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深入探討華為鴻蒙HarmonyOS Next系統(截止目前API12)在應用本地化中翻譯場景方面的技術細節,基於實際開發實踐進行總結。主要作為技術分享與交流載體,難免錯漏,歡迎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和問題,以便共同進步。本文為原創內容,任何形式的轉載必須註明出處及原作者。
在鴻蒙Next應用的本地化程序中,高質量的翻譯是實現精準溝通、提升使用者體驗的關鍵環節。而提供完整且準確的翻譯場景資訊,則是確保翻譯質量、避免偏差的重要手段。本文將詳細介紹翻譯場景的型別和內容、如何提供有效的翻譯場景資訊、翻譯場景資訊對翻譯質量的影響,以及常見翻譯場景問題及解決方案,拋磚引玉。
一、翻譯場景的型別和內容
(一)上下文場景
- 介面佈局與功能關聯
- 翻譯人員需要了解介面元素的佈局和功能關係,以準確翻譯介面文字。例如,在一個登入介面中,“使用者名稱”和“密碼”欄位的標籤文字,其翻譯不僅要準確傳達字面意思,還要考慮到在登入流程中的作用。如果將“使用者名稱”翻譯成一個過於生僻或不符合當地習慣的詞彙,可能會導致使用者在輸入資訊時產生困惑,影響登入操作的流暢性。
- 操作流程中的文字
- 對於應用中的操作流程提示、按鈕文字等,上下文場景資訊至關重要。例如,在一個購物應用的結算流程中,“提交訂單”按鈕的翻譯需要結合整個購物流程來確定。如果翻譯不準確,可能會讓使用者誤解該按鈕的功能,導致購物流程中斷或出現錯誤操作。此外,像“確認收貨”“申請退款”等操作相關的文字,都需要在具體的購物操作場景下進行準確翻譯,以確保使用者能夠順利完成交易。
(二)詞性與重點詞含義
- 確定詞性以準確翻譯
- 某些詞彙在不同詞性下可能有不同的翻譯。例如,“record”作為名詞時可譯為“記錄”“唱片”等,作為動詞時則可能譯為“記錄”“錄製”等。在翻譯過程中,明確詞彙在句子中的詞性有助於選擇最準確的翻譯。例如,“Please record your voice.”中的“record”為動詞,應譯為“請錄製你的聲音”;而“This is a historical record.”中的“record”為名詞,應譯為“這是一份歷史記錄”。
- 解釋重點詞含義
- 對於一些具有特定行業或應用背景含義的詞彙,提供重點詞含義解釋能幫助翻譯人員更好地理解原文,從而給出更準確的翻譯。例如,在一個醫療健康應用中,“ECG”(心電圖)這個縮寫詞,如果不提供其全拼和含義解釋,翻譯人員可能無法準確翻譯,或者可能會翻譯成一個不相關的詞彙,影響應用在醫療領域的專業性和準確性。
(三)控制元件最大可容納文字長度
- 避免文字截斷或溢位
- 翻譯人員需要知道控制元件(如文字框、按鈕等)能夠容納的最大文字長度,以確保翻譯後的文字不會過長而被截斷,或過短而影響資訊傳達。例如,在一個手機聯絡人姓名的文字框中,如果翻譯後的姓名在某些語言中過長,可能會導致顯示不完全。瞭解控制元件的最大長度後,翻譯人員可以在必要時採用縮寫或更簡潔的表達方式,以保證文字在控制元件內完整顯示,同時不丟失關鍵資訊。
- 適配不同語言的文字長度差異
- 不同語言的文字長度差異較大,尤其是在翻譯後。例如,英文單詞“information”在一些語言中可能需要多個單詞來表達相同的意思,這就需要考慮控制元件的容納能力。在設計介面時,也可以根據不同語言的特點,預留適當的空間,以適應翻譯後的文字長度變化。但在翻譯過程中,仍然需要關注控制元件長度限制,確保在各種語言環境下,介面的顯示效果和可用性不受影響。
(四)變數含義及取值範圍
- 理解變數在翻譯中的作用
- 應用中可能包含各種變數,如使用者暱稱、訂單編號、日期時間等。翻譯人員需要了解這些變數的含義和可能的取值範圍,以便在翻譯時正確處理。例如,在一個訊息通知中,“尊敬的{userName},您的訂單{orderNumber}已發貨。”這裡的“{userName}”和“{orderNumber}”是變數。翻譯人員需要知道“userName”可能是使用者的真實姓名或自定義暱稱,“orderNumber”是一串數字或字母組合,用於唯一標識訂單。根據這些資訊,翻譯人員可以在不同語言中採用合適的語法和表達方式來呈現帶有變數的文字,確保通知內容清晰易懂。
- 處理變數與文字的組合
- 在一些情況下,變數的取值可能會影響文字的翻譯方式。例如,對於日期變數,如果取值是未來的日期,在某些語言中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時態或表達方式來表示。翻譯人員需要根據變數的取值範圍和上下文,靈活調整翻譯策略,使翻譯後的文字在邏輯和語法上都正確無誤,並且符合使用者的閱讀習慣。
(五)介面截圖
- 直觀呈現介面佈局和元素
- 提供介面截圖可以讓翻譯人員更直觀地瞭解應用的介面佈局、顏色搭配、圖示使用等視覺元素,從而更好地把握整體風格和語境。例如,在一個遊戲應用中,遊戲介面的截圖可以幫助翻譯人員理解各種遊戲元素(如角色名稱、道具名稱、關卡名稱等)在介面中的位置和顯示方式,以及它們與周圍元素的關係。這有助於翻譯人員選擇更合適的詞彙和表達方式,使翻譯後的文字與介面整體風格相協調。
- 輔助理解文字位置和功能
- 介面截圖能夠清晰顯示文字在介面中的具體位置,以及其與其他元素的互動關係。這對於翻譯一些與介面操作密切相關的文字(如按鈕提示、選單選項等)非常有幫助。例如,在一個音樂播放應用的介面截圖中,“播放”“暫停”“上一曲”“下一曲”等按鈕的位置和樣式一目瞭然,翻譯人員可以根據截圖準確翻譯這些按鈕文字,確保使用者在操作應用時能夠輕鬆理解按鈕的功能,無需猜測或試錯。
二、如何提供有效的翻譯場景資訊
(一)在字串資原始檔中進行註釋/標註
- 詳細的註釋格式與內容
- 在字串資原始檔(如JSON格式的資原始檔)中,為每個需要翻譯的字串新增註釋。註釋內容可以包括上述提到的上下文場景、詞性、重點詞含義、控制元件最大可容納文字長度、變數含義及取值範圍等資訊。例如:
{
"login_button_text": "登入",
"// 此按鈕用於使用者登入操作,在登入介面中,點選此按鈕提交使用者名稱和密碼進行登入。",
"// 詞性:動詞。",
"// 重點詞:登入(表示使用者進入系統的操作)。",
"// 控制元件最大可容納文字長度:約10個字元(根據介面設計)。",
"// 無變數。"
}
- 採用清晰、簡潔的語言編寫註釋,確保翻譯人員能夠快速理解關鍵資訊。可以使用統一的註釋格式和標記符號,便於閱讀和管理。例如,使用“//”作為註釋符號,將不同型別的資訊分段註釋,提高註釋的可讀性。
- 定期更新註釋資訊
- 隨著應用的開發和功能迭代,介面佈局、文字內容和功能邏輯可能會發生變化。因此,需要定期檢查和更新字串資原始檔中的註釋資訊,確保其與最新的應用狀態保持一致。如果在更新過程中新增了新的變數或修改了控制元件的屬性,及時在註釋中反映這些變化,為翻譯人員提供準確的參考依據。
(二)建立翻譯文件或指南
- 整合應用相關資訊
- 除了在資原始檔中新增註釋,還可以建立一個專門的翻譯文件或指南,對應用的整體架構、功能模組、業務流程等進行詳細介紹。在文件中,可以包含介面截圖、操作流程示意圖、術語表等內容,為翻譯人員提供更全面的背景資訊。例如,對於一個旅遊應用,翻譯文件可以介紹應用的主要功能(如酒店預訂、景點查詢、行程規劃等),以及每個功能模組中涉及的關鍵術語和常用表達。同時,提供各個功能介面的截圖,並在截圖上標註重要的文字元素,方便翻譯人員理解其在介面中的位置和作用。
- 明確翻譯要求和規範
- 在翻譯文件中,明確翻譯的要求和規範,如目標語言的風格偏好(正式、口語化、專業等)、術語的統一翻譯原則、特殊符號或格式的處理方式等。例如,規定在應用的所有翻譯中,日期格式統一採用“YYYY - MM - DD”的格式,貨幣符號按照目標地區的習慣進行翻譯。此外,提供一些常見翻譯問題的示例和解決方案,幫助翻譯人員避免常見錯誤,提高翻譯質量。可以邀請專業的翻譯人員或本地化專家參與翻譯文件或指南的編寫和稽核,確保其內容的準確性和實用性。
(三)與翻譯人員密切溝通協作
- 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
- 開發者與翻譯人員之間應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如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工具、專案管理平臺等。在翻譯過程中,翻譯人員可以隨時透過這些渠道向開發者詢問關於翻譯場景的疑問,開發者也能夠及時回覆並提供必要的解釋和補充資訊。例如,翻譯人員在翻譯一個新功能的介面文字時,對某個術語的含義不確定,可以透過即時通訊工具向開發者詢問,開發者可以立即提供相關的技術文件或詳細解釋,確保翻譯工作順利進行。
- 組織翻譯培訓與交流活動
- 對於一些複雜的應用或具有特定行業背景的應用,開發者可以組織翻譯培訓與交流活動,向翻譯人員介紹應用的技術原理、業務邏輯和行業術語。這有助於翻譯人員更好地理解應用內容,提高翻譯的準確性和專業性。例如,對於一個金融科技應用,開發者可以邀請內部的金融專家為翻譯人員舉辦培訓講座,講解金融產品、交易流程、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並解答翻譯人員在金融術語翻譯方面的疑問。同時,定期組織翻譯人員之間的交流活動,分享翻譯經驗和技巧,共同解決遇到的問題,提高整體翻譯水平。
(四)利用翻譯工具的功能(如果適用)
- 術語庫和記憶庫的使用
- 一些專業的翻譯工具提供術語庫和記憶庫功能。開發者可以將應用中的常用術語、特定行業術語以及已經確定的標準翻譯新增到術語庫中,供翻譯人員在翻譯過程中參考和使用。同時,翻譯工具的記憶庫可以記錄之前的翻譯內容,當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文字時,自動提供參考譯文,提高翻譯效率和一致性。例如,在一個醫療應用中,將“診斷”“治療”“手術”等醫學術語及其標準翻譯新增到術語庫中,翻譯人員在翻譯相關文字時,可以直接從術語庫中獲取準確的翻譯,避免重複勞動和翻譯錯誤。
- 上下文匹配功能
- 部分翻譯工具具有上下文匹配功能,能夠根據提供的上下文場景資訊,為翻譯人員提供更準確的翻譯建議。開發者可以將應用的相關上下文資訊(如介面截圖、操作流程描述等)與待翻譯文字一起匯入翻譯工具,幫助翻譯人員更好地理解文字的語境,從而選擇更合適的翻譯。例如,在翻譯一個電商應用中商品詳情頁面的文字時,將商品圖片、規格引數、使用者評價等相關上下文資訊與文字一起提供給翻譯工具,翻譯工具可以根據這些資訊,為諸如“產品特點”“使用者體驗”等詞彙提供更貼合上下文的翻譯建議。
三、翻譯場景資訊對翻譯質量的影響
(一)提高翻譯準確性
- 避免歧義與誤解
- 完整的翻譯場景資訊能夠幫助翻譯人員準確理解原文的含義,避免因對上下文、詞性、重點詞含義等理解不清而產生歧義或誤解。例如,在一個社交應用中,“block”這個詞有“阻止”“街區”等多種含義。如果沒有提供上下文場景資訊,翻譯人員可能會錯誤地將“block user”翻譯成“街區使用者”,而實際上在社交應用中,其正確含義是“阻止使用者”。透過提供明確的上下文(如“在使用者設定中,你可以選擇block user來限制某些使用者的訪問許可權”),翻譯人員可以準確地選擇合適的翻譯,確保使用者能夠正確理解應用的功能。
- 精準傳達應用意圖
- 瞭解控制元件最大可容納文字長度、變數含義及取值範圍等資訊,有助於翻譯人員在翻譯時選擇最恰當的詞彙和表達方式,精準傳達應用的意圖。例如,在一個天氣預報應用中,對於溫度顯示的文字“{city}的溫度為{temperature}°C”,翻譯人員知道“city”是城市名稱,“temperature”是溫度數值,並且根據控制元件大小和顯示要求,選擇簡潔明瞭的翻譯方式,如“{city}的氣溫為{temperature}°C”,使資訊能夠準確地傳達給使用者,同時在介面上顯示得清晰美觀。
(二)提升翻譯自然度
- 符合目標語言習慣
- 基於上下文場景和目標語言的風格偏好等資訊,翻譯人員可以調整翻譯文字的語言風格,使其更符合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例如,在一個休閒遊戲應用中,介面提示文字如果翻譯得過於生硬或正式,可能會破壞遊戲的輕鬆氛圍。透過提供應用的整體風格資訊(如休閒、娛樂、面向年輕使用者等),翻譯人員可以採用更口語化、生動有趣的表達方式,如將“Level up!”翻譯成“升級啦!”,讓使用者在遊戲過程中感受到更自然、親切的語言體驗。
- 最佳化文字流暢性
- 考慮到操作流程中的文字順序和邏輯關係,翻譯人員可以最佳化翻譯後的文字流暢性。例如,在一個線上教育應用的課程學習流程中,“開始學習”“暫停學習”“繼續學習”等按鈕的翻譯需要按照操作的先後順序和邏輯關係進行調整,使譯文在語言表達上更加順暢,便於使用者理解和操作。如果翻譯不考慮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使用者在操作過程中感到困惑,影響學習體驗。
(三)確保翻譯一致性
- 術語和表達的統一
- 翻譯文件或指南中明確的翻譯要求和規範,以及術語庫的使用,有助於確保在整個應用中,相同的術語和表達能夠得到統一的翻譯。例如,在一個企業級應用中,“客戶”這個詞在不同的介面和功能模組中都應統一翻譯為“customer”(或目標語言中的對應詞彙),而不是出現“client”“consumer”等不同的翻譯版本。這不僅提高了應用的專業性和規範性,也方便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理解和記憶相關術語。
- 風格和語氣的一致
- 透過提供應用的整體風格資訊,如正式、非正式、科技感、文藝風等,翻譯人員可以在不同的文字翻譯中保持一致的風格和語氣。例如,在一個高階商務應用中,所有的介面文字、提示資訊、通知等都應採用正式、嚴謹的語言風格進行翻譯;而在一個創意設計應用中,則可以採用更富有創意和個性的語言風格。這樣可以營造出統一的應用氛圍,增強使用者對應用品牌形象的認知和感受。
四、常見翻譯場景問題及解決方案
(一)翻譯場景資訊不完整或不準確
- 問題描述
- 開發者提供的翻譯場景資訊可能存在缺失、模糊或錯誤的情況。例如,字串資原始檔中的註釋過於簡略,沒有涵蓋關鍵的上下文資訊;或者提供的介面截圖不清晰,無法準確顯示文字位置和相關元素;翻譯文件中的業務流程介紹不準確,導致翻譯人員對應用功能理解有誤。這會使翻譯人員在翻譯過程中缺乏足夠的依據,增加翻譯錯誤的風險,影響翻譯質量。
- 解決方案
- 開發者在提供翻譯場景資訊時,應進行全面、細緻的梳理。確保字串資原始檔中的註釋包含所有必要的資訊,如上下文、詞性、重點詞含義、控制元件屬性、變數資訊等,並採用清晰、易懂的語言進行描述。對於介面截圖,選擇高解析度、清晰顯示關鍵元素的圖片,並在截圖上新增必要的標註和說明。在編寫翻譯文件或指南時,邀請熟悉應用的技術人員和業務專家進行稽核,確保內容準確無誤。同時,與翻譯人員保持密切溝通,及時解答他們在理解翻譯場景資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根據反饋不斷完善資訊提供。例如,如果翻譯人員反饋某個註釋不清楚,開發者應及時補充或修改註釋內容,使其更具參考價值。
(二)翻譯人員對應用背景和技術術語理解不足
- 問題描述
- 對於一些具有特定行業背景或複雜技術原理的應用,翻譯人員可能由於缺乏相關領域的知識,對應用中的技術術語、業務流程和功能邏輯理解困難。這可能導致翻譯不準確,或者無法選擇最合適的詞彙和表達方式來傳達應用的含義。例如,在一個人工智慧醫療診斷應用中,翻譯人員可能不理解“深度學習演算法”“影像識別技術”等術語的含義,從而無法準確翻譯相關文字,影響應用在醫療領域的專業性和可信度。
- 解決方案
- 如前文所述,開發者可以組織翻譯培訓與交流活動,邀請內部的技術專家和業務骨幹為翻譯人員講解應用的背景知識、技術原理、業務流程和常用術語。提供詳細的技術文件和術語表,幫助翻譯人員瞭解應用的核心概念和關鍵技術。在翻譯過程中,鼓勵翻譯人員積極提問,及時解決他們在理解應用內容方面的疑惑。此外,開發者可以在翻譯場景資訊中,儘量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技術術語,或者提供相關的示例和類比,幫助翻譯人員更好地理解。例如,對於“深度學習演算法”,可以簡單解釋為“一種模仿人類大腦神經網路進行學習和決策的計算機演算法,常用於影像識別、語音識別等領域”,並給出一些實際應用的例子,讓翻譯人員對該術語有更直觀的認識。同時,在翻譯完成後,安排專業人員對翻譯內容進行稽核,特別是對涉及技術術語和關鍵業務流程的部分,確保翻譯的準確性和專業性。
(三)翻譯工具使用不當或依賴過度
- 問題描述
- 雖然翻譯工具可以提高翻譯效率,但如果使用不當或過度依賴,可能會出現問題。例如,部分翻譯工具的機器翻譯結果可能存在語法錯誤、語義不準確或不符合目標語言習慣的情況。如果翻譯人員盲目照搬機器翻譯結果,而不進行人工校對和調整,會導致翻譯質量下降。此外,有些翻譯工具的術語庫和記憶庫可能不夠完善,或者沒有及時更新,無法滿足應用的特定需求,也會影響翻譯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 解決方案
- 正確引導翻譯人員使用翻譯工具。強調翻譯工具只能作為輔助手段,最終的翻譯質量仍需依靠人工翻譯和校對。在使用機器翻譯結果時,翻譯人員應仔細檢查語法、語義和語言習慣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必要的修改和潤色。對於重要的文字或涉及關鍵功能的翻譯,儘量採用人工翻譯為主的方式,確保翻譯質量。同時,開發者和翻譯團隊應共同維護和更新翻譯工具中的術語庫和記憶庫,及時新增應用中的新術語和常用表達,確保其與應用的實際情況相符。定期評估翻譯工具的效能和效果,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翻譯工具或工具組合。例如,如果發現某個翻譯工具在處理特定型別的文字(如科技文獻、法律檔案等)時效果不佳,可以考慮更換其他更專業的工具,或者結合人工翻譯進行處理。
(四)不同語言文化差異導致的翻譯難點
- 問題描述
- 不同語言之間存在著豐富多樣的文化差異,這給翻譯帶來了諸多挑戰。例如,某些詞彙在一種文化中有特定的象徵意義或情感色彩,但在另一種文化中可能沒有對應的表達,或者含義完全不同。在一個社交應用中,“龍”在中國文化中是吉祥、權威的象徵,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可能被視為邪惡、兇猛的生物。如果不考慮這種文化差異,直接進行翻譯,可能會引起使用者的誤解或不良感受。此外,語言的語法結構、語序、表達方式等方面的差異也可能導致翻譯困難,使翻譯後的文字在目標語言中顯得生硬、不自然。
- 解決方案
- 翻譯人員應深入研究目標語言和源語言的文化背景,瞭解文化差異對詞彙、表達和語義的影響。在翻譯過程中,對於具有文化內涵的詞彙,採用合適的翻譯策略,如直譯加註釋、意譯、替換等方式,以準確傳達原文的文化含義,同時避免文化衝突。例如,對於“龍”這個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進行翻譯,如果是在描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可以直譯為“dragon”,並在註釋中說明其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徵意義;如果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可能需要根據上下文將其翻譯為其他合適的詞彙,如“mythical creature”(神話生物)等。此外,翻譯人員可以參考相關的文化研究資料、雙語詞典、平行語料庫等資源,獲取更多關於文化差異和翻譯技巧的資訊,提高跨文化翻譯能力。在應用的本地化過程中,也可以邀請目標市場的本土人士對翻譯內容進行稽核,從文化角度提出意見和建議,確保翻譯後的應用能夠被當地使用者接受和理解。
(五)翻譯後的測試與驗證不充分
- 問題描述
- 在翻譯完成後,如果沒有進行充分的測試與驗證,可能會遺留一些翻譯錯誤或問題。例如,翻譯後的文字在應用的不同介面、不同操作流程或不同裝置上顯示異常,如出現亂碼、文字截斷、排版混亂等情況;或者翻譯後的功能提示與實際操作不符,導致使用者無法正確使用應用。此外,沒有對翻譯後的語言進行全面的語言質量檢查,如語法錯誤、用詞不當、語義不通等問題,也會影響使用者體驗。
- 解決方案
- 建立完善的翻譯後測試與驗證機制。在不同的裝置型號、作業系統版本和螢幕解析度下,對應用進行全面的測試,檢查翻譯後的文字在各種情況下的顯示效果,確保介面佈局合理、文字完整顯示、排版美觀。模擬使用者的各種操作流程,驗證翻譯後的功能提示、按鈕文字、錯誤資訊等是否準確無誤,與實際操作相匹配。同時,進行語言質量檢查,可以邀請專業的語言學家或母語人士對翻譯內容進行稽核,檢查語法、用詞、語義等方面的問題,並進行必要的修改和最佳化。此外,收集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的反饋意見,及時發現和解決翻譯相關的問題,不斷完善應用的本地化質量。例如,可以在應用中設定反饋渠道,鼓勵使用者報告翻譯錯誤或提出改進建議,根據使用者反饋及時更新翻譯內容。
透過對這些常見翻譯場景問題的有效解決,開發者和翻譯團隊能夠更好地協作,提供完整、準確的翻譯場景資訊,提高翻譯質量,確保鴻蒙Next應用在本地化過程中能夠以精準、自然、一致的語言與不同地區的使用者進行有效溝通。在應用開發和本地化過程中,注重翻譯場景的管理、加強團隊協作、持續最佳化和測試,將有助於打造出高質量、使用者友好的國際化應用。希望本文能夠為鴻蒙開發同仁和翻譯人員在處理翻譯場景方面提供全面、實用的參考和指導,助力應用在全球化市場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