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提升Python執行效能的7 個習慣

安全劍客發表於2019-09-26
掌握一些技巧,可儘量提高Python程式效能,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1、使用區域性變數

儘量使用區域性變數代替全域性變數:便於維護,提高效能並節省記憶體。

使用區域性變數替換模組名字空間中的變數,例如 ls = os.linesep。一方面可以提高程式效能,區域性變數查詢速度更快;另一方面可用簡短識別符號替代冗長的模組變數,提高可讀性。

2、減少函式呼叫次數

物件型別判斷時,採用isinstance()最優,採用物件型別身份(id())次之,採用物件值(type())比較最次。
#判斷變數num是否為整數型別

type(num) == type(0) #呼叫三次函式
type(num) is type(0) #身份比較
isinstance(num,(int)) #呼叫一次函式

不要在重複操作的內容作為引數放到迴圈條件中,避免重複運算。

 	#每次迴圈都需要重新執行len(a)
while i < len(a):
   statement
#len(a)僅執行一次
m = len(a)
while i < m:
   statement

如需使用模組X中的某個函式或物件Y,應直接使用from X import Y,而不是import X; X.Y。這樣在使用Y時,可以減少一次查詢(直譯器不必首先查詢到X模組,然後在X模組的字典中查詢Y)。

3、採用對映替代條件查詢

對映(比如dict等)的搜尋速度遠快於條件語句(如if等)。Python中也沒有select-case語句。

 	#if查詢
if a == 1:
   b = 10
elif a == 2:
   b = 20
...
#dict查詢,效能更優
d = {1:10,2:20,...}
b = d[a]
4、直接迭代序列元素

對序列(str、list、tuple等),直接迭代序列元素,比迭代元素的索引速度要更快。

 	a = [1,2,3]
#迭代元素
for item in a:
   print(item)
#迭代索引
for i in range(len(a)):
  print(a[i])
5、採用生成器表示式替代列表解析

列表解析(list comprehension),會產生整個列表,對大量資料的迭代會產生負面效應。

而生成器表示式則不會,其不會真正建立列表,而是返回一個生成器,在需要時產生一個值(延遲計算),對記憶體更加友好。

#計算檔案f的非空字元個數
#生成器表示式
l = sum([len(word) for line in f for word in line.split()])
#列表解析
l = sum(len(word) for line in f for word in line.split())
6、先編譯後呼叫

使用eval()、exec()函式執行程式碼時,最好呼叫程式碼物件(提前透過compile()函式編譯成位元組碼),而不是直接呼叫str,可以避免多次執行重複編譯過程,提高程式效能。

正規表示式模式匹配也類似,也最好先將正規表示式模式編譯成regex物件(透過re.complie()函式),然後再執行比較和匹配。

7、模組程式設計習慣

模組中的最高階別Python語句(沒有縮排的程式碼)會在模組匯入(import)時執行(不論其是否真的必要執行)。因此,應儘量將模組所有的功能程式碼放到函式中,包括主程式相關的功能程式碼也可放到main()函式中,主程式本身呼叫main()函式。

可以在模組的main()函式中書寫測試程式碼。在主程式中,檢測name的值,如果為'main'(表示模組是被直接執行),則呼叫main()函式,進行測試;如果為模組名字(表示模組是被呼叫),則不進行測試。

原文地址: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59985/viewspace-265843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