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房住不炒的整體基調下,調控政策將保持穩定性和持續性,房企所面臨的不僅僅是去化與銷售問題,另一方面,隨著債務兌付高峰來臨,房企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償債壓力,中指院資料顯示,2019年房企需要償還的國內外的信用債規模將近5000多億元。

因此,快速去化與回款,保證現金流的安全與財務的健康,成為房企今年的重要工作。年報季剛剛結束,不少房企相關負責人業績會均表示,加速回款、減速保質、現金流安全成為新一年開展工作的關鍵詞。那麼,在房企們交上的2018年成績單中,財務健康情況到底如何呢?

和訊房產獨家釋出的《2018年上市房企財務健康榜單TOP50》顯示,今年上半年,財務健康方面,龍頭房企中海、華潤與萬科表現最優,招商蛇口、金地集團、新城控股主動降負債效果顯著。此外,部分中型房企出於規模的訴求並未及時踩剎車。

此次排行榜演算法為,對一個公司財務健康程度的評估,我們採用對各分項排名計分,加總後得到這個公司的綜合得分,再根據綜合得分進行排名,分數越高,名次越靠前。各分項資料維度涵蓋淨資產負債率、有息負債規模環比增速(較2017年底)、現金覆蓋比率。

對於主流房企的篩選標準,我們綜合考慮了三大因素,作為篩選進入榜單房企的基本條件:第一,2017年克而瑞房企銷售榜單前100名;第二,整體上市房企;第三,相關指標可以通過公開資訊渠道獲得。

中海、華潤、萬科財務指標可圈可點

榜單顯示,2018年,中海、華潤和萬科的財務表現最為健康,綜合排名前三,中海蟬聯榜首,四大龍頭房企中,萬科表現最好。值得一提的是,在和訊房產獨家釋出的《2018上半年上市房企經營能力榜單TOP50》榜單中,中海與萬科就佔據總榜前兩名位置,華潤置地由上半年榜單的第十六名升至全年綜合榜單的第二名。

而觀察半年報和年報兩個財務健康榜單,和訊房產發現,這三家龍頭房企的共同特點是,淨資產負債率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有息負債規模環比增速(較2017年底)慢,現金覆蓋比率較高。雖然2018年全年政策與融資都不如以前,但對比行業資料可發現,中海、華潤、萬科的表現依然出色,財務健康狀況均高於行業。

債務指標方面,萬科、中海、華潤淨資產負債率仍然是保持前三的最低數字,均低於35%,有息負債規模環比增速(較2017年底)分別為16.9%、25.3%、29.7%,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中海的現金覆蓋比率遙遙領先,達到6.57,華潤置地為3.21,萬科為2.38。一般情況下,1以上表示當前貨幣資金可以覆蓋一年內的債務還款,表明風險較小,若考慮利息,1.5以上最為穩妥,若以此為參考,中海和華潤的短期償債無壓力,尤其是中海。

排名前十的房企中,建業地產、合景泰富、北辰實業均為2018年銷售額不足千億的房企。其中合景泰富、北辰實業在2018上半年上市房企財務健康榜單中也排名前十。在榜單前三十名中,銷售額不足千億的房企有12家,也反映了部分中小型房企積極保證財務健康以應對市場與政策變動。

另外,相比半年報財務健康榜單,招商蛇口、金地集團、新城控股排名上升迅速,主動降負債效果顯著。實際上,“降負債”已成為2018年大多數房企的一個重要財務目標。不少房企選擇通過或增大融資,或加速盈利,或減少支出等“打法”來降低負債率。

以金地為例,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曾表示“長期以來,金地集團總資產負債率在70%左右,扣除預收賬款後的實際資產負債率在60%左右,淨資產負債率在30%到60%之間,不能把負債率抬的太高,太高的話總有一天會出問題,金地不希望在哪個方面過於激進”。

龍湖邵明曉也表示,控制好負債率的情況下,龍湖會看準買地時機下手。龍湖2018年全年淨負債率標準指引是在50%-60%之間。

國企佔據榜單前十半壁江山

榜單顯示,前三位中,中海地產、華潤置地均為央企。榜單前十位中,國企及央企佔到一半,分別是中海地產、華潤置地、招商蛇口、北辰實業、保利地產這五家。而對比2018年上半年財務健康榜單中,僅有中海地產、中交地產和北辰實業三家,“國進民退”的現象進一步體現。

眾所周知,在房地產行業,民企融資難、貸款利率遠高於國企已是不爭的事實。以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為例,寶龍地產發行第一期中期票據,規模10億元。2年期,發行利率為7.2%。金科集團發行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該期債務融資工具的基礎發行規模為人民幣5億元,發行金額上限為人民幣10億元,期限為2年,利率區間為6.5%-7.3%。

對標同期發行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的央企中交地產,中交地產計劃發行基礎規模10億元,計劃發行金額上限20億元,利率區間僅為3.30%-4.50%。

可以看到,在行業融資整體收緊的大背景下,國企在融資方面的優勢愈加明顯。在降負債、降槓桿成為房企當務之急的環境下,一向對負債嚴格控制的國企和央企,因資金和現金流方面壓力相對較小,在此時通過融資拿地實現“彎道超車”或將成為國企發展之道。

擴張有風險 高負債需警惕

與頭部房企主動減速提質以應對風險的做法不同,部分中型房企在規模賽道上並未急踩剎車,尤以首次進入千億抑或是衝刺千億、兩千億陣營的房企明顯。

榜單顯示,泰禾集團、融創中國、華髮股份、中南置地、陽光城、藍光發展、濱江集團等處於擴張階段的房企排名都在30名之後,這說明有規模訴求的房企在不同程度地加大槓桿。

排名靠後的房企一般表現為淨資產負債率高,現金覆蓋比率低。以泰禾為例,淨資產負債率高達384.6%,現金覆蓋比率為0.26,遠遠小於1,財務壓力較大。同屬擴張階段的富力淨資產負債率高達205.4%,現金覆蓋比率為0.38。

在一定程度上說,適當的負債率,是房企擴張與進取的工具。比如泰禾高負債的B面是泰禾用這些債務拿了充足的土地儲備,對應著未來的銷售額。

於房企而言,只關注高負債率,並將其一刀切地定性為“激進加槓桿”、“風險高”是不全面的。不同房企加槓桿的動機與方式,有息負債的結構,利潤率水平、利潤結轉的節奏都是不同的。對於正處於擴張階段的房企而言,無論是兼併還是搶地,都離不開資金槓桿。

但與此同時,業內人士指出,當前樓市流動性降低,沒有流動性,房企就沒有能力償還資金成本,如此高的負債率,隨時挑戰其現金流所能承受的極限。另一方面,雖然2019年融資環境有所改善,但如果不注重風險、只看中規模,就可能倒在跑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