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的全場景智慧時代:華為登場,鴻蒙將開

naojiti發表於2019-09-06

耳機是什麼?

這個問題似乎人人知道答案,但似乎誰都說不清耳機到底有多少門道。

從頭戴式到入耳式,從有線到無線,似乎耳機始終都在經歷快速變化,但每種耳機又都不會退出歷史舞臺;從幾塊錢到幾萬塊,耳機可能是單價相差最懸殊的終端產品,但每種價位的耳機似乎都有它的市場;從PC到移動時代,數十年間無數硬體來了又走,只有耳機從未退場,甚至在AI到來之際,耳機作為聲音入口的價值反而節節高升。

當5G加速湧來,AI成為人機互動的新模式,耳機似乎又迎來了新的變化。在音訊智慧體驗的浩渺宇宙中,耳機可以說是當仁不讓的“北極星”。捕捉它的光芒,變成今天消費終端產業的當務之急。

9月6日,在IFA展上,華為首次釋出了音訊品牌戰略,以及這一戰略的落地成果:麒麟A1晶片和HUAWEI FreeBuds 3 TWS耳機。

華為與音訊硬體,這對CP似乎讓人感覺有點陌生,卻又意外熨帖。

事實上,一直致力於為消費者打造全場景、智慧化極致體驗的華為終端,在今天就像攜帶著動手能力和好奇心的孩子,它在用未來的想法重新審視眾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

對於耳機和音訊硬體來說,華為的目光似乎可以作為一個座標引數。讓我們在技術和市場的星河中,為耳機定義一個座標:技術和市場的變化,正在讓從耳機到音訊產品的戰略價值發生連鎖變化。

音訊硬體的機會正在噴湧而出,而這個舞臺上,華為來了。

技術進步,讓耳機成為距AI和5G最近的地方

進入耳機世界,第一眼看過去,就會發現耳機今天正處在技術的蝶變路口。

首先,AI帶來了新一代互動方式,而AI的基礎能力是語音識別、語義理解與多輪對話。那麼按照目前AI技術的演化軌跡,語言和聲音將會是下一代互動的入口。那麼哪裡是語言互動最方便、最隱私的操縱起始點呢,當然就是耳機。

另一方面,5G正在加速手機與IoT硬體的聯接緊密程度。全場景智慧下,家庭智慧、車載智慧、泛社會服務智慧正在到來。然而如果給每個IoT裝置安裝按鈕,或者把按鈕放到手機中,人類其實沒有得到互動解放,反而墜入了無窮無盡的操作負擔。想要降低IoT時代的互動成本,基於聲音的理解和控制是最好方案。那麼耳機的入口地位,也將自然水漲船高。

此外,還應該看到5G時代正在催生高清音訊內容的到來,更多使用者和內容的互動與智慧控制,也離不開耳機這個碎片化時間中的互動節點。AI體驗和5G網路,需要向使用者證明自己的價值,而耳機是音訊體驗升級的核心載體,技術價值不言而喻。

從耳機使用習慣上看,TWS耳機是提升全場景智慧時代消費者體驗的關鍵節點。如果這個體驗跟不上,AI技術只能基於手機來完成互動,消費者會感覺眾多互動設計被人為拉遠,變得多此一舉。如果說全場景智慧生活是一間美妙的房屋,那麼耳機就是入戶花園——它負責主人回家時的第一印象。

地處要衝的耳機,絕不能成為智慧時代最短的桶板。

使用者需求與市場增長,讓耳機熾熱於未來

今天耳機產品的另一個主要變化,在於TWS耳機市場處在高速爆發期。

根據GfK此前公佈的資料,截至2018年9月,中國TWS耳機零售額同比增速超過630%,是所有均價超過千元消費硬體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一種。而在TWS的高速行駛模式中,蘋果的Airpods毫無疑問是最耀眼的存在。Airpods如今佔據著TWS耳機市場超過64%的市場份額,在2018年為蘋果帶來超過50億美金銷售額,向世界展示了TWS耳機的市場空間有多麼恢弘。

而技術的蝶變,正在不斷加劇這一領域的內在競爭緊張感。蘋果遲遲沒有升級Airpods,並且蘋果30億美金收購Beats,或許可以看出耳機市場的真實情況:產品不好做,但是市場空間巨大。

為什麼耳機市場今天依舊處在高速增長的需求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耳機作為一種獨立需要始終值得使用者付費,且在移動時代,使用者需求依舊沒有被完全滿足。在今天,畫面享受由PC、大屏、平板、手機協同帶來,但音質享受,近乎於只有耳機這一條路徑。雖然耳機經歷了面向無線解決方案的技術演進,但這個領域始終處在多元化價值中,並且依舊擁有極大的增量市場。

當手機進入存量時代,我們很容易發現周圍的年輕人對換手機已經有點疲倦,但說到換耳機和收集耳機,他們的眼睛中始終都有光芒湧動。

作為增長最快的可穿戴裝置,耳機之所以能引發使用者長期的熱忱,其光源主要來自於四個方面:

1、付費習慣已經養成

如今,耳機產品有完善的評測方案、粉絲群體、不同領域的愛好者(運動、音樂、遊戲)。這一點在手機走入市場同質化的檔口裡,留下了強烈的品牌增值與構築差異化空間。消費者願意為耳機付出體驗成本。高階耳機是利潤最大的消費硬體,但依舊擁有廣泛擁躉,構成了耳機和音訊硬體的獨特地位。

2、使用者時間直線激增

隨著時間碎片化越來越嚴重,音訊FM、知識付費的快速崛起,今天耳機開始成為與手機一樣的高使用者時間消耗品。那麼它的舒適度、佩戴體驗、聯接能力以及續航能力就被賦予了不斷增加的時長考驗,間接促進了產品增值。

3、品質好壞一目瞭然

TWS耳機在今天已經發展為非常複雜的工藝體系,它要求在極小空間與工程佈局裡,達成音質、聯接、互動技術的整合,並且兼顧續航、佩戴舒適度和聯接能力。這讓耳機的產品差異化異常強烈,使用者口碑可以直接作用於市場回饋。耳機的產品能力與手機增量市場呈現強烈的正相關趨勢。

4、品牌溢價非常明顯

今天世界上95%的耳機在中國生產,蘋果AirPods佔據了全球40%的耳機市場份額。這些產自中國的世界品牌耳機,正以極高程度的品牌溢價回到中國市場。對於手握技術基礎與產業體系的中國企業來說,耳機的品牌溢價造就了大量可追趕價值。

總體來看,TWS為代表的移動時代耳機產品,基本盤是消費潛力和利潤空間廣闊,技術與市場呈現正向聯絡,中國品牌有待提升。

或者可以這樣說,在TWS耳機的前路上,是可以點燃光的。或許,耳機正有望成為下一個手機市場。

最強技術:華為獻給音訊硬體的請舞禮

如果說,技術迭代和使用者需求增長,是這個時代關於耳機,關於音訊硬體的背景音樂,那麼這支音樂的訴求,就是要讓耳機玩家,帶給市場以獨特舞步。這支舞必須符合技術進化趨勢,滿足消費者體驗增長需求。

耳機,是一種正處在市場與技術迭代十字路口中央的硬體。向前走是終端產品在這個時代急需要的品牌溢價空間與新利潤增長點,向左聯接著AI互動迭代,向右目標是IoT全場景體驗。

基於這個座標,華為終端剛剛推出了關於音訊產品的戰略構想:打造以人為中心的全連線無縫音訊體驗。

這個戰略拆解下來,有兩大重點,一是以人為中心的互動形式升級;二是無縫體驗下的音訊裝置聯接升級。這兩個能力的達成在今天並不簡單,作為終端產品裡,對整合化工藝要求最高,同時涉及晶片,網路聯接能力,AI演算法,雲服務,以及多種產業生態的TWS耳機。它在今天的基礎技術形態,是有極高的生長潛力,但必須土壤中每一種技術養分充足,否則一旦出現短板就將功虧一簣。具體來看,TWS耳機主要面臨四個方向的技術挑戰:

1、全場景IoT裝置,以及手機與耳機之間如何做到更好的快速聯接。

2、極速的語音識別,加強AI互動的體驗與效率。

3、高清音質的體驗強化。

4、音訊傳輸與互動中的抗干擾問題。

這些問題,構成了複雜的技術需求體系。而回頭看華為,我們會發現華為龐大的研發體系,與廣泛的技術積累,恰好就是耳機產品今天迫切需要的技術土壤。AI計算能力與多領域演算法、雲服務、網路能力、專用晶片,都可以在華為的技術湖中找到對應耳機未來的解決方案。

換言之,華為想要跳這支舞,就需要把自己積累的最強技術,集中到TWS耳機,以及陸續釋放的音訊硬體產品當中,讓華為有技術,變成華為耳機的招牌。

事實上,在釋出音訊產品戰略伊始,華為就在著手將“最強技術”的能力移植到耳機當中。

我們知道,科技企業講戰略有很多種方式,有人用資料講戰略,有人用願景講戰略,也有人用PPT講戰略。而華為的特殊之處在於,他們習慣用晶片講戰略。

伴隨音訊產品戰略而出的,是麒麟A1晶片,這是華為推出的一款能夠同時支援TWS耳機和可穿戴裝置的藍芽SoC晶片,在4.3mm*4.4mm的精小尺寸上整合了先進的藍芽處理單元、強勁的音訊處理單元、超低功耗的應用處理器和獨立的電源管理單元。

在麒麟A1這枚華為自研晶片背後,是華為通過麒麟A1將自研獨特技術釋放到了耳機產品當中。比如我們知道TWS耳機的傳統傳輸方案,是將雙聲道統一傳給主耳機,再由主耳機將一路聲道轉發給副耳機。但這種模式容易導致轉發效率低、時延大、易斷連、主耳機功耗大等問題,致使TWS耳機再商場、寫字樓等場景中經常遭遇卡頓。這一痛點可說是今天TWS耳機市場中普遍存在的。

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在華為看來必須執行底層技術突破。即於晶片層中完成自研技術的容納,在根本模式上改變市面產品痛點。於是我們看到,麒麟A1晶片載入了華為自研雙通道同步傳輸技術。這一技術可以實現兩個耳機直接從手機端分別獲得左右聲道的訊號,直接與手機通訊,兩耳機之間也規避了干擾。

除此之外,獨有BT-UHD技術可實現超高速藍芽資料傳輸,擁有高效穩定的連線效能,強勁的音訊處理能力,支援晶片層AI人機互動,可帶來沉浸高品質音樂和音畫同步的遊戲體驗。

從戰略到底層技術的實現,是華為釋出音訊戰略的第一步;而第二步,就是將底層技術應用於產品,真正將華為在藍芽、傳輸、AI等能力釋放到市場中。

這一步華為也在音訊戰略釋出時一起“打包完成”了。搭載麒麟A1晶片的HUAWEI FreeBuds 3 TWS耳機,就是從產量、技術,再到產品的落地轉化。

擁有極簡設計,時尚配色,開放仿生設計的FreeBuds 3,在耳機的聯接、音質、抗干擾等體驗方面整合了一系列黑科技和超強效能。

此外,由於麒麟A1晶片配合高效能天線、優化的編碼器,在機場和商城等複雜環境,HUAWEI FreeBuds 3也擁有出色的抗干擾表現,同時,配合其全新智慧降噪技術,可支援實時精準的開放式主動降噪和骨聲紋通話降噪。此外,FreeBuds 3還具有極速配對,智慧感應等功能,可以說真正實現了以人為中心互動,以及無縫聯接體驗的對接與融合。

向更遠處看,華為還有大量“黑科技”在等待進入音訊這個新領域。比如說鴻蒙OS 可以基於分散式技術和硬體虛擬化能力,提升全場景IoT裝置的連線能力;耳機的傳輸、識別、聯接,需要不同的晶片的分工合作,而這恰好可以由華為的晶片能力提升解決方案質量;華為的全棧全場景AI體系,可以解決耳機源源不斷的AI需求。

耳機是全場景智慧時代的音訊入口,符合華為在計算、AI領域技術的佈局與優勢同時,還符合消費者體驗至上的理念,以及全場景智慧化戰略;契合華為賦能開發者,構建生態的特長。

晶片、AI、網路能力、分散式OS,IoT體系和開發者生態——這些能力,正在給與華為成為耳機乃至音訊硬體核心玩家的機會。華為正在用它積累多年的最強技術作為請舞禮,邀請我們的耳機,進入全聯接智慧化的時代圓舞曲當中。

鴻蒙初開,“音”為情衷

隨著麒麟A1晶片和華為音訊品牌戰略的釋出,可以看到華為拿出了相當的決心投身音訊硬體這一市場藍海。

這條賽道的特點是易學難精。耳機是一種“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產品。它的入門極容易,誰都能做,但真正想在聲音殿堂登堂入室,甚至引領時代的交錯與攀升,需要面對無窮的挑戰。

結合華為技術優勢、終端產品優勢與應用生態,華為音訊硬體戰略,必須完成三個任務,才能讓華為音訊產品走向品牌化,走向未來。

1、追求技術到產品的差異化,樹立“華為音訊”品牌

華為在今天已經具備技術底蘊的差異化,自然可以衍生出生態和產品的差異化。藉助AI與分散式全場景技術,打通與垂直應用的結合,例如教育、醫療、運動等,需要AI技術與IoT體系,雲端一體化協同配合的體驗,需要一個個明星產品來鞏固使用者認知,推動差異化發展。華為與GM合作的創新單品智慧眼鏡,已經展現出華為對智慧音訊未來的一些理解。

2、追求技術極限,將華為技術優勢廣泛轉化到音訊產品中

華為做耳機與音訊產品,最大的優勢是技術積累,最大的任務也是將技術積累充分釋放到產品中,完成價值轉換。今天來看,AI互動與全場景體驗是一個絕佳切入點。以智慧化為入口,不斷推動音質、佩戴、續航的全面差異,這條手機之路也適合耳機。華為音訊產品的任務,是告訴消費者,華為是耳機的能源,而不是耳機的極限。晶片技術、全棧AI能力,以及鴻蒙OS驅動的全場景IoT解決方案,需要源源不斷在耳機中注入“華為式乾貨”。

3、容納5G+AI+IoT,洞開音訊產品在全聯接音訊時代的想象力

5G浪潮和AI的互動模式更迭下,各種硬體都在發生全新充滿想象力的變化。手機進入移動AI賽道;音響進入了全智慧時代;電視也已經進入了“智慧屏”模式的未來想象空間中。那麼在華為具備領先優勢的5G與AI技術下,耳機究竟該怎麼變?變成什麼呢?會不會演化出我們今天還難以想象的“新物種”?這是華為待解的課題,也是華為在音訊硬體賽道上的絕佳機會。

耳機是一顆璀璨星辰,而今天它還存留著太多問題。從聯接、互動到體驗,這是一個亟待升級的音訊寶庫。而華為的鴻蒙、晶片、AI技術正在嘗試從底層去解決這些問題,構建真正無縫的、以人為本的音訊產品與使用者聯接關係。

紮紮實實解決基礎問題的華為,已經透過音訊產品戰略,明確了即將開始擁抱音訊市場的加速度。善於不斷從技術轉換紅利的華為,也許正是這個產業今天需要的那位變革者。

當屬於時代的奏鳴響起在我們的耳機中,華為來了。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65631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