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8全球半導體十大併購案: 整合與細分齊驅,中日均創史上記錄

四月發表於2019-01-28

回望2018全球半導體十大併購案: 整合與細分齊驅,中日均創史上記錄

半導體產業的整合浪潮此起彼伏,不斷重新整理認知的天價數字刺激著市場。

但是站在時間的維度上,全球半導體行業併購潮實際在近兩年已經明顯回落。

驅動企業併購的不再是營收和規模優先,如何在細分領域透過整合出奇制勝才成為關鍵。

伴隨著懸念叢生的博通併購高通、高通併購恩智浦「雙通」併購大戰在 2018 年均以失敗告終,這一年半導體產業的併購並未延續前兩年的風風火火,整個市場都冷靜了下來,沒有一場過百億的交易。

從 2015-2016 年收併購突破千億美元的巔峰狀態,到近兩年呈回落趨勢,可以預見世界半導體產業併購大潮已退,已完成併購的企業正在調整結構做消化善後事項,無力再續併購。

目前各國對積體電路產業併購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加之全球貿易摩擦的升級,今後半導體大規模併購的可能性將會越來越少,規模也越來越小,同業縱向併購可能性增大,橫向跨行業的併購減少的趨勢。

EDA 設計公司 Mentor CEO Walden C. Rhines 在採訪中談道,仔細審視近年來的半導體企業併購歷史,不難發現,驅動企業併購的並非是總營收和經濟規模領先的公司,而是在半導體市場的特定細分行業,例如汽車、無線手持裝置和網路等,擁有較高市場份額和盈利優勢的公司。

不過他同時提到,除儲存器公司以外,半導體行業延續整體融合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半導體公司的總營收與營業利潤率之間並無關聯。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IC Insights 的最新資料顯示,半導體行業併購的價值在 2018 年連續第四年下降,因為十年前期高價交易的湧入繼續消退。2018 年達成的晶片行業總交易——包括半導體公司,業務部門,產品線和相關資產——去年的價值約為 232 億美元,低於 2017 年的 281 億美元。

IC Insights 表示,自 2015 年達到峰值 1073 億美元以來,行業收購的價值已顯著下降。儘管如此,去年達到的併購交易總價值幾乎是本十年上半年的平均水平的兩倍。據該公司稱,2010 年至 2014 年間,晶片行業交易的平均價值為每年 126 億美元。

回望2018全球半導體十大併購案: 整合與細分齊驅,中日均創史上記錄

2018 年兩項最大的收購協議:微芯(Microchip)以 83.5 億美元收購高森美(Microsemi)和瑞薩電子以 67 億美元收購 IDT 的交易——共佔該行業今年總收入的 65%。

在 2018 年,兩項超過 10 億美元的半導體收購案被公佈:美光公司決定以約 1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與英特爾的 IM Flash 合資企業的全部所有權;以及聞泰科技收購荷蘭供應商恩智浦在 2017 年從恩智浦分拆出來的標準邏輯和分立半導體產品。據 IC Insights 稱,聞泰科技希望在 2019 年獲得恩智浦的大部分股份(約 76%的股份)。

IC Insights 表示,中國拒絕批准高通公司收購恩智浦以及其他已宣佈的交易,已經導致 2016 年晶片產業交易的價值從 1004 億美元下調至 593 億美元。

以下是經機器之心梳理的 2018 年半導體行業十大收購案例,主要參考交易規模和業界影響力指標。

No.10 網際網路企業殺入半導體-阿里收購中天微

作為一家網際網路起家的企業,阿里巴巴近年來的投資佈局相當大,半導體也是其重點看好的行業。近日,阿里全資收購了中天微,業內表示,這是阿里巴巴進軍人工智慧下的一步關鍵棋。

中天微是一家從事 32 位高效能低功耗嵌入式 CPU 研發與產業化的積體電路設計公司,是中國內地基於自主指令架構研發嵌入式 CPU 並實現大規模量產的 CPU 供應商,此前其全球累計出貨超過 7 億顆晶片,實力不菲。

人工智慧是一個前景廣闊的行業,但是它也是一個非常富有挑戰性的科學,入門門檻相當高。2017 年 10 月,阿里巴巴成立了達摩院,宣佈投入 1000 億元進入技術研發方面,其中就包括人工智慧晶片領域。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此次全資收購中天微,將在更大層面統合科研力量,從晶片核心技術能力上實現突破。無論對晶片產業的發展,還是對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國家需求,都將起到推動作用。

此前,阿里巴巴達摩院已組建了晶片技術團隊,進行 AI 晶片的自主研發。阿里還投資了寒武紀、深鑑、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等晶片公司。站在 AI 風口上,阿里巴巴也對其看好,資金與使用者是其優勢,透過收購中天微宣戰人工智慧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之前 BAT 裡面,百度、騰訊早已成立 AI 實驗室,而阿里巴巴的步伐相對較慢,但本次收購讓它已經入局,未來人工智慧行業少不了這三家的角逐。

NO.9 「國產芯賣身」-賽靈思收購深鑑科技

2018 年 7 月 18 日晚,國內 AI 晶片初創公司深鑑科技對外宣佈了一條重磅訊息,公司將被全球晶片巨頭賽靈思 (Xilinx) 收購。據各方資訊佐證,作價 3 億美金。不少人感慨,「國產芯」的夢想又一次破滅了。

賽靈思是全球最大的可程式設計晶片(FPGA)廠商,主要研發、製造廣泛的高階積體電路、軟體設計工具以及作為預定義系統級功能的 IP 核。賽靈思是 FPGA、硬體可程式設計 SoC 以及 ACAP 的發明者,正在積極佈局人工智慧加速硬體和 5G 技術,加碼資料中心、自動駕駛等領域。

新任 CEO Victor Peng 宣佈以資料中心優先、加速主流市場的增長和驅動靈活應變的計算三大戰略。在 Victor 看來,推出 ACAP 將有助於賽靈思在一個全新的市場與更高層次的對手展開新的競爭。

深鑑科技有著很好的出身,其核心團隊來自於清華大學與史丹佛大學,專注於下一代深度學習專用平臺、神經網路處理器、編譯器原創技術。深鑑科技是。國內 AI 晶片領域冉冉升起的一顆明星,才成立兩年收購前就已完成三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金沙江創投、螞蟻金服、三星風投、賽靈思、聯發科等知名機構和公司。據媒體報導,其估值一度超過 10 億美金

深鑑科技與賽靈思之前就是合作伙伴的關係,深鑑科技之前推出的亞里士多德架構及笛卡爾架構的 DPU 產品,都是基於賽靈思 FPGA 平臺。本次收購深鑑科技也讓賽靈思在人工智慧晶片上的話語權更大,未來與英特爾、英偉達等企業競爭,多了一個籌碼。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深鑑科技這樣一個成立兩年多的初創公司,被收購不失為好的結果。深鑑科技若是獨自戰鬥,未來將面臨諸多挑戰。目前 AI 成熟的應用場景太少,安防領域晶片的市場空間有限,備受矚目的無人駕駛汽車距離真正落地還有很長時間;其次,還需要面對英特爾、英偉達等超級巨頭的壓制。

No.8 看中虧損標的-北方華創收購Akrion

2018 年 8 月 8 日,北方華創公告稱,擬以在美國設立全資子公司的方式,以 1500 萬美元收購 Akrion 公司相關資產,以 6.9 的匯率折算即約為 1.04 億元。「收購的資產與公司目前清洗裝置品種實現較好互補。」北方華創在公告中表示。

不惜以超過 200% 的增值率將連虧兩年的資產納入麾下,北方華創對美國 Akrion Systems LLC 公司(以下簡稱 Akrion 公司)資產的興趣不小。Akrion 公司已資不抵債,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Akrion 公司資產總額為 5865.23 萬元,負債總計 3.28 億元,其中有息負債約 2.17 億元。

北方華創是目前國內積體電路高階工藝裝備的領先企業,擁有半導體裝備、真空裝備、新能源鋰電裝備及精密元器件四個事業群,為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提供全方位整體解決方案;Akrion 系統是領先的供應商先進的表面準備系統,主要用於製造太陽能,半導體和相關裝置。

北方華創為何要接受虧損資產?「Akrion 公司在精密清洗技術方面擁有多年技術積累和客戶基礎」,北方華創在 8 月 8 日的公告中表示,收購的資產與公司目前清洗裝置品種實現較好互補。

根據北方華創披露的資訊,Akrion 公司產品主要服務於歐、美、亞客戶,設立了 Akrion(S)Pte Ltd 子公司及 Akrion Taiwan Co.,Ltd. 和 Akrion Korea Ltd. 兩個孫公司,產品主要服務積體電路晶片製造、矽晶園材料製造、微機電系統、先進封裝等領域,在全球範圍內有千餘臺裝置應用在各類使用者生產現場,每年活躍客戶數量數十家。

將在海外設立公司進行收購的北方華創微電子是北方華創半導體裝備業務的重要載體,清洗機是其業務板塊之一。北方華創在 2016 年年報中披露,其 12 英寸清洗機累計流片兩已突破 60 萬片大關,而 2017 年的計劃則包括在銅互連清洗機等產品方面實現突破。

本次併購讓北方華創的產業佈局更加全面,從下游到上游全面鋪開。隨著新能源汽車、工業製造升級等機遇來臨,未來留給北方華創的機會將更多。對 Akrion 的收購除了提升實力與話語權,更重要一層意義是華創將以電子裝備及半導體器件的身份登上世界舞臺,進軍國際市場。

NO.7 改變光通訊市場格局-Lumentum 併購 Oclaro

2018 年 3 月份,蘋果供應商鐳射發射器廠商 Lumentum 以 18 億美元(現金加股票)的價格併購 Oclaro 公司,合併完成後 Oclaro 股東將擁有新公司 16% 的股份,兩家公司董事會對本次併購一致透過。

Lumentum 總裁兼 CEO Alan Lowe 表示,透過對 Oclaro 的併購,Lumentum 將獲得業界領先的磷化銦 (InP) 鐳射器、光子整合技術 (PIC) 和相干器件模組研發製造實力。2017 財年,Lumentum 營收達到 10 億美元,Oclaro 營收達到 6 億美元,分別位於光器件行業第二和第三位,僅次於行業老大 Finisar 的 14.5 億美元。

受益於蘋果公司對用於 3D sensor 的 VCSEL 鐳射器的海量需求,Lumentum 與 Finisar 成為去年來光器件行業最火熱的廠商,Lumentum 是蘋果長期以來的供應商。同時,Oclaro 也是歷史上併購經驗最豐富的光器件廠商之一,自成立以來不斷併購,此次併購將改變光通訊市場的競爭格局。此次 Lumentum 與 Oclaro 合併將使 Lumentum 一躍成為行業第一,改變光通訊市場競爭格局。

C114 迅對此表示,從 3 月份的 Lumentum 與 Oclaro 的併購,再到 Finisar 與 II-IV 的併購,可以看出國外廠商的策略是透過整合產業鏈,完成技術和業務轉型,使其產品覆蓋光器件、光模組領域的幾乎所有環節,從無源到有源,從晶片到模組,把握產業鏈條的每一個環節,牢牢佔據產業鏈的高階。這無疑會對中國的光器件企業造成很大的影響。

有業內人士表示,面對這樣的競爭環境,國內光器件的領頭企業也應該抓緊時間整合。誠然光器件是偏向於基礎研究的產業,尤其高階光晶片的研發,需要長期的持續性投資。但長期高強度的研發投資存在很大風險,預期回報率偏低,所以企業在加大投資的同時,國家應該在政策層面予以扶持。

NO.6 中國半導體最大併購-聞泰科技併購安世半導體

這次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已經是近期第三起國內上市公司併購海外半導體公司,此前還包括韋爾股份開價 150 億元對豪威發起併購,國記憶體儲晶片的龍頭企業兆易創新開價 65 億發起收購 ISSI。

在經過 200 輪競價後,聞泰科技獲得了收購安世半導體的資格。9 月 17 日晚,聞泰科技釋出了重大資產購買草案,公佈了此前收購安世半導體投資份額的最新進展和初步方案。10 月 25 日,聞泰科技披露了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預案,聞泰科技將以 251.54 億元併購安世半導體,對應取得安世集團 75.86% 的權益。

安世半導體的前身,是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恩智浦的兩大業務部之一的標準產品部。2016 年,建廣資產、智路資本與恩智浦達成收購協議,建廣資產以 27.6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81 億)收購恩智浦的標準產品部,重組為安世半導體,主要客戶包括汽車領域的博世、比亞迪,手機領域的蘋果、華為、三星、小米,硬體領域的亞馬遜、大疆、戴森等等。

聞泰科技是全球手機出貨量最大的 ODM 龍頭公司,市場佔有率超過 10%,處於產業鏈中游,上游主要供應商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電子元器件供應商。此外,穩態科技還進入了 VR/AR、車聯網/汽車電子、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等領域。而此次投資安世半導體進軍半導體領域,則可以與聞泰科技現有的業務產生較強的互補,共同挖掘產業協同效應。

從近年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來看,整個市場規模呈快速增長態勢。受物聯網、汽車電子等新興應用市場的推動,未來半導體將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尤其是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下游需求和製造市場,加之中國政府在半導體產業上的大力支援,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或許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發展最快的地區。在此趨勢下,安世半導體未來也將有望保持快速增長。

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作為中國最大的 ODM 廠商,聞泰科技選擇大力進軍上游半導體領域,不僅有利於自身對於關鍵半導體元器件供應的掌控,同時也是進一步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一個手段。

NO.5 硬碟市場變數-Marvell 併購 Cavium

2018 年 7 月份,Marvell 宣佈以 60 億美元完成對 Cavium 的收購。Marvell 表示,結合該公司的硬碟 (HDD) 與固態硬碟 (SSD) 儲存控制器、網路與無線連線半導體業務,以及 Cavium 的多核心處理、網路通訊、儲存連線和安全晶片業務,可望使 Marvell 定位的市場擴充套件到超過 160 億美元的規模。合併後的新公司年收入約為 34 億美元。

Mavell(注意區分不是漫威 Mavel) 是一家美國晶片製造商,專門製造儲存、通訊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晶片,由三位華人於 1995 年共同創立,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位列全球半導體企業 TOP20 行列。我們日常使用的很多 HDD/SSD/U 盤等儲存產品,都用了他家的主控,88SS1074 的出貨量已超過 5000 萬顆。

目前,Marvell 已將自己從儲存控制器(HDD/SSD/RAID 等)、網路和連線解決方案開發商轉變為具有更大潛力的公司。Marvell 現在寄希望於 AI、5G、雲端計算和邊緣計算等應用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在其致客戶的信中,Marvell 描述新產品組合時甚至將處理的位置放在儲存控制器之前。

Cavium 原名凱為網路,是一家美國無工廠半導體企業,創立於 2001 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荷西,生產以 ARM/MIPS 架構的 CPU/SoC,提供網路、影音與安全等功能,其處理器和開發板常用於路由器、網路交換器、網路附加儲存等產品。

近年來,儲存、無線等半導體市場競爭加劇,很多上游公司虧損嚴重,據Marvell財報顯示,2017 年第四季度,其主營業務 GAAP 淨虧損 7700 萬美元,上季度是贏利 7745 萬美元。Marvell 作為一家半導體上游的知名公司,透過收購競爭對手 Cavium,未來對於公司打造更全面的生態系統,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透過收購 Cavium 可以短時間整合優勢資源實現企業實力最大化,有助於 Marvell 在硬碟控制器與讀取通道之外尋求多元化;目前,這兩大業務佔據 Marvell 整體營收的最大部份。

Coughlin Associates 資深儲存分析師 Tom Coughlin 表示,硬碟市場的利潤與成長存在「長尾效應」,並集中於高容量的資料中心硬碟市場。合併主要是應對電腦行業日益萎縮的電腦硬碟和儲存晶片市場。他說:「雖然硬碟的單位數量下降,但總容量仍然持續上升。雖然多年來人們聲稱磁帶儲存已死,但它其實仍然存在,如今硬碟很可能開始走向類似的處境。」

Marvell 最近才完成長達 18 個月的重組,裁員近 40%,其中包括前執行長 Sehat Sutardja 和總裁 Weili Dai。兩位公司創辦人在去年因營收與獲利 (2015 年分別約為 36 億美元與 4.35 億美元) 大幅下滑至 26 億美元且虧損達 8.11 億美元而展開會計審查後下臺。

NO.4 日本半導體史上最大併購-瑞薩併購 IDT

2018 年 9 月,日本晶片製造商瑞薩電子釋出宣告稱,將以約 67 億美元全現金交易方式收購美國晶片製造商 IDT,以提升其在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方面的競爭力,預計此交易將在 2019 年上半年完成。

透過這筆收購瑞薩將獲得 IDT 在無線網路和資料儲存用晶片方面的技術,而這些技術對於自動駕駛汽車而言至關重要。瑞薩電子於 2010 年由日本電氣 (NEC) 晶片部門和瑞薩科技合併成立,而瑞薩科技則是由日立晶片部門與三菱電機合併組成。IHS Markit 資料顯示,2017 年瑞薩電子營收為 35.3 億美元,僅次於汽車半導體市場排名第一的 NXP 的 44.2 億美元。

IDT 是一家成立於 1980 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荷西市規模約 1700 人的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在通訊用晶片的設計/研發上擁有很高的技術力,2017 年度營收為 8.43 億美元。

此次收購將為瑞薩電子嵌入式系統提供豐富的模擬混合訊號產品,包括射頻、先進定時、儲存介面及電源管理、光互聯、無線電源及智慧感應。這些產品線與瑞薩電子先進的 MCU、SoC 以及電源管理 IC 結合,使瑞薩電子能夠提供綜合全面的解決方案,支援高效能資料處理日益增長的需求。豐富的解決方案供給涵蓋了外部感測器、模擬前端、處理器和介面,將為使用者提供最最佳化的系統。

NO.3 巨頭擴張-微芯併購美高森美

2018 年 3 月,美國晶片製造商微芯科技(Microchip Technology)宣佈同意以大約 83.5 億美元的總價現金收購美國最大的軍用和航天半導體裝置供應商美高森美(Microsemi)。作為一家晶片巨頭,此前微芯科技曾以 36 億美元收購同行 Atmel,這次收購同行美高森美,一方面讓自己減少一個勁敵,另一方面提升了自身的實力。

Microsemi 成立於 1960 年,是美國軍事及航空半導體裝置的最大商業供應商,產品主要應用在國防、通訊和航空航天領域,甚至包括太空等極端環境,其在軍事和航空應用晶片,以及資料中心和工業市場產品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美國微芯科技公司成立於 1989 年,美國上市公司。微芯是全球領先的微控制器和模擬半導體供應商,為全球數以千計的消費類產品提供低風險的產品開發、更低的系統總成本和更快的產品上市時間。

據瞭解,這筆交易將大大擴充套件 Microchip 在多個終端市場的市佔,包括通訊、航空和國防等市場。這些市場領域佔 Microsemi 銷售額的 60%左右。Microchip 表示,此次收購將使其服務的市場規模從 180 億美元擴大至 500 億美元以上。

NO.2 資本組局趁火打劫-貝恩併購東芝晶片儲存業務

2018 年 6 月 1 日,貝恩資本正式宣佈,已完成對東芝儲存器部門(TMC)的收購,交易額約為 180 億美元,之後該部門將成為一家獨立的日本公司。

東芝子公司東芝儲存是全世界僅次於韓國三星的 NAND 晶片生產廠商。2017 年 9 月,在經過一番緊密的談判後,東芝宣佈同意將其晶片業務出售給貝恩資本牽頭的日美韓財團,交易金額約 180 億美元。東芝做出此次出售半導體晶片業務的原因是其在核電業務上的投資失利,而無法按期償還融資款。

貝恩資本是美國一傢俬人股權投資機構,為此次「趁火打劫」東芝半導體儲存晶片業務,它拉來了眾多產業資本,例如戴爾、希捷、金士頓、蘋果、海力士以及日本的財團保谷 Hoya 等。

這其中最應該注意的是韓國的 SK 海力士半導體公司,這家半導體公司在 NAND 晶片業務上世界排名第五。作為財團的重要成員,尤其是與東芝 NAND 晶片業務具有相同業務的成員,必然會參與到東芝 NAND 晶片業務的具體重組中,從而使得世界 NAND 晶片業務更加集中,形成高度壟斷風險。

可以預見的是,這將在一定程度抑制發展中的中國儲存廠商。近兩三年以來,世界儲存晶片市場供不應求,以韓國半導體企業為主體的半導體公司迅速崛起。韓國三星就是因為儲存業務的繁榮而於 2017 年超越英特爾成為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半導體公司。

如果在儲存晶片業務上排名第二的東芝 NAND 晶片業務再進入韓國公司的旗下,行業壟斷將急劇增加。而中國正在建設的儲存晶片公司,例如長江儲存、福建晉華、合肥睿力的發展將會受到很大的壓制和抑制,從而使中國半導體儲存晶片業務嚴重受到行業壟斷的影響。

NO.1 一發不可手勢-博通併購 CA

2017 年,博通可謂是徹底火了一把,透過對高通的「惡意收購」讓大家持續關注;2018 年,博通與 CA 達成協議,以 189 億美元收購軟體公司 CA。目前,這項交易已經獲得美國反壟斷部門批准,還需要獲得歐洲和日本的反壟斷機構的批准,預計在 2018 年第四季度完成。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荷西的特拉華州的博通是一家領先的數字和模擬半導體連線解決方案設計、開發和全球供應商。該公司廣泛的產品組合服務於四個主要終端市場:有線基礎設施、無線通訊、企業儲存和工業等。

配合博通的有線基礎設施產品、無線通訊系統以及儲存和工業產品,此次收購專門開發基於雲端的和傳統的企業軟體的 CA,一方面幫助博通實現業務多樣化,另一方面提升博通的雲端計算,使得博通成為雲端計算和其他關鍵服務提供商的首選。

博通在收購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尤其是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廠商,CA 公司與博通既是競爭對手,也算是合作伙伴,在企業管理軟體方面,CA 公司的產品很有競爭力。

博通作為一個晶片廠商,本次收購 CA,擴大了自己的產品線,硬體到軟體通吃,也顯示了自己的野心;但是在龐大的業務佈局面前,除了新公司的盈利水平待考證之外,管理者之間的磨合也將是一大難題。

儘管併購 CA 並不能帶來業績上的顯著增長,但卻可以使博通業務多元化,擴充軟體業務,並帶來穩固的現金流。去年,CA 營收達 42 億美元,經營現金流達到 12 億美元。此次收購是博通的戰略勝利,在收購競爭對手高通公司失敗後,博通進一步推進了收購「關鍵技術業務」的使命。

結 語

儘管 2018 年半導體行業的整體併購規模在鎖緊,但在中國和日本均產生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半導體併購事件,亞洲的半導體產業正在崛起,一度被美國稱霸的半導體舞臺出現了更多中國公司身影。其中,北方華創不惜以超過 200% 的增值率收購連虧兩年的美國 Akrion,很好地說明了中國半導體在技術和產業資源方面需要更多的整合佈局。

此外,由於海外上市的半導體企業普遍估值較低,市盈率在 10-15 倍。即使不考慮產業整合帶來的回報,僅僅是推動海外上市的半導體企業迴歸國內資本市場,也有較高的預期回報。

具體在儲存、光通訊等細分市場,產業併購則增添了更多變數與寡頭趨勢——中小型的創業公司很難形成對歐美巨頭的威脅,到最後難改被巨頭收購的命運。

而從 AI 領域來看,大魚吃小魚的故事也一直在上演,行業內的併購案逐年增多。據 CB Insights 的資料顯示,2010 年至今,Alphabet 在 AI 領域進行了多達 14 筆收購,蘋果進行了 13 筆收購,Facebook 完成了 6 筆收購,英特爾、亞馬遜、英特爾、微軟各完成了 5 筆收購。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半導體仍然受制於已開發國家的限制,尤其是在通用晶片和高精度半導體技術上。據公開資料統計,2017 年半導體行業進口額高達 2587 億美元,產生貿易逆差達 1925 億美元,預計 2018 年進口額將接近三千億美元,國內半導體企業的發展和突破迫在眉睫。

晶片產業涉及最核心的架構、工藝、系統等技術,國產化過程並非一日之功,全球晶片幾乎大多數都是基於英特爾、AMD、ARM 等架構,想在這個行業上有所突破,中國晶片公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