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工作效率降低了?

朝畫夕拾發表於2013-04-25

  寫給如我一樣工作時間自由的“創造者”

  一個月之前,我決定改變我的不良作息習慣——熬夜調程式到四五點,中午起床,跳過早飯直接吃午飯,下午才開始一天的正常工作。經過一個月的調整,現在我可以一點鐘之前就輕鬆入睡,早上也能較早的自然醒。可是我發現我的工作效率卻大大的降低了,這是怎麼回事?

  Paul Graham提出的一個觀點似乎可以解釋這個問題:管理者和創造者時間表的差異。管理者會按照小時來劃分時間,預先在每一個固定時間段安排好計劃——一個演講,一個會議或者一次私人會面。管理者安排工作時會看著他們的日程表,在任何合適的時間空檔插入新的任務,簡單又高效。但是有另一類人,被稱為創造者,如程式設計師和作家,他們工作時需要一長段不被打擾的時間,一般需要以至少半天作為一個時間單位來計算。有過程式設計經驗的人知道,一旦開始寫程式碼,很難停下來,如果不得已被打斷,需要很大精力才能重新進入狀態。所以創造者討厭突然的干擾,如郵件,會議甚至下午茶時間,這些干擾會毀了他們整個半天甚至一天的工作計劃。說到這裡不得不分享下面這張經典圖。

  再看看Paul Graham怎樣描述他當年創業時一天的生活:

  "我在九十年代創業之初時,不自知的用了一個時間管理小技巧來安排我的一天。每天晚飯之後我開始寫程式到深夜三點,因為夜晚的時候沒有人來打擾。接著我會睡到第二天的十一點左右,再去辦公室處理“公務”,直到晚飯時間。從前我並沒有仔細想過自己這樣安排時間的原因,現在才發現其實我高效的把一天劃分出了兩個完整的工作日:中午到傍晚遵循管理者的時間表,傍晚到凌晨遵循創造者的時間表。"

  這個觀點讓我恍然大悟!於是我決定認真的反思一下自己如何安排一天的時間,看看效率降低的原因到底在哪裡。我用不同顏色把各類活動畫在了一個時間輪盤上,這樣就一目瞭然了。

  我把一天的活動分成了四類:

  產出:碼程式碼調程式,讀論文寫論文

  辦公:回郵件,見學生,開會,喝茶吃點心閒扯淡。

  休閒:聚會運動畫畫寫部落格聽歌追劇上網

  睡眠:zzz。。

  下面的時間輪盤記錄了我從前“不健康”的一天。最高產的時間段總是在深夜十分。原因有幾條:沒有其他干擾更容易專注,並且感覺疲憊的時候更需要專注。更重要的是,一旦開始工作就形成了一種慣性力量,不完成某一個特定任務就不願輕易停下——無人打擾又沒有嚴格時間限制的深夜很適合這樣的工作態度。夜晚的六七個小時時間被非常高效的利用了。 

  在努力調整了作息時間之後,我的時間輪盤變成了這樣。還是七個小時睡眠,產出時間表面上看似乎還增長了。但是問題也很明顯了,現在我希望用下午的時間來完成最“困難”的工作,可是我沒有意識到這段時間裡充滿了各種不可避免的干擾,郵件,會議,見學生,喝茶閒聊,甚至下午的陽光都讓人覺得不能集中精力。雖然我還是沒有浪費夜晚的時間,在睡前幾小時也會努力再做點事。儘管這時沒有了中斷和打擾,但是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實在有點不夠用——慣性剛剛形成就又不得不停下,因為生物鐘催促我該洗洗睡了。

  我當然不想繼續以前“不健康”的作息,並希望可以在保持健康生活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為了高效的利用時間,應該儘量避免產出時間和辦公時間的交叉,有意識的降低外界的干擾,當然這也需要適當的計劃和更強大的自律能力。下面的兩個時間輪盤可以參考。如果想要完成一個“艱鉅”的任務,不如遮蔽掉一切休閒活動,推遲一切可以推遲的瑣碎事務,找一個安靜角落從下午工作到夜晚。當然有時我會覺得這樣的高強度實在是吃不消,那就放自己一下午的假,從傍晚開始,也是一段可以充分利用的時間。

  好了,寫到這裡。當然說起容易,做起來才知道有各種阻力和變數,在實踐中自省自律,努力成長,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