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陳曉夏講視覺人類學

楊靜lillian發表於2014-04-15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多年來,我的夢想之一就是組織一個跨界的興趣沙龍,能將各界精英依興趣聚攏在一起,互相激發靈感,共同聚焦新媒體,探索新智慧,追蹤新經濟,分享新生活,創造新世界。

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溫莉芳副總經理的支援,與朋友們的熱心襄助,讓我的夢想終於成真。

2014年4月13日,第一期【靜·沙龍】在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10層會議中心第2會議室舉辦,華章公司市場經理佘廣把會場的細節佈置得十分簡潔溫馨。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沙龍是下午兩點開始,但我1點多到達現場的時候,好友張雲泉已經到了。而且雲泉是剛從武漢參加另一個會議後從機場趕來,真是讓我感動。(下圖左一為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溫莉芳副總經理,中為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張雲泉,右一為新華社新聞研究所唐潤華研究員。)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這次沙龍的主講人,中央新影集團副總編輯 陳曉夏夫婦也是很早就到了會場。雖然我們成為博友已有一段時間,但在這次沙龍的舉辦前從未謀面。(下圖為曉夏夫婦。)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陳曉夏先後擔任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敦煌》總製片人,第30屆艾美獎新聞與紀錄片獲獎作品、中英合拍大型紀錄片《美麗中國》中方製片人,高清系列節目《瑜伽境界》總製片人,央視高清影視訊道節目總監,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節目總監。2005年他被中央電視臺選為中國第21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內陸冰蓋隊隊員和隨隊記者,2006年任中科院可可西里科考隊副隊長兼首席新聞官,著有《世界盡頭的奇蹟》等書。

在這次沙龍中,他將結合紀錄片創作、大型電視活動和五大洲自助遊經歷全新闡釋視覺人類學。陳曉夏為這次沙龍悉心準備了精彩的講稿及視訊,我也準備了一份小小的禮物給他:一本我很喜歡的圖書《奇點臨近》和一本《環球科學》百期紀念刊。(下圖為我和曉夏的會前合影。)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中國計算機學會的副祕書長陳熙霖先生,也以中科院計算所(民間)攝影學會會長的身份來參加了沙龍,儘管他下午還有其他重要會議,但還是抽出時間與曉夏和朋友們一起分享了一段“視覺人類學”的精神盛宴。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曉夏的演講其實是從紀錄片的特徵與模式講起的。作為紀錄片的製片“大家”,他分析了國外紀錄片的幾種主要型別:例如Discovery頻道,是為了滿足人類好奇心。紀錄片有時效長,歷久彌新,具備保值性和增值性的特點。對於中國紀錄片的發展,陳曉夏更是成竹在胸。他從中國紀錄片的發展歷史講起,從作家型紀錄片到《河殤》這類的政論紀錄片,從新影廠的“皇家攝影隊”特殊功能到《故宮》的商業紀錄片轉型過程。他娓娓道來,談到中央電視臺紀錄片拍攝的幕後花絮,如何開拓海外市場,與NGC合作等商業模式。由於故宮不對外開放,中央電視臺在拍攝上佔有主導權。所以,在參與前期節目策劃、紀錄片海外預售等眾籌模式上,《故宮》一片做出了成功的嘗試,全球共同圓夢,讓中國文化的瑰寶走向世界。(下圖為陳曉夏在演講中。)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舌尖上的中國》將紀錄片推向另一個高度,運動靈活畫面的運用是其特點。而CNTV“直播中國”、以及外宣頻道的開辦為紀錄片提供了新媒體的平臺。

在陳曉夏給大家播放“熊貓頻道”的24小時網路高清直播剪輯時,沙龍現場笑聲一片,朋友們被熊貓們的線上精彩表演折服。高清視訊直播給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們搭建了一個高科技的閃亮舞臺。

沙龍當中最驚心動魄的環節,是陳曉夏講述他隨南極科考隊登上南極冰蓋最高點的艱險歷程。其中很多細節讓人動容:例如海事衛星定位困難,衛星傳輸訊號不能斷點續傳,銥星電話聯絡不便,作為隨隊記者只能住在雪龍號的“餐車”裡,而且要負責在南極嚴寒中“剁羊腿”等有趣的經歷。其中有個鏡頭讓參加沙龍的朋友都熱淚盈眶:

雪龍號的兩位機械師在南極冰蓋最高點200公司附近,好不容易找到他們6年前沒達到最高點的地方立著的五星紅旗,一起再展開的瞬間。

五星紅旗已經破損了,而他們的臉已經變得很滄桑。穿越了印度洋的魔鬼西風帶,在十級巨浪中,隊員們躺在甲板上每天嘔吐,12個人終於冒著生命危險,代表中國人登上了南極冰蓋最高點。還有那個機械師的父親,身患淋巴癌,為了在電視裡看著已50多歲的兒子登上最高點,一直在病床上扛著。等兒子從南極回來,他才嚥下最後一口氣。他對兒子說:國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家裡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雖然不完全同意這位老人的理念,但這種大愛真的讓人靈魂震撼。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此外,南極的危險冰縫和陳曉夏在可可西里無人區的生死跋涉也讓人屏息。有一陣子,我還在擔心,到底曉夏他們有沒有從可可西里的死亡陰影裡走出來呢?(雖然,他就坐在面前。)

這段動人心魄的探險歷程後,又進入了大片環節。陳曉夏與我們分享了《美麗中國》的製片合作經歷。原來這部與BBC合作的巨片製作費高達7500萬人民幣,製作成本僅次於BBC的經典《地球無限》和《藍色星球》,獲得艾美獎的三個獎。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當時為了拍攝片頭丹頂鶴在日出中起舞的鏡頭,他們一直在野地裡等了十幾天。

報名參加沙龍的朋友們被曉夏的精彩演講所深深吸引,從下午2:00沙龍準時開始到6:00沙龍結束,甚至沒有安排茶歇時間。曉夏的“視覺人類學”故事講得跌宕起伏,朋友們無不沉浸其中。直到沙龍結束,仍舊戀戀不捨。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會後,溫總又邀請參加沙龍的朋友們一起晚餐繼續交流。我想,陳曉夏講得不止是《視覺人類學》,更是對生命價值、生命極限的一種智慧觀照。在某種極限挑戰下,才能頓悟人生的真正意義與終極追求。

陳曉夏能為了拍攝魔鬼西風帶的巨浪冒生命危險,有什麼事能讓我願意付出生命的代價去追求呢?他真是有一種理想主義光芒的人,追求某種極致的境界。他給予我們的震撼,正來自於他的理想主義以及獻身精神。

聽完曉夏的《視覺人類學》講座,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跟我們分享的,正是如何重新去審視生命的意義,藝術的價值,以及如何用視覺對這種人生的境界進行高清、極致的美學表達。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這是藝術的經典一刻,探險的生動一課。也是一次關於人類生存,關於人類探索的深刻哲學探討。

感謝曉夏,帶來【靜·沙龍】的精彩第一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