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工程——概論

ZeroWM發表於2013-12-07



一、導圖總結解析

  我的這張圖左邊是縱向思維,右邊是橫向思維。


  繪製這張圖,左半邊導圖總結的思路是:

  實現軟體工程就要基於軟體工程原則,實現軟體工程的過程,最後完成軟體工程的基本目標,最終達到解除軟體危機的目的。


  右邊側重於對知識點的整理,明確軟體工程的生存週期,在構建模型的過程中合理穿插生存期步驟。


二、生存期六個步驟以及相關文件


制定計劃:

(問題定義,可行性研究)

  • 確定要開發的軟體系統的總目標
  • 給出功能、效能、可靠性以及介面等方面的要求。(關鍵,考慮要全面)
  • 完成該軟體任務的可行性研究。(高層次的管理人員來做程式研究。)

技術可行性、經濟可行性、法律可行性、操作可行性,結論。

  • 估計可利雅得軟硬體和人力資源,成本(難估計,範圍)、效益、開發進度。
  • 制定出完成開發任務的實施計劃,連同可行性研究報告提交管理部門審查。

 

需求分析和定義:

  • 對待使用者提出的需求進行分析並給出相應的定義(設計人員)【表格和圖表的形式。】資料流圖+字典
  • 編寫軟體需求說明書或系統功能說明書及初步的系統使用者手冊
  • 提交管理機構評審
  • 標誌性的產品:軟體需求說明書

 

軟體設計:

(建立軟體結構,各個模組功能內部資料結構要建立起來)    

  1.概要設計:把各項需求轉換成軟體的體系結構。結構中每一組成部分都是意義明確的模組,每個模組都           和某些需求相對應。(概要說明書)

  2.詳細設計:對每個模組要完成的工作進行具體的描述,為源程式編寫打下基礎。(程式規格說明書)

  3.編寫設計說明書,提交評審。

 

程式編寫:


(編寫程式,形成程式清單,程式+資料+文件+測試資料)
1.把軟體設計轉換成計算機可以接受的程式程式碼,寫成以某一種特定程式設計語言表示的“源程式清單”
2.寫的程式結構良好,清晰易讀,與設計一致、


軟體測試:

(發現和排除錯誤)

  1. 靜態測試
  2. 動態測試(上機) 

   單元測試:測試模組是否滿足完成功能和效能

   組裝測試:將測試過的模組按照一定順序組裝起來(檢查模組介面,全域性變數)

   系統(有效性)測試:壓力、安全等。

 產物:系統測試計劃和分析報告


執行和維護:

(改進的軟體產品)

  1. 改正性(軟體中錯誤修正)
  2. 適應性(適應變化軟體工作環境)
  3. 完善性(增強軟體功能做變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