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資料講故事》作者Cole N. Knaflic:消除一切無效的圖表(圖靈訪談)

劉敏ituring發表於2017-10-19

編者語: 你覺得,下面列出的這些圖表是不是很完美?各種色塊、繁複的數字無不彰顯了製作者的認真、努力。 但是,除去當時“這很有趣”的感受,你不會因此產生更多的想法,也不會因此決定某種行為!

所以,無一例外,它們全部都是些無效、劣質的圖表!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Cole會通過大量的案例告訴你,真正有效的圖表如同故事一樣,是可以產生某些寓意的。資料可以讓受眾做出某種反應,在受眾與資料展示人之間形成富有成效的對話。


訪談嘉賓: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Cole Knaflic,資料分析專家,前Google人力分析團隊經理,曾任銀行和私募基金分析師,曾在馬里蘭藝術學院教授資訊視覺化課程。目前專門研究定量資訊的有效展示,並撰寫熱門部落格storytellingwithdata.com。她的資料分析研討會和演示深受世界各地受眾追捧。

Cole 認為在“如何運用資料進行有效溝通”方面,需要著重考慮兩個問題:

  • 抓住受眾的視線
  • 把資料以故事的形式展現,包含情境、情節和結局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用資料講故事》裡面,Cole 通過大量案例研究介紹資料視覺化的基礎知識,以及如何利用資料創造出吸引人的、資訊量大的、有說服力的故事,進而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具體內容包括:如何充分理解上下文,如何選擇合適的圖表,如何消除雜亂,如何聚焦受眾的視線,如何像設計師一樣思考,以及如何用資料講故事。

《用資料講故事》作者Cole N. Knaflic:消除一切無效的圖表(圖靈訪談)


訪談實錄:

英文版

圖靈訪談:科爾是幸運的,她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幫助世界消除一切無效的圖表。能否告訴我們,你是如何對資料視覺化產生熱愛的嗎?

是的,我很幸運能專注於一個自己熱愛的領域!在銀行業做分析的時候,是我第一次開始接觸資料視覺化。回頭想想,這確實是一個開始“分析”職業生涯的好地方,因為銀行業依賴資料的歷史很長。對我來說,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資料的價值如此之大,它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事物、做出更明智的決定。通過把資料視覺化展示,更多的人可以更容易地利用資料。

最初,我之所以在這方面花了很多時間,是因為視覺化展現資料的過程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慢慢地,我意識到,如果我在如何展示資料方面越是用心,人們就越容易關注資料,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強化迴圈。在谷歌工作的時候,通過開展資料視覺化方面的培訓,我能夠進一步地發展、研究這個領域,更好地理解為什麼那些我曾經反覆試驗過的東西是有效的,找到了如何把這些經驗教授給其他人的方法。我非常地欣賞用資料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我也很幸運,現在可以把資料視覺化方面的經驗教給別人,通過我的書、部落格和研討會的形式。

圖靈訪談:僅僅展示資料和用資料講述一個故事,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對我來說,展示資料就像是展示一個圖表,或是列出一些觀點。看到這樣的資料,人們的反應很容易是“這很有趣”,然後他們就轉向下一件事了。用資料講故事就超出了這個範圍。故事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一個敘述結構:他們從某個情境開始,發展出一種緊張的情節,達到高潮,然後結束這種緊張局面。涉及資料的時候,我們同樣可以使用構成故事的這些組成因素。情境就是:受眾需要了解的背景,這樣他們才能正確地理解我們即將告訴他們的事情。緊張情節是:不平衡——對受眾重要的,他們在意的事情。你可以通過資料展示百轉千回的曲折或是緊張的情節。最後是結局——號召某種行為——要解決這種緊張的形勢,受眾要做些什麼。如果以行為號召結束一個故事,你就需要受眾做出某種反應,在受眾與展示人之間形成富有成效的對話。這些往往是資料展示不能帶來的效果。這就是為什麼我鼓勵人們不要簡單地展示資料,而要考慮如何讓資料成為一個故事的關鍵點。

圖靈訪談:為什麼你會說“3D餅狀圖,從本質上講是邪惡的”呢?

在資料視覺化方面,沒有太多硬性的規定和快速的技巧。它是藝術與科學之間的一個有趣交叉點,確實也有一些規則可言。其中一個,我經常在研討會上提到的問題是:永遠不要使用3D立體效果。唯一的例外是,你實際上真的是在繪製第三維(甚至這種情況下,也可能很快就會變得棘手,所以要小心),但絕不要給一維的圖形繪製,比如平面餅狀圖。如果給平面餅狀圖繪製三維的效果,3D會在視覺上扭曲資料,讓大腦無法圍繞我們看到的內容進行適當地分析或是比較。理解餅狀圖本身就很困難,因為人類的眼睛不會把定量的數值歸因於二維空間。

如果你想要展示整體事物當中的某一部分佔比很小,或者某一部分真的很大,那麼餅狀圖是很好的。問題在於,如果你想說的比這更精妙,餅狀圖就無法傳達這種效果了。因為一旦部分與部分之間在佔比方面相似,受眾就很難從餅狀圖裡評估出哪個更大,大出多少。一般來說,涉及視覺化資料問題時,我鼓勵人們要非常清楚他們希望受眾能夠用圖表做些什麼,然後設計儘可能容易和直觀的資料展示方式。3D餅狀圖帶來的誤導遠比它的資訊導向要多,應該避免使用!

圖靈訪談:製作有效圖表的三大原則是什麼?

當你使用資料進行解釋性分析的時候(換句話說,你想讓你的受眾集中注意力在某個事物上或者是你想要告訴給他們的故事上),我有三條建議如下:

  1. 以一種簡單易懂的方式視覺化資料(你想讓受眾用資料做什麼,然後設計直觀的展示方式)

  2. 有節制地運用顏色,巧妙地引導受眾的注意力

  3. 運用詞語(標題、標籤、註釋)來明確受眾在看什麼以及為什麼關注這些內容;把關鍵資訊用詞語表達出來

圖靈訪談:你曾經在馬里蘭藝術學院教授過資訊視覺化課程。我們是否可以認為,資料視覺化和藝術之間存在著一種自然聯絡?

我相信它們之間有重疊的部分。資料視覺化屬於科學與藝術的有趣交集。這其中肯定有科學的成分——指導方針和最佳實踐,但也有藝術的成分。這也是我熱愛這個領域的原因之一——面對相同的資料視覺化挑戰,不同的人可能會提出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資料視覺化允許、包容一切多樣性。在我看來,並非僅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可以有效地視覺化資料。不過,重要的是,要確保藝術的成分可以讓受眾更容易地理解這些資訊。

圖靈訪談:有時,視覺化的資料可能具有誤導性,甚至帶有偏見。如何避免這種誤導性?

是的,這可能是個挑戰。不過,我認為真實無偏見的資料是無法實現的。用資料做任何事情,從一開始的收集資料到選擇重點關注的資料,到整合或分解的方式,再到展示資料,每一個步驟中都存在偏見的成分。但重要的是,時刻謹記忠實於資料的思想,探索其他的替代觀點,構建出活潑、強健的(非誤導)的方案。資料視覺化的黃金法則是“不要用資料撒謊”。雖然有時會存在惡意的行為,但我認為更多的情況是,人們並沒有意識到使用了偏見的資料或是有意要這麼做。

一些指導性的原則可以幫助我們避免誤導(例如,條形圖必須有零點基線,或者剛才講過的,應該避免使用3D)。另外,要做好資料分析,這會幫助我們獲取其他的觀點並得到反饋,確保繪製出適合資料的視覺化圖形。

圖靈訪談:激發你寫一本書的原因有哪些?寫作期間,最困難的是什麼?

寫《用資料講故事》這本書的主要目標就是,跟更多的人分享我所學到的知識。寫作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我很幸運,因為我在“用資料講故事”這個話題上做過很多期的研討會,對我想要講的內容有很好的理解,並且大聲地講過很多遍。這些讓我很容易下筆寫出東西(用手指敲擊鍵盤打出文字)。另外,我還用了書中講過的許多策略,比如故事板,規劃寫作內容。總地來說,最困難的是,怎麼讓這本書對更多的讀者有用。我的目標是,任何人都可以閱讀這本書,並從中學到東西,從沒有資料視覺化經驗的人到那些經常與資料打交道,想要把他們的資料進一步推動的人。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請了很多人來審讀這本書,包括非技術的人士,還有資料視覺化領域裡受人尊敬的一些同事。

圖靈訪談:在《用資料講故事》這本書中,你也提到了一些相關的傑出人物。哪一個對你的創作影響最大?

這是一個很好——卻有些困難的——問題!我不確定我能找出對我影響最大的那位。我第一次學習用資料交流的最佳實踐的時候,一定要歸功於Stephen Few對我的影響(我最喜歡的就是他的書《秀出你的資料》)。在更好理解受眾,如何跟受眾產生共鳴的方面,Nancy Duarte 的《共鳴》對我很有啟發,我經常借鑑她的《思想》,在研討會上幫助大家理解“明確、簡潔的主題”的重要性。我也經常從其他人的部落格裡得到很多的日常靈感,這些博文都是關於資料視覺化和視覺化溝通方面的文章。

圖靈訪談:谷歌工作的經歷對你的發展意義很大。谷歌的生活是怎麼樣的?為什麼這些經歷對你很重要?

是的,谷歌對我的意義很大(更巧的是,在那裡我遇到我的丈夫,所以真地可以說,谷歌改變了我的人生!)谷歌是一個資料驅動型的公司,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基於資料——甚至在人事管理(傳統意義上的“人力資源”)上也是這樣。2007年,我有幸加入了谷歌的人力分析團隊。當時團隊剛剛成立,所以我有機會接觸到很多有趣的工作,瞭解怎樣讓經理更有效地工作,如何量化工作,自然減員的原因以及預測誰可能會離開公司。我也有機會開設了關於資料視覺化的課程。課程一開始只是人力資源內部的培訓專案,因為得到了員工廣泛的興趣,我們最終把它推廣到所有的谷歌部門,到世界各地教人們如何有效地視覺化資料。慢慢地,口碑開始不斷傳播,其他的機構也聯絡到我,希望我也可以幫助他們的團隊學習如何進行資料視覺化操作。後開,我離開了谷歌,去追求我的人生目標——幫助全世界更好地視覺化資料,用資料講述故事,加深對資料的理解和用資料指導行動。

圖靈訪談:離開谷歌之後,現在你在做些什麼事情?

離開谷歌以後,也就是過去的幾年裡,我一直往返於世界各地的機構當中,教人們如何有效地用資料講述他們的故事。後來,我寫了這本書《用資料講故事:商務人士的資料視覺化學習指南》(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了9種文字),堅持更新部落格storytellingwithdata.com,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公開的定製主題研討會。我認為,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學習提高用資料有效溝通的能力,我也非常熱愛幫助每一個人做到這一點。也許有一天,因為我的努力,我也可以到訪中國!非常感謝你邀請我進行這次的訪談,幫助我向中國的讀者朋友們分享我的工作和觀點。


更多精彩,加入圖靈訪談微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