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拼多多上市之際,就有媒體記者質疑拼多多的獲客成本不斷上漲,會對未來使用者增速造成極大影響。記者質疑的原因,就在於拼多多的獲客成本從十數元猛漲至數十元。當時,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和CEO黃崢還認為是正常價格。
相比之下,美團收購摩拜的平均1.5萬元獲客成本簡直匪夷所思!155億元、100萬使用者、平均獲客成本1.5萬元……猛一看,美團的確是虧大了!雖然現在所有網際網路企業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但這樣的價格顯然有點偏高。
不過,也不能單從獲客成本就認為美團收購摩拜是失敗的,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在收購摩拜之前,美團的處境很尷尬。外賣的主要競爭對手餓了麼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後者以集團力量來推動餓了麼發展。在叫車業務上,美團也遭遇到不少困境,尤其是相關資質難以獲得。至於旅遊、機票等,也在與攜程等老牌企業的對抗中處於下風。
因此,美團收購摩拜的初衷或許就是為了將最後一公里的出行納入到自身的場景中,來強化自身的實力。美團認為,所有消費生活場景都涉及到出行需求,只是距離不同而已。當美團收購摩拜後,就能補上出行的最後一環,進而讓美團的場景無懈可擊。此外,摩拜的大量資料也具有開發、整合的價值。
當然,不能忽略的是摩拜嚴重的債務及遠未盈利的特性等,會加大美團的資金壓力。如果整合不順利的話,對美團整體業務的推進、現金流等都會帶來負面影響。
事實上,收購摩拜完全是去玩一把“雙刃劍”!玩得好了,刺傷對手;玩不好,就會刺傷自己!至於天價的獲客成本,相對於潛在的價值和美團的發展來說,似乎還真不算什麼事兒了。
順便一提的是,在目前美團披露的報表中只有摩拜4月的經營狀況——不到一個月虧損近4.8億元!扛著這樣一個沉重的包袱前行,美團真能堅持下去嗎?(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