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讀心”有術

技術小能手發表於2018-08-06

任何同Siri或Alexa有過令人沮喪的互動體驗的人都知道,數字助理無法同人類媲美。而它們需要的是被心理學家稱為“心智理論”的東西—— 一種意識到其他人的信念和慾望的能力。如今,電腦科學家建立了能窺探其他計算機“心靈”並預測其行為的人工智慧(AI)。這是實現機器之間以及機器和人之間流暢合作的第一步。

並未參與該工作的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發育心理學家Alison Gopnik表示,要應對一個充滿了其他人想法的世界,“很明顯,心智理論是一種關鍵能力”。

到4歲左右,兒童能理解到一個人的想法可能偏離現實,同時這些想法可被用於預測這個人的未來行為。目前的一些計算機可標記諸如“高興”或者“生氣”等面部表情——這種技能同心智理論相關,但它們極少能理解人類的情緒或者動機。

新專案始於一項讓人類理解計算機的努力。AI利用的很多演算法並非完全由程式設計師撰寫,而是依賴於依次解決問題時的機器“學習”。由此通過計算機產生的解決方案通常是“黑盒子”——演算法太過複雜,以至於無法被人類的洞察力看透。

為此,英國倫敦“深度思維”公司科學家Neil Rabinowitz和同事建立了一種被稱為ToMnet的AI心智理論,並使其觀察別的AI,看它能否知道後者是如何工作的。

ToMnet由3個神經網路構成,每個又由小的計算元素和連線組成。這些元素和連線能從經驗中學習,大致類似於人腦。第一個網路基於其他AI的過去行為學習它們的傾向性。第二個形成對其現有“信念”的理解。第三個從其他兩個網路獲得輸出並且依照情形預測AI 的下一步舉措。

被研究的AI是在虛擬房間裡走動並且收集帶顏色盒子以獲得分數的簡單角色。

ToMnet從上面觀察這個房間。在一項測試中有3種角色:一個無法看見周圍的房間,一個無法記住最近的腳步,還有一個既能看見房間也能記住腳步。“盲人”角色傾向於沿著牆壁走,“健忘症患者”會移向距其最近的物體,而第三個角色形成了子目標,即策略性地按照特定順序抓住物體以獲得更多分數。

在一些訓練後,ToMnet不僅能辨別出角色的種類,還能正確預測其未來行為。研究人員在日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國際機器學習會議上報告了這一成果。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8-04
本文作者:宗華
本文來自雲棲社群合作伙伴“專知”,瞭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專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