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能讓你變得更好,但別指望它能讓你變得完美。在過去的幾年裡,心理學領域有不少廣為人知的經典實驗在嚴格的重新測試中被證明是站不住腳的。很多時候,這些被拆穿的想法最終都是為了幫助人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近日,《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誌發表的一篇研究重複了1993年的一項頗具影響力的、針對一所音樂學院的小提琴學生的研究。

當初的發現很簡單,也很有說服力:那些被認為是精英的最優秀、最專業的演奏者,練習最為刻苦。研究結果表明,刻意的練習是獲得精英地位的最重要因素,比基因或性格等特徵更重要。

後來,這一觀點在記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異類》(Outliers)一書中得到了推廣。他稱之為“一萬小時定律”。 格拉德威爾寫道,“一萬小時是個偉大的神奇數字。”他引用了一些著名成功人士(如比爾·蓋茨和披頭士)的軼事,也引用了1993年的那篇論文(根據谷歌學術的資料,這篇論文被引用了9800多次)。

在重複的研究中,來自凱斯西儲大學的布魯克·麥克納馬拉和梅加·麥特拉使用了比1993年的那次研究更大的樣本,並且實施更嚴格的研究控制。他們發現,練習對提升表現確實重要,但並不像最初那篇文章所宣稱的那麼重要。令人驚訝的是,練習對精英表演者的效果不盡相同。

研究論文作者寫道,“事實上,大多數最優秀的小提琴手的獨自練習量要少於良好的小提琴手的平均水平。”練習仍然很重要:在造成良好的小提琴手與較差的小提琴手之間的差異的因素中,練習佔26%。但最初的研究聲稱,練習佔比高達48%。

多年來,各種研究一直在一點點削弱“一萬小時定律”的說法。

2016年,麥克納馬拉還在《心理科學透視》(Perspectiv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雜誌上聯合發表了一篇綜合分析,分析了33項有關刻意練習與運動成績之間的關係的研究,發現練習並沒有那麼重要。更準確地說,分析發現,在造成運動員的表現差異的因素中,練習佔18%。

所以說練習並非無關緊要,但這也意味著許多其他的因素——如基因、性格、生活經歷等——造就了大部分的表現差異。

練習固然重要,但與此同時,再多的練習,也不太可能幫助資質平平的運動員彌合與天生的超級巨星之間的差距。

因此,一萬小時定律被拆穿讓一些人覺得完全解脫了。因為這條定律暗含著一種深深的自貶:如果我們不能取得成功,那只是天生的。

2016年,Vox科學記者布萊恩·雷斯尼克(Brian Resnick)寫了一篇關於綜合分析的文章,反思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在運動方面是多麼地糟糕。他會花幾個小時練習長曲棍球,但一直都沒能取得進步,因此自己、父母和教練都感到無比沮喪。他說,如果他當初意識到自己的運動協調性本身就不大好,練習再多也無法趕上優秀的球員,那麼他能免受多少失落情緒的煎熬呢?

一萬小時定律延續了一個讓人筋疲力盡的想法:我們所有人都能夠在我們全身心投入的任何事情上取得偉大的成就,我們也應該這麼做。它讓我們看不到平庸也能快樂。

直到今天,雷斯尼克還是一個緩慢、笨拙的徒步旅行者。但他喜歡戶外活動。他是個不錯的畫家。但有時候,拿出一塊畫布,讓大腦的非語言部分參與進來,他會享受其中。他說,當他讓自己擺脫期望的束縛時,他可以變得很好,可以開始享受樂趣。

在他看來,如果你不是這個房間裡最聰明、最優秀的那個人,也並不意味著你一無是處。如果你不擅長運動,你仍然可以通過戶外運動來鍛鍊身體。我們應該能夠享受我們不擅長的事情,而不應該給自己不斷取得進步的壓力。

那些拆穿一萬小時定律的研究倒給出了一個樂觀的結論:當我們用心去做事情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取得進步,但我們不必給自己設定一個不可能達到的標準。

自 網易科技《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