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體系標準雜談--管理的語言(原創)

urinator發表於2007-08-07
質量管理體系標準雜談--管理的語言
ISO 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TANDARDIZATION)的縮寫。該組織成立於1946年。ISO9000標準的前身就是1986年由TC176(NO.176技術委員會)頒佈的IS08402:1986,名為:品質--術語,並於1987年頒佈了ISO9000系列的其他標準的第一版。經過將近8年的運做和時間,於1994年更新了版本,既ISO9000:1994。與此同時,汽車行業為了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在ISO9000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特殊的要求,比如北美三大汽車公司融合協調的QS9000,德國的VDA,還有許多以ISO9000:1994為基礎的如:法國的EAQF、義大利的AVSQ等等。之後隨著汽車全球化採購趨勢的不斷加強,同一個供應商為了滿足不同整車廠的不同質量體系的要求,不得不建立了N個質量體系和程式檔案以適應生存環境。於是,以QS9000為基礎的ISO/TS16949:1999應運而生。它是由IATF(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既國際汽車特別工作小組頒佈的。無疑,ISO/TS16949的頒佈對於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是一個福音,因為TS16949:1999是融合了 ISO9000、AVSQ、EAQF、QS9000和VDA6.1的國際汽車行業通用的(除了日本)質量體系標準。通過了TS16949就等於獲得了汽車行業的准入證書。TC176於2000年針對ISO9000:1994的某些不足,修訂頒佈了ISO9000:2000。之後,IATF與日本汽車製造協會JAMA共同努力,在TC176的協助下,頒佈了以ISO9000:2000為基礎的ISO/TS16949:2002。基本上結束了質量體系標準混亂的局面,保證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只要通過ISO/TS16949,就可以獲得汽車行業絕大多數整車廠的認可。

從ISO9000和TS16949的發展歷程上看,質量體系標準源於質量管理需求,而且在不斷的完善。可以說,並不是通過或實施了標準的要素,就可以達到客戶的要求(滿足了ISO9000的要求,只達到了汽車行業對供方質量要求的30-40%),更不要談那些為了獲得證書而濫竽充數的。

從ISO9000和TS16949本身的結構來看,語言嚴謹,覆蓋了製造行業的絕大多數的經營管理過程。而且強調要做到什麼,卻很少提到應該怎樣做,誰來做,充分體現並適應不同管理結構和方式的要求。

從ISO9000和TS16949的需求來看,節省了正規公司供應商質量工程師(SQE)的大量的工作,給供應商的選擇提供了統一有效的評判標準,也同時為供方的質量體系的構建指引了明確的方向。

從ISO9000和TS16949的內涵來說,強調了顧客導向,過程保證,持續改進,雙贏等諸多先進的管理理念,實際上可以用來引導企業管理的各個過程。

說到這裡,我想起一個故事:據聖經上記載,本來整個人類都使用同一種語言,古巴比倫人違反神意,計劃造通天樓祭祀日月星辰。於是上帝下界給人類帶來不同的語言,使他們無法交流,最終通天樓成了南柯一夢,人類也以語言劃分的群體散落到了世界各地。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ISO9000和TS16949將不同的企業關聯在一起,而用同一個模版搭建管理模式,所以我說: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就是管理的語言。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043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