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的雙刃劍:市值新高與模式硬傷

liukuang發表於2020-03-30


市值屈居快遞市場老二的中通能否超越順豐,關乎快遞行業直營派和加盟派口碑的輸贏。


3月初美股第一次熔斷前,中通市值越過200億美元關口達到206.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31.44億元),穩居快遞行業市值第二,行業龍頭順豐控股市值為2125.62億元人民幣。雖然,兩者市值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仍有業內人士堅信,中通能走到最後。


中通快遞股票大漲並不是無端而來。疫情期間承擔物資運送重任的快遞企業積極復工,快遞行業一時唱響了“防疫保供”的讚歌,民眾紛紛感慨國內快遞運輸能力之強大,市場一片向好。


緊接著,疫情漸入尾聲,餐飲行業、快遞行業迎來一陣“報復性消費期”。在經歷了春節快遞淡季、疫情淡季之後,快遞企業迎來了業務反彈,緩解了快遞市場低迷的現狀。


而為了更好的服務消費者,中通快遞早早做足了準備,讓資本看到了自身的自上而下的企業管理能力。為保證使用者正常的消費需求,自2月10日(疫情仍處於高發期)起,中通快遞逆風而行嘗試恢復正常運營。3月2日(疫情情況轉好)中通產能恢復超過80%,而今已全面恢復運營。


當然,衡量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標準還是盈利能力,對此資本對中通快遞2019年的成績有目共睹。


多年媳婦熬成婆


2019年被認為是快遞行業的“洗牌期”,國通、如風達、全一快遞等中小型快遞企業欠債、欠薪,接連關停倒閉,再有資本領域,順豐收購品駿快遞(唯品會旗下),阿里斥巨資拿下申通。


但對於中通快遞來說,2019年是“躍升期”,其逆勢而上交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譜寫了“多年媳婦熬成婆”的篇章。


中通快遞財報資料顯示:2019年四個季度的營收分別為45.74億元、54.23億元、52.66億元、68.46億元,同比增長29%、29.2%、24.4%、21.7%。其中,四個季度的快遞服務收入為40.59億元同比增長31.5%、47.64億元同比增長30.0%、46.76億元同比增長26.8%、61.07億元同比增長23.1%,快遞服務收入長盛。


得益於四個季度營收穩健發展的態勢,中通2019年全年營收大幅上漲。


財報資料: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6%至221.10億元,核心快遞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7.3%,其中直客收入同比增長37.6%至26.60億元,市場份額較去年擴大2.3個百分點至19.1%。


在營收大幅增長的後面,企業盈利往往維繫著相同的增長狀態。中通快遞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56.7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2%,調整後淨利潤52.9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6.0%,超出市場預期。


同樣,與盈利相掛鉤的毛利也保持增長趨勢。2019年第四季度毛利為19.9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8%。毛利率為29.2%,較去年同期增長1.6個百分點。2019年全年毛利為66.21億,同比增長23.4%。而相關聯的是,毛利率的增長主要得益於中通在成本管控方面的成效。


最亮眼的資料當屬中通全年業務量的暴增。中通快遞2019年全年完成業務量121.2億件,同比增長42.2%,超出行業平均增速16.9個百分點。在疫情期間,中通快遞服務效率、服務態度也逐漸被使用者認可。


對於這份漂亮的答卷,中通快遞集團首席財務官顏惠萍解釋到:2019年中通快遞營收上漲、淨利潤攀升、管理費用成本結構保持穩定,體現了健康的規模槓桿效應以及精細化管理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成效。


至此,和通達系、順豐、京東物流對比,中通的盈利能力被媒體歌頌。


榮譽稱號“最會賺錢”


每個快遞企業都有當一個“印鈔機”的夢想。


早些年,順豐快遞營收、市場份額遙遙領先,賺了個盆滿缽滿。近些年,中通、韻達等快遞企業迎頭趕上,雙方在業務量、成本管控方面開始了新的對壘。


從全球範圍來看,快遞業務量逐年增長的態勢依舊維繫,而作為“最愛網購的國家”,我國快遞量居高不下。國家郵政局資料:自2014年躍居世界首位以來,中國快遞業務量已經連續6年居世界首位。2019年,中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更是高達630億餘件,人均使用快遞約45件。


在國內,630億件快遞基本被國內頭部快遞企業分割,2019年先是中通快遞在雙十一期間業務量突破百億,緊接著韻達快遞也傳來業務量突破百億的喜報,順豐、京東、申通等企業也在快遞紅利實現了業務量的增長。


業務量暴增之後,各快遞企業的盈利能力得以穩步提升。


從各大快遞企業2019年度業績快報獲知,2019年順豐營業總收入為1121.93億元,營收增幅最小僅為23.37%,但歸母淨利潤表現較好,數額為57.97億元;中通快遞營收221.10億元,增幅為25.6%,淨利潤與順豐不相上下數額為56.93億元;韻達股份營收346.24億元,淨利潤26.55億元……


在淨利潤的對比下,順豐利潤更高。但憑藉“營收排名靠後,淨利潤排名靠前”,中通快遞被媒體稱為“最會賺錢”的快遞企業。


一方面,中通快遞已連續4年保持業務量全行業領先優勢,且在市場的佔有率上也是國內行業第一。


中通財報資料,2017年全年包裹量達到了62.2億件,同比增長38.3%,已經高於行業28.1%的平均增速;2018年業務量85.2億件,同比增長提升了37.1%。2019年中通完成120億的目標,以遠高於行業的增速(中通>40%,行業約26%)市佔率約為18.9%,相比上一年至少提升2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已知中通快遞業務量增長,營收進一步攀升,如果運營成本管控得當,那麼淨利潤必然是增長的。


在業務擴張的同時精簡成本並不容易,特別是隨著市場的擴大,運輸線路增加、技術研發投入的增加、市場營銷費用的增加等等,各種花銷也隨之增長。據悉,中通2019年全年的運輸成本為74.66億元,同比增長29.7%,單票運輸成本則下降8.8%至0.62元。可見,為了控制成本,中通快遞在各個運營環節都做出了降本的舉措。


從資料上來看,當下中通當之無愧是“最會賺錢”的快遞企業。但也正因身處在中通一眾上漲或穩健前行的資料中,其下降的單票收入更顯得美中不足。


單票收入下滑的死迴圈


單票收入下滑是國內快遞行業的通病,中通單票收入下滑的問題也由來已久,暫時不見解決的辦法且下降幅度還在擴大。


財報資料,中通快遞2019年第四季度,剔除3.22億元跨境業務收入後,單票收入1.77元,同比下降8.4%。2019年全年,剔除12.36億元跨境業務收入後,單票收入為1.72元,同比下降10.1%。


中通快遞官方解釋:單票收入的下降主要由於公司為應對市場競爭將補貼力度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所致,包裹平均重量的小幅下降對單票收入也有小部分影響。


2017年至今,中通快遞的單票收入一直呈下降趨勢,長此已久小傷也會變成大患。


眾所周知,企業單票收入與最終的盈利緊密相連,單票收入下降,會影響營收增長速度,毛利降低,盈利能力跟著下降,整體利潤空間被壓縮。更有甚者,隨著市場競爭加劇,鉅額補貼成為長期且必須付出的支出,單票收入下降也會成為長期趨勢,由此構成營收增速減緩甚至下降的死迴圈。


按理說,中通單票成本相對低廉而且在小幅度下降,單票收入不應如此慘淡。


財報資料顯示,2019年中通快遞的全年營業成本同比增長26.5%(154.89億元)。扣除跨境業務影響後,單票成本為1.18元下降8.7%。其中,單票運輸成本和單票分撥成本也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單票運輸成本(運輸成本/快遞業務量)為0.62元,同比降低8.82%;單票中轉成本(分揀中心運營成本/包裹量)為0.34元,同比降低0.04個百分點。


但現實卻是,中通快遞單票成本降幅低於單票收入降幅,盈利能力受影響。可見,即使中通業務量上漲、盡全力降低成本也免不了被市場“價格戰”拖累。


燒錢搶市場份額是網際網路行業慣用的手段,外賣行業如此,順風車行業也是如此,而快遞市場的“燒錢”戰並不比其他市場少。隨著資本入局,快遞市場勢必要決出前三甚至第一,市場份額爭奪戰變得越來越激烈。而在搶奪排位的過程中,低價搶使用者的運營方式最為直接和高效,快遞單票收入也因此一路下滑。


國家郵政局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快遞業務平均單價為12.2元,同比下降1.6%。分專業看,同城、異地、國際件平均單價分別為7元、8.1元和53.6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呈現下降態勢。


價格戰關乎獲客、業績、市場份額,決定企業進一步的發展,因此價格戰像連鎖反應很快在整個快遞市場爆發。對順豐、中通、申通等快遞而言,價格戰僅是搶份額的方式;但對於中小型快遞企業來說,價格戰決定生死存亡。低價戰略往往導致虧損,風達、全峰快遞、國通快遞、快捷快遞、亞風快運等企業,紛紛在“價格戰”中被淘汰。


本以為決出頭部企業後價格戰會告一段落,不曾想頭部競爭更捨得下血本,價格戰的硝煙更濃,快遞行業陷入低價的惡性迴圈,服務質量也受到影響。


由此,國內快遞行業面臨的問題是,業務總量領跑全球可單票收入低的可憐,盈利空間被巨大壓縮。行業問題牽涉各個快遞企業,扭轉單票收入持續下滑的局面、控制成本提升營收空間是快遞行業下一階段要解決的問題。而對使用者來說,市場穩定之後快遞費會隨之增長但服務效率、服務質量也會變高。


加盟模式有硬傷


快遞行業的經營模式主要有兩種:直營模式和加盟模式,各有各的好也都存在不足。就至上而下的統籌管理來看,直營模式容易,加盟模式難;就快速擴大市場規模而言,直營模式費力,加盟模式輕巧。


直營模式,正如直營一詞一樣,指的是直營模式下總部掌管所有權和經營權,對各地區網點、資源集中領導、統籌規劃、統一核算。


加盟模式,同樣如字面上的意思,指的是加盟模式下網點向總部繳納保證金、中轉分撥費用和麵單費以外,自擔成本,自負盈虧。


模式不同,目標一致,必然會產生比較和衝突。


在制定運營模式時,“三通一達”都選擇的是加盟制,唯一不同的是中通採取了加盟商持股模式。簡單來說就是,運營模式相同(加盟模式)但利益平衡不同,中通快遞透過股權激勵,將公司利益與加盟商進一步繫結。


基於中通快遞加盟商持股模式發揮激勵作用,中通順勢敏捷擴張。財報資料,截止2019年12月31日,中通分佈在全國的網點有近30000個,直接網路合作夥伴逾4800家,但加盟商越多管理起來越難。


一來,在統籌管理上,中通必須確保數千個加盟商、上萬個網點都能賺到錢,大家擰城一條繩才有力量。


以往的加盟制度,網點攬件只需要支付面單費和轉運費,收件量大、派送量小的網點利潤空間大,這刺激了加盟商的積極性。但是,國內各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客流量不穩定,收件量小、派件量大的網點難以為繼,一二線城市還好,偏遠的地區中通幾乎擴張不到。


眼看利益分配不均,加盟模式顯瓶頸。中通快遞先是向加盟商支付網點中轉費和派送費,又提出加盟商持股的創新模式,推動網店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緩解了一時的向下擴張問題。但即便如此,還是和直營模式有差距和疏漏。例如:各地員工福利不一、快遞遺失的處理方式不一等等。


二來,低成本的快遞加盟網路很快全面攤開,這也引發人們對服務質量的擔憂。


加盟模式團隊構成複雜、管理難度大,服務質量相對不穩定。直營模式下順豐、京東等快遞企業投訴量相對加盟模式下的中通、申通等快遞企業少,口碑也好。大多數“送錯地址”、“快遞糾紛企業隱身”“丟失損毀”等傳聞都會被使用者預設是加盟商管理不當引起的問題。


三來,直營系試圖兩條腿並行,維繫直營系的優勢也涉獵加盟模式,而行業競爭激烈,利潤越來越薄。


主打直營模式的京東針對通達系推出了眾郵快遞(加盟模式),在京東現有的資源整合下眾郵快遞快速在各個城市紮根,對於通達系來說是個不好的訊號。公告顯示,眾郵快遞聯合生態合作資源,現擁有分撥中心180餘個,幹線1500餘條,車輛4700餘輛,三方協作網點10000家,實現全國99%的四級地址覆蓋。


當然,無論是順豐的直營模式還是中通的加盟模式,兩者要面對的都是使用者日益多樣的服務需求,只有更高效、更高質、更便捷、價效比更高的服務才能長久。


未來的物流戰:科技戰


降本增效難一直是阻擋快遞行業擴大盈利空間的障礙,而透過科技創新來促進降本是公認的解決辦法,進入智慧時代後,各大快遞公司也一直將科技投入作為重點投資專案。


疫情期間,各大快遞企業智慧化水平得以一一展現。


去年雙十一,中通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100億件,業務量之大最終還需要靠科技的力量,才能準確高效的分揀。為保證疫情期間員工的安全,中通快遞推出了無接觸面試、考勤管理、薪酬管理等人力資源一體化解決方案。中通快遞小哥還因此出席了以“郵政快遞業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為主題的釋出會,講述疫情期間的艱辛經歷和安全防護的方法。


相對於中通快遞的“護內”,順豐快遞則利用智慧無人機解決了疫情期間物資運送的問題。資料顯示,截至3月15日,順豐無人機疫情期間運營32天,飛行超3000架次,飛行里程近13000公里,運送超11噸的物資,其中包括防護服、手套、食品、藥品等。


同樣的,京東物流也在疫情發生後,京東物流從北京緊急調配了兩臺L4級無人配送車到武漢,透過無人配送車、無人機運輸物資,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和安全係數。據悉,京東無人配送車在武漢完成的訂單比例已超過50%。


從資訊化、資料化的企業管理系統以及無人機、無人配送車等智慧機器上,我們可以發現快遞行業已步入了智慧化、資訊化時代。


一方面,國內勞動成本日益提升,而無人化管理可以節省人力支出,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


隨著技術的進步,快遞行業突破了人力約束變成科技驅動,昔日人潮湧動的快遞分揀車間被自動化分揀流水線取代,提高了快遞分揀的精確度和速度。中通快遞集團運營管理中心總監王全法表示:“透過打造運營全流程的智慧化、透明化、集約化,最佳化轉運中心佈局,大幅提高自動化程度,大幅降低車輛運營成本,預計2020年仍有5-8%的成本下降空間。”


另一方面,智慧科技已滲透快遞行業的各個環節,自動化分揀、無人物流車、投遞智慧快件箱等產品成為推動行業升級的強大動力。


可以說,在智慧化產品、資訊化系統的助力下,快遞行業實現了質的飛躍,快遞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延伸到了智慧化應用領域。以投遞智慧快件箱為例,疫情期間很多快遞無法觸達使用者手中,智慧快件箱的出現則很快解決了這個問題。


國家郵政局的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主要城市已佈設智慧快件箱40.6萬組,箱遞率達到10%。預計,2020年快遞入櫃量將由2019年的約10%提升至15%。


投遞智慧快件箱僅是一個開端,快遞領域未來還會有無數個“投遞智慧快件箱”產品爆發,中通快遞也應該抓緊科技投研,免得被順豐、京東拉開太大的差距。


小結


細細分析中通快遞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百億業務量的突破、成本持續最佳化以及智慧化的轉變,讓它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保持超高的盈利水平,從而獲得了資本的肯定,股票市值創新高,中通儼然一副“好標兵”的模樣。


從大的方向看,中通越走越穩,但並不代表它可以高枕無憂。受加盟模式影響,中通口碑一直不如順豐、京東等直營派,口碑層面中通似乎是一個“壞典型”。而使用者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規模擴大、盈利能力提高並不意味著成功,只有透過服務、效率、價效比牢牢抓住使用者,才是可持續發展之道。


使用者口中的“壞典型”,同行眼裡的“好標兵”,中通快遞未來該如何自處?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37827/viewspace-268330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