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IT是青春飯,島國程式猿的未來在哪裡?
文/東京 IT 人-雷子
你為什麼來日本做 IT?喜歡動漫或遊戲,就順便學習了日語?想著在日本工作,技術以外還能熟練掌握多一門外語?幹同樣的活兒,在日本攢的比國內掙的還多,先幹它幾年再說?…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踏上了這片土地,新鮮之後,難免茫然……
現在的工作哪一步都是按部就班,學不到東西怎麼辦?技術更迭好快,以後自己跟不上怎麼辦?都說程式設計幹不過 35 歲,年紀大了怎麼辦?……不安,是人類的先天性疾病,我們們中國人可能更重一點。
但生活真的這麼沉重嗎?今天,雷子來淺談幾種常見的日本 IT 職場前進方向及利弊,均為個人看法,希望能給剛上島的新人們多一點兒參考。裡面可能有現在的你,也可能有未來的你,篇幅有限,泛泛而談,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1、SIer 公司社員
日本島上的一億多人中,有 92 萬是幹 IT 的,這小 100 萬中,有七成屬於 SIer 公司(系統整合公司,客戶方是企業,客戶要啥軟體就給做個啥)。
如果你是懂技術,會些日語的工程師,或者日語拍啦拍啦,但技術之路剛開始的留學生,那麼現在你極有可能是 Sler 公司的社員。
就算是社員,也是選擇多多,日本的公司社員有契約社員和正社員之分。
契約社員
契約社員嘛,乾的活兒和正社員一樣,但年景不好來個金融危機啥的,公司可以裁掉,沒啥法律責任。其實在國內,除了體制內的,其他也都差不多這樣,我作為中國人倒是沒覺得有什麼。
但既然受到了穩定性差這種重度心靈傷害,當然需要更高的工資來補償補償。做一樣的工作,契約社員的工資是正社員的兩倍也不稀奇,越能幹掙得越多。如果你打算幹幾年積累些經驗,攢些錢就回國走人,契約社員是極好的。
正社員
和契約社員相反,正社員的特點是穩定性高,但年輕時拿到手的工資較低。首先,穩定性有多強?日本法律規定除了公司倒閉等這種誰都沒招兒的事兒,公司輕易不可以裁掉正社員的,正所謂“終身僱傭制”。人家跟你那麼多年,沒功勞苦勞,還有疲勞呢。
或許是我孤陋寡聞,這種官司我就沒見哪個公司贏過,組個律師天團也沒用。
相反的,反而聽說過,進一個公司就開始放挺兒不幹活,幾個月後老闆忍無可忍炒他的時候,對的,律師信來了……他贏了官司拿完賠償金,然後再找個公司當正社員繼續等待賠償金……這算職場碰瓷兒?
扯遠了,我們們繼續說正社員這種地球上好像只有島國在大規模使用的僱傭形態。高穩定性這個優點是很實在的,相對的,缺點也是那麼實在,就是拿到手的——
無論你是哪種社員,公司的盈利是不變的,考慮到你閒著的時候要養你,基本工資肯定要大大低於契約社員,各種幾險幾金的再來個大全套,七七八八這麼一扣……這麼說吧,島國剛畢業的新人,一般一個月也就二十萬左右,正常生活是沒問題,但東西買多了真的有心剁手。
但日本的公司一般都有“年升給”,就是每年基本工資都加一點點,而且強在只進不退,年紀大了幹不動時,工資也還是相當可觀的。
(上圖為 13 年某求職網站 4 萬人調查問卷,IT 工程師的平均年收。)
正社員這種優缺點和公務員很類似的僱傭形式,上升道路也和公務猿差不多,就是使勁兒向上走,越高越好。或者野心夠大,確定自己出來單幹能拿到原公司資源的時候,出來自己開公司的也不少。
如果你覺得生活在島國比較爽,不想走了,那麼正社員是個好選擇。就算一輩子當個一般職員,靠工資不能大富大貴,但宜居的環境,穩定的生活,也足夠讓你幸福安康。
問
艾瑪!上來就是“終身僱傭制”這種一生一世的承諾,選擇了哪種合同是不是就不能換了,得一條道走到黑?
答
當然不是。我見過大公司的正社員,幹著幹著,原地轉身變成契約社員。還是原來的公司,還是原來的工作,但工資不是原來的工資了。
也有認識的小夥兒,從國內來時比較抓瞎,在一個食物鏈上九流的國人公司做契約社員,這個公司的老闆也算骨骼清奇,不會 IT,也不會日語,但是在日本開 IT 公司。
靠著行業年景好,也愣是賺了不少錢。當然,經濟危機中,他的公司第一批就凍死了。
公司玩完了小夥兒卻沒有,來時雖懵懂,但技術不差,兩年裡還猛練日語,不放英語,此時原地一發力,去日本微軟當正社員去了。
對的,正社員也是可以中途進場的,與其花時間擔心行情變化,未來發展,不如啃啃技術,翻翻日語英語。可選擇的道路真的很多,人生,完全看自己。
SIer 公司社員的爽與不爽
開心
SIer 公司的客戶,大客戶居多,政府,銀行,製造商這些客戶的系統,動不動就要好幾千工程師,一起幹個好幾年。工作穩定,很多時候對技術的要求也不高。沒什麼辦公室政治,把活兒幹好,一切都 OK 了,做技術,就算忙的時候加班再多,也是累人不累心。
而且就算是契約社員,沒專案幹天天在家玩手指頭的時候,公司也會給發基本生活費的(俗稱待機費)。
不開心
首先,SIer 公司的社員,大多數時候都要待在客戶現場。比如說,這兩年你天天坐車到秋葉原上班,專案結束一進新專案,客戶換了,工作地點也換,可能要天天去橫濱上班了。
首都圈辣麼大,你說把房子買哪兒好?一會兒這兒,一會兒那兒的,通勤比上班都累。
第二,前面說了,Sler 公司大客戶居多,一個大活兒動不動就幾百幾千億日元的。幹到後面,開發人員即使發現前面的設計有重大問題……
咋的啊?從頭改啊?幾百億誰拿啊?你以為那麼多辣雞系統是自動生成的嗎?
技術者明知是個可能根本用不了的撲街貨,還得按照“仕樣書”,硬著頭皮從早到晚地做,你說得多心塞。強烈呼籲這種倒黴就有可能碰到的心靈傷害,應該算在工傷裡。
2、個人事業主(freelance)
個人事業主就好像 IT 界的自由職業者,工作內容一般和上面的 Sler 社員差不多。說起優缺點,就像是契約社員的 2.0 版,收益和風險同步擴大,是很多技術者開公司當社長的熱身階段。
開心
因為是自己找專案幹,省了公司在中間的“剝削”,到手的錢相當可觀。而且,Sler 社員是公司讓你做哪個專案就得做哪個專案,(“業務命令”)。個人事業主是我的事情我做主,一定程度上,可以選擇自己更喜歡的,覺得更能得到成長的專案。很多技術風流的日本人,都選擇當個人事業主。
注:“自己找活兒幹”,雖然聽起來像是打游擊的,不過在日本,個人事業主在同一個客戶現場工作十年二十年,也是很常見的事。
不開心
雖然敢出來當個人事業主的,都是對自己有信心,有兩把刷子的人,但凡事沒有絕對,萬一哪幾個月沒弄好……個人事業主最大的劣勢就是沒專案的時候收入為0,需要在家吃自己。
問
我喜歡錢,真心的。怎麼才能成為賺更多的個人事業主?
答
第一,是人脈。既然高收益來自於省去了“公司替你找專案”這一環,這一步的工作當然需要你自己來完成。儘可能多認識一些公司,營業,現場負責人什麼的,才能獲得更多的案件資訊,選擇更多,好的機會才會更多麼。
第二,是評價,特別是現場客戶的評價。人好技術好的技術者,有時甚至會出現一個專案結束了,客戶寧可月月支付著他的高工資,幹些有些沒的拖延時間,也不想放他走的情況。客戶知道,這樣的人轉身就會有新工作,怕自己的新專案啟動時約不到他了……
日本社會是很認可努力和能力的,你的今天決定著你的將來,大家不要輕視工作過的任何一個現場。
3、開公司當社長
個人事業主修煉一段時間,達到“不僅自己能在客戶現場立住,還能帶著手下的兄弟在客戶現場立住”這種程度的話,就可以升級到下一階段了,開公司當社長了。
很多 IT 公司的社長,都是“Sler 社員→個人事業主→公司社長”這樣一路幹上來的,這種技術者出身的社長,一般都有信賴自己的,穩定的客戶現場。
(和新客戶公司開始有了業務往來,俗稱“開口座”)
我們中國人,在日本沒有任何裙帶關係可利用,這些客戶現場,很多都是他們做技術者時,工作過的地方,是他們靠能力和人品,赤手空拳打下的天下。
公司開始的時候,可能只有一兩個小弟,為數不多的客戶現場。但隨著新現場的開闢,隊伍的壯大,這時,很多社長會選擇從現場退下來,專心經營公司。
但現場之外的工作或許更難。公司初期經費緊張,稅務,社保,會計,人事……幾乎公司內的所有事務,社長一個人都咬牙幹了;同時還要想辦法招到更優秀的技術者;努力經營和客戶的關係;千方百計開拓新的現場……又做事務,又當 HR,又搞公關……
而且剛開始人少,利潤小,經常是掙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行業年景不好,找不到客戶現場;行業年景好了,又找不到技術者,真是“興,老闆苦;亡,老闆苦”。
疲憊的時候,每個人都想著等公司上了軌道就怎樣怎樣,可即使公司穩定了,錢成倍的增長,每天每天,大腦還是沒有一刻休息。正所謂:
日不能息夜不能寐,
身心憔悴無處流淚,
客戶一指馬上到位,
屁大點事不敢得罪…
技術者老闆們雖然人累心也累,但比起國內兩個月不進錢,就先賠個幾十萬為敬的其他傳統行業,優勢是哪怕賺得少,也很少見誰賠錢。不需要店面,不需要機器,不需要重金推廣,不需要燒錢補貼。
哪怕公司只有社長老哥兒一個,在客戶現場一般也都是高單價,公司員工是多一個,就掙一個。
Sler 領域沉澱多年,少有投機取巧,職員是一個一個的招,現場是一個一個的找,更多的辛苦,累積出更高的回報吧。無論是技術者出身,還是營業出身的社長,特點都是——有錢,沒空花。
看到老闆們的不易,我只想說……
4、網際網路公司
前面說的,主要是佔市場份額 69% 的 Sler 的情況。島國的網際網路雖然比不上天朝萬眾創業的如火如荼,但也是有的。比如,以頁面“亂糟糟”聞名,看著比中老年表情包還鬧心的島國購物網站 NO.1“楽天”;為搶新人大打工資戰的 Gree,DeNA 什麼的。
開心
在生活中,雷子有時會看到自己製作的證券系統客戶端畫面,看著自己付出了很多的產品,說實話,心底是高興的。
網際網路公司的工程師,想必更是如此,做著更有創造性的工作,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對萬千使用者產生影響,內心的滿足,有時甚至不是錢能衡量。
不開心
但另一方面,網際網路行業的壓力絕對大於 SI。Sler 工程師是按照仕樣書寫,只要客戶說 ok,開發完了就沒啥事兒了,省心。而且一般只要認真努力工作,就能得到好的評價。
但對網際網路公司來說,就算是天天吃住在辦公室,用燃燒自己的熱情去碼磚,但只要產品得不到使用者認同,就是0。這是一個不問過程,只看結果的殘酷世界。
在日工程師最常見的幾種發展方向及苦與樂,已經說完了。不知道有沒有現在的你或未來的你。
其實,還有那麼一些曾經的程式猿,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從原來的 IT 隊伍中消失了。
他們有的人,把日本的某些東西帶回國內,開拓了新的商機;有的人發現了中日貿易中的新切入點,早已資產過億。有的人,用外國人的獨特眼光,在日本發現了新的機遇……
最早把日本推特上的高轉發搞笑圖片,搬到中國微博的博主,一小條廣告,已經兩萬人民幣起,第一個把日本網站上的“彈幕”呈現在中國的 bilibili,去年估值 15 億,雖然你有時會垂頭喪氣,但我無法估計,擁有同樣優勢,並前進著的你。
職場的不安,對未來的不安,一直存在在每個人的心底,就連超級大手的正社員,也會擔心世界變化這麼快,未來的某一天,公司會不會突然倒閉。
但我始終相信,勤勉的人,不會被生活拋棄。
“小富靠勤,中富靠運,大富靠命”。
我相信,那些靠打工掙學費,憑自己在日本安身立命的留學生,未來一定是美好的;那些來時行囊中除了幾件舊衣服,就是標準日本語,靠技術在日本獲得一席之地的年輕工程師,未來一定是美好的;還有那些目光敏銳,能利用中日差異,敢想敢幹的在日華人,未來更加是美好的。
因為我們能站在這裡,就已比大部分日本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島國程式猿的未來在哪裡?!
隨著對世界的觀察和時光的累積,
甚至,可能都不在 IT 裡。
未來,
在曾經背過的一頁頁單詞裡,
在日復一日,對日本的熟悉裡,
在每個拼命提高自己的夜裡,
在你用心觀察世界的眼裡,
在你奮力向上攀登的手裡。
相關文章
- 在中國程式設計師是青春飯嗎?程式設計師
- 都說Kubernetes是未來,那未來到底是什麼樣子?
- 程式設計師只能吃青春飯?程式設計師該怎麼規劃自己的未來程式設計師
- 2020年,未來在哪裡?
- 前端工程師的未來在哪裡?前端工程師
- 文旅行業的未來在哪裡?行業
- 我從來不覺得程式設計師是吃青春飯的!這裡有169萬份分析資料程式設計師
- 偶像企劃類遊戲的未來在哪裡?遊戲
- 為何很多程式猿不喜歡中國式飯局?
- 軟體工程師職業是青春飯嗎?軟體工程工程師
- 程式猿進來,裡面會有你想要的
- 程式猿悲喜錄:魔都,想說愛你不容易
- 和數傳媒:區塊鏈的未來在哪裡?區塊鏈
- 別人眼中的程式猿和現實中的程式猿差別在哪?
- 程式媛眼中的程式猿原來是這樣子的!
- 大齡程式設計師找不到工作,程式設計師真的是吃青春飯的嗎?程式設計師
- 為什麼說敏捷開發是應用程式的未來?敏捷
- 學界 | 讀計算機博士的未來出路在哪裡?計算機
- 程式設計師是吃青春飯的?一張圖道盡程式設計師的發展方向程式設計師
- 大模型的未來在哪?大模型
- 為什麼說 Serverless 是雲的未來?Server
- 都說程式猿自帶招黑體質?到底是不是真的?
- 億萬富翁的財富都集中在哪裡?
- (分享)為什麼說React是UI的未來ReactUI
- csgo國服程式碼在哪裡輸入 csgo切換成國服的程式碼是什麼Go
- 程式設計師,怎麼就成了一碗青春飯?程式設計師
- 都說DevOps落地難,到底難在哪裡?也許你還沒找到套路dev
- 年將30、技術一般、中型企業程式設計師,未來的出路在哪裡?程式設計師
- 網路安全工程師前景如何,是未來10年的“鐵飯碗”嗎?工程師
- 40歲大齡失業程式猿,未來該何去何從
- 吃雞遊戲的未來在哪兒?遊戲
- 程式設計師只能吃青春飯?40歲以上的IT人都去幹嘛了?程式設計師
- 程式設計師只吃青春飯?大齡程式設計師都去哪了?程式設計師
- iPhone賣不動,轉型服務的蘋果未來能在哪裡呢?iPhone蘋果
- 程式設計師這碗青春飯,還能再多吃幾年了!程式設計師
- 來自卑微程式猿的節日祝福
- 為什麼說軟體服務的未來必然是WebAssembly?Web
- 程式猿生存指南-12 道聽途說
- 程式設計成為社會“團寵”!中小學生都來搶飯碗了?程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