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眼中的印度網際網路,一直以來是這樣的:

1480411653-1485-1116000275dc53d7ac39

是這樣的

1480411653-8340-1116000275dddd263be0

 

而關於印度奇差的網際網路網速,獵豹全球智庫也曾經寫文章吐槽:《線上討論印度網際網路的發展,然後,印度嘉賓紛紛掉線了……》

的確,作為中國人,我們有理由以一種俯視的角度來看印度。中國的發展令世人驚歎,雖然中印兩國之間的“龍象之爭”是長久以來的國際話題,但這樣的競爭長期以來都是有名無實,從名義GDP看,中國已經是印度的5倍以上,中國與印度的競爭似乎早就分出勝負。網際網路領域更是這樣,中國有著世界最大的網際網路市場,本土產生了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百度、滴滴這些市值進入世界前列的網際網路公司,中國的手機品牌更是銷往全世界。

但從2015年開始,印度的GDP增長率首次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經濟罕見的亮點之一,“龍象之爭”再次被提及。而且兩國都將網際網路發展,作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兩國政府都積極倡導創新與創業,而且印度提出了“數字印度”,中國提出了“網際網路+”的概念。作為IT業的強國,印度很可能在網際網路領域在未來的十年超越中國,正如十年前的中國如今已經在趕超美國。

一、未來:印度將後來居上

1、印度網際網路增速大大超越中國

在網際網路網民的增長潛力上,印度的後勁似乎更足。據《G20國家網際網路發展研究報告》的資料,2015年印度網民增速高達51.9%,成為G20成員國網民增速最快的國家。而中國面臨人口紅利漸失的客觀局面,網民增速出現瓶頸。

1480411653-4638-1112000399eb6a3c5f30

 

2、印度將誕生下一波網際網路巨頭

 

在誕生網際網路“獨角獸”企業方面,有“網際網路女皇”之稱的瑪麗·米克爾在《2015年網際網路趨勢報告》中做出了這樣的預測:2014年,印度的網際網路滲透率僅相當於中國2008年的水平,以及美國1996年的水平。美國在1990到1996間產生了Netscape、Yahoo、Amazon、eBay等網際網路巨頭,中國在1999年到2008年網際網路高速發展期間產生了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等巨頭,如果印度以同樣的模式獲得增長,那麼未來5年內將會得到巨大的發展,將有可能是下一批世界級網際網路巨頭的誕生地。

中國/印度/美國網際網路使用者滲透率曲線

 

1480411653-5571-11130006b397b1155bc8

資料來源:KPCB 2015 internet trends

米克爾這樣的預測並不是沒有道理,印度的網際網路發展是跨越了PC的發展階段,直接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因此,特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很多企業沒有了PC時代的包袱,反而很容易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施展拳腳,市場想象空間巨大。

3、IT人才儲備

雖然印度的文盲率遠高於中國,但印度的學術教育比中國要進步許多。根據企業諮詢機構麥肯錫公司的報告,印度每年的高校畢業生,是中國的1.5倍。而且印度盛產IT人才,這點從印度裔和華裔在美國網際網路企業中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印度人近年來在大型美國企業中開始擔任高管。如微軟CEO SatyaNadella,谷歌CEOSundarPichai,而且谷歌董事會領導層的13名成員中有4個是印度裔。據資料顯示,2012年,有印度裔高管領導的矽谷科技公司已經佔到33.2%。

據Linkedin(領英)2014年釋出的一份報告,全球十大IT人才流入地,印度有五個城市上榜。

1480411653-4021-1112000399eaf617d86a

資料來源:Linkedin

4、 網際網路開放程度

相對於中國,印度政府對於外來網際網路公司的態度相對開放,很少有牌照管制。甚至連電信等敏感行業也是放開的。2016年3月,印度批准了外國企業對印度的平臺型電商公司進行100%的直接投資,但仍將限制外商對自營型電商公司的投資。

5、政策支援

在發展網際網路和鼓勵創新創業方面,中國政府和印度政府都下了不少功夫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上同時提出了“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同年,印度總理莫迪提出了多項新政,以鼓勵網際網路及創業企業發展,如“數字印度”(Digital India)、“初創印度”(Start-up India)、“技術印度”(SkillIndia)、“創新基金”(IndiaInnovation Fund)。從目標和具體措施上看,中國和印度的這些政策相近,都從資金、稅收等方面對網際網路發展進行了大力的扶持。

1480411653-4791-11130006b39627b4317e

 

從多項指標來看,在未來五年或十年,印度與美國、中國一起,成為世界三大網際網路已開發國家並不是天方夜譚,然而作為後發市場的印度,能否從中國的發展中得到什麼經驗呢?我們能否從中國的發展軌跡中預測印度的發展前景呢?

二、沿著中國的發展軌跡 印度能否複製中國奇蹟?

1、 中國&印度app Top100:印度被外國發行商統治

中國的移動app市場非常特殊,Facebook、Google、eBay和亞馬遜都曾試圖開發中國這個市場,但無一不鎩羽而歸,在中國app排行榜的前100名中,全部是中國發行商發行的,這裡的原因不僅僅是嚴格的政策監管,更多的原因是外國企業難以適應中國獨特的消費文化和激烈的競爭環境。

印度也正處於移動創業浪潮,與中國不同的是,印度跳過了PC時代,所以當地沒有培育出如中國阿里巴巴、百度、騰訊這樣強大的網際網路公司,移動網際網路創業者在這方面沒有受到較大的競爭壓力。但作為一個比較開放的市場,印度移動創業者受到外國同行的衝擊比較大。

從獵豹移動大資料平臺libra的資料可以看出,印度的移動app市場大部分由外國發行商統治,這裡又以美國和中國的發行商為主,在印度app Top 100中,只有29個是印度本土的app發行商發行的。從這個比例可以看出,美國和中國的發行商都將印度作為海外的掘金之地。未來,印度移動市場將成為一個比中國還要競爭激烈的紅海。

1480411654-2693-119300003139eb7ae822

 

印度的通訊、社交和工具類app幾乎都由外國發行商統治,而印度本土企業在電商和生活服務類市場做得很好,天貓、淘寶、京東、攜程、滴滴、餓了麼、美團和58趕集等中國公司都能在印度找到對標產品,正如當年很多中國公司對標美國模式一樣。同時,多家在中國敗走的網際網路公司,如Amazon、Uber等,也將視線轉向了印度,試圖在這個市場上挽回顏面。在這些領域,借鑑中國的發展經驗,可以大致預測出印度移動網際網路市場的發展軌跡。

2、電商:中國發展成熟,印度喜憂參半

在中國,電商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中國在過去10年摸清了電子商務的發展脈絡,而且歡迎外國投資者加入。但eBay卻在遭到阿里巴巴猛攻後退出,亞馬遜也遲遲未在中國取得進展。中國人快速增長的消費能力造就了淘寶、京東這樣的本土電商巨頭,平臺和綜合電商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確定,特賣類、二手商品類等細分市場的電商相應地崛起,滿足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需求。

1480411654-1098-119a00023ce14783a3e1

 

相應地,印度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對於電商而言非常誘人。據市場諮詢公司RedSeer Consultancy預計,印度到2020年年網路銷售額能達到800億至1000億美元,而目前水平約為130億美元。

但是,獵豹全球智庫認為印度這個市場對電商而言並不是一片光明,其中有機遇,也有風險。

目前印度人消費能力還有限

最近在印度的排燈節期間,各路電商巨頭在印度展開了一場競賽,排燈節能佔到印度電商全年銷售額的三分之一,相當於中國的“雙11”購物節。如果對比兩者的消費額,就可以很容易看到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差距。

2015年中國“雙11”購物節,僅淘寶一家的銷售額就達到了912.17億人民幣(約合136.14美元),而RedSeerConsulting的資料,今年排燈節期間印度人在電商上的消費是17億美元,中國人僅僅一天在淘寶上的消費就是印度整個排燈節電商消費的8倍。

1480411654-8268-119a00023ce0b0dc2768

 

在有限的消費能力背景下,過去幾年裡,為了吸引顧客,印度的電商平臺一直是以燒錢打折的辦法留住客戶,印度電商產業深陷燒錢泥沼無法自拔。雖然中國很多電商也在燒錢,如京東,但這些錢都是燒在物流建設和投資佈局上面,像印度這樣靠打折吸引顧客的燒錢方式,在中國被證明是一個市場整合的訊號,一旦投資人不願再投入,有一方就得退出競爭或被另一方整合。

印度本土電商平臺不一定能夠複製中國本土電商的成功之路

外來電商Amazon在印度攻勢非常猛烈,2016年6月份的一項尼爾森研究報告顯示,亞馬遜是印度賣家最鍾愛的電子商務品牌,其次是Flipkart。

 

1480411654-2193-1116000275de62da3f34

 

資料來源:Nielsen’s E-commerceSellers Study Q1 2016

從獵豹移動資料平臺libra的資料也能看出來,在排燈節期間,Amazon和Flipkart的日活躍滲透率都有大幅的上漲,截止到10月23日,兩者的日活躍使用者已經接近一樣。

1480411654-4039-1116000275df557df03a

而且對Flipkart和Snapdeal來說,2016年尤其是艱難的一年。作為印度本土最大的電商企業,Flipkart的估值今年被下調多次,近期雖有上調,但仍只有120億美元估值,遠低於去年的152億美元。所以,Flipkart和Snapdeal能否像中國同行那樣,將外來者擊敗,還是未知數。

3、出行叫車類:Uber能在印度奪回在中國失去的顏面嗎?

在中國,隨著2016年8月,Uber中國宣佈併入滴滴出行,叫車領域的競爭似乎也已塵埃落定,Uber的活躍度持續下滑。市場上的其它競爭者不是已經被滴滴合併,就是隻能在拼車、高階出行等細分市場上分一杯羹,滴滴出行成為這個領域絕對的王者。

1480411655-4695-ef5001077b98b84abb6

退出中國市場,隨之而來的,是Uber已經將戰略目標瞄準向了印度。

目前在印度,Uber與本土的市場老大Ola的差距並不大,Ola的周活躍滲透率僅僅是Uber的1.4倍。Uber在印度推出了一系列舉措來適應這個獨特的市場,包括無需app約車,保護女性的Help按鈕等都是Uber在全球範圍內的首例。另外,鑑於印度複雜的語言環境,Uber還推出了多語言服務。但在印度,Uber註定也免不了一場硬仗,Ola目前已融資12億美元,深諳本地市場和使用者喜好的Ola目前在印度覆蓋的城市是Uber的三倍,提供叫車服務的車輛型別涵蓋從三輪嘟嘟車到高階轎車。其最低檔次“Micro”的訂單量就超過了Uber所有型別車輛訂單量的總合。據猜測,Uber在印度市場每月要燒上千萬美元,Uber想在印度市場扳回一城,並不是那麼容易,獵豹全球智庫認為,它在印度的命運甚至可能重蹈在中國的覆轍。

1480411655-7580-119a00023ce2900a43e6

4、 外賣類:緊跟中國 一兩年後印度市場將洗牌

由於傳統文化使然,印度人早已有了讓人幫忙跑腿買東西的習慣。過去的三年,印度湧現出超過 400家外賣配送企業,募資總額達 1.2 億美元。這已經是過於膨脹的市場,與中國外賣O2O發展歷程很像。而與之相反,在中國經歷了外賣app的大戰之後,2016年以來,市場上只剩下了三個有實力的競爭者,之前湧現出的眾多外賣品牌,如淘寶旗下的口碑外賣、德國品牌外賣超人、到家美食會等,不是退出中國市場,就是被其它品牌接管,或是勉強維持。可以預計,眾多外賣品牌湧入市場後,印度在一至兩年之後也必定會經歷這樣的洗牌過程。

1480411655-8014-11130006b398329e4039

 

但在這方面,印度的企業似乎比中國企業更有國際化野心。印度的外賣老大Zomato 2010年底開始在印度市場發力,2012年就走出印度國門2013年將業務擴充至中東、非洲、南亞和南美;2014年在歐洲進行收購,業務擴充至19個國家;2015年初完成對美國市場第二的Urbanspoon的收購,業務擴充至22個國家,併成為Yelp的直接競爭對手。而從libra的資料也可以看出來,印尼已經成為Zomato在海外的第一大市場,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市場也有一定的使用者基礎。而也許是中國市場剛剛穩定,中國外賣領域的三個巨頭還沒有向國際擴充的計劃。

1480411655-4451-111100049a5c1224fa45

5、新聞類app:印度市場潛力巨大,中印發行商激烈爭奪

近兩年,由演算法主導的個性化推薦新聞app在中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中國新聞分類排名前5的app中,有三款是主打新聞個性化推薦的,分別為今日頭條、騰訊的天天快報和一點資訊。

印度的新聞app在活躍滲透率和周人均開啟次數上都遠低於中國,但由於快速增長的移動網際網路人口,加上印度排名第一的新聞app Dailyhunt也主打演算法推薦,這都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1480411655-1845-11130006b39bcc7011af

中國app發行商沒有放過這一機會,瞄準了印度移動新聞市場。在印度新聞appTop20中,目前已經有兩款中國公司背景的app,獵豹移動收購的News Republic和UC開發的UC News,另外,還有沒有進入到前20名,但排名也比較靠前的News dog和Hotoday。幾家都主打新聞的個性化推薦,但擁有不同的資源優勢。近日,中國的新聞app巨頭今日頭條還投資了Dailyhunt,相信在未來,印度的新聞app市場將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個性化推薦新聞app也將成為市場的主流,而且中印兩國的發行商將在這一領域展開激烈的爭奪。

1480411655-3434-11930000313b53083482

圖:印度市場的中國新聞app

三、印度:中國公司眼中的下一個中國

由於高速增長的網際網路市場,印度已經成為外國投資者的熱土。積極尋找海外市場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當然也不會放過印度這個“金礦”,向海外擴充的中國公司,大多都把印度作為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之一,這個邏輯非常清晰:把已在一個發展中人口大國取得成功的模式複製到另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用27億人口的市場空間支撐企業進一步成長。同時,這些中國企業的加入也必將加快印度網際網路的發展。

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印度的運營有三種方式:一是直接運營,也就是像獵豹、聯想茄子快傳、小米這樣親自殺入印度市場來競爭;二是像阿里、攜程、騰訊、復星、滴滴出行這樣的投資市場領頭羊,通過資本運作切入印度市場;三是中早期投資和小型孵化,立足“中國經驗+印度創新”的模式,以“資金、技術、資源”相結合的方式,投資加速印度中早期網際網路專案。

1. 移動應用發行商:打破美國壟斷局面

在進入印度市場的中國公司中,移動app發行商的表現優異,打破了之前印度app市場大多由美國公司壟斷的局面。這些中國app發行商瞄準了印度的市場空白,抓住了印度網路不好,低端手機多等特點,開發了一些無網路檔案傳輸(如SHAREit)、手機清理加速(如CleanMaster)、快速的手機瀏覽器(如UC browser)等產品,在印度市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480411656-2848-111100049a5df51702ed

2. 大舉進軍印度的中國手機品牌

由於經濟水平、消費結構等種種因素,印度的手機消費者們更追求高價效比的廉價智慧機,因此蘋果手機在印度的出貨量一直不高。據國際資料公司IDC的資料,蘋果的印度市場佔有率僅有2.4%,這給中國手機制造商創造了巨大的市場機會,它們也將印度作為下一個重點市場。

由libra的資料可以看出,在手機存量市場上,中國的聯想可以佔到印度手機市場份額的第三位(聯想+摩托羅拉),小米手機也進入到了前十。

1480411656-9718-119a00023ce590962d17

 

IDC的資料顯示,整體來看中國智慧手機廠商在印度市場取得了出貨量增長。Vivo、Oppo和小米第二季度在印度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均突破100萬關口,這一成績在中國廠商當中之前只有聯想做到過。第二季度小米在印度銷量上漲72%,低端機紅米Note 3表現搶眼。IDC還指出,小米的紅米Note 3是網上最暢銷的手機,也是小米該季度最暢銷的手機。相比之下,跨國廠商和印度本土廠商的出貨量則呈現同比下降。

 

3. 中國企業投資印度未來之星

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的案例不在少數,例如滴滴出行3000萬美元投資印度叫車軟體Ola;阿里巴巴加大在印度的投資力度,投資6.8億美金入股印度電商PayTM等,2015年以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已經在印度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1480411657-5928-119a00023ce4089d3edd

四、印度:還需要跨過哪些障礙?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這句話放在印度身上最為合適不過。雖然前景網際網路市場前景一片光明,但印度自身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這些都會成為印度網際網路趕超中國中的障礙和變數。

1. 網路基礎設施落後

中國和印度的平均網速在全球範圍內都處於中間偏後水平。平均網速最快的國家是韓國接近每秒27Mb。印度為每秒2.8Mb,美國為14.2Mb,日本為17Mb。比如,以現在各國的平均網速下載一部高清電影,韓國只需要3分鐘,印度則需要30分鐘。印度3億多移動網民中更是以2G和撥號窄帶為主導。

1480411657-1518-119a00023ce6d9779fa4

圖:2013年至2015年,全球各國平均網速示意圖(Statista)

2. 流量資費並不便宜

印度政府允許電信業外資控股,因此印度行動通訊行業一直處於”小政府”狀態,多達14家運營商,且市場份額相對平均,競爭激烈,很多電信運營商都是微利運營。而中國只有三大電信運營商,且都為國資控股,分別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市場被高度壟斷。普遍認為,印度的流量資費相對於中國非常便宜,但是,如果從流量資費佔人均GDP比例這個角度來看,印度的流量資費還是高於中國。

1480411657-5111-111100049a5ee6329068

3. 語言環境複雜

與在中國市場應用幾乎只需使用一種語言不同,印度本地除英語外,還有200種左右的語言,其中比較主流的超過10多種,而且13億人口中講英語的僅有不到30%,眾多的語言無疑是外國網際網路公司的惡夢,甚至對本地公司也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更多的開發成本。

4. 網際網路性別歧視

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在中國和印度同時存在,但在印度的網際網路領域表現得更為嚴重。

據印度網際網路和移動協會資料顯示,印度網際網路使用者中女性使用者比例僅為 30% 左右。根據《華爾街日報》蒐集的資料,在印度只有28%的女性擁有手機,而在中國這個數字為48%;在手機擁有者中從來沒有用手機上過網的女性高達81%,在中國只有29%。

1480411657-1818-11930000313dd04463a8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結語:

對中印網際網路市場而言,在競爭和比較的同時,當下其實是很好的互補共贏局面。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對內挖掘市場空間的同時,需要以印度為首的眾多海外市場完成對外擴張。而印度這樣崛起中的市場,也需要中國資本和經驗來加速發展。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中國與印度的關係,與其“龍象之爭”,不如“龍象共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印度訪問時也提到,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印度被稱為“世界辦公室”,雙方應該加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龍象共舞”定是一番美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