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開發部分實現了原本只有上帝能做到的對人類心理的洞悉。隨著現代資料採集如視訊監控雲的形成和走向雲端儲存,資料的威力越來越大,通過雲資料,甚至可以描繪出一個人或億萬人的生活軌跡、興趣愛好,他們喜歡去哪些店鋪,願意在哪裡活動,服飾愛好如何,經常跟誰在一塊兒……。無疑,彭博社早已掌握了這一上帝的真傳。
彭博打造了全球金融精英俱樂部
邁克爾•布隆伯格和瑟康達於1981年創立了彭博社。彭博近年一直處於大舉擴張態勢,縱使在金融危機期間也是大舉投資,但仍堅持通用型終端的策略。目前,在全球約有15,000名員工,其中新聞部門的員工有2,400人;通過提供市場資料以及包括有關公司財報、併購、食評和體育新聞在內的各種報導,彭博社已經成了現代金融文化的一座燈塔。
彭博的根基與核心業務是提供金融資料。市場份額追蹤機構Burton-Taylor International Consulting LLC稱,在年營業額達255億美元的金融資料市場,彭博去年佔有約31%的份額,市場佔有率略微領先於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 Corp.),連續第二年成為世界最大的金融資料提供商。上世紀90年代前後,由於當時個人電腦聯網尚不普及,彭博社建立了專有終端網路,提供一種集評級、目標、估計服務為一體的產品,為避免與潛在服務客戶的衝突不提供預測和建議服務,也是一種市場平均估計。彭博主要目標客戶是投資銀行和基金管理行業的分析師,以及投資組合經理、投資銀行家和投資者關係主管,核心價值在於幫客戶減少花在資料整理上的時間,從而將更多的時間用在產生創意上。產生彭博收入的核心部門是全球產業研究服務部門聘用超過100名員工組成發分析團隊,該部門所提供的服務大部分曾是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股票分析師的專長。
從華爾街到香港的交易大廳,彭博的終端無處不在。金融終端是彭博獲利的主要推動因素,可為交易員、分析人士和企業高管等金融精英提供一系列金融資料。如今,彭博終端超過31萬使用者,融合北美、歐洲和亞洲地區一百多個產業的互動、實時資料,從兩百多個渠道購入分析,將之與資料和新聞結合起來,以突出估值、市場份額資訊以及產業變動趨勢。彭博專業服務每臺終端每年對使用者的收費為2萬美元,彭博並未公佈具體財務資料,但據估計其年收入超過70億美元。規模龐大且有利可圖的終端業務有助於為公司的採編服務提供資金,而該服務反過來又通過提供能影響市場變動的訊息來為公司的終端業務吸引訂戶。可見,彭博終端已經將全球金融精英連線在一起。
彭博也給全球金融精英俱樂部裝了暗門
客戶終端也是彭博能夠偷窺金融精英心理地圖的暗門。將這些終端連線起來的彭博平臺類似一種有警衛值守的社群,使用者支付高昂費用在此交流想法和敏感的金融資料。在彭博平臺上,使用者之間可以傳送即時資訊和電子郵件。彭博平臺的使用者都是那些要做出重大金融決策的人,這些決策往往是高度商業機密的,諸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國財政部和歐洲央行等彭博大客戶一旦洩密將對世界金融市場產生強大影響。
更為嚴重的是,彭博社的每位記者都有一臺終端機或能訪問其資料平臺。彭博已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全球金融家獲得身份和文化認同的間接手段。對許多金融家而言,擁有一個彭博郵件地址(或者每年支付2萬美元登陸其30萬終端機中的一臺)就相當於加入了這個現代全球金融精英俱樂部。而終端機提供了全球金融精英驚人的海量資料,終端軟體中包含有極受歡迎的即時通訊系統,可由此執行許多交易,尤其是債券市場交易等。近水樓臺先得月,彭博記者能夠在客戶終端獲取資訊,並將相關資訊用於撰寫稿件,其中包括最近一次登入的時間、何時簽約及訂戶對新聞和聊天等功能的使用頻率等資訊。此外,彭博記者之間通過終端可以瞭解某人在出差時見了誰,某些記者正在忙些什麼,但這也會與向金融精英銷售資訊服務的業務發生衝突。
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國財政部和歐洲央行及高盛等彭博大客戶之後,中國央行也開始調查這家金融資料和新聞公司是否存在洩露機密資訊的問題。目前,彭博已經宣佈禁止新聞採編人員接觸某些客戶資料後,公司已經與包括政府機構在內的數百個客戶取得聯絡,並宣稱一直謹慎遵守公司將新聞業務與商業業務嚴格區分開來的規定。
大資料手段生成心理地圖是個大買賣
終端機提供了全球金融精英驚人的海量資料就是繪製心理地圖的基礎。彭博終端機是全球金融精英獲得身份和文化認同的典型標誌之一,同時也在金融家的文化節奏和思維脈絡中打上了深深的印記。金融精英在終端機上留下了驚人的海量資料痕跡,特別是即時通訊系統更是執行許多交易如債券市場交易的動態攝像,構成了金融精英的心理活動全景掃描框架。
同時,這種終端機連線機制還會正強化金融家群體的認知心理趨同。在人類學家都知曉的每個社會裡,人們都會聚集起來、創造出共同的文化話語模式。終端機能賦予使用者者一種身份,如果你“使用”彭博終端機,你就可以與像你一樣的人交流,獲取那些不使用彭博終端就得不到的資訊。此外,來源於彭博圖表上的那些資料點使得終端使用者的思想都受到了相同的新聞報導和歷史觀等的影響,又間接創造了一個共享的文化交流圈,進一步加劇對資訊分類方式和更廣泛的世界產生相同的看法。彭博終端能讓金融精英人士從西雅圖和上海的金融終端一直延伸至悉尼和斯德哥爾摩在思想上的聚集,即便並非物理位置上的聚集。因此,彭博終端反映出金融界的世界觀,同時又強化了這一觀念。
彭博圖表藉助大資料處理能夠準確追蹤心理地圖。使用者們每次點選彭博終端機,都會隱隱約約折射金融精英行為表現。而一旦形成對使用者多維和海量資料積累,就能夠使用大資料技術監測使用者者行為及追蹤這些認知變化。例如,使用公開的Facebook“贊”(Like)資訊,能瞬時生成極為詳盡的使用者心理-人口特徵資料,包括種族、性格、智商分數、幸福感、藥物使用、性取向、政治觀點和宗教信仰等有效的個人統計資訊。
以超快速度處理大量資訊的能力,正在顛覆全球各地的商業模式。愈發專業化的資料收集者未來必是一個資源寶庫,而精密的資訊分析方法正在催生出面向特定行業或者特定公司的新型預測平臺。可以說Facebook只是開始。“贊”是一類可用於推測的數字記錄,而其他種類的數字記錄還包括Twitter訊息、電子郵件、網路搜尋、瀏覽記錄、信用卡交易和線上/線下的購物資訊。大資料生成的心理地圖能夠提供一種“群體智慧”,其運作原理類似於股票交易所反映出的有關公司盈利水平的市場預期,或者賽馬以及政治選舉賭博賠率所反映出的下注者們對於事件結果的整體看法。正如經濟學家大衛•羅斯柴爾德(David Rothschild)表示:“我們有關預測平臺的研究希望實現兩大目標。第一點是使人們理解未來將會發生什麼,以此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第二點是更好地理解預測機制,研究預測結果對於某些要素變化會有何種反應。”
基於大資料技術的商業挖掘已經成為歐美企業一種戰略佈局內容。面向企業的預測平臺更具商業價值,其背後的基本思想是基於充足資訊的觀點集合比管理層所能做出的最好猜測更加準確,是一種利用來自員工、消費者以及專家的群體資源,以形成對於影響公司及其運轉的各種問題的洞見的途徑,例如產品配送安排、營銷策略以及季度銷售情況等。管理諮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2012年調查了600家美國和英國公司,結果發現有三分之二的公司在之前18個月任命了負責資料管理和分析工作的高管。即使是尚未設立此類高管職位的公司,也有71%準備在不久的將來作出任命。
當然,與任何偉大的技術一樣,這種心理地圖推測功能既可以為善,也可以作惡。大資料與一切技術一樣,也會帶來風險,大資料更意味著大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