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機器新思考:誰是主人誰又是寵物?

PSI內容合夥人發表於2015-11-10
你的小狗生活安逸,對吧?有時候,這些毛茸茸小狗的生活還挺讓人羨慕。所以,認為我們不久就會變得像這些寵物一般,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這種想法並不全是妄想。但是,專家警告說,在我們變得象寵物之前,甚至當我們依賴科技過著更加舒適的生活時,人與科技關係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最近,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說,隨著人工智慧越來越聰明,我們可能會經歷一場能量活力的轉變,尤其「當我們想過著和寵物一樣的生活的時候,」他繼續說,「我們會變成上帝,還是寵物?或者一步步變成螞蟻?我不知道…,但是,一想到自己將來會不會變成這些智慧機器的寵物…當然,我會善待我的寵物。」 雖然當Wozniak指的是人工智慧產業化的,但是,在思考人與智慧裝置的親密關係上,他的寵物比喻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也許,機器會變得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智慧?我們常常會這樣開始一段談話,「在未來,我們會……」此時,我們潛意識希望未來會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但是,它也可能是負面的。我們可能會感到被騙了而不是得到了幫助。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認為,這些將來有可能出現的私人助理、省時工具等等,會是什麼福音,也不是眾望所歸。 [embed]http://v.qq.com/page/t/8/3/t0172zibf83.html [/embed] 幾周之前,我觀看了設計公司Superflux 的Anab Jain在德國漢堡Next15主題大會上演講。她對大會主題「我們的未來生活將會如何」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她描述了遠不夠樂觀的未來圖景。她播放了一段由Superflux拍攝的短篇《不速之客》,設想了這種助理裝置會如何打亂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影片中,一位老先生擁有一些輔助裝置,包括「智慧」手杖,它可以提示使用者多出去走走,還會記錄步數。但是,提示過程並沒有考慮到個人實際情況。當他決定不外出散步時,不得不將手杖給一個年輕一點的鄰居,讓他幫忙完成步數。智慧手杖設計初衷是美好,但是,死板的程式可能會擾亂使用者的大量決定。這種手杖並不會比人更智慧,反而需要使用者改變自身習慣來適應它,就像寵物迫使主人適應自己那樣,唯一不同的是,人類可以通過其他手段予以避免。 擁有的智慧裝置越多,使用者就需要改變更多習慣來適應它們,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來完成這些指標。這些裝置只會使人們遠離家庭,卻不能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如果手杖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可靠忠實的陪伴者而不是干涉者,情況是否會發生改變呢? 2015-11-09-3 旨在提高老年人和殘疾人生活質量的市場領域,充斥著被設計用來協助(需要幫助的)個體的機器。不幸的是,多半產品大都被設計成這樣的產品:在特別耗時、壓力大或涉及私密的事務方面,減輕家庭成員或看護的責任。對看護需求的偏見有時會引起這樣的後果:讓機器人或人工智慧替代人際互動和幫助。即使在日本這樣助理機器人較為普遍的地方,很多人仍對機器或人工智慧介面感到不適和懷疑。對於老年人以及殘疾人來說,這些「智慧」產品可能會對個人自主權造成威脅。私人助理裝置不過是另一個私人機器人主人。 如果考慮人和寵物的關係,我們會發現兩種學習方式。寵物一開始會對新家庭感到陌生;漸漸地,它開始學習,改變行為習慣適應新環境。同時,寵物主人也會學習如何跟寵物進行交流,訓練寵物。這就是典型的人和寵物之間的關係,而不是主奴關係。 [caption id="attachment_6421" align="aligncenter" width="999"]2015-11-09-4 索尼的Aibo機器人,不過已經「滅絕」了[/caption] 過去數年裡,人們進行了許多陪伴型機器人研究,成果非常喜人。有些研究甚至提出未來可能出現機器人萌寵。我們從這些研究中瞭解到,私人助理裝置對在其和使用者之間建立起積極社會關係,非常重要。有了這種理想意識,未來的助理裝置就可以跨越機器人沒有感情和情緒這個鴻溝。幸運的是,被正確程式設計後,一些人工智慧已經很善於適應環境,並正在學習情緒表達。 還可以換個角度看這個問題,包括重新定義個人需求,更多依賴認同使用者所具有的能力,而不是總盯著能力缺失之處。注重理解使用者能在何種程度上自己承擔責任,然後僅提供使用者所需或想要的幫助,效果或許會更好。用這種方法建立一個通用的知識基礎,人工智慧會幫上很大的忙。經過長時間互動,這種結合會產生自適性支援模式, 維護個體的長期身心健康。 自適應程式設計並不是讓人工智慧和人類彼此更加信任的唯一關鍵之處。試想,比如,如果智慧柺杖能變成一條皮帶,把它拴在一隻微型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小狗身上,小狗外表吸引人,由人工智慧程式設計指導;它還裝備了陀螺儀,有利於更加保持平衡,鐳射雷達和立體視覺感測器更有助於小狗融入使用者個人生活中。現在,我們還能想象它會說話。一個真正的陪伴裝置會鼓勵使用者多運動,利用停機時間休息,敦促做個人護理以及規律進食,這樣的裝置才能真正提高使用者生活質量。關鍵在於,裝置最好以服務型動物為摹本,進行研發。 再次強調一下Wozniak的擔心,如果可以對我們的寵物——人工智慧機器人更加友好,「未來,我們將……」的命題或許會更積極。希望,他們會用正確的辦法施以回報。 本文選自Medium,機器之心編譯出品,參與成員:楊超、微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