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引進IT技術書籍的一點建議

大城小胖發表於2014-05-17

隨著搜尋引擎、部落格、微博、百科、問答等各種網路媒介的發展,人們的閱讀和學習習慣已經被徹底改變,而其中又以IT從業人員為甚,畢竟他們是與網際網路接觸最緊密的群體。這種改變給IT技術圖書的出版發行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

過去我們常說,IT技術日新月異,當一本書出版的時候,就是它過時的時候。雖然此話略顯誇張,但其中確有幾分道理。而放到今天,一本書從誕生到過時的週期無疑變得更短了。

對於翻譯引進的圖書,現實自然會更殘酷,畢竟“尋找譯者進行翻譯”這步的成本不低。

所以,引進圖書已經不能簡單地從這本書“品質好不好”以及“在國外賣得好不好”來衡量。

下面簡單聊一聊我覺得值得和不值得引進的圖書型別。

================================

建議引進的書籍:

1)不易過時的圖書
書中講授的知識經典、有用、穩定,例如數學、演算法、人工智慧、C/C++語言、HTTP協議、OpenGL。

2)有深度的圖書
書中講授的內容相對高深、龐大,不是通過Google幾篇部落格、短文就能掌握的。需要耐著性子,系統學習。通常和前面一條有很多交集,不單獨舉例。

3)著名的經典書籍
這類書籍也許沒用(只是也許),但是已經被“炒作、忽悠”(注意引號)成了名著,你要是不買一本放家裡鎮宅,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相關的IT技術人員。例如《程式碼大全》《程式設計珠璣》、GoF《設計模式》、犀牛書、名人寫的書。

4)有前瞻性的圖書
說實話,這個不太好舉例,因為這種書籍都是賭博式的,賭對了叫“前瞻性”,賭錯了就叫“瞎忽悠”。但是我相信這種書是存在的,只是可遇不可求。成功案例:當年Ruby、Erlang相關的書。 失敗案例:Scala相關的書(一直沒火起來啊)。

5)現象級的圖書
這種書未必是好書,但如果引進得迅速,至少賣得會不錯,例如雲端計算、大資料、HTML5。

=================================

而不建議引進的書籍,自然是不符合“建議引進書籍”的書籍(好繞......囧)。

但是還有一種要格外強調一下,那就是關於各種框架/引擎的書籍,因為這類書籍特別多。

首先我把框架/引擎分為兩類:“以API驅動的框架”, “以思維模式驅動的框架”。

兩種說法都是我自己杜撰的,簡單解釋一下。

  • “以API驅動的框架”:是指那些由一堆功能函式堆砌起來的框架。框架本身學習成本不高,簡單易用,看官方API手冊結合例項,基本上就能用得妥妥的。例如Apache-Commons(還有人記得這個Java的工具庫嗎?),jQuery。

  • “以思維模式驅動的框架”:它們通常帶來的不僅僅是簡單易用的API,還有解決現實問題的全新思維模式。例如:Hibernate,AngularJS。

顯然和前者相關的書籍是不建議引進的,對於它們,再好的書籍也比不上官方不定期更新的線上文件,以及社群裡的各種討論。

而後者可以考慮。

===================================

還有一點我覺得也要注意,那就是在國外賣得好的,未必在國內賣得好。

雖然技術書籍不是文學作品,受文化差異的影響不大,但是閱讀習慣這個東西還是不容忽視的。

有人說過:中國人已經變得越來越浮躁了,連140個字的微博都懶得讀完。

還有人說過:中國網民是最不願付出,但又是最挑剔的一群人。

這兩種說法值得深思。

最後,再說一個我認為千萬不能碰的,那就是“雜誌”。

除非不指望雜誌賺錢,只是把雜誌作為一個自我營銷的平臺以及廣告渠道(例如《程式設計師》,和地鐵裡免費發放的各種雜誌報刊)。

很遺憾, 圖靈開始碰了,而且從售價上來看,圖靈是指望它賺錢的,再而且,居然還是日本的......

====================================

以上只是代表我個人的觀點。每個人對書籍的需求不同, 即使同一個人,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對圖書的需求也不同。

所以,以上僅供參考,可以不當真,但是希望也不要無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