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世界正在發生變化要求資料領導者做出的三個關鍵改變

qing_yun發表於2024-02-04

資料世界中的工作從未如此令人興奮。二十年前,資料被認為是後臺職能。到 2023 年,它將成為組織競爭優勢的核心。數字化加速了 IT 領導者特別關注其資料、人工智慧和分析資料資產的需求。

除了需要滿足公司的目標以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客戶體驗和最佳化運營之外,技術領導者還將看到資料以新穎的方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根據 Gartner 的統計,25 %的傳統大型企業 CIO 將成為對數字業務運營結果負責。為了取得成功,技術和資料領導者需要評估快速發展的資料空間的好出、壞出和挑戰。

一 好處:資料組織現在是一個價值組織

這是個好訊息:83%的公司表示他們已任命一名高管來推動其資料戰略。這意味著 10 年內增長了約 700%,2012 年只有 12% 的公司擁有首席資料官。其中 70% 的資料領導者向公司總裁、執行長、營運長或資訊長彙報,使他們能夠專注於是什麼創造了商業價值,而不是那些看起來像成本中心的活動。

此外,技術高管現在正在組建他們的團隊來支援資料產品的構建。據《哈佛商業評論》報導,這可以將在新用例中實施資料所需的時間減少多達90%,將總擁有成本降低多達 30%,並減少風險和資料治理負擔。

因此,近40%的資料領導者表示,他們的資料戰略採用了產品管理導向,聘請資料產品經理來確保資料產品團隊的成員不僅建立演演算法,而且還協作部署整個關鍵業務應用程式。

二 壞處:資料領導者被誤解

雖然 92% 的公司表示他們看到了資料和人工智慧投資的回報,但只有40%的公司表示 CDO 角色目前在其組織內是成功的。

資料負責人聽起來也相當沮喪:62% 的人表示他們覺得自己的角色鮮為人知。他們指出了新生組織的典型問題:期望過高、章程不明確以及難以施加影響。

這往往會讓所有相關人員感到沮喪:財富 1000 強公司聲稱,只有一半的資料領導者能夠利用資料推動創新,25% 的公司表示,他們對組織內的資料沒有單一責任。

結果:近75%的組織未能建立資料驅動型組織。

這表明資料領導者顯然需要以一種能夠為僱主快速增加可見價值的方式構建資料組織。

三 挑戰:資料領導任期較短

更糟糕的是,資料領導者的平均任期還不到950天。相比之下,執行長的平均任期為 7 年,資訊長的平均任期為4.5年多一點。

當資料領導者沒有時間建立其組織透過資料取勝所需的結構時,每個人都會失敗。最佳實踐丟失;資料工程師、分析師和科學家的可信度受到影響;商業夥伴對其領導層建立他們所致力於的資料驅動型組織的能力失去信心。

四 資料管理工作的重點

希望是存在的:根據最近的研究,儘管宏觀經濟危機可能迫在眉睫,但超過三分之二的資料領導者 ( 68% ) 希望在 2024 年增加資料管理投資。

正如統計所示,平均而言,CDO 和 CIO 管理的預算其中約 50% 用於人員費用,40% 用於第三方軟體,10% 用於公司管理費用。

看看他們今年決定如何管理投資將會很有趣。最近的一份報告表明,52% 的資料領導者將首先關注改善資料和流程的治理,其次是文化和素養 (46%),第三是獲得客戶的整體檢視 (45%)。

隨著行業從建立資料管道和靜態儀錶板的集中式資料團隊轉向資料網格模型,資料領導者還需要調整其團隊結構。這是資料從業者在業務領域中所處的位置,擁有自己的資料,開發動態資料產品和應用程式。

資料網格模式使資料和分析專案更接近業務線,為業務使用者帶來切實的投資回報。約 60%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在未來五年內轉向資料網格模式。CDO至少應該依賴四個關鍵角色來構建這個新模式:資料產品經理、專案經理、使用者體驗領導者以及資料工程師。

雖然其中一些職位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但對於資料專業人員來說,資料產品經理是一個新興的職業機會。

五 資料領導者的三個關鍵改變

從技術角度來看,資料領導者需要做出三個關鍵改變:

從資料倉儲轉向資料湖,以經濟高效地支援不斷增長的資料量、種類和速度,並減少耗時且昂貴的資料移動。

從孤立的商業智慧儀錶板過渡到企業級資料產品(全球可用、高度可靠並針對高資料量進行了最佳化)並達到消費級場景(快速且響應迅速,針對高併發進行了最佳化並實時工作)。

越來越關注實時和人工智慧操作。提供高價值的客戶體驗需要針對實時決策來最佳化組織的資料和分析基礎設施。不幸的是,資料團隊的資料和輸入太多,無法提供他們所需的支援。根據最近的 CDO 調查,55% 的組織表示管理著 1,000 個或更多資料來源。資料碎片化和複雜性是數字化轉型的第一大障礙。領導者必須找到方法建立一個能力中心,以便在其統一資料平臺上部署智慧服務。

總而言之,資料和分析對企業變得越來越重要,並吸引了企業領導者的大量投資。然而,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資回報率,企業資料領導者應該適應他們的組織結構、他們所追求的戰略以及他們所購買的技術型別,以推動可衡量和有形的業務價值。

來自 “ 資料驅動智慧 ”, 原文作者:曉曉;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3jXfNAVcEK6_yYWyXIuGhQ,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