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可達的資料鏈DNA” ,打通從程式碼到使用者的“任督二脈”

CaraSun發表於2021-05-08
文章來源:【至頂網】


最近,有家深耕APM(應用效能管理)領域十幾年的企業丟擲了一個全新概念-- 服務可達的資料鏈DNA 。沒錯,這家企業就是博睿資料,相信很多業內人士並不陌生,博睿資料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APM技術的領導廠商,專注於利用資料賦能IT運維,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而就在去年8月份,博睿資料正式在上海證交所科創板完成上市。在Gartner《中國AIOps市場指南報告》中,博睿資料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具備強大APM背景和強大資料分析AI(人工智慧)能力的廠商。


在闡述“服務可達的資料鏈DNA”概念時,博睿資料COO吳靜濤表示,“相較以往AIOps智慧運維概念,服務可達的資料鏈DNA有著更加先進的含義,其可以打通從程式碼到使用者訪問的全過程,形成一種創新的應用管理模型。”


從“應用可用”到“服務可達”

說到“服務可達”,就不得不從吳靜濤自己多年想做但又沒敢做的一件事說起,就是建立一個新的IT指標體系。最初IT是以計算為中心來構建的,主要體現為IBM大型主機為核心的資料中心。而在過去的20年裡,整個IT體系逐漸開始以應用為中心進行構建,包括整個資料中心、運維體系,客服中心都是這樣的建設體系,而在這樣的體系下也出現了非常多的指標體系,如銀行系統提出的RTO時間必須低於半小時,以及IT領域提出的5個9的網路高可用、資料中心,應用等眾多“5個9”指標體系。

這麼多的指標體系,其實都在強調以應用為中心,突出的也仍然是應用本身的高可用和應用的高效能。直到今天眾多的IT領域依然在圍繞這樣的指標體系邏輯去進行構建。而博睿資料最新提出的“服務可達”理念,實際上就是要把這種“以應用為中心”的IT指標體系轉移到“以使用者為中心”的一條新的IT指標體系的路徑上。


事實上,從“應用”到“使用者”雖然只有幾字之差,但兩者之間的邏輯關係卻有著天壤之別。 用吳靜濤的話講,“從應用可用到服務可達,實際上完全轉化了角度,一個是最終客戶端的角度,一個是企業的角度。 其實就是從圍繞應用的高可用到圍繞使用者的服務可達的一種轉變。


在以應用為中心的體系下,經常會出現一種十分尷尬的情況,就是當使用者業務訪問不通時,找到IT廠商解決問題,廠商的人檢查自己的系統發現沒有問題,並向使用者展示系統都是滿足5個9的應用高可用環境的指標,讓使用者可以放心使用。

但這種以應用為中心的指標邏輯對於解決使用者實際問題顯然毫無意義。而博睿資料提出的以使用者為中心去構建一套全新的指標體系,並把使用者作為核心去做系統效能的提升的思路可謂是獨樹一幟。而從應用可用到服務可達,也將成為博睿資料未來幾年中要重點發力的市場方向。

建立從程式碼到使用者的 “服務可達的資料鏈DNA”

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套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新IT指標體系,並以這個指標體系作為提升方式,將使用者的業務應用效能進行最佳化呢?

吳靜濤表示,“博睿資料真正擁有這部分的能力,能夠把從程式碼到使用者的全過程打通,把應用的每一個環節所相關的狀況全都抓取出來,所以我們叫資料鏈DNA。”

眾所周知,企業應用的程式碼到使用者之間存在很多環節,比如客戶端多樣化、最後一公里、邊緣計算CDN、多雲效能、PaaS、程式碼/SQL呼叫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帶來的都是使用者體驗的下降,隨之而來的客戶投訴、攜號轉網、攜款轉戶等企業最不願聽到看到的負面現象就會相繼發生。


圖片

為此,吳靜濤指出,在這種情況下,成熟的應用效能管理工具將是企業客戶的最佳選擇。因此,博睿資料提出了服務可達的數 據鏈DNA,所謂DNA,就是DEM(數字體驗監控)+NPM(網路效能管理)+APM(應用效能管理),通 過這三大技術來實現從程式碼到使用者之間全過程的應用、體驗管理與最佳化:


1. DEM: 使用者端的數字體驗管理,包含客戶端APP監控、瀏覽器監控、小程式監控和瀏覽器撥測/手機真機撥測等一系列技術。

2. NPM: 網路效能管理,透過網路探針、BigIP大資料引擎、Nginx Telemetry等技術,實現網路傳輸的全路徑監控。

3. APM: 應用效能管理,透過位元組碼注入和微服務探針,在沒有應用程式碼變更的情況下實現對程式碼執行效率,SQL呼叫效率,PaaS API呼叫邏輯追蹤,以及微服務的效能監控。

換句話說,當把應用的每行程式碼及資料庫的調動效率等因素組合在一起,透過DNA技術就能夠從使用者端發起訪問開始,到後臺的每一行程式碼的執行效率,從頭到尾一目瞭然。一旦出現使用者體驗下降等問題,系統就會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來源,並給出相應策略或告警。把以往需要以小時,甚至以天計算的排障時間提升到分鐘級甚至秒級的程度。


如何真正打通資料鏈的DNA

由於DEM、NPM、APM三種技術所應用的業務層面和技術邏輯都不相同,因此將三者結合到一起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並不簡單。這也是為什麼國內目前只有博睿資料一家提出了結合DNA三種技術的整體解決方案,其實現難度可見一斑。

對此,博睿資料創始人兼CTO孟曦東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要真正實現這三種技術的結合,首先就要知道資料的相互關聯與依賴關係,要把整個資料鏈打通,相當於人的一次行為,不管是透過什麼方式,比如從網路到資料中心,從資料中心到任何一臺伺服器,再從伺服器到任何一行程式碼去執行,需要完全串在一起。第一這條鏈路很長,第二鏈路數量眾多,每個人或每臺裝置都要建立一套關係,所以需要強大的計算引擎和程式碼的支撐。”

同時, 孟曦東還強調,這些資料被全部梳理出來之後,博睿資料還具備一個強大的工具叫DataView,這就相當於一個真實的大腦,能夠把所有資料換算成知識或者資訊,而不是隻把資料擺在那 裡。 然後再利用這些資訊去做DEM、NPM、APM三者之間的進一步聯動。而這個動作實際上是十分複雜的,因為不能保證客戶所採用的DEM、NPM、APM三種技術都是同一廠商的產品。另外,客戶可能還有一些原有資料也要考慮進來,加上博睿資料所提供的相關資料,以及第三方資料,所有的資料和資訊要實現關聯,並保證相互呼叫的準確性。

此外,吳靜濤指出,當服務可達的資料鏈DNA實現後,再把程式碼到使用者訪問全過程的採集Telemetry資料整合到大資料平臺DataView, 可以實現對VIP使用者訪問的全棧溯源。還可以實現機器學習後的智慧基線,智慧警報。如果再繼續透過AI實現根因分析,還能夠提出解決建議,甚至透過API呼叫驗證過的預配置,實現一鍵變更,一鍵割接。而最終將幫助企業使用者在保證穩定可靠業務的同時,實現平臺和雲原生平臺、信創平臺、微服務平臺的可靠性和效能的整體提升。

試想一下,這樣一套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全新“服務可達的資料鏈DNA”方案一旦成熟應用,使用者再出現業務問題時,客服人員以及後方的技術維護人員將多麼氣定神閒,客服再也不用因為不能及時迅速的解決使用者問題而不斷聽使用者投訴,而後方技術人員也可以更加自如地發現並解決問題。

其實,這也正是博睿資料提出“服務可達的資料鏈DNA”的初衷與核心價值所在,即幫助企業客戶發現具體使用者體驗提升、API呼叫效率提升,以及程式碼執行效率提升之間的相互關聯關係,在客戶投訴前發現和處理可用性風險,避免一級事故,並降低事故級別。

最後,吳靜濤表示,“博睿資料要做的就是透過打通資料鏈的DNA,幫助客戶實現從應用可用到服務可達的過渡,並建立起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服務可達能力的監控和評估體系,透過資料鏈DNA等方式及手段,從程式碼到使用者的全過程去發現應用問題所在,從而提升客戶的自動化運維能力,並提升終端使用者的應用體驗。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8960/viewspace-277137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