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高清彩色開國典禮上映:技術加持之下,歷史不會褪色

HyperAI超神經發表於2019-09-20

在今日上映的電影《決勝時刻》中,經過了 4K 修復的一段高清史料,將會和全國人民見面。這段來之不易的資料,是創作者們經歷了繁重的修復工作得來。電影修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AI 在這個過程能帶來什麼幫助?

今年正值祖國成立 70 週年,如果有一段影像,能夠讓我們看到高清彩色的開國典禮,想必會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這並不是拍腦門的想象,這段經過 4K 修復的高清史料出現在了今日上映的電影《決勝時刻》中。

先來看一下修復後的實際效果:

4K高清彩色開國典禮上映:技術加持之下,歷史不會褪色

4K高清彩色開國典禮上映:技術加持之下,歷史不會褪色

對比一下:

電影講述了 1949 年領導人進駐香山,籌劃建立新中國的歷史
被高清修復的開國典禮只是作為一個史料片段

據電影製片方爆料,這段材料來自於俄羅斯的一段彩色紀錄片,但由於年代久遠,畫質模糊,色彩失真。

而經過了複雜的 4K 修復工作之後,最終呈現出這般驚人的效果,讓今天的我們,都能有幸目睹 70 年前開國典禮的情景。

讓我們重見經典的技術:電影修復

我們之所以能夠見到如此清晰的歷史影像,都得益於一項稱之為 「電影修復」的技術。

修復也被稱為重製,通常是指利用技術手段,將膠片等老電影轉移到新的載體上,以實現更高的清晰度和觀感。

通過使用修復、降噪、補光、調色等技術,最終復原老電影的影音品質。而 4K 和 2K 等名稱,則是根據解析度制定的修復標準。

電影問世的一百多年裡,其製作和拍攝手法,一直在不斷地改進。比如早期膠捲的材質更新、默片到有聲電影、再從黑白到彩色、數字影片的出現,直至現在的 IMAX-3D,這些工藝的變革,都推動著電影向好的光影呈現發展。

隨著膠片電影退出舞臺,歷史上早期的膠片電影也正在被時間所淹沒,由於技術缺陷、儲存意識不足等原因,一部分已經丟失,另外一些畫面受損,畫質已達不到放映的要求。

為了讓經典的老電影不被遺忘,在熒幕上重現綻放出光彩,技術修復成為了最後的稻草。

電影修復前後的對比

2006 年,國家啟動了 「電影檔案影片數字化修復工程」,投入大量資金,推進中國 4 萬部老電影膠片的數字化修復、存檔工作。

但電影的修復是一個複雜的工程,一般修復時間為幾周到幾個月,最長的甚至要花費兩年。按照這樣的修復速度,一些膠捲電影可能等不到被修復的那一天。

所以,新的修復工藝和技術紛紛出現,AI 也當仁不讓地加入這一行列,為電影修復做出貢獻。

電影修復艱難,人力跑不過時間

通過修復技術,許多老電影,視訊資料都以更清晰的形式呈現,比如《亂世佳人》《大話西遊》,甚至是動畫電影《龍貓》,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但其實在電影修復的背後,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首先要經過物理修復,清除膠片的雜質,然後把膠片素材數字化,再展開數字修復,對電影畫面進行逐幀修復。

而電影膠片的損傷主要有六種型別:髒點、劃痕、噪波、黴斑、抖動、閃爍。電影修復實際就是去消除和矯正膠片上問題,要特別注意還原膠片原始的質感。

電影修復最新的例子,就是國慶檔影片 《開國大典》,它的 4K 修復版已經排上了檔期。

這部經典的影片上映於 1989 年,30 年後,當初的高水準製作已跟不上現在的畫質需求。

4K 修復的《開國大典》創造和修復團隊

經過 4K 修復後,《開國大典》呈現的效果喜人,但導演李前寬卻感嘆到電影修復的艱難,他表示:「此次修復工作量巨大,修復團隊需要將  24 萬幀畫面一幀一幀地修復。」

而且修復最大的挑戰,是來自影片中 72 個歷史資料鏡頭,這些雖然只有十分鐘,但傾注了 600 人的心血,花費了整個修復團隊 70%  的時間。

由此可見,純靠人力的修復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所幸的是,隨著技術的發展,AI 已經在電影修復方面,帶來了質和量的提升。

國外:Deepsense AI 修復《亂世佳人》


一家叫 Deepsense AI 的公司,在最近就用 AI 修復了經典佳片《亂世佳人》。他們利用卷積神經網路和影像識別,讓此類老電影重現光彩。

經過修復之後,清晰度有了明顯的提升

經典電影通常以低解析度拍攝,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始膠片會變得老化,畫面中充滿噪聲和裂紋。所以要對老膠捲進行消除失真的處理。Deepsense AI 團隊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解決了膠片自動修復為高清數字板式的問題。他們還通過採用監督學習方法,將數字化版本電影中的裂縫和噪點移除。


而方法的原理在於,基於深度神經網路,通過降低高清電影的解析度,對模型進行監督訓練,讓 AI 學習呈現出被模糊掉的細節。


此外,為了訓練模型,研究人員還手動在膠片上新增裂紋和瑕疵,並結合原始有殘缺的膠片的影像,該模型學會了如何消除那些瑕疵。

電影《亂世佳人》劇照

而對於損壞嚴重的原始膠片,神經網路也可以處理和修復。當畫面中的影像太暗、太模糊,難以辨認知識,網路可以生成低質量的預測。
這些方法成功地完成了老電影畫面的高清修復,經典的老電影也得以清晰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國內:「神思」系統修復《厲害了,我的國》

在國內,也同樣有團隊致力於用 AI 進行電影修復。

比如中影數字製作基地研發的 「神思」AI 影像處理技術,就對電影《厲害了,我的國》進行了畫面修復,打造了一部高質量的紀錄片。

電影畫面修復對比

這部記錄片的素材,取材於早期的六集紀錄片《輝煌中國》,所以視訊原是為電視機打造,解析度低而且畫質很糟。

而要在影院上映,需要將 720×576 解析度的小螢幕,做到影院 2K 甚至更大解析度的大銀幕上,畫面中的缺點和問題都被放大。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科技大學技術團隊和中影基地合作,搭建了除了「神思」,並經過幾十萬段視訊、幾百萬張圖片訓練,讓 AI 學會了自主修複視訊。

他們利用深度學習演算法,採用對抗式生成網路 GAN、DenseNet、CycleGAN  網路等技術,搭建了這套系統。

整個框架由解析度提升畫質增強處理單元、標清影像去場處理單元、影像數字修復處理單元三大模組構成。

而系統的亮點則在於,針對影像處理的不同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素材訓練,並利用神經網路最大限度追求影像質量,對大批量畫面素材進行自動處理,還通過建立迴圈網路,來提高系統計算效率和穩定性。

通過這些技術的應用,「神思」系統每天可以處理上萬幀,甚至百萬幀級別的影像。最終,他們在四個月內,處理了《厲害了,我的國》超過三十萬幀的低清影像素材。

神思也被用在其他電影的修復上

期待 AI 讓更多老電影綻放光彩

在電影修復上,AI 技術的應用,除了讓我們再次看到老電影的高清呈現,也大大提高了效率,解放了人力,原本繁重的勞動也變成了近乎「一鍵式」的操作。

除了文中所列舉的畫面修復之外,AI 在電影的聲音修復、黑白電影上色、畫音同步方面,也都做出了不錯的成績,幫助老電影重煥新生。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電影修復也不能完全依賴於技術。AI 目前所做的都是畫面或者聲音上修復和強化處理,而電影還有藝術的成分,要修復到什麼程度,還要靠人工去把握,演算法暫時還不能掌握分寸。

在行業內,電影修復的最高境界是 「修舊如舊」,在提高畫質的同時,如何保留老電影本來的味道,也許是 AI 還要努力的方向。 

—— 完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