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漲了,營收上來了,利潤卻跌了。
廣汽集團釋出2023年報,全年營收1287.57億元,同比增長17.48%。雖然營收增長不少,但歸母淨利潤僅44.29億元,同比下降高達45.08%。與此同時,廣汽在2023年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在車企互相攀比的研發投入上,廣汽集團2023年的研發支出為83.88億元,儘管同比增長28.53%,但不及已經發布財報的比亞迪和長城,二者研發投入分別為395.7億、110.3億。
從全年趨勢來看,2023年第四季度出現不小的虧損,歸母淨利潤虧損達8190.5萬元,上年同期則盈利150.5萬元。
不過家大業大的廣汽手裡還是有不少錢的,截止到去年底,廣汽集團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約458.65億元,較上一年增加83.86億。
合資盈利能力下降
2023年,廣汽集團的汽車產銷都超過了250萬輛,分別為252.88萬輛和250.50萬輛,同比增長1.97%和2.92%,產銷規模位居國內車企第五,佔據了8.32%的市場份額。
具體來看,廣汽旗下自主品牌銷量約89萬輛,在集團總銷量中的佔比提升至35.4%。廣汽乘用車銷量40.65萬輛,同比增長12.12%,廣汽埃安的銷量為48萬輛,同比增長77%。
可以說廣汽的自主品牌成長速度非常快,特別是埃安,去年曾連續10個月銷量穩居4萬輛以上。
雖然全年的銷量同比增長,但淨利潤卻下跌近一半。
和自主品牌一馬當先不同,廣汽的合資公司“兩田”銷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廣汽本田2023年銷量同比下降13.66%至64.05萬輛,廣汽豐田的銷量也同比下降5.47%,全年銷量為95萬輛。
一直以來,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都是廣汽集團的營收大頭,如今隨著銷量下跌,“兩田”的營收也出現了下滑。
2023年,廣汽豐田的營收為1528.69億元,同比下降6.52%,廣汽本田的營收更是跌破千億至935.28 億元,同比下降18.75%。
合資企業盈利能力降低,也導致去年廣汽集團投資收益同比下降39.52%至86.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6.57億元。
除此之外,官方還表示受到了價格戰和廣汽三菱重組的影響,“尤其是廣汽三菱重組影響最大。”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如果剔除廣汽三菱重組一次性虧損的28.6億元,廣汽2023年整體業績水平與行業相當。”
目前,廣汽集團已經完成對廣汽三菱相關資產的處理,由埃安接盤,利用其現有核心資產,擴充產能。廣汽方面表示,既最大限度盤活利用廣汽三菱核心資產,也避免了廣汽三菱解散清算,同時還解決了埃安的產能瓶頸問題。
利潤下跌的背後,除了賺得少,往外花的也變多了。
在2023年廣汽集團的各項花銷中,增幅最大的是銷售費用,共計61.96億元,同比增長57.94%。
具體來看,2023年廣汽集團廣告費用為30.41億元,同比增長49.34%;售後服務及銷售獎勵為14.6億元,同比增長161.56%。官方在財報中對銷售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22.7億元也給出瞭解釋,稱主要是因為廣告宣傳費增加,以及隨銷量增加而售後服務費相應增加等綜合所致。
此外,廣汽集團2023年的管理費用也同比增加13.3%至43億元。
靠網約車提量存隱憂
或是早已意識到合資業務萎靡,廣汽開始有意識地讓自主品牌成增量主力。
從去年全年汽車產銷來看,均超25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銷量超89萬輛,產銷量均創歷史新高,在廣汽集團總銷量中的佔比提升到了35.4%。
除此之外,廣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54.96萬輛,同比增長77.55%,銷量佔比達到21.94%,較上年提升超過9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更是提升到了58%。
目前,廣汽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主要分為兩大陣營,一是以混動車型為主的廣汽傳祺,二是全新的新能源品牌廣汽埃安。
廣汽埃安的下面更是擁有“AION埃安”和“Hyper昊鉑”雙品牌矩陣,包括SUV、轎車、跑車等多款車型在售。
具體到單獨品牌,廣汽傳祺在2023年全年銷量實現40.6萬輛,同比增長12.12%,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
特別是廣汽傳祺,全系列車型都實現了混動化,其油電混合動力汽車(HEV)銷售超4.5萬輛,一舉拿下國內自主HEV市場銷量冠軍,廣汽傳祺MPV車型全年銷量達164159輛,同比增長59%,也成為中國MPV市場的銷冠。
2023年,廣汽埃安的產銷量分別為48萬輛和50萬輛,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7.02%和82.84%。其中,AION S系列全年銷量22.1萬輛,較上年同期增長91.3%;AION Y系列全年銷量達22.8萬輛,較上年同期增長91%。可以看到,這兩大熱門車型銷量就佔據了埃安總銷量超95%。
不過因其過於單一的銷售結構,乏力的訊號也開始顯現, 剛進入2024年,埃安便迎來當頭一棒,銷量出現斷崖式下跌。
根據廣汽集團2024年以來披露的資料顯示,2月廣汽埃安實現銷量為10006輛,與去年同期的30086輛相比,同比大幅下滑66.74%;而在今年前兩個月,廣汽埃安的累計銷量僅為21011輛,銷量大幅下滑了45.13%。
根據乘聯會公佈的兩個月累計銷量排行榜,去年常居第三的埃安已然滑落至第九名,被吉利、長安,長城等車企超越。
要知道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廣汽集團的銷量還有4.59萬輛,對比來看,如今廣汽埃安的銷量出現了相當明顯的下滑。
雖然2月份有春節假期的影響,車企銷量整體走低在預期之中,但埃安66.74%的降幅遠超新能源市場整體水平。
而對於廣汽埃安銷量下滑的原因,目前普遍的觀點有兩個,其一是依靠網約車市場起家的埃安,會隨著市場飽和而逐漸式微。
2023年網約車迎來“井噴”,目前已經是嚴重的供過於求——珠海、濟南、遂寧等城市先後釋出了網路預約出租汽車行業風險預警的通告,提醒大眾該市網約車數量已經飽和。
根據乘聯會資料,2023年全國網約車新車約85萬臺,其中埃安就有約22萬輛,在全國排名第一,埃安的新車中,超四成是網約車。
隨著網約車市場走向飽和,甚至過剩,埃安的銷量自然會受到影響。
第二種觀點則是受到了車企價格戰的衝擊。2月中旬,比亞迪接連推出多種車型的榮耀版,引發了新春車市的又一輪降價潮,隨後上汽通用五菱、長安啟源、哪吒、吉利、理想、小鵬等車企紛紛跟進,下調售價。
值得注意的是,埃安的主銷車型是 AION S,AION Y 這兩款緊湊家用車,全都在比亞迪等大打價格戰車企的射程範圍之內,被炮火波及在所難免。
價格戰還會打多久?
2024年新一輪價格戰已經開打,廣汽沒有理由避開。
“價格是用來定位的,不是用來打仗的。”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長期打價格戰,就不利於打價值戰。但如果不跟,市場份額就會被別人搶走。“打價格戰時,必須迎頭痛擊,用各種方式促使成本下降。”
早在去年,廣汽集團的董事長曾慶洪,就曾直言,價格戰打來打去,想找死的企業就早點降價。他指出,中國汽車市場將保持微增長,肯定要進入淘汰賽。
所以除了堅持自主和合資兩條腿走路外,廣汽也在推進出口業務,2023年廣汽集團共出口新車7.58萬輛,同比增長130%,市場佈局覆蓋41個國家和地區,海外銷售服務網點設定236家。
出口的同時,廣汽集團還開始在國外投資建廠,比如總投資額達23億泰銖、設計年產能達5萬臺的廣汽埃安首個海外生產基地將於泰國動工,第一期計劃今年7月份建成,三季度實現量產。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財報中稱,今年力爭實現全年海外銷量超15萬輛。
對於2024年,廣汽集團方面稱,面對電動化轉型較慢、國際化規模較小、新增量培育較慢等困難與挑戰,集團將努力挑戰銷量增長10%的目標,併力爭實現自主品牌銷量超100萬輛。
想要在今年的價格戰中殺出一條血路,廣汽就必須要加大研發投入。2023年,廣汽集團的全年研發投入約83.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8.6億元。
儘管如此,作為老牌車企的廣汽,這樣的研發投入其實並不算多,日前釋出財報的比亞迪研發投入高達395.7億,甚至超過了同期淨利潤100億,而造車新勢力中的蔚來和理想,研發投入也均超過百億。
和廣汽同一時間,長城汽車也釋出了自家2023年財報,研發投入也超過了100億,達到了110.3億。
財報顯示,2023年長城汽車營收1732.12億元,同比增長26.12%,銷量方面,2023年,長城共計售出123萬輛新車,同比增長15.85%。但銷量和收入的增長卻並未帶來淨利潤的增長,同樣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境地。
年報顯示,2023年長城的歸母淨利潤為70.22億元,比2022年度的82.66億元下滑15.06%。
車賣得多了,利潤卻少了,大家都是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下,價格戰又還能打多久?
自 獵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