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硬核"買家秀",讀懂華為資料中心網路的智慧紀元
網際網路時代,作為人類這種物種,已經進化出了不少全新的技能。比如我們今天在吃飯、購物、看電影,以及差不多生活中的所有事情裡,都學會了這樣一個技能:先看評論。
我相信大家都已經有了一種本領,比如可以一眼看出哪些評論是真的,哪些評論是刷的,怎樣的評論對自己更有效等等。往往從評論中,是我們最真實有效洞察一件產品,以及背後生產者用心程度的方式。
那麼這種行為模式,能不能帶到B端市場呢?
大概也可以。剛剛有個訊息, 10月23日, Gartner頒佈了“2019年 Gartner Peer Insights客戶之選”獎,華為資料中心網路再次獲得了“客戶之選”的稱號。這個獎項,是大名鼎鼎的Gartner近兩年主推的一個專案。它通過IT產業的真實使用者評價, 來幫行業反向看到底哪些IT產品和服務真正走進了全球使用者的心裡。
在點評裡,我注意到有意思的一條評論。一位印度的NOC(Network Operations Center,網路操作中心)工程師說,他們已經把華為的資料中心網路CloudEngine交換機,部署在了孟買,浦那,果阿等城市。來自華為資料中心網路的AI能力,每天在幫他們主動檢測網路健康狀況。
一項來自中國的IT解決方案,正在遙遠的印度帶來未來感十足的AI。這個充滿意境和想象的畫面裡,似乎可以讓我們穿過亂眼的流雲疾風,探究一下華為的根系究竟以怎樣的方式聯接世界。華為的生命力,究竟生長在哪裡。
這個故事,要先從資料中心網路,這個絕對硬核的產品方案說起。
故事背景:資料中心網路的時代變局
我們知道,承載大規模計算和儲存的資料中心,是IT世界的心臟,網際網路時代企業、政務、金融的業務支點。在資料集中化、終端泛在化的今天,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無形中與資料中心打交道。
而資料中心網路的執行,也就變成了維繫大量數字化業務的關鍵。在金融、網際網路、政務、交通等領域,資料中心網路的吞吐量、穩定性與時延,不誇張地說,已經可以影響社會經濟的執行效率。
然而如果這幾年詢問資料中心網路的相關從業人員,這份工作感覺如何,十有八九會收穫這樣的回答:壓力大,特別大。
為什麼會如此?答案在於雲端計算時代的充分開啟,以及AI的不期而遇,已經讓資料中心網路部署頻頻試探極限。首先,大規模雲服務的應用,正在讓資料中心網路面臨越來越大的整合化承載壓力;其次,資料量爆發式的增長,讓資料吞吐極限不斷迎接挑戰;而AI等新興應用,又導致資料中心網路需要支撐全新的資料傳輸模式與業務形態;隨著數字化業務的不斷深化,資料中心需要快速交付和迭代應用,以此帶來了大量部署、變更和運維方面的挑戰。
整體而言,隨著資料爆炸不斷加劇、全面雲化持續發展,資料中心網路正在快速跨入一個新的紀元。對AI技術的支撐,可以看作這一紀後設資料中心網路典型場景。這一情況,直接推動了常識中認為已經相對穩定的資料中心網路,開始了新一輪的變局。
隨著多層CLOS結構和SDN(軟體定義網路)的普及,資料中心網路經歷了進一步的複雜化。智慧技術開始在網路效能和運維領域扮演關鍵角色,智慧運維成為行業普遍需求。而面臨AI任務的考驗,高可靠、高吞吐、低時延特性成為資料中心網路在全球使用者普遍存在的新需求。
好,讓我們先記住這些知識點,一起進入Gartner打造的“IT界大眾點評”。
超硬核“買家秀”:全球IT小哥的耿直柔情
網購前看評價,吃飯前看點評,如今這技能已經濃縮在了中國人的DNA裡。而在全球IT行業,那個聽上去很冷硬,全是引數程式碼裝置的地方,這兩年其實也開始流行看點評。
稍微瞭解科技領域的朋友,應該都知道Gartner。這個全球第一的分析師機構,以“魔力四象限”聞名天下。可能覺得老是魔力就太不魔力了,這兩年Gartner也在努力搞出新花樣。最典型的就是Gartner Peer Insights“客戶之選”。
這個榮譽獎項,不是Gartner自己來評,而是他們在350多個細分市場中分析了25萬多條來自真實使用者的評論。在行業應用的真實體驗中,分析出到底哪些是使用者最喜愛的IT產品。而Gartner在其中的作用,是對客戶的身份資訊與採信率進行甄別,避免出現同行刷分的尷尬局面。
在這場很可能是全球最硬核“買家秀”的評選活動中,今年4月,華為資料中心網路第一次獲得了 Gartner Peer Insights客戶之選。而今年10月,在Gartner加大了遊戲難度,把7名獲選者降為4名之後,華為資料中心網路又連續得獎。
而且這裡有個重點,在剛剛頒佈四個獲獎者中,只有華為不是來自北美的企業。要知道,北美傳統IT供應商,在資料中心網路中佔據了數十年的優勢。而且Gartner的評選中強調了全球範圍的平均,而眾所周知,華為是在美國市場面臨著各種阻礙——也就是說,華為在一個傳統意義上北美企業絕對的強勢領域,得了全球範圍頂尖的客戶認同。
那麼問題來了,那些客戶到底是如何評價華為的?這裡我們可以看幾句IT小哥們的直男誇獎。
某位金融行業運營人員認為,與華為達成的聯合創新非常重要,在他看來“華為的解決方案是很領先的,我們在大規模容器、IDN方案上與華為聯合創新……,這些方案的實施,對我們的業務創新很有幫助。華為交換機產品可靠,易用。”
華為的資料中心網路,與競品相比到底怎麼樣,優點又在哪呢?一位服務行業運維工程師的說法是,“CloudEngine的效能優於思科的Nexus系列。特別是故障倒換,雙活閘道器等技術非常出色。據我所知,錯誤修復是最快的。”
當然,還有更犀利的點評。某服務行業,企業架構與技術創新總監直接說“……華為交換機具有先進的硬體設計,……超大快取能力,比業界平均快70倍。”
而在效能之外,還有不少使用者提到了服務,比如某位交通行業運維人員說“華為提供優秀的產品和服務,它們在故障處理中提供了及時的進度報告,並且在提供補丁解決問題時,響應速度比其他廠商要快得多。”
說是IT小哥,實際上不難看出,Gartner分析的使用者評論,大部分來自行業高層管理者與資深工程師。這些人眼裡華為資料中心網路的價值,可能比任何技術世界外的吹捧和抹殺都更有效。而對比其他廠商,會發現幾個關鍵描述,往往是在華為使用者眼中才能看到的:
1、自動化和智慧化非常充分,創新意味分明。
2、故障快速定位和自動解決,能夠智慧運維。
3、架構靈活可靠,具有極強的業務延展能力。
尤其是故障快速定位和自動修復,差不多每位使用者都要說一篇。這個味道有多麼獨特,大概真的已經算饞遍全球了。
讀了很多使用者和分析師的評論,最讓人感慨的部分在於:口碑,是一個非常綜合性,帶有情緒化的東西。本來資料中心網路這個領域,分析師和媒體都偏愛北美廠家,客戶的傳統認知裡也都是北美廠家的影響。而即使有這麼多隔板,也依舊無法阻擋華為在時代中釘下的那顆釘子。
穿透時代:技術者的唯一溝通方式
從全球各個角落裡,使用者對華為的評價聲中,不難看出技術人的思考方式多麼直接:什麼政治,本寶寶關心的是技術能不能幫我解決問題。
而回到技術邏輯本身,其實華為資料中心網路,為什麼能贏得全球使用者的口碑,這件事並不難理解。
回到文章開頭我們討論的資料中心網路變局。資料中心網路,本身並不是迭代率非常高的技術,但資料與算力的應用方式一旦改變,舊有裝置和網路架構的滯後性就會非常突出。2012年開始,雲端計算就帶給資料中心以極大的衝擊。而今天,AI的駛入帶來了業務、應用、算力與資料調配的全面更迭。這時的資料中心網路中,網路架構、業務承載能力、迭代週期可能全都要變。你是IT小哥,你也焦慮。
但是華為的特點,卻是先一步把產品供給放在了比時代更遠的地方。當企業感受到了AI時代的壓力,其他供應商還在慢慢思考,華為卻已經給出了產品與技術的答案——甚至還比使用者期待的更多。
2019年1月,華為釋出上市的業界首款面向AI時代的資料中心交換機CloudEngine 16800已在全球多個客戶形成規模商用。在Gartner收集的評價中,已經有使用者對這一產品的可靠性和大吞吐量感到驚歎。而CloudEngine此前的產品,也在多個關鍵領域證明了自身的使用者價值。
而在軟體層面,華為在資料中心網路中,已經實現了基於意圖的典型網路模型自動部署,可以做到1分鐘故障感知、3分鐘故障定位和5分鐘故障修復的智慧運維和可大規模組網的AI Fabric智慧無損資料中心網路。這一技術,實現的“135”運維能力,比銀監會要求的半小時故障修復還要快上很多,達成了真正AI時代超高網路連續性的需要。翻一翻評論就會發現,智慧運維和網路無損技術已經成為了使用者“必給好評”的那道菜。
一個新時代到來,行業開始準備,華為已經準備了,並且做的比時代所需更好——這樣的邏輯和差異化對比,讓華為繞過了眾多層面的干擾,可以達成一種與全球技術世界粗暴有力的對話。
說一千道一萬又有什麼用呢,技術世界的最終規則只有一個。
不在北美,so what?
在眾多IT領域和全球市場,北美主流廠商的強勢,可能遠超我們想象。企業在採購時,往往會優先想起幾個名字。那些名字是美國在IT黃金時代留下的光榮,是全球市場上的品牌保證和市場秩序。
然而時間來到2019,當華為躋身資料中心網路的“客戶之選”,成為唯一上榜的非北美企業。我們在感到一絲驚訝後,不免發現世界已經悄然開啟了變化。
需要注意的是,Gartner Peer Insights在本次評選中實行了非常嚴格的規則。比如新增要求廠商在非主要部署區域的評論佔比達到20%以上。如果有人猜疑,華為的好評會不會都是中國和亞洲市場給的,那麼這條規則告訴你,至少有五分之一以上的非亞太客戶最終在24個選擇裡支援了華為。
不在北美,不是傳統大牌,是一家中國公司,這一切又怎麼樣呢?能夠全面製造差異化,解決關鍵問題,緊扣時代需求的華為,最終證明了技術可以說明很多事,也可以讓很多事不用再費心說明。
過去五年,華為資料中心網路份額攀升至中國第一,世界第三,今天依舊保持著年均符合增長率的全球冠軍。當使用者不用過多思考,就知道該給誰五星評價的時候,華為這顆釘子,就又往土地深處走了一毫米。這是一種執拗的,緩慢的,華為的生存方式。
不要看政客和媒體怎麼說,而是要看時代中技術洪流的發展軌跡,看客戶迴歸最終價值時的選擇。只有這兩者,才關乎華為的生存。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66261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資料庫效能的賣家秀和買家秀資料庫
- 愷英網路2020“家·年華”年度盛典紀實: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 華為千元手機哪款好?華為最值得購買的千元手機推薦
- 今天,我們為什麼應該讀懂華為人工智慧?人工智慧
- 消除資料重力,從智慧湖倉(Lake House)讀懂實現資料價值的未來
- 從水晶宮到甲秀樓:在數博會讀懂智慧城市的“大工業時代”
- 從分析師大會的九個關鍵詞,讀懂華為如何思考
- 盤點目前最值得買的三款智慧手機,蘋果華為上榜蘋果
- 人工智慧真能讀懂人心?專家:仍然是基於大資料|人工智慧大資料
- 本世紀25部最優秀的電影
- 從火星的古海洋,讀懂藍星的資料湖之變
- 從廣西的新基建耕種,讀懂一顆名為智慧體的種子智慧體
- 從入門到研究,人工智慧領域最值得一讀的10本資料人工智慧
- 華為計劃在波蘭建立一個網路安全中心
- 今年最巔峰對決!《元夢》VS《蛋仔》獨家資料公佈!全網最詳細!
- 在這些根技術裡,讀懂華為的“三觀”
- 用AI說再見!「辣眼睛」的買家秀AI
- 用AI說再見!“辣眼睛”的買家秀AI
- 摺疊屏新紀元:華為過境,踏雪留痕
- 資料科學50年,資料科學家是否依然是21世紀最性感的職業?資料科學
- 用諸葛孔明的智慧,讀懂新型資料中心的“四新”機遇與產業邏輯產業
- 一文讀懂元宇宙的特徵元宇宙特徵
- 英美網際網路使用者認為購買智慧手機時最重要功能是?(附原資料表)
- IDC&華為:資料中心網路自動駕駛指數報告(附下載)自動駕駛
- 從優秀到卓越:成為DevOps專家的7項軟技能dev
- 國家資訊中心&華為:2021年政務外網IPv6演進技術白皮書
- 一文讀懂深度學習:從神經元到BERT深度學習
- 小學生都能讀懂的網路協議之:WebSocket協議Web
- 從0到1建設智慧灰度資料體系:以vivo遊戲中心為例遊戲
- 吳恩達:以資料為中心的人工智慧吳恩達人工智慧
- 華為奧迪智慧網聯汽車合作新態勢:移動資料中心整合完畢
- 《Gartner 2019年資料中心網路魔力象限》報告解讀
- 資料科學家的必備讀物:從零開始用Python構建迴圈神經網路(附程式碼)資料科學Python神經網路
- MWC2023:華為釋出極簡網路和資料中心繫列創新解決方案
- 資料中心進化論:華為帶來的三個路標與新可能
- 華為&啟明資訊:讓聰明的車遇上智慧的路
- 7000 字讀懂網際網路公司的架構演變歷程架構
- 從智慧計算的點、線、面,讀懂浪潮AI的進化軌跡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