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Pong衝刺創業板:支付牌照“名不正”,價格戰“拖累”盈利,突圍困難重重

鐳射財經發表於2021-03-03

PingPong衝刺創業板:支付牌照“名不正”,價格戰“拖累”盈利,突圍困難重重

來源 | 鐳射財經 作者 | 黃老邪

近日,有媒體報導,杭州乒乓智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PingPong)擬申報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目前正在接受中信證券第二期輔導工作。

PingPong衝刺創業板:支付牌照“名不正”,價格戰“拖累”盈利,突圍困難重重

工商資訊顯示,PingPong成立於2015年6月,法定代表人陳宇是其創始人和大股東,持股19.25%。目前已完成兩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廣發信德、沃富基金、杭高投等。PingPong主打跨境支付,合作伙伴包括中國銀聯、中國銀行、中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杭州)、上海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等機構。

PingPong所處的跨境支付領域,近期被曝包括連連支付、Payoneer等多家企業計劃上市,爭奪“跨境支付第一股”桂冠,從而擴大自身融資來源,藉助資本市場力量擴大業務佈局。

目前,PingPong的上市之路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無論是支付牌照“名不正言不順”,還是行業對手林立、競爭加劇,盈利空間收窄,都讓其上市“錢景未卜”。

01

支付牌照未獲批,“名不正言不順”

PingPong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其服務全球賣家近100萬,2020年交易規模超千億元,是“第一個獲得歐洲支付牌照的中國民營企業”。

在強調其“擁有歐、美、⽇、香港地區牌照”的同時,PingPong並未說明其是否獲得由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後者與外匯管理局准許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的批覆。同為《支付機構外匯業務管理辦法》中,對支付機構開展電商跨境外匯支付業務提出的“持證要求”。

對於跨境支付企業來說,牌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在監管層面的反覆強調下,“跨境無證經營”的風險正在積聚。

國家外匯管理局總會計師孫天琦在2019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金融開放不等於沒有監管,金融必須持牌經營,而金融牌照必須有國界。獲得外國的牌照但沒有在中國拿到牌照,不能透過數字平臺給中國投資者、消費者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

隨著牌照成為跨境支付機構的硬性要求,PingPong正透過曲線入股的方式,獲得支付牌照。

這一操作的風險在於,牌照收購需央行審批,週期長,不確定風險大。

企查查顯示,2019年9月,上海伊千網路將所持有的浙江航天電子股權質押給PingPong。浙江航天電子已於2012年獲得支付牌照,2017年續展,有效期至2022年6月。

PingPong衝刺創業板:支付牌照“名不正”,價格戰“拖累”盈利,突圍困難重重

問題在於,央行要求相關支付機構在變更公司股權結構(不涉及主要出資人)時,應在變更前向人民銀行分支行提出變更申請,說明擬變更事項、變更原因,並提交相應的申請材料。目前,浙江航天電子大股東仍為上海伊千網路,其股權變更還未得到央行的正式審批,

更何況,股權變更獲批後,從事跨境支付的PingPong還需向外管局申請許可,跨度長,同時面臨著不確定性較高的合規風險,以及跨境支付業務費率下調帶來的盈利風險。

02

價格戰下盈利“難上天”

報導顯示,PingPong等企業的收款模式大致為:消費者在平臺型電商如亞馬遜、eBay等購物後,貨款會先由平臺收取,平臺會根據賬期向賣家結算貨款,境內賣家可以向收款公司申請海外本地銀行賬戶用於收取平臺匯入的款項。收款公司收到平臺匯入的款項後,賣家發出指令給收款公司,收款公司匯款至賣家制定的賬戶。

PingPong表示,客戶境外資金一般存放於國際一級清算銀行的備付金賬戶,客戶的境內資金將由持有央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跨境支付牌照的支付機構處理。

資金入境結算中,第三方通道的參與,將讓跨境支付企業的成本“水漲船高”。同時,跨境支付領域的價格戰,已將行業支付費率從3%-5%壓到極低水平,PingPong跨境收款費率目前為1%。在合法運營的前提下,跨境支付行業盈利空間有限,利潤受到挑戰。

在此背景下,不少跨境支付企業將目光轉向增值服務。Payoneer釋出橄欖枝計劃,連連數科推出LianLianLink平臺,PingPong推出光年、福卡服務。

PingPong衝刺創業板:支付牌照“名不正”,價格戰“拖累”盈利,突圍困難重重

隨著入局玩家的增多,增值服務品類趨於同質化,不僅使得差異化發展的原有目標難以實現,還成了“錦上添花”的點綴,最終還是要靠跨境支付企業對於有收款需求的使用者的爭奪。而正加速出海的參與者,正讓PingPong面臨愈發增大的競爭壓力。

03

賽道參與者眾,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跨境支付近來因市場空間巨大,正吸引著第三方支付機構及商業銀行加速出海。愈發擁擠的跨境支付賽道,正上演著費率戰和合規性的比拼,讓佔據較多市場份額的老玩家們,“被迫”加入存量戰場。

根據移動支付網釋出的《2020年中國支付業跨境與出海報告》(下稱《報告》),截至2020年11月初,此前獲得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許可的30家支付機構中,已有20家透過備案。並且已經有部分支付機構直接“下海”,推出跨境收款產品。

同時,銀行也在跑步進入跨境收款行業,先後有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稠州銀行等金融機構釋出相關產品,且費率保持在0.2%左右。

此外,外資支付企業也在加快入華步伐,並盯上跨境支付領域。

PayPal近期完成了對國付寶的收購,成為了首家在我國持牌的外資支付機構。

萬事達卡公司和網聯公司合資的“萬事網聯資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交的銀行卡清算機構籌備申請2020年2月份獲批,有望成為我國第二家合資銀行卡清算機構。

央行2020年6月份向美國運通與連連數字的合資公司連通公司核發了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該公司已於當年8月份開始商業運營。

至此,原有跨境支付企業、支付機構、商業銀行、外資支付企業等,正在跨境支付領域上演“四國殺”,

在此基礎上,數字人民幣“落子”跨境支付,也為跨境支付的未來帶來了新的更大的想象空間。

央行今年2月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加入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專案,旨在探索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

據介紹,該專案將進一步構建有利環境,讓更多亞洲及其他地區的央行共同研究提升金融基礎設施的跨境支付能力,以解決跨境支付中的效率低、成本高及透明度低等難題。

頂層設計上的改變,讓跨境支付領域面臨降維打擊的風險,也威脅到正激烈競爭的諸多從事跨境支付業務的企業。

面對頂層邏輯的改變風險,如何堅守已有市場份額,穩固自身在跨境收款領域上的優勢,讓上市之路走得更寬廣、更順暢,成為PingPong必須正視的問題。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69060/viewspace-276099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