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網際網路大會:5G+AI雙驅風向標

韭菜財經發表於2019-10-23

這屆網際網路大會:5G+AI雙驅風向標


10月22日,在烏鎮舉辦的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圓滿結束。一年一屆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今年格外顯得看點十足。


除了將日程從以往的11、12月份提早到10月份,給了雷軍這些與會大佬更好的體驗,雷軍忍不住讚歎:“這次的感覺就是秋高氣爽,氣候很好,這個時候來江南烏鎮感覺特別舒服,前幾次來感覺特別冷,凍得要死,我覺得這次氣候也很好、風景也很漂亮,大家心情也都很愉快。”


“5G+人工智慧+網路社會構建”這些往屆大會都會討論的重要議題,在今年的討論中也從暢想展望進入到了更具體、更實在的落地細節層面。這些討論成了參會600多家全球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和創新企業關注的焦點。


5G


2019年是中國5G商用元年。以後我們應該還會看到這一論斷的反覆出現。因為在網際網路發展史上,這也稱得上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今年6月份,工信部正式向通訊運營商發放5G商用牌照。根據黃宇紅(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透露,中國移動截至9月底已經在50個以上的城市建設了3.6萬個基站,今年的目標是建設5萬個以上的基站。中國聯通的目標也是5萬個,在10月17日舉辦的“中國聯通智慧生態合作大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表示,目前的進度是已經開通了2.8萬個基站。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5G,開創數字經濟新時代”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目前,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全國開通5G基站8.6萬個,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已實現5G網路連片覆蓋。

高通執行副總裁兼技術許可業務總裁亞歷克斯·羅傑士則在大會上談及中國的5G情況,他表示“我們估計到年底,中國的運營商將會部署大約10萬個5G基站,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在中國將體驗5G服務,這些服務將帶來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時延、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安全的連線,5G將改變中國人溝通的通訊方式,也會改變全世界人們通訊的方式。”


2020年,5G基站建設將擴充套件至全國三百多個個城市,實現對一二線城市主城區的5G訊號覆蓋。今年9月底,三大運營商已經陸續開啟5G套餐預約,均稱在10月底之前將釋出5G套餐。


而在2019年伊始,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這些國際頂尖手機廠商已經陸續釋出了自己的5G手機,目前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排名前六的廠商中,只有蘋果還沒有釋出5G智慧手機。


其中小米在9月24日才釋出小米9pro這款5G智慧手機,時間較晚。10月20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時,雷軍說他這次來烏鎮,最關心5G:“我特意來測試一下5G全覆蓋、覆蓋到什麼樣子,所以我是特意來測試的,所以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測試一下。”並且表示明年將釋出10款以上的5G手機,覆蓋中高階。


5G的應用不會只侷限在智慧手機上,也不會只侷限於通訊領域。作為網際網路試驗田,烏鎮在大會期間,展現出了一部分5G技術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會人員來到烏鎮,首先會接觸到5G自動微公交“哪吒”的代步服務。這種小型公交車上沒有駕駛員,僅有一名安全員坐在駕駛位觀察。藉助高速率低延遲的5G網路,加上遍佈車身的感測器和路測的感應裝置以及車路雲協同智慧系統,在需要做出遇到障礙物、行人自動避讓,遇到紅燈減速駐車,路口自動轉向等動作時,“哪吒”在100毫秒之內就可以做出反應,相比之下,正常人做出同樣的反應,需要300-400毫秒。這種5G自動微公交響應的及時性和安全性顯然要高的多。


在各種顯示裝置上,來賓們可以隨時看到各種透過“5G+8K”呈現的畫面。這些畫面實時傳輸,纖毫畢現。帶上VR眼鏡,遊客們可以觀看5G拍攝回傳的8K全景影像,身臨其境的觀賞烏鎮西柵景區風光。在青杏苑小區的人才公寓裡,所有房間裡的家用電器全部都透過5G網路相連,屋主們透過手機APP就能遠端操控空調、冰箱、洗衣機。與會嘉賓可以透過高畫質攝像頭和5G網路傳輸,遠端操控檢查衛生院的B超機,欣賞5G機器人在5G網路遠端指揮下彈奏鋼琴……


5G通訊技術的應用落地,比起以往的通訊技術標準應用來說,有著從量變到質變的意義。正如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強調的那樣,5G的強項在於,把物聯網跟人工智慧無縫的融合,帶動其走向產業化的應用。

鄔院士也說到:“大家都把5G看成是,高技術的制高點,我們經濟發展增長的新引擎,2020年到2035年,15年間,會使中國的新增就業崗位將近1000萬,全球的GDP增加7%。”


人工智慧


除了5G,讓與會者們熱議的另一個技術話題就是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作為電腦科學的分支,相關研究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說人工智慧的研究史和計算機的發展史一樣長。


從清華大學公佈的《2018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報告》來看,2017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的整體融資規模處於全球領先地位,融資額佔到了全球的60%,2017年中國共累計產出人工智慧領域論文36.9萬篇,位居全球第一。


持續不斷的資本和智力投入,大大加速了人工智慧領域的科研進展和應用落地。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共發生融資事件,共獲融資1311億元,在“資本寒冬”來臨的論調中,人工智慧融資額增長率超過100%。


目前的人工智慧產業化應用已經非常繁榮,從基礎層到技術層再到應用層的整個產業生態鏈構建的愈發完整嚴密。


這屆網際網路大會:5G+AI雙驅風向標

 (圖片來自於艾媒諮詢《2018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研究報告——商業應用篇》)


當前人工智慧應用百花齊放,產業化發展由人工智慧本身轉為人工智慧驅動,AI 融合賦能成為趨勢。當前AI主要與安防、金融、交通、教育、醫療等領域相融合,利用深度學習、語音識別、人臉識別、機器視覺、邏輯推理等人工智慧領域關鍵技術,支撐各行業的快速發展。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在大會上發言:“當下已經走進了一個由資料智慧驅動產業變革的智慧化時代,傳統金融、教育、交通等都將發生顛覆性改變。現在中國要實現更高質量的增長,除了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外,更要透過‘智慧+’賦能基數龐大的傳統行業。”


基於這樣的現狀,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助理張力在會上發表意見;“我們的一隻腳已經邁進了‘智慧社會’的門檻。”


對於中國和世界的人工智慧發展,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也發表了意見,但是他更加強調的是“責任”。他表示:“對於從事電腦科學的人來說,我們正處在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如今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從前的想象。在推動技術進步的同時,我們也在認真思考新技術創新、應用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以及人類將要面臨的共同挑戰。”


網路生態建設 


5G和人工智慧加速發展落地的同時,如何構建健康的網路社會生態成為一項重要議題。 也成為了與會者們熱烈討論的另一個焦點話題。


 知乎CEO周源在會上說:“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這二、三十年規模快速膨脹,但缺乏約束與自省。今天這個時間節點,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已經邁過青春期,承擔社會責任,已經成為全行業所有企業的重要任務。”


騰訊營運長任宇昕則表示:“未成年人保護是騰訊發展的生命線,騰訊以體系化的推進方式,構建立體的未成年人保護生態。年內將把騰訊旗下所有遊戲接入防沉迷系統,不能接入的將停運或者下架。”


小紅書CEO瞿芳也談到了青少年保護: “任何一個平臺都要有價值觀,要做正向的引導,與此同時,要保證青少年看到的資訊是綠色的,可以幫助他們成長為更好的成年人,在這一方面,企業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作為擁有微博粉絲7041萬的流量大V,胡歌對於追星這件事很有發言權,他建議:“大家應該對追星有一個理性的認識,一方面,成為明星相對容易,唱歌、跳舞、長相有一樣好,就可能成為明星,但這些不足以粉絲把他們作為人生目標;另一方面,追星的過程中,粉絲們要透過明星扮演的角色或者原型人物上獲得正向能量。”


本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今天結束。 透過此次大會,對於即將迎來的更繁榮、更智慧的網際網路業態,我們有的認知更加清晰。而對於網社會絡生態構建,政府在加強規範建設;企業們更加自覺自律;作為網際網路公民,就像胡歌說的那樣,我們也應該“對自己在網路上的言行負責”。


文/韭菜財經記者程祥,公眾號ID: jiucaifin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2577/viewspace-266113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