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在微信智慧工坊PRO版“無現金日”活動專場上,騰訊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知名調研機構益普索共同釋出了《2017智慧生活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城市、行業、使用者維度,首次通過大資料和使用者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呈現智慧生活全景圖。

針對智慧生活的現狀,報告衡量了全國324個主要城市的智慧生活發展和普及狀況,同時,也以6595個使用者樣本為調研基礎,對移動支付帶來的智慧生活習慣進行了詳細的呈現。調研結果顯示,銀行卡、手機支付等非現金的支付方式作為智慧生活習慣可以在生活場景中廣泛使用。

報告還指出,移動支付的誕生和普及,並不是為了消滅或者取代現金,而是對現金支付形成新的補充,提升生活效率,目的是讓金融更普惠、商業更智慧、社會更高效,推動智慧生活的普及和智慧行業的升級。

      北上廣深總體名列前茅,細分領域不同城市領跑

報告首次從社交、商業、民生等多維度展現智慧生活城市指數排行,2017年中國智慧生活綜合指數最高的十個城市分別為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成都、東莞、重慶、長沙、蘇州、佛山。其中,深圳、廣州領跑社交指數城市排行榜, 前二十個城市中,南方城市更多;商業指數上,杭州在教育方面超越深圳名列第四;廣州、深圳智慧民生指數較高,佛山、東莞位列第四和第五位,成為榜單中的黑馬。

報告還詳細呈現了許多有趣的“亮點”:其中最愛發紅包的城市為深圳,廣州、北京次之;各行業隨著節日、假期的節奏出現不同支付小高峰,如五一小長假前夜,交通出行迎來上半年行業支付高峰;各城市在城市交通高速收費、團購外賣、交通出行等移動支付場景上的偏愛不盡相同;各年齡段移動支付的消費場景也有“代溝”,60、70後使用者偏愛超市購物,80、90後更喜歡點外賣;男性在話費充值及娛樂消費方面較女性更勝一籌;微信支付的高頻時間在12-13點、19-20點、20-21點。

      微信支付開放四年,智慧生活全面提速

移動支付已融入吃喝玩樂、旅遊出行、繳費就醫、政務辦事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支付作為移動支付代表,其大資料成為報告的主要樣本。

報告顯示,在使用者日常消費習慣調查中,有40%的人出門帶現金少於100元;52%人月均消費裡僅20%用現金;超70%的人表示,只能用現金支付時才會使用現金,100元現金可以使用超過一星期;84%的人表示“不帶錢、只帶手機出門”可以很“淡定”。

與使用者習慣相呼應,截至2016年12月底,騰訊移動支付的月活躍賬戶及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均超過6億。微信支付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早在2014年,微信紅包的流行和滴滴叫車的合作引爆了市場,使大眾開始瞭解、接觸微信支付,從此消費有了新選擇。當年3月,微信支付向商戶全面開放。8月,推出智慧生活全行業解決方案。“公眾號+微信支付”模式成為日後傳統行業,擁抱移動網際網路的門票,至今又加入了小程式、社交廣告、會員等能力,不斷幫助各行各業提升執行效率。

微信不斷降低接入門檻,隨著“微信買單”的推出,中小商家可以傻瓜式接入,徹底擺脫技術包袱。低門檻、自助化、普及化,讓便捷、高效進一步融入各行各業的毛細血管。

不僅在商業領域,智慧生活也極大地提高了公共服務的供給效率,為公眾解決了資訊不對等、辦事流程繁瑣,排隊時間長等難題。截至2017年6月底,微信城市服務已經覆蓋362個城市,累計服務3.3億使用者。以西安交警為例,目前,本人本車違章69%使用微信線上繳罰,其中微信繳罰佔線上繳罰的90%~95%,日均服務3700人左右;再拿醫療來說,重醫大兒童醫院接入微信支付、公眾號、小程式等功能後,患者可以事先通過微信預約平臺預約掛號、通過微信支付1分鐘內即可完成繳費,以往掛號難、排隊久、效率慢的問題迎刃而解,看病流程智慧化極大提升了就醫體驗。

      “無現金”應尊重使用者需求和商業規律

《報告》指出,正如奧爾格o齊美爾(Georg Simmel)在《貨幣哲學》中揭示貨幣本質上是社會交往行為的產物一樣,微信作為社交工具的同時也是一個支付工具,這絕不是歷史的偶然。建立於社交基因基礎上的智慧生活,將攜手實體經濟進一步升級,築造起“中國經濟2.0版”的新空間。中國移動支付平臺已有效建立起了一套生態系統,歷史性地走在了世界前列。微信支付也已經跟隨中國遊客的腳步,把便捷、智慧的支付方式帶到了世界各地。

在2017年“8.8無現金日”到來之際,微信支付團隊表示,聯合銀行和全國各地商家發起活動,不是為了“消滅現金”,而是為了推行環保、時尚、高效的生活理念。微信支付認為,使用者需求和商業規律決定了,完全的“無現金社會”永遠不會出現,但一個新的智慧生活時代已經到來。

當日,微信支付團隊同步公佈了“無現金日”詳細安排。8月1日至8月7日期間,使用者使用微信支付可領取並累計鼓勵金,還可額外隨機獲得現金紅包、專享代金券等驚喜彩蛋。鼓勵金可在8月8日當天一次性抵扣。今年還新增隨機出現的可分享的鼓勵金,讓好友之間可以“相互鼓勵”,更好地傳遞和分享便捷、時尚的生活體驗。

      《2017智慧生活指數報告》暗藏四大商機

31日在廣州舉行的“微信智慧工坊PRO版”釋出的《2017智慧生活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梳理了微信支付生態四年發展邏輯,凸顯了四大發展趨勢和商機。

      商業能力不斷升級

最近一年,微信支付以更高的頻率不斷升級商業能力。從“面對面賬單”、資金流系統、微信找零到“微信買單”,從“單品識別”到“支付+會員”解決方案,隨著支付能力一同升級的,是商戶對深度運營的巨大需求。同時,微信支付、會員、社交廣告、企業微信、小程式、公眾號和電子發票等微信生態的綜合能力不斷相互融合,越來越多地在不同行業形成合力。

      接入門檻越來越低

微信支付不斷輸出商業能力的同時,對它們輔以低門檻、自助化和普及化三大特性。以微信買單為最新代表,商戶不一定要找到微信團隊、甚至免於技術開發就能實現服務,因為越來越多的標準化功能都可在微信平臺上自助獲得。

      服務商專注發揮優勢

2015年9月服務商申請開放,2016年4月星火計劃上線,9月服務商平臺上線,微信支付對服務商的開放和扶持已日漸完善和體系化。公平、透明的理論培訓、技術指導及實際商戰演練等全套扶持體系的建立,將幫助越來越多的服務商專注發揮自身資源優勢。

      跨境支付還是藍海

微信支付跨境支付高速發展。微信支付跟隨境內遊客的腳步,已可以在19個境外國家和地區合規接入,支援12個外幣直接結算。但跨境業務仍處於場景建設的起步階段。未來隨著大資料、會員運營等深度能力向境外開放,跨境支付蘊藏著第三方服務市場的巨大空間。

      附《2017智慧生活指數報告》乾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