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程式管理

shijf發表於2018-11-25

基礎: 程式描述及控制

策略: 程式排程

實現: 互斥與同步

避免: 死鎖和飢餓

解決: 幾個經典問題

關於: 程式通訊

程式順序執行

  • 程式:原始碼程式、目標程式和可執行程式;
  • 程式執行:編輯、編譯、連結、執行
  • 程式的結構: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迴圈結構
  • 程式順序執行的特徵:順序性、封閉性、可再現性
    file

    程式併發執行

  • 多道程式設計技術:多個程式併發執行
    file
  • 程式併發執行時的特徵:間斷性、非封閉性、不可再現性
  • 協調各程式的執行順序
    例如,當輸入的資料還沒全部輸入記憶體時,計算必須等待。
  • 多個執行程式共享資源,程式之間可能會影響,互相影響輸出結果
  • 選擇哪些、多少個程式進入記憶體執行
  • 記憶體中的執行程式水仙執行,
  • 記憶體如何有效分配
  • 定義:可併發執行的程式,在一個資料集合上的執行過程
  • 申請/擁有資源 - 排程(執行緒)
  • 程式:靜態概念,是指令和資料的集合,可長期儲存
  • 程式和程式對應的關係
    • 一個程式可以對應一個程式和多個程式
    • 一個程式可以對應一個程式,或者一段程式
  • 動態性
  • 併發性
  • 獨立性
  • 非同步性
  • 增加了空間開銷:為程式簡歷資料結構
  • 額外的時間開銷:管理和協調、跟蹤、填寫和更新有關的資料結構、切換程式、保護現場
  • 更難控制:
    • 協調多個程式競爭和共享資源如何預防
    • 解放多個程式因為競爭資源而出現的故障
  • 處理機的競爭尤為突出
  • 組成(程式映像):程式、資料集合、程式控制卡(PCB(process Control Block))
  • PCB是程式存在的唯一標誌。建立程式時,建立PCB;程式結束時,系統將撤銷其PCB。
  • 程式標識資訊:程式的內部和外部識別符號
  • 處理機狀態資訊:通用暫存器值、指令計數器值、程式狀態字PSW值、使用者棧指標值
  • 程式排程資訊:程式狀態、程式優先權、程式排程的其他資訊
  • 其他資訊:程式及資料地址、程式同步和通訊機制、資源清單、連結指標
本作品採用《CC 協議》,轉載必須註明作者和本文連結
支付寶領個紅包就是對我最大的讚賞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