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Wind 資料截止2019年8月30日,中國十大網際網路上市公司排名中,百度排名第 6 位市值 365 億美元,阿里巴巴排名第一市值高達 4499 億美元,騰訊排名第二市值 3951 億美元。
排在第一的阿里巴巴和排在第二的騰訊市值幾乎是百度的10倍,這裡還沒有算阿里巴巴未上市的螞蟻金服,還有氣勢如牛的位元組跳動,據報導位元組跳動最後一輪估值高達 750 億美元。如果位元組跳動估值為750億美元,將超過此前同一梯隊的美團和京東,僅次於螞蟻金服,後者在最近一輪融資中估值達到1600億美元,750億美元還將是僅次於BAT和螞蟻金服的第五大網際網路公司。可以明顯的看出,目前中國網際網路第一梯隊只有:阿里巴巴和騰訊;第二梯隊為:螞蟻金服、位元組跳動、美團點評、京東、滴滴、拼多多、百度、網易和小米等等;其它第三梯隊很多就不一一羅列了。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百度確實已經掉隊很久了!不但從市值上掉了下來,從人氣、價值觀、管理等各個方面都在走下坡路。中國網際網路就是一場衝擊的洪流,在這場洪流中沒有人可以安穩不動,只要不加大馬力前進,分分鐘就被取代拋棄。就像諾基亞CEO最後說的那句話:我們沒有做錯什麼,但是我們輸了!02.那麼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說 BAT 呢?1998年11月,騰訊由騰訊五虎(馬化騰、張志東、陳一丹、許晨曄、曾李青5位創始人)共同創立,2004年,騰訊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公開上市估值 6 億美元。1999年9月,馬雲帶領18位羅漢在杭州的公寓中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團。2007年,旗下B2B公司阿里巴巴網路在香港掛牌上市估值200億美元,不過後來大跌現已退市。2000年1月1日,李彥宏在北京市中關村建立了百度線上網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2005年8月5日在納斯達克上市,創下了5年以來美國股市上市新股當日漲幅最高紀錄,市值40億美元。三家公司於1998-2000依次成立,掀起了中國網際網路的第二波浪潮(第一波四大門戶),三家在各自領域攻城掠地,他們都發展迅猛但相互之間還沒有交集,不過後來就不一樣了。那個時候馬雲還沒整天喊退休,阿里巴巴剛開了十週年紀念會;李彥宏也沒被別人潑礦泉水,百度還是民族的驕傲;馬化騰正意氣風發,騰訊登頂中國網際網路市值榜眼。2009年12月,騰訊的市值則高達336億美元,也超過後兩者市值總和:百度市值146億美元;阿里巴巴市值127億美元。(阿里巴巴市值只是阿里的上市部分公司市值)2009年底,當人們對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進行盤點的時候發現,騰訊、百度、阿里巴巴成為了中國最強的三家網際網路公司,四家入口網站緊隨其後。2010年,為了方便稱呼這三家中國最頂級的網際網路公司,慢慢有網友將這三家公司的首字母提取出來組成 BAT,分別代表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騰訊公司(Tencent)。2010年,陳一舟寫了一篇文章《最大競爭來自百度阿里和騰訊》,文章中提到:他最關心的是中國的“BAT”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這是目前網上能找到稱呼 BAT 最早的資料。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 BAT 都是中國網際網路最強的代表。直到 2015 年以後,慢慢有網友在網際網路上發表說 BAT 已經開始慢慢沒有 B 了。營收和利潤是衡量一家上市公司的經營規模以及未來的盈利能力,財報能夠直觀的反應公司的經營狀況,跟下圖我們來檢視一下 BAT 歷年收入和利潤。可以看出百度在 2015 年明顯出現了拐點,不但營收出現增長放緩,最主要的是利潤增長在暴跌。從2015年以後,BAT 其實就已經慢慢分道揚鑣了。我們對比一下,阿里巴巴和騰訊這些年都做了什麼,而百度又做了什麼,這樣可以更清晰的找到原因。阿里巴巴集團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划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路等。業務和民眾生活深度融合,具有極強的影響力,網際網路帝國已成。當我準備梳理阿里從2009年到2019年的投資經歷時,發現密密麻麻的幾百條,特別是近些年阿里每年的投資併購都在幾十起。感覺馬雲就像一位大師一樣,在各個行業領域指點江山,紛紛擾擾的畫出了一個阿里巴巴商業帝國。- 核心電商業務:該業務包括了阿里集團的全部電商相關業務,涵蓋子公司包括淘寶、天貓、阿里媽媽、AliExpress、菜鳥物流等,根據2017年財報,在公司營收佔比中佔據85%的份額。
- 雲端計算業務:該業務主要是阿里雲端計算相關的業務,阿里雲凝聚了阿里在雲端計算、大資料、AI方面的技術結晶,並對外輸出賦能,是阿里近兩年增速最快的業務之一。
- 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該業務主要包括了優酷土豆、阿里音樂、阿里體育等子公司,是阿里針對國內數字經濟消費升級趨勢的重要佈局;
- 創新專案及技術發展:該專案包括了高德地圖、阿里釘釘、YUNOS等多個新技術創新子公司。.此外,阿里集團已經同意收購螞蟻金服33%的股份,在2018年4月宣佈全資收購餓了麼,阿里帝國的版圖得到進一步擴張。
騰訊主要的業務還是社交+遊戲,特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超級大殺器:微信;如果沒有後來微信的突局,也許騰訊也會慢慢掉出第一梯隊。2010年,騰訊和360在使用者桌面大戰,展開了相互解除安裝相互遮蔽大戰,騰訊QQ宣佈必須二選一,如果使用者電腦安裝了騰訊就不能安裝360,安裝了360就不能安裝騰訊。3Q大戰震驚中信部,在官方的協調下最終平息。同年《計算機世界》刊登了一篇題為《“狗日的”騰訊》封面頭條文章,文中把騰訊作為網際網路公敵進行批判,將網際網路商業競爭寫成了不可調和的恩怨。天下苦騰訊久矣!隨後馬化騰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並且從此徹底改變了這家公司的發展思路,從之前的模仿、複製、超越,變後來的買買買,投資了中國半個網際網路。目前,騰訊已投資超過700家公司,其中,2018年有16家公司上市,包括拼多多、美團點評等。百度的收入來源可分為兩塊:百度核心業務和愛奇藝。百度核心業務包括廣告(搜尋+資訊流)、AI、金融服務等除愛奇藝以外的所有相關收入。愛奇藝業務,包括愛奇藝相關的廣告、會員、版權收入等。從上圖的營收情況來看,百度的收入構成其實非常單一,80% 以上都依賴於搜尋廣告,一旦整個經濟形式不好,很容易影響整個公司的財報收入。可以看到後期核心業務和愛奇藝的收入都變得很低。百度戰略投資相對 AT 兩家公司一直比較保守,近年來一直押注 AI 領域的發展,投資了很多 AI 公司。百度也推出了很多產品,但更多都是在圍繞著搜尋來做,除過少數產品(百度地圖、百度貼吧、百度網盤)很不錯外,其它產品均沒有特別大的動作。我在網際網路上搜尋百度產品矩陣、百度生態圖等資訊的時候資料很少,從這方面來講百度的生態佈局相對 AT 來講非常有限。總體看了三家這些年的動作,明顯感覺馬雲就像一個象棋大師,不斷在各個領域投資佈局;馬化騰就像一個劍氣高手,不斷強化產品+遊戲兩個領域的修為,後期轉變思路也進行生態佈局;百度在投資領域比較一般,更多都是在流量獲取方面進行卡點。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比同樣做搜尋的谷歌,百度的發展可謂差強人意。2019年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中,谷歌排名第四,市值高達 8000 多億美元!中國只有 AT 上榜,成為了其中唯二的兩個紅色旗幟。百度太以利潤為中心,扭曲了人們對搜尋引擎使用的基礎。可能在百度開發鳳巢系統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這家企業的價值觀。雖然谷歌也是以廣告為生的企業,但谷歌堅持的是優先給與使用者最想要的內容,其次才是展示廣告。而百度剛好反了過來,只要付費,什麼內容都可以排在第一位。這種商業模式發展到最後,其實就是殺雞取卵。但其實不止是百度,中國企業都被帶入到這個節奏中,現在搜狗和360搜尋其實也是這樣的商業模式,所以我說搜狗和360永遠都超越不了百度。從 2010 年左右中國開始爆發移動網際網路,各家公司紛紛搶位,根據2019年使用人數最多的10款APP中,騰訊5款,阿里4款,百度1款,百度佈局最少。最主要的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之後,人們使用網際網路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在智慧手機上人們都是以超級 APP 為中心,再也不需要百度一下去查詢相關資訊。人們使用手機的時間越長,百度的搜尋優勢就越少,所以到了今天,移動端擁有巨大優勢的騰訊和今日頭條的廣告收入越來越多,百度相應的就會越來越少。其實騰訊和阿里現在仍然是以當初的主業收入為準,但更重要的是阿里和騰訊的想象空間更大一些,騰訊有超級 APP 微信+全球各地投資的遊戲公司;阿里佈局了金融、新零售、雲端計算等想象空間更大的業務。百度雖然這些年全力押注 AI 領域,但短期內 AI 很難給百度帶來非常大的利潤,並且 AI 領域的發展還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現在唯一還不錯的就是愛奇藝的流量很大,但目前中國影片網站都還處在不斷的燒錢中,所以對於百度來說,這麼多年除了核心的廣告業務,再沒有一條業務線能夠拯救百度於水火間。對於騰訊和阿里,百度的管理層簡直就是三天兩頭的換,2017年好不容易迎來了有可能改變百度的陸奇,於2019年也離職了。其實百度招聘了很多歷史上有名的人才:陸奇、張亞勤、吳恩達、李一男、李叫獸、李明遠、俞軍等,裡面每一個拉出來都是牛逼閃閃的人物。高管頻繁離職的背後是百度的經營策略不穩定,公司沒有一個統一的發展戰略。可能還有一個原因:企業沒有一個良好的文化基因留住高管。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掉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都陷入了一種低端競殺的模式,真心期待中國搜尋市場能有大的變動,還中國網民一片朗朗晴空。BAT 曾經是中國的驕傲,現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仍然是,但就是因為企業選擇的商業路線不同,就產生了完全不同的結果。中國未來會產生更多更偉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偉大公司的基礎就是擁有良好的價值觀。同時中國的發展也需要更多的網際網路公司站出來,我們不但希望有 BAT、ATM ,還希望有更多的 ATMJDH 等公司。參考:
百度的17年產品史——突圍、霸權、迷失、焦慮與變革
阿里巴巴的商業版圖?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499124/viewspace-265575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