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開發好頁面後,如何讓頁面更快更好的執行,是區分一個程式猿技術水平和視野的一個重要指標。所以面試時,面試官總會問你一個問題,如何進行效能優化呢?
如果你這時是頭腦一片空白,或是像之前的我一樣,靠死記硬背或是之前的經歷,答一下壓縮程式碼,打包程式碼,雪碧圖,cdn,事件代理,這說明你對效能優化還是缺乏一個整體,系統的掌握,對效能優化還只是處於聽說過一個方法就加上去的階段。這樣也就無從去更好的優化效能。
最近一個星期經過瘋狂的面試和查詢資料,我總算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思考,在這個招聘的黃金時間,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可以有一點收穫。如果有收穫,歡迎關注和star一下部落格,github
效能優化是什麼
從前端的角度來說,效能優化可以分為兩個方向。從使用者角度來看,一個是頁面載入的很快,另一個是頁面使用起來很流暢。因此,對效能優化的探索,我們可以分為頁面載入時間跟頁面執行效率兩個方向來進行研究
從瀏覽器開啟到頁面渲染完成,花費了多少時間
是的,這個問題有點熟悉,面試官比較常問的是從瀏覽器開啟到頁面渲染完成,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個問題網上很多回答,我也不就重複的細說了。主要的過程是:
瀏覽器解析->查詢快取->dns查詢->建立連結->伺服器處理請求->伺服器傳送響應->客戶端收到頁面->解析HTML->構建渲染樹->開始顯示內容(白屏時間)->首屏內容載入完成(首屏時間)->使用者可互動(DOMContentLoaded)->載入完成(load)
很顯然,如果我們要進行載入時間的優化,我們需要從這裡的每一個步驟都去思考,去總結,而避免東湊一點,西湊一點。
頁面載入時間監控
有一句話說得好,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在對這些環節進行優化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如何監控這些環節花費了多少時間。
首先推薦一個PerformanceTiming,可以獲取到很多頁面載入相關的資料。 比較常用的有
DNS解析時間: domainLookupEnd - domainLookupStart
TCP建立連線時間: connectEnd - connectStart
白屏時間: responseStart - navigationStart
dom渲染完成時間: domContentLoadedEventEnd - navigationStart
頁面onload時間: loadEventEnd - navigationStart
複製程式碼
如果不使用該API,可以以伺服器渲染返回的時間,或是SPA路由跳轉離開的時間為起點,domContentLoaded,load等事件為結束點進行記錄。或是直接上google analytics。方法很多,就不細說了。
伺服器部分優化要點
後端部分可以對快取,dns查詢時間,連結時間,處理請求時間,響應時間等進行優化。
快取就不細說了。
dns查詢時間可以使用httpdns或是dns預載入,域名收斂等手段優化。我還寫了篇介紹DNS和CDN的文章
建立連線的重點是長連線和連結複用,keep-alive,long-polling,http-straming,websocket或是自己寫過別的協議,更好的是直接上http2。為了優化連結的環節,前端這裡還需要對資源使用cdn,雪碧圖,程式碼合併等手段。
伺服器處理請求這裡可以優化的點也不少,值得注意的就是移動端訪問PC端頁面需要跳轉到移動端頁面時,要再伺服器端使用302跳轉,不要在前端進行跳轉。還有就是啟用hsts,要求瀏覽器在之後的訪問使用https,減少無謂的http跳轉https,同時還可以防止ssl剝離攻擊,提升安全性。
伺服器傳送響應環節,可以使用Transfer-Encoding=chunked,多次返回響應,具體操作查詢bigpipe。還有就是減小cookie的體積等等。
前端部分優化要點
前端部分可以對白屏時間,首屏事件,可交換時間,載入完成時間進行優化。
-未完,待續-
部落格文章連結web效能優化(一),github,歡迎star和follow,謝謝!
有時間的同學也可以看下我的文章大廠前端面試考什麼? ,應該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