

未來展望:公司價值來自於增長潛力

現有業務的行業規模和市場份額提升:包括支付業務、金融協同收入、科技輸出收入等:

  • 支付業務收入重點受益於行業增長,其中多項業務有望保持 20%以上增長,個別業務可能超過 50%;
  • 數字金融業務同時受益於行業擴張與市佔率提升,特別是具備平臺效應的資管代銷等業務;
  • 科技輸出收入伴隨金融機構科技投入增長的上升期,亦有望在實現 30%以上的增速水平。

從更長遠的未來看,行業潛力和份額潛力充分挖掘之後,推測公司可能會基於壟斷優勢提升定價能力,比如在支付網路完成佈局後,公司對於收費客戶比例、費率等的提升空間。

風險因素:

監管。部分創新業務發展迅猛,不排除監管條件的變化。

行業規模。金融科技業務模式靈活,不排除部分細分行業增長低於預期。

via 富途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