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科跨專業到螞蟻,未來如何走?

404P發表於2019-09-08

大家好,我叫404。404是找不到,是null,是無,是沒有。這個名字蘊含著我對於技術的空杯心態,永遠充滿好奇地去學習,學的東西越多,越覺知識匱乏,越覺得深不見底,就像進入一個知識荒原。我目前就職於螞蟻金服,是一位P6小同學。興趣愛好嘛,喜歡跑馬拉松,跑遍全球可能比我寫程式碼更重要。

本文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程式設計師經歷,現在的困惑,和對未來的想法。主要內容有5點:

  • 專科跨專業學習生涯
  • 阿里前端實習
  • 階段總結:如何學習技術
  • 當下的困惑
  • 未來應該怎麼走

1 跨專業之路,選擇你要走的路

我是2016年畢業的,2018年3月才到螞蟻。08年讀專科的時候,學的的機電一體化,可謂熱門專業,還可以搞搞挖掘機。不過那個時候已經開始涉及數控程式設計了,會有一點程式設計的東西,有VB課程,有微控制器程式設計,不只是用電烙鐵焊接下電子元件。

雖然高中懵懵懂懂過,但大學真有想過“隨心而欲”啊,要走自己的路。慢慢的就發現了自己的興趣在計算機方面,尤其是去女生宿舍給女神輔導計算機二級,特別有動力,如今女神的娃已經上幼兒園了,我還沒結婚,這是個憂傷的故事。

我那個時候流行考公務員、考教師資格證,但我當時不知道哪裡聽說了“專升本”這幾個字,然後就去準備了,也可能是為了曲線就業吧。

關鍵是可以跨專業!那個時候其實有點虛,考數學、C語言還有英語,最終拼一拼還是考上了,第2名錄取。過了一年多,一鼓作氣,加入考研大軍,選擇研究生院校的時候其實也很糾結,我一個專升本的和那些四年本科的咋比啊?導師歧視怎麼辦?但是既然要考研了,就衝著985去了,拼了!最終還是考上了華科的碩士。

有的人說我很勵志,其實沒有,運氣成分也挺大,軟體工程專業和計算機專業,我專升本和研究生都選軟體工程,為啥?因為很多人覺得軟體工程弱,不屑於報,還有人覺得軟體工程學費貴,不想報。我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先拿到入場券再說,我就衝這個報,錄取的概率就大了,事實上概率確實大,當然還是要稍稍努力一把的哈。

2 去阿里實習啦

我2013年9月研究生入學,第一年要把所有的學分都修完,還是比較忙的。時間一晃就到了2014年春,突然聽到還有“春招”這個詞,原來指的是比較有名的公司來學校筆試、招聘。

又到了很虛的時候了,本科才上了1年左右的計算機專業課,另外的時間準備考研去了,計算機基礎其實很薄弱,也沒做過啥專案,去面太容易被掛了。

當時前端面試要準備的技術棧相對比較少,我可以快速準備,提高通過率。那個時候很多人對前端的理解是指令碼,其實已經工程化了。我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先拿到入場券再說。所以,我決定,選擇做前端!

第一家面試公司就是騰訊。技術薄弱,沒有面試經驗,不過還是撐到了HR面,但最後面試官們,綜合決定,把我掛了。估計是技術弱,估計是我16年才畢業,怕我實習幾個月又回學校了。

再過10天左右就是阿里的春招面試,我能翻盤嗎?拼一下!我根據騰訊的面試總結,沒日沒夜地在慕課網(不打廣告,但真心感謝這家網站)上學習前端知識,那個時候網站上只有前端的內容。我還用當時比較新的技術angular做了個小的app,放到github,並且跳轉到自己的域名。

阿里實習面試的時候,就是拿著這個app去吹的,把我的程式碼設計,想法都說了說。最終如願以償,去了阿里雲實習。

2014年7月7日,我去阿里雲實習報導了。大家可能會有疑問:你研二不用給導師做專案嗎?16年畢業的14年春招可以進嗎?

先回答第一問題:其實,我找導師的時候有被小小的歧視的,因為來自江西的普通學校,還是專升本的,我找的導師把我推給了另外一個導師,但這是我的幸運之處,我這位導師雖然資歷不夠深,但是非常尊重學生的個人意願,雖然導師想讓我去華為做C++實習,但是我委婉地拒絕了,最終答辯的時候,導師還是很負責地給我指導,沒有刁難我。

回答第二個問題:我是專碩,16年3月畢業,所以春招時我在阿里官網填簡歷,有填“虛假資訊”,填15年12月畢業,因為當時春招官網明確說要15年畢業的。所以我順利地有了筆試、面試機會,當然在面試的時候,要誠懇地和麵試官說明為什麼畢業時間要往前寫,因為我確實沒課了,可以實習很久,能拿到offer,我就幹。

3 階段小結:如何學習

這個小結存粹是我的個人經驗哈。我想了下自己專升本、考研、然後短時間內準備前端知識應付春招,還是有些學習心得可以分享下的。

知識體系

當我剛開始接觸這個行業的時候,我幾乎是各個詞彙都需要查一查,但是這樣太零散了,所以我就係統性地學了一門C語言的課程和資料結構的課程,都是自己在網上找的視訊。我基本只看了一遍,所以其實沒有很好的地掌握,但這一遍給我帶來的最大收益是,讓我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知道往那些方向去深入,那些小的知識點去攻入。兩次升學考試和準備面試,我都會有自己的“個人寶典”,不是收集的,一定要是自己積累的。

總結性學習

很多技術文章,直接拋問題,然後開始講解決方案,同一型別問題,各有各的不同,所以解決方案是有差異的,沒有標準的。就拿冪等問題來說,其實很多文章面臨的問題都不一樣,解決方案也不一樣。當在這樣的文章看多了,就要開始總結了:這些解決方案雖然不一樣,但是能不能梳理出一個此類問題的思考框架出來,所有的解決方案按照這個思考框架來走,雖然最終設計出來的解決方案不一樣,但是有一個好的思考框架,可以讓解決方案更加完備。大家可以參考我自己應對冪等問題時候的思考框架:《分散式冪等問題解決方案三部曲》,這篇文章還有幸被思否官方公眾號轉載過。

分享式學習

總結性學習,可以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多提煉和歸納,讓自己具備更高的抽象能力。分享式學習,則能夠提高學習內容的留存率。

clipboard.png

分享式學習需要準備的時間更長,需要閱讀的內容更多,需要和別人交流,思維碰撞,自然在大腦中留存的時間更久,即便忘記了,回顧下之前的分享,也能很快將知識撿起來用。

常見的分享式學習就是寫作、小組分享啦,當然還有論壇講座,那就是大咖的段位了,我表示沒經驗。

4 當下的困惑

我前端實習了8個月,15年3月辭職回學校和同學創業了,經濟寒冬,千股跌停的年代裡,創業不易,最後只是賺了個經驗,那個時候也沒去參加15年9月的校招,所以我畢業時沒有去大廠,而是春招的時候臨時找了一家互金公司。

不過我畢業後找工作是做後端了,不做前端了。說句前端不太喜歡聽的話,我個人覺得後端的厚度更大,在螞蟻,P8的前端沒見幾個,P8的後端一大堆,P8以上的幾乎都是後端。

16年7月正式開始工作,18年3月來到螞蟻。面試經歷也挺坎坷,這裡就不說了,這裡有一份我的《面經》,可以作為參考。

聊聊本節正題,我當下的困惑。

大廠是個圍城,很多人想進來,也很多人要出去。我目前是在做信貸業務,確實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業務相關的內容,所以我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長的技術增長需要同稀缺的個人時間之間的矛盾。業務部門其實用的是中介軟體部門的東西,所以很多時候沒辦法直接參與基礎的研發。好就好在大廠的技術氛圍可以,學習資料也很好,夠你學。

困惑歸困惑,還是要去自己去解的,畢竟中國的程式設計師確實是有中年危機的,容易禿、容易胖,沒了工作還容易窮。

解決這種困惑,我覺得無非兩種思路:
(1)提供工作效率,有更多的個人學習時間。
(2)直接去基礎部門,做基礎研發。

其實業務部門和基礎研發部門也是相互羨慕的,業務部門技術弱業務強,技術部門技術強業務弱。不過我個人傾向於技術同學要在業務部門呆上一短時間,成為某一個業務領域的小專家,這樣你寫出來的文章,舉的例子才有點實用性。至於技術深度,只要你對技術本身有一定熱愛的話,一輩子的時間夠你去追逐。

幸運的是,我現在的leader不錯,我不想轉部門。我先在是在工作效率上逐漸提高,慢慢提煉出自己的高效工作方式,與此同時,著眼未來的規劃,來跨過當下的困惑。

5 未來該怎麼走

快30了,這個問題要考慮了,很多同事們一樣都在考慮中年危機。中年危機其實很正常,誰叫我們中國的程式設計師多,又愛拼呢,人口基數多,市場競爭導致嘛,不要抱怨中國這種環境。用趙本山的話說:怎麼你到哪兒,哪都大環境不好,你是破壞大環境的人啊。

對於未來,我沒有特別遠大的目標,但還是要做的list還是比較清晰的,就是想讓自己的技術工作不那麼枯燥,也不至於太窮。
(1)希望能去國外的公司工作一段時間,純粹是想讓職業生涯變得有些意思,有更多的體驗。
(2)繼續以404的筆名在社群輸出自己的思考,不求能夠幫助到多少人,只求自己能夠通過文章分享的方式,獲得技術成長。
(3)能夠有一個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的人在用就好。

就聊這些啦,其實也是在工作之餘回顧下自己的過去,暢想下自己的未來,分享下自己的感想,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

本文參與了 SegmentFault思否徵文「一起分享你的故事」,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分享你的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