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式技術可助力智慧醫療企業破繭突圍?

FinFish發表於2022-10-18
智慧醫療作為充分應用計算機技術、資訊科技建立的新型醫療方式,正隨著新一代資訊科技的普及和醫療健康領域需求的變化迎來爆發期。

智慧醫療作為充分應用計算機技術、資訊科技建立的新型醫療方式,正隨著新一代資訊科技的普及和醫療健康領域需求的變化迎來爆發期。在智慧醫療的生態體系建設上,不僅持續推動了醫藥、醫療、醫保和健康產業的發展,也提升了居民健康福祉。

智慧醫療已經取得較快發展

計算機和資訊科技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迄今經歷了兩個大的階段。

第一階段是20世紀80-90年代,隨著電腦逐漸普及和網際網路的出現,醫療機構逐步引入資訊化操作,對以人工和紙質為核心的傳統運作模式進行革新,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開始建立醫院資訊系統,開啟了醫療資訊化的探索。

第二個時期是進入21世紀後,隨著資訊科技應用逐步擴充至社會全場景,醫療健康領域進入了全面數字化的新時期。 一方面,醫院的資訊化逐漸完善,從最初的門診管理、住院管理、藥房管理衍生出多個子系統,醫療機構覆蓋面也逐步提升; 另一方面,新一代資訊科技的應用,也先後催生了線上遠端問診、網際網路醫院等多種新模式。

小程式技術可助力智慧醫療企業破繭突圍? 線上遠端問診

1、網際網路醫療迅速發展

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愈加成熟及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下,網際網路醫院和線上遠端問診逐步成為了智慧醫療的重要場景,截至目前,我國的網際網路醫院已超過1600家,線上醫療網民達2.76億人,佔網民整體的29.4%,並且我國所有三級醫院基本都建立了遠端診療中心,有條件的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也相繼開始建立遠端診療系統。

2、醫療資訊一體化建設

自2018年開始,相關部門先後釋出了《關於加快推進電子健康卡普及應用工作的意見》等多項通知,從提升電子健康檔案入手,著手電子健康卡的推廣,以強化個人健康索引,連結病歷和健康檔案,於是乎跨越多領域、多層級的資訊系統逐步形成。截至2021年10月,電子健康卡已在21個省份2000多家醫療機構試點使用,活躍使用者數達到2.6億人,累計使用人次超過了60億。

但與此同時,在智慧醫療中也凸顯出了IT系統架構陳舊、醫療服務能力未整合、多終端協作能力受限三大問題有待深化。

智慧醫療典型問題逐漸凸顯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居民與醫療機構能夠更緊密的聯絡在一起,居民就醫更加便捷,機構服務效率更加高效,讓醫療服務水平提升成為可能。但在實際的落地實踐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1、IT系統架構陳舊

大多數的醫療IT系統並非一次性建設到位,而是在多個時間期間內按階段分別建設,並且多個業務資訊系統之間較為零散,系統間的業務邏輯並不連貫。特別是遇到線上問診人數的急速增長,業務體量越來越大,目前的IT系統靈活性較低,很難做到靈活擴充,如若對某個系統進行改造,又可能造成牽一髮而動全身。

2、醫療服務能力未整合

當前,面對居民使用者的很多業務都是以分散的小程式甚至 App 進行承載,例如各個醫院有自己的掛號小程式、線上問診小程式、檢查報告查閱 App ,零散的分佈在各個平臺。一方面,對於居民使用者來講,使用操作十分的不友好,需要下載並來回切換 App ;另一方面,對於醫療機構來講,多個小程式及 App 由於資訊系統零散,資料集中管理難度高,加之醫療機構內複雜的業務形態使得多個資訊系統甚至難以實現資料的共享協作。

3、多終端協作能力受限

根據 IEEE 技術專家指出,IoMT(醫療物聯網)將保持每年27.2%的強勁增長速度,到2026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1560億美元。可以預見到,人工智慧問診、智慧穿戴裝置等物聯網場景會越來越多的應用在醫療行業中,但當前絕大多數醫療網路系統建設時,技術、產品選型方面都沒有為 IoMT 的應用擴充套件做預留,很難實現多終端裝置的業務協作連貫性。

智慧醫療的破局之術

智慧醫療發展至今,經歷了從財務為核心到以診療為核心的擴充,目前正處於資料整合到資料共享階段的發展階段,而在智慧醫療的強勁發展下,多終端、多裝置勢必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醫療行業發展的長久之策,醫療行業的破局之術也需要緊密結合多終端能力、資料共享等方面進行統籌考慮,真正讓技術能夠帶動民生健康福祉的持續提升。

這時前端統一的業務載體就能很好的將醫療機構的 App 、自助裝置、穿戴裝置、醫院大屏等多終端裝置和現有的掛號、問診、健康諮詢、分診和健康追蹤等業務服務進行結合。

小程式技術可助力智慧醫療企業破繭突圍?

前端統一的業務載體如何選型?最基本的要求需要具備跨裝置、跨平臺的能力且需要擁有靈活的擴充能力。此外,居民使用者、機構員工的操作使用體驗也是在此期間需要特別考慮的因素。

這裡非常推薦“小程式”輕應用形態,一種“無需下載、即用即走”的輕型應用,因為微信小程式、支付寶小程式快速被大眾所熟知,其技術成熟性、使用便利性已經受到市場中成千上萬企業及數億使用者的認可。

凡泰極客自研的 FinClip小程式容器技術,能夠幫助智慧醫療行業以最輕量化、最靈活化的技術方式,輕鬆將原有的臃腫資訊系統和 App 功能打散,功能模組互相解耦,進而實現模組化開發,同時讓手機、電腦、大屏、智慧裝置等快入擁有可以自控的小程式執行和管理能力,最大程度構建高度靈活安全的 IT 系統、高效整合醫療服務能力、串聯醫療機構多終端裝置協作場景。

1、構建高度靈活安全的 IT 系統

小程式容器技術,能夠讓原有的臃腫資訊系統和 App 功能做到互相解耦,實現模組化開發,並且各業務模組間互不影響,並且使得 App 及硬體裝置具備小程式的執行能力。這樣的 IT 架構其優勢非常明顯:

  • 具備跨平臺的能力:一套小程式程式碼可以在 iOS 、Android 、 Linux、Windows、MacOS、麒麟等多端執行;

  • 支援本地快取,Webview,有豐富的元件與支援庫,使用者使用體驗遠超 H5;

  • 能獲取更多系統許可權,完成更加豐富的產品設計;

  • 可以避免 DOM 洩露;

  • 包尺寸有效減少,節省流量和儲存;

  • 支援熱更新,讓服務不再受發版所限制。

2、高效整合醫療服務能力

對於醫療機構而言,小程式容器技術(如:FinClip) 相容微信小程式語法WXML,這樣一來醫療機構能夠直接將原有分散在微信小程式平臺的掛號服務、線上問診等小程式整合起來上架到自有 App 或智慧裝置中,讓居民使用者能夠在優質的體驗下在一個應用內享受整個服務閉環。

小程式技術可助力智慧醫療企業破繭突圍?

對縣(區)級、市級、省級醫療主管單位來講,可以基於小程式容器技術,將健康碼、各家醫療機構掛號、線上問診、病歷檔案等小程式整合到一個 App 應用內,使用者可以在不切換多個 App 的情況下,就能及時查詢並享受線上服務。此外,各家醫療機構透過小程式的形式申請上下架業務小程式,主管單位可以及時管控業務流程中的合規風險,及時對風險暴露的小程式進行下架處理。

3、串聯醫療機構多終端裝置協作場景

如果小程式容器技術產品具備高度的適配性(如 FinClip),一套程式碼即可在iOS 、Android 、 Linux、Windows、MacOS、麒麟等多端執行,可以幫助醫療機構的物聯網硬體裝置擁有小程式執行能力,並實現多物聯網裝置間的資料聯動,如定位功能、語音互動等,也能幫助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資訊關聯、資料採集,實現醫院各個業務、應用系統間智慧協作。

*** 本文首發於 凡泰極客部落格,作者:王剛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21577/viewspace-291892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