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 RAG:Memobase 為 AI 應用注入長期記憶丨社群來稿
本文由 RTE 開發者社群成員透過社群網站投稿提供,如果你也有與實時互動(Real-Time Engagement,RTE)相關的專案分享,歡迎訪問網站 rtecommunity.dev 釋出,優秀專案將會在公眾號釋出分享。
目錄
什麼是 AI 記憶?
AI 記憶的型別
短記憶 vs. 長記憶
User Memory vs. Agent Memory:兩種記憶,兩種側重
記憶 vs. RAG:到底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 AI 應用需要記憶?
現在的長記憶方案有哪些?
記憶設計機制對比
現有記憶方案的常見問題
Memobase:為 AI 原生應用打造的長記憶解決方案
為什麼選擇 Memobase?
Memobase 的核心功能
Memobase 的應用場景
大模型廠商的記憶服務 vs. 第三方提供商如 Memobase,該如何抉擇?
🚀 即刻啟程,為你的 AI 產品注入長記憶
你是否也曾對 AI 聊天產品的 “健忘症” 感到抓狂?聊了幾句之後,它就忘了你是誰或者聊過什麼?又或者,你正在開發一款 AI 應用,希望能加入 長期記憶功能 ,卻不知從何下手?
其實,現在的很多 AI 產品團隊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如今大多數 AI 應用大多缺乏長期記憶,導致使用者體驗冷冰冰的、缺乏人情味。
Memobase 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生的:作為一個開源的記憶解決方案,我們希望可以徹底改變 AI 應用記憶和理解使用者的方式,讓你的 AI 產品可以提供更貼心、更溫暖、更懂你使用者的互動體驗。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
什麼是 AI 長記憶?
它為何重要?
Memory 和 RAG 的區別
User memory 和 Agent memory 的區別
現有解決方案的特點及其不足之處。 現有的解決方案有哪些,他們各自的優劣勢,以及如何判斷它是否適合你的 AI 應用
什麼是 AI 記憶?
簡單來說,AI 記憶可以看作是 AI 當前有限上下文的一種擴充。在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使用者或者 agent 可能會產生海量的資料,甚至達到數百萬到數千萬條,然而 AI 大模型能夠處理的上下文是有限的,通常在 8K 到 128K tokens。這就意味著,僅靠 AI 自身的上下文處理能力,是無法完全應對如此龐大的資料量的。
因此,為了實現產品的完整功能,就需要引入一些額外的機制。例如,現在比較常見的對話 session 機制,就是透過重新開啟對話視窗來清空之前的對話內容。但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資訊的丟失。
AI 記憶的核心目標是在儘量減少資訊損失的前提下,讓產品能夠容納的上下文近乎無限。它就像是為 AI 開啟了一扇通往更廣闊資料世界的大門,使得 AI 能夠更好地處理和利用海量資料,從而提升產品的效能和使用者體驗。
AI 記憶的型別
短記憶 vs. 長記憶
短記憶:就像電腦的記憶體,負責儲存當前對話中的資訊,幫助 AI 理解使用者的實時意圖。例如,使用者問 “第二個選項怎麼樣?”,AI 需要記住之前討論過的選項才能給出合適的回答。
短記憶的特點:
維持當前對話的上下文,通常只針對一個會話。
依賴對話歷史或會話狀態實現。
受限於 token 長度(通常 4k 到 32k tokens)或會話時長。
會話結束後,自動清空。
長記憶: 就像電腦的硬碟,負責儲存使用者的身份、偏好、歷史互動等資訊,讓 AI 產品能夠像個知己一樣,在每一次互動中都能更貼心更有溫度。例如,AI 可以記住使用者喜歡簡單的解釋,在某些事情上遇到過困難等等。
長記憶的特點:
跨會話儲存:不侷限於當前對話。
需要結構化儲存和高效的檢索機制。
用於儲存模式、偏好和歷史互動資訊。
需要定期更新和維護。
User Memory vs. Agent Memory:兩種記憶,兩種側重
AI 的記憶系統可以針對兩個物件設計:User Memory 和 Agent(智慧體)Memory 。它們的功能各不相同,但目標都是提升使用者體驗。
User Memory:理解使用者,建立 “個人檔案”
使用者記憶的重點是圍繞每位使用者建立詳細檔案,從而記住他們的偏好、個性化需求和關鍵事件。
組成部分 :
使用者畫像: 包括基本資訊(年齡、興趣)、偏好、關係網路等。
應用場景資料: 比如心理諮詢應用中使用者的性格特質,或者教育應用中使用者的學習風格(比如 “視覺型”)。
關鍵事件: 比如某使用者的健身計劃開始日期,或某段感情關係的變化。
示例程式碼:
const userMemory = { profile: { learningStyle: 'visual', technicalExpertise: 'beginner', preferredExamples: 'real-world' }, events: [{date: '2025…', emotion: 'happy', learn: 'Memobase, a user-profile memory backend…'},{date: '2025…', emotion:...} ]};
適用場景: 需要高度個性化體驗的應用,尤其是 2C 的應用,比如教育,筆記,陪聊,虛擬伴侶,遊戲等泛娛樂類的應用。
Agent Memory: 則側重於 AI Agent 自身的學習與能力發展。它相當於為 AI 構建自己的記憶庫,包括比如:
工作流程記憶:回憶多步驟流程、API 呼叫以及與環境的互動,使其能夠更高效地完成任務。這與開發者隨時間積累程式設計技能頗為相似。
技能積累:學習特定技能,如程式設計、資料分析或影像識別,以應對日益複雜的任務。
錯誤日誌:記住過去的錯誤,避免重複,並持續提升效能。
示例程式碼如下:
const agentMemory = { personality: { communicationStyle: 'friendly_professional', expertiseAreas: ['technical_support', 'onboarding'], responseFormat: 'step_by_step' }, skills: { Github_PR_Merge: 'When I merge a PR, I should use rebase rather than merge…', Buy_Flight_Tickets: 'I should first search for the starting location and landing location on Google, then select booking.com because I have the permission to …'… }};
Agent memory 更傾向於最佳化工作流程,適合生產力、服務與自動化類應用,例如客服機器人,生產力工具和智慧助手。
記憶 vs. RAG:到底有什麼區別?
嚴格來說,記憶是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的一個子集。兩者都需要從外部提取資訊並融入到 AI 的生成提示中,但它們的應用場景和目標差異明顯。
核心區別:
1.規模和範圍
RAG: 用於在大型文件集合中檢索資訊(如公司 Wiki、技術文件等)。
記憶: 專注於從使用者互動中管理個性化資訊,尤其是多使用者環境。
2.資訊密度
RAG: 處理密集型的非結構化資料,比如文字或表格,通常用於事實檢索。
記憶: 處理多會話的使用者/Agent 資料,更注重互動體驗。
3.檢索方式
RAG: 藉助語義搜尋和嵌入式檢索,匹配精確文件。
記憶: 傾向於總結和壓縮互動中的關鍵點,最佳化上下文體驗。
如何選擇?
RAG 更適合: 搜尋大規模知識庫(如內部文件或技術資料),需要高度準確性和擴充套件性。
記憶更適合: 管理使用者個性化資訊,提升多會話的連續體驗。
總之,RAG 和記憶並不是非此即彼的互斥關係,而是互補的工具。RAG 解決的是廣泛的知識檢索問題,而記憶的目標是讓 AI 具備貼心的個性化互動能力。如果你想打造一款能記住使用者需求、提供真正個性化服務的 AI 應用,記憶無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一個簡化的知識分層框架
為了更好地理解記憶和 RAG 的區別,我們可以將知識分為三個層次:
通用知識: 通常已經內嵌入基座模型之中。
組織知識: 內部文件和資料集,通常使用基於向量資料庫的 RAG 。
使用者特定知識: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資訊,需要作為使用者和 AI 產品互動的上下文,這就是記憶不可或缺的地方。
啥時候用 RAG?
如果你的應用需要在大型知識庫中進行精確搜尋,例如公司內部維基、技術文件或大量資料集,那麼 RAG 會是你的首選。
啥時候用記憶?
如果你關注的是長期互動,尤其是資訊密度較低的對話資料(例如,總結一系列聊天),那麼記憶是更好的選擇。
為什麼 AI 應用需要記憶?
我們已經瞭解到,AI 能夠利用各種型別的知識,從海量的全球資料到公司特定的資訊,但 使用者級記憶 的真正價值在於,它可以讓 AI 更加智慧和貼心。為什麼記憶對 AI 應用這麼重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 個性化互動
想象一下,一個 AI 助手不僅能記住你的興趣愛好,還能記得你喜歡的笑話風格。每次跟你聊天時,它都能聊到點上,讓你感覺它更像一個真正的朋友,而不是冰冷的機器。這種個性化的體驗,不僅更有趣,也讓使用者更願意長期使用。
2. 上下文連貫性
如果你告訴 AI 聊天產品:“我今天想吃漢堡和薯條。” 普通的 AI 可能會直接給你推薦附近的餐館。但一個有記憶的 AI 可能會提醒你:“可你不是說要鍛鍊三個月練出六塊腹肌嗎?” 這樣的互動不僅更聰明,也讓使用者覺得 AI 更懂自己。
3. 節約成本
我們參與的一個聊天機器人專案,在引入 Memobase 後,透過從 32K 切換到 8K 上下文視窗模型,把大語言模型(LLM)的成本降低了多達 70-75% 。因為 Memobase 可以有效地管理使用者特定知識,而無需在輸入提示中不斷重複冗長的對話歷史記錄。這種最佳化不僅節約了資源,還讓應用執行得更快。
總結一下,記憶不僅僅是一個錦上添花的功能,它是讓 AI 從普通的工具變成真正有溫度的助手的關鍵。而像 Memobase 這樣的專業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你有效管理大規模使用者的長記憶。
現在的長記憶方案有哪些?
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很多長記憶方案被設計出來以提升使用者體驗。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這些方案的優缺點,以及它們各自適用的場景。
記憶設計機制對比
這裡我們以一個表格的形式,對比現在最主流的記憶設計機制:
下面是一個具體的例子,幫助大家理解這幾種記憶機制的區別:
現有記憶方案的常見問題
儘管市面上有很多記憶解決方案,但它們往往存在一些侷限性。LangGraph 團隊總結得很好:
“目前的大多數 ‘智慧體記憶’ 產品都太通用化了。試圖滿足所有需求,結果卻沒有一個能真正解決使用者的痛點。”
如果你計劃為自己的應用增加記憶功能,以下幾個問題值得認真思考:
1. 記憶系統會記住哪些內容?
你清楚系統會記錄什麼嗎?很多現有方案並不允許開發者決定記什麼、不記什麼。但不同的 AI 應用對記憶的需求完全不同,比如:
一個老師的 AI 助手需要記住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個虛擬秘書需要記住會議日程;
一個陪伴型 AI 則更關注你的興趣和情感狀態。
然而,現在許多解決方案完全依賴 AI 來決定記錄什麼。這種做法要麼會導致 過度記憶(無用資訊太多,成本飆升),要麼會 遺漏重點(關鍵資訊沒被記住)。
2. 增加記憶功能會影響效能嗎?
有些記憶系統要求在使用者互動過程中實時更新記憶(比如透過函式呼叫或工具操作)。這種方式可能導致:
效能下降: AI 同時處理記憶更新和使用者互動,效率低下;
提示覆雜: 為了管理記憶,提示詞會變得複雜難懂,難以最佳化和除錯。
更高效的解決方法是將記憶功能解耦——也就是讓記憶成為一個獨立的儲存層,專門負責記憶的讀寫操作,而不干擾 AI 產品的主要互動職責。
3. 記憶功能會不會增加太多成本?
記憶不是免費的,更新和管理記憶需要消耗額外的計算資源。常見的兩種更新機制:
-
實時更新(Hot-Path Update): 每次使用者互動後立即更新記憶。這種方式可以保證記憶是實時的,但會:
- 增加延遲: 等待記憶更新會拖慢響應速度;
- 提高成本: 更新頻繁,計算資源需求更大。
-
批次更新(Batch Update): 會話結束後統一處理記憶更新。這種方式更經濟:
- 減少延遲: 使用者體驗更流暢;
- 節約成本: 批次處理更高效。
其實,大多數場景下並不需要實時更新記憶,因為 AI 本身可以暫時記住當前對話的上下文。只要確保下次使用者互動前,記憶能被正確更新就足夠了。所以,對於使用者記憶來說,批次更新 往往是更合適的選擇。
總結
雖然目前有許多 AI 記憶解決方案,但大多數都存在定製化不足、效率低下或成本高昂的問題。那些一刀切的方法、複雜的函式呼叫以及實時更新的弊端表明,開發者需要更靈活、更實用的解決方案。我們 Memobase 團隊堅信以使用者為核心設計、優先採用批次更新以及儲存層解耦的理念,相信這對大部分 AI 應用,尤其是 2c 應用,是更高效更實用的記憶方案。
Memobase:為 AI 原生應用打造的長記憶解決方案
透過深入分析現有的 AI 記憶方案,我們發現了一個明顯的問題:當前的大多數解決方案在構建一個高效、靈活、可控的記憶系統上捉襟見肘,無法滿足大多數 AI 原生應用的需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開發了 Memobase,希望可以填補這個記憶解決方案的空白,幫助 AI 產品團隊打造全新一代的 AI 原生應用。
為什麼選擇 Memobase?
Memobase 不只是一個普通的記憶解決方案。它是一種全新的理念,專門用來解決傳統 AI 記憶的限制:
1. 基於使用者檔案的強大系統
雖然 “使用者檔案記憶” 的概念已經存在,但卻缺乏真正強大、易用的開發者友好型工具,能充分釋放其潛力。Memobase 則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生。
2. 靈活定製,讓產品團隊掌控記憶
我們深信,AI 產品團隊應該對儲存的資料以及其組織方式擁有完全的掌控權。Memobase 的靈活架構讓你可以根據應用需求,自定義記憶結構。
3. 記憶分層:減負提效
Memobase 將記憶當作一個獨立的儲存層,而不是讓 AI 在每次互動時都實時更新記憶。這種解耦的設計不僅提升了效能,還降低了成本,同時簡化了開發流程。
4. 核心設計:批次處理
Memobase 支援批次處理,以非同步方式更新記憶。即便你的應用需要服務大量使用者,它也能保持快速響應。
Memobase 的核心功能
📁 Profile-based 的架構
結構化儲存,易於理解和檢索: Memobase 圍繞使用者 profile 構建記憶,提供清晰的結構,便於儲存和呼叫資訊。
量身定製: 你可以根據自己產品需要自定義 profile 結構。例如,健身應用可以儲存使用者的鍛鍊歷史、飲食偏好和健身目標,而語言學習應用則可以記錄詞彙進度、語法熟練度和學習偏好。
隨使用者成長動態調整: 隨著 AI 對使用者瞭解的深入,profile 內容可以動態更新和擴充套件,提供更個性化的體驗。
🔐 隱私與安全
資料所有權: Memobase 讓你完全掌控使用者的資料。你來決定儲存什麼、怎麼用以及保留多久。
隱私至上: 內建的隱私保護功能確保符合 GDPR 等資料隱私法規。
審計與監控: 提供了工具來監控記憶使用情況、跟蹤變化並確保資料完整性。
🌐 可擴充套件性與高效能
可擴充套件性: Memobase 可以輕鬆支援數百萬使用者,並隨你的應用擴充套件而無縫擴充套件。
資料庫級的效率: Memobase 借鑑成熟的資料庫設計原則,確保快速、高效的資訊儲存和檢索。
最低延遲: 經過效能最佳化,確保 AI 能在毫秒級別訪問所需資訊。
🤖 開發者友好
簡單易用的 API: Memobase 提供乾淨、直觀的 API,方便與現有工作流整合。
內建批次處理: 不用你自己構建非同步更新機制,Memobase 已為你打包好所有必要功能。
豐富的文件與支援: 我們提供詳細的文件和支援社群,幫你快速上手。
🚀 內建記憶模板
利用最佳實踐: Memobase 的模板融入了來自教育、虛擬伴侶、遊戲等領域的最佳實踐,為主流 AI 產品品類預設了一系列高效的記憶模板。
快速開發,專注創新: 透過直接使用模板,你可以節省時間,將精力集中在打造應用的核心差異化功能上。
示例: 比如,AI 伴侶模板可能會包含預定義的欄位,像個性特徵、使用者興趣(書籍、電影、音樂、愛好)、關係歷史(重要日期、共享經歷)、溝通風格偏好,甚至還有內部笑話。它還可以建議根據對話更新記憶的方法,比如情感分析來衡量使用者的情緒狀態,主題提取來識別關鍵討論點。你可以直接使用這些模板,或者根據自己的特定需求進一步定製它們。
為了給你一個更直觀的體感,下面是從我們的一個模板中摘錄的一段,大致展示了可以儲存的資訊類別。
- topic: "Special Events"description: "使用者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里程碑。"sub_topics:- name: "Anniversaries"description: "結婚紀念日、戀愛紀念日等。"- name: "Trips"description: "使用者和 AI 伴侶一起進行的旅行。"- name: "Date Plans"description: "關於未來約會或外出的計劃和討論。"- topic: "Relationships"description: "記錄使用者的關係資訊,特別是和 AI 伴侶的關係。"sub_topics:- name: "Marital Status"- name: "Friendships"- name: "Family Relationships"- topic: "Personality"description: "記錄使用者的個性或偏好的他人個性特徵。"sub_topics:- name: "User Personality"- name: "Preferred Personality"description: "AI 伴侶的偏好個性特徵(例如,溫柔、冷靜、有點受虐傾向、外表冷漠但內心熱情、忠誠)。"- topic: "Basic Information"sub_topics:- name: "Birthday"- name: "Age"- name: "Occupation"- name: "Habits"- topic: "Interests and Hobbies"sub_topics:- name: "History"- name: "Fortune Telling"- name: "Food"- topic: "Important Memories"description: "收集事件的記憶,例如生病,每個事件類別都有子型別。"sub_topics:- name: "Illness"- name: "Final Exams"- name: "..."
Memobase 的應用場景
Memobase 立志幫助 AI 原生產品打造更貼心更有溫度的產品。我們在與多家頭部 AI 應用的種子客戶深入合作,這些應用涉及 AI 虛擬陪伴,AI 教育、AI 遊戲等等。在這些合作中,這些合作中我們不僅共同開發並完善 Memobase 的功能,還幫助我們打磨了最佳實踐的記憶模板。以下是 Memobase 的一些典型應用場景:
🎓 AI 虛擬陪伴:建立更深層的連線
個性化互動:讓你的 AI 虛擬陪伴產品能夠好的記住使用者喜好、生活事件和對話內容的 ,給使用者更貼心更溫暖的互動體驗。
高情商回覆:記錄使用者的情緒狀態變化,讓產品能夠調整自己的回應。比如當使用者經常表現出低落情緒時,為使用者提供適當的支援或鼓勵。
共同成長:打造與使用者一同成長和進化的產品,逐步積累共同的經歷,深化彼此的情感連線。
🛎️ 教育平臺:個性化學習
詳細學生檔案: 包括學習風格、優點、缺點、進步速度等,把教育體驗根據每個學生的獨特需求來量身定製。
個性化課程: 根據學生的表現動態調整課程。比如學生在某個領域很厲害,AI 就能引入更高階的概念,或者跳過他們已經掌握的內容。
精準幫助: 找出學習上的漏洞,及時干預。要是學生在某個概念上卡殼了,AI 就能提供額外的練習、其他的解釋方式,或者給他們找些相關的資源。
✍️ AI 遊戲:打造沉浸式體驗
有記憶的 NPC : 為 NPC 新增記憶功能,讓他們能夠記住玩家的行為,增加真實感。比如,一個商店老闆記住了你的購買記錄,一位任務釋出者記得你的功績,或者一個競爭對手根據你的玩法調整策略。
動態敘事: 根據玩家的選擇和行動來編織故事。Memobase 能存玩家旅程的詳細歷史,讓遊戲生成個性化的故事線和劇情。
🏥 AI 筆記和情感療愈
深入洞察: AI 可分析日記內容,發現模式、反覆出現的主題和情感趨勢,給使用者對自己想法和感受的寶貴洞察。比如,一款應用可能發現你在缺乏運動的日子情緒較低,或者某些主題總會引發焦慮情緒。
個性化反思: AI 能找出相關的過往條目,幫使用者反思個人成長、追蹤目標進度,或者從新角度看待當前的挑戰。
動態干預: AI 能根據使用者當前的情緒狀態和過往經歷來調整回覆和干預方式。比如使用者要是正經歷某種情緒問題,AI 就能想起之前成功的應對策略,或者引導他們做些穩定情緒的練習。
大模型廠商的記憶服務 vs. 第三方提供商如 Memobase,該如何抉擇?
不少朋友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大模型廠商會不會自己推出記憶解決方案呢?我們的答案是:也許會。
據我們瞭解,目前大多數大模型廠商尚未推出獨立的記憶服務,只有比如位元組在小規模測試豆包的記憶方案。即使未來他們推出了相關解決方案,像 Memobase 這樣獨立且專注的記憶服務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擺脫供應商鎖定,保持靈活性
與不同基座模型的相容: 大部分 AI 產品團隊希望保持靈活性,不和單一大模型廠商深度繫結。他們希望根據具體需求選擇最合適最便宜的基座模型,甚至隨著技術演變隨時切換。Memobase 提供了完全獨立的記憶層,無論你使用哪種基座模型都能完美相容。
解耦記憶層: 透過將記憶管理與基座模型解耦,Memobase 讓你的開發團隊可以快速獨立性構建記憶管理功能,並不對任何基座模型有依賴關係。
2. 聚焦於記憶,功能更強大
聚焦 AI 記憶: 打造最優質的記憶解決方案是 Memobase 的核心願景,而不是幾十甚至上百個功能之一。這使我們能夠聚焦解決 AI 記憶的問題,這種專注使我們可以打磨出更具創新性、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經過驗證的效能: 在和我們種子使用者的測試中,Memobase 的效能已超越對比基座模型廠商提供的記憶方案。
記憶對大模型廠商的優先不高: 大模型廠商更多關注於擴充套件模型能力和提升通用效能,大多數大模型廠商現在的估值讓他們無法聚焦記憶,給記憶功能分配較高的優先順序和投入大量的資源。
3.開源的力量
公開透明: 大多數大模型廠商提供的記憶功能,已經部分第三方的記憶方案是閉源的或者是黑盒模式運作,Memobase 是完全開源的。
社群驅動: 開源的方式鼓勵社群參與和貢獻,同時讓開發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對 Memobase 進行定製和擴充套件。
快速迭代創新: 開放協作的開發模式讓創新速度更快,為每個人打造出一個更強大、更靈活的記憶解決方案。
🚀 即刻啟程,為你的 AI 產品注入長記憶
想為你的 AI 產品快速加入長記憶功能,讓她提供更貼心更溫暖的使用者體驗嗎?以下是幾種快速入門方式供你選擇:
1.瀏覽我們的 GitHub 倉庫(https://github.com/memodb-io/memobase):深入瞭解 Memobase 的工作原理。
2.檢視完整文件(https://docs.memobase.io/):我們的文件包括簡單易懂的分步教程,幫助你輕鬆上手整合 Memobase。
3.加入我們的微信群: 與其他開發者交流,分享你的問題和反饋。也可以透過下面的二維碼掃碼入群,也可以新增 Memobase 團隊小夥伴的微信:zhao-hanbo
Memobase 是開源專案,歡迎你貢獻程式碼、改編專案,或基於它開發屬於自己的解決方案。現在就開始著手打造更智慧、更個性化、靠記憶驅動的 AI 應用吧!
以上資訊由 RTE 開發者社群成員透過社群網站投稿提供,如果你也有與實時互動 ( Real-Time EngagementRTE) 相關的專案分享,歡迎訪問網站 rtecommunity.dev 釋出,優秀專案將會在公眾號釋出分享。同時還有 RTEMeetup demo 分享、《編碼人聲》播客錄製、RTE Open Day 展位優先申請等機會。
有意投稿者請聯絡微信 creators2022 請備註身份和來意。
相關文章
- 使用Spring AI + Redis 建立RAG應用SpringAIRedis
- RAG應用
- 社群來稿丨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實時多模態智慧體框架,TEN Framework 為構建下一代 AI Agent 而生智慧體框架FrameworkAI
- AI大模型企業應用實戰(25)-為Langchain Agent新增記憶功能大模型LangChain
- 裝置管理系統AI大模型應用RAG案例AI大模型
- RAG應用評估
- RAG應用開發實戰(01)-RAG應用框架和解析器框架
- AI原生應用為百度帶來新增量AI
- 整合長期記憶,AI實現自我進化,探索大模型這一可能性AI大模型
- 教育行業AI應用Cerebrium建立實時RAG語音智慧體行業AI智慧體
- Spring AI中使用嵌入模型和向量資料庫實現RAG應用SpringAI模型資料庫
- Redis資料已經過期了,為什麼還佔用記憶體?Redis記憶體
- golang 切片記憶體應用技巧Golang記憶體
- 從幾個例項來記憶Activity的生命週期
- LLM學習(四)——構建 RAG 應用
- 長期記錄
- AI量化交易合約策略系統開發功能解析丨APP丨應用丨defiAIAPP
- Java應用程式中的記憶體洩漏及記憶體管理Java記憶體
- 創新能力超越AI Scientist,上海AI Lab「AI 科研團隊」VirSci來了AI
- 傲騰持久記憶體如何為資料賦能,加速應用落地?記憶體
- 分析並優化 Android 應用記憶體佔用優化Android記憶體
- volatile的記憶體語義與應用記憶體
- Netweaver工作程式的記憶體限制 VS CloudFoundry應用的記憶體限制記憶體Cloud
- 記憶研究重磅突破!Cell:前內側丘腦對長期記憶的選擇和穩定起作用!
- IJCAI 2020滅霸式拒稿,AI審稿是否更公平?AI
- RAG知識庫最佳化之Rerank應用
- linux mmap應用與驅動共享記憶體Linux記憶體
- 應用 AddressSanitizer 發現程式記憶體錯誤記憶體
- RAG-Multi-Modal-Generative-AI-AgentAI
- 星火閃耀,與AI同行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4社群活動重磅上線!AI
- 如何實現社群長期活躍的方法和技巧
- 急速搭建 Serverless AI 應用:為你寫詩ServerAI
- IBM推出AutoAI 為Watson Studio加速AI應用IBMAI
- MetaGPT開源SELA,用AI設計AI,效果超越OpenAI使用的AIDEGPTOpenAIIDE
- 接入Tengine,讓你的AI應用飛起來AI
- 人祖傳(蠱真人,純憑記憶,可能還有點杜撰) 長期更新
- 告別硬編碼與埋點長週期, DTM為數字營銷注入新活力
- 聚焦AI新技術,HMS Core機器學習服務為移動應用智慧化注入新動力AI機器學習
- RAG場景、資料、應用難點與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