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資料融合之道:博觀約取,價值驅動

DataPipeline發表於2020-11-09

陳雷 | DataPipeline 合夥人 & CPO

曾任 IBM 大中華區認知物聯網實驗室服務部首席資料科學家、資深顧問經理。十年管理經驗,十五年資料科學領域與金融領域經驗。綜合交通大資料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產業創新部主任,西安交通大學軟體學院大資料智慧創新中心主任,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委員。


所謂資料時效性的提升指的絕不僅僅是使用者行為資料、交易資料等時序資料的時效性,或者說這些資料的時效性本身都是很高的,資料時效性提升的主要戰場應該是針對散落在各業務系統中沒有被集中管理的各類結構化資料以及需要匯聚關聯各個業務資料後加工計算的資料(說人話:沒有納入主資料系統管理的各業務系統賬戶、客戶資料及資料倉儲、集市中的分析加工結果資料的時效性一般都比較低)。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企業在資料技術發展過程中逐漸佔據主導地位,網際網路資料、使用者行為資料等大資料概念被大家普遍接受,但對於企業來說與其把目光盯在價值密度較低的沙子上篩來篩去,不如好好想想自己家裡的金山鑽石礦裡的資料能不能更快地變現(說人話:客戶在網銀上的訪問軌跡的價值遠不如客戶賬戶大額變動來的有價值,所以先想辦法把這事告訴客戶經理吧)。


當然並不是說外部資料沒價值或者說時效性不重要,而是說要全面考慮企業域、產業域、生態域可利用的資料,基於實際價值驅動,由高到低提升資料時效性,而不是按照資料本身的時效性來加以利用,捨本逐末,忘記了資料時效性提升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業務價值(說人話:業務系統裡的資料實時獲取是比網際網路資料獲取困難,面臨的問題多,可是價值也高呀,你得挑值錢的活幹,不能挑好乾的活幹呀)。

當然,價值在不同層次和不同維度上的理解和定位是不一樣的,但在實時資料價值釋放過程中,大家需要注意,雖然管理層需要實時瞭解經營管理資訊,但這意味著各業務部門需要改變流程甚至結算的體系。這所面臨的困難遠不止於技術層面。儘管可以得到自上而下的強力推動,但具體工作卻始於一線。在企業層面沒有對實時資料的應用達成基本共識之前,實時資料在經營管理類場景中的應用尤為慎重,不要讓自己陷入到對於資料口徑、資料質量、資料準確性的權責陷阱中,實時資料更好的切入點是直接與收入相關的觸客業務,無論是基於賬戶變化的事件營銷抑或是協助客戶經理的實時畫像,這也很科學,管理層要的是運籌帷幄,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一線要的是炮彈,銷售線索本來就是用來驗證的(說人話:你會發現客戶和基層營銷人員對幫助他們的工具的容忍度要遠遠高於你的領導)。

綜上,實時資料既要全面覆蓋能被利用的各類資料,也要基於價值分清先後順序;既要高效釋放資料價值,也要選好抓手、切入點;所謂博觀約取,價值驅動。

——確實可以,不過領導,我們們這個可是觸客業務,這麼做穩嗎?

——穩不穩的我們們往下看。


我們將在下一期的“ 實時資料融合之法:穩定高容錯”中詳細闡釋實時資料融合如何做才能應對各種不穩定帶來的不確定性,敬請期待!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56703/viewspace-273171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