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道生:數智共生、全球一體,共築增長新引擎

遊資網發表於2024-09-05
很多企業面臨內外部多重挑戰,甚至陷入“內卷式競爭”,但如果蛋糕不增長,結果就是“零和”遊戲。企業增長的核心在於跳出框架,探索產業的新發展。“以數提效、順勢而為、揚帆出海是企業破局增長的三個方向”。

企業的發展需要穩紮穩打,健康經營比撐大規模更重要,用虧損換來的規模增長是不可持續的;最終還是要尊重市場規律,按需投產,合理定價,算清楚賬,這些恰恰是數字技術能發揮價值的地方。

在2024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集團高階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表示:

“騰訊將持續以產業網際網路為基礎,助力企業擁抱數字智慧、推動融合創新和麵向全球市場,以新技術、新市場的突破,實現增長破局。”

湯道生:數智共生、全球一體,共築增長新引擎

騰訊是怎樣做的?為客戶帶來了哪些價值?

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好!歡迎光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非常高興與各位新老朋友,再次相聚在深圳寶安。在這裡,我也特別感謝深圳市政府、寶安區政府對我們的大力支援。

還記得兩年前,在大家見證下,騰訊雲工業網際網路總部基地落戶寶安。此後,我們與寶安區,在雲端計算、智慧化方面,展開了全方位的合作。

不只是寶安區,過去一年,我們看到數字經濟在持續發展,我們與許多合作伙伴共同努力,讓數智技術在更多的產業場景中落地,為使用者帶來新體驗、新價值,也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在市場中不斷提升競爭力。

一年來,我們透過持續聚焦自研,推動被整合,業務更加健康可持續:與夥伴共同服務的客戶數,超過200萬家;訂單過百萬的夥伴數量,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很多SaaS夥伴收入增加了1倍多;國際業務增速也在兩位數以上。

不過,在走訪企業客戶的過程中,我也聽到他們在經營上面臨很大的挑戰,深深感受到了大家的焦慮與迷茫。

從經濟大環境來看,挑戰確實不少。全球經濟經過幾年的通脹,歐美市場的高物價與高利率,對我國出口帶來巨大壓力,雖然部分行業因為技術領先或成本優勢,出口仍然有較好增長,但在更大範圍來說,消費意願疲軟,消費降級壓力明顯。經濟承壓,加上一些行業因為前幾年的過度投資,導致出現供求失衡,大家為了保住銷售規模與市場份額,出現了“內卷式競爭”,不惜虧損也要打價格戰,毛利率持續降低,嚴重虧損的企業,甚至需要靠融資或貸款來續命。

同時,新技術快速迭代和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大家的焦慮。企業擔心在行業技術升級浪潮中掉隊,結果可能被使用者拋棄、被市場淘汰。因此,企業也必須積極投入研發與創新,確保抓住下一個機會的入場票。

在這樣的“內卷”和焦慮下,大家可能會產生困惑:雖然更辛苦了,但利潤卻在蒸發,究竟該如何走出困境?在我看來,在困難的時候,企業的發展更需要穩紮穩打,健康經營比撐大規模更重要,用虧損換來的規模增長是不可持續的;最終還是要尊重市場規律,按需投產,合理定價,算清楚賬,這些恰恰是數字技術能發揮價值的地方。

當然,如果蛋糕不增長,結果就是零和遊戲,大家都會很痛苦。所以,今年的大會,我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討增長的話題。我將從以數提效、順勢而為、揚帆出海三個方向,談談我們如何用數字技術,幫助尋找新市場,開拓新機會,為企業提供新的增長引擎。

湯道生:數智共生、全球一體,共築增長新引擎

首先,第一個增長方法是:以數提效,聚焦核心業務場景。

比如,對於直接服務消費者的ToC企業,每年花高額費用在營銷上,如何讓投入產出最大化,就是他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騰訊雲的行業團隊,為許多零售與服務型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的專業諮詢服務,透過使用者行為資料的採集與分析,更精準為每個產品挑選匹配的目標使用者群,利用微信影片號與企業微信等工具來觸達使用者,以反欺詐的安全技術保護營銷資源,讓每次營銷活動都獲得理想的交易轉化效果。

隨著大模型與生成式AI的技術突破,圖片、影片、語言的理解與生成已經有很大的進步,讓人與人的溝通、人與系統的互動方式,都可能會被重塑,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最近跟一些企業負責人交流的時候,幾乎大家對大模型都很感興趣,但大家前期也許對大模型期望太高,而對長期投入的決心與耐心又稍有不足。指望大模型給一般企業在短期內帶來巨大變化看來並不現實,但用人工智慧在已有業務場景中降本增效、提高經營效率,從量變到質變來加強市場競爭力,這應該是更腳踏實地、行穩致遠的可靠路徑。

在國內百模大戰與開源大模型的普及下,今天大模型的呼叫成本已經降得很低了,如果再加上企業獨有的專業文件與行業資料,搭建智慧應用或智慧助手,很多企業就能在客服、營銷與內容創作等場景中,提高員工工作效率,提升服務體驗。

例如,在和榮耀手機的合作中,我們把手機的各種使用說明、故障處理等知識,輸進大模型知識引擎做訓練,然後與線下手機門店大屏的數智人、線上客服機器人相結合,顯著提升了服務效率和使用者體驗。我們的智慧化組織學習協作平臺騰訊樂享,為企業打造了貫穿人才培養全生命週期的,智慧化解決方案。基於混元推出的全新智慧陪練、智慧問答、智慧出題等能力,大幅提升員工知識學習和生產效率。騰訊樂享已為騰訊一年節省超3億元。

去年,在騰訊邁出大模型第一步的時候,我們就堅持做“離產業最近的AI”,把AI融入到產業場景中。最近這半年,產業界對AI大模型的關注重點,也開始從模型技術本身,轉到了智慧應用落地上來。我們的混元大模型已經落地到騰訊700多個業務場景中。騰訊的AI能力也在千行百業落地生根。

比如,我們在騰訊會議、騰訊文件、騰訊樂享、AI程式碼助手等應用中納入AI能力,大家開啟APP,就可以用AI快速寫文件、寫程式碼,完全沒有程式碼能力的企業,也能快速享受到AI帶來的辦公效率提升。

稍後我的同事Coby會針對算力層、工具層、模型層與應用層,詳細介紹騰訊雲在智慧上的綜合產品能力。

其次,第二個增長思路是:順勢而為,抓住新產業機會。

國家經濟的產業結構在變化,俗語說,當一扇門關閉時,另一扇門就會開啟。各行業都面臨著新科技帶來的變革,變化會帶來新機遇,也會改變行業格局。比如,依賴化石能源的產業,正在轉向使用更多新能源;消費降級讓高階奢侈品市場受壓,但售賣廉價商品的零售店與平臺反而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國家多年來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不斷加大在基礎科學的研究投入與高階科技產業的投資,近年來在新能源、電動車、消費電子等產業也看到不少創新勢力、新品牌的崛起。

在數字產業領域,我們也看到了不少變化與機遇。國家《十四五資訊科技規劃》,也把關鍵基礎軟體、雲端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重點軟體,列為“資訊領域核心技術突破工程”。國產軟體企業從早年側重應用開發,到今天已經紮根在更底層、更基礎的作業系統、分散式雲端計算、網路安全與人工智慧等核心領域,技術水平與國外領先的軟體科技企業對齊,而且更符合國內客戶的需求,並提供更高價效比,和更好的服務體驗。

講到數字產業的硬科技,大家總會下意識想到晶片、光刻機等硬體,這些硬體技術當然很重要,但軟體也是資訊科技中非常重要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新一代科技發展的靈魂。如果晶片或硬體裝置是計算的軀體,那軟體就是腦袋了。軟體往往定義了硬體發展的方向,讓硬體裝置釋放出更大價值,在國外,一直都有“軟體定義一切”的說法。很多行業專家也認為,英偉達最強的護城河可能就是,為他們的晶片極致最佳化的CUDA軟體生態。

數字產業要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更多元化的、開放式軟硬科技生態,基於開放的技術標準,鼓勵多雲、多芯的蓬勃發展,讓數字技術棧裡的不同細分產業都得到價值的體現。硬體廠商、軟體廠商與服務商的能力模型都不一樣,緊密合作與相互相容,才能給客戶帶來最大的價值。在我們過去專案實踐經驗中,一雲多芯往往給客戶帶來綜合成本的節省,也加強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

自2018年以來,騰訊累計投入超過3000億元用於基礎研究,截至今年6月,我們在全球專利申請總數超8萬件。

例如,以騰訊會議Penguins AI語音引擎為原型,我們主導了新一代實時語音編碼行業標準,AVS3P10。它突破了經典資訊傳輸理論,是全球首個,系統性引入AI的語音編碼標準。同等語音質量,位元速率僅需三分之一;在低速網路條件下,也能夠清晰通話。結合AI降噪技術,我們把騰訊會議的優質服務、演算法與核心技術,整合為“騰訊天籟inside”解決方案,開放給數十家音影片的硬體廠商,滿足企業不同場景的需要。

我們也基於自身積累,打造了全棧自主創新的國產企業級軟體,核心產品透過了國家安全可靠測評的最高標準,供給能力在融合創新廠商中,位居最前列。

我們的基礎平臺軟體產品,簡稱“5T”,也就是資料庫TDSQL、作業系統TencentOS、專有云TCE、大資料TBDS、人工智慧開發平臺TI等,能夠全面相容國內主流的晶片廠商,在全國多個大規模的叢集上穩定執行。5T產品已經被許多國產應用軟體所整合,覆蓋金融、政務、網際網路、醫療等多個行業。

在辦公協作領域,應用軟體如騰訊會議、企業微信、騰訊文件、騰訊樂享等,不僅有優秀的互動體驗、便捷穩定,而且具有獨特的C2B連線能力,在多個行業頭部客戶滲透率,都超過了50%。最近大熱的國產遊戲大作《黑神話:悟空》,也用到了我們的專案管理軟體騰訊TAPD,支撐了他們長達7年的複雜研發。

雲端計算與平臺軟體技術是騰訊的強項。從服務海量使用者的後臺技術,到實現速度快、體驗爽的前端互動能力,到無縫接入微信生態的生產工具,我們都有豐富的技術和經驗積累,也希望能助力更多中國企業的數智化發展,期待我們共同成長為全球市場的新一代領導者。

最後,第三個增長機會是:揚帆出海,開拓全球市場。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再到全球領先,孕育出了全球一流的產品設計、研發速度、精益製造與運營經驗。科技帶動的產業升級,也為今天的中國製造帶上新的定義與含義,許多高科技企業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和底氣,在全球科技產品市場,佔領一席之地。

有機構的調研顯示,90%的中國企業對擴充海外業務有興趣,有近四分之一的企業,將出海列為未來1到3年的首要任務之一。

出海是對企業綜合能力的考驗,要解答的問題有很多,而且也有很多雷區。比如,選擇哪些目標市場?從哪個國家先試水?怎樣的產品更符合當地市場的需要?如何與國際化對手差異化競爭?當地的產業政策、稅務法規、經營牌照、資料合規的要求如何?如何把國內成功的經營與管理經驗快速落地?以上一堆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別人避開的市場也許是你的機會,前期的市場調查十分重要,但啟動後更需要不斷迭代與修正的謙卑,絕對需要耐心與堅持。騰訊雲海外服務開放運營也超過8年了,過程中也踩了無數的坑,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也經歷過不少起伏,一直在學習、一直在提升。

不管大家怎麼解題,雲服務作為科技產品與服務的基座,連線海外分公司的管理平臺,是大家揚帆出海的必備品。選擇海外運營經驗豐富的雲廠商合作,可以加速達至法規通、資料通、管理通,實現全球一盤棋的經營和服務,為海外擴充鋪平大路。

目前,騰訊雲已打造了遍佈全球的雲基礎設施,覆蓋五大洲21個地區,擁有3200多個全球加速節點。我們的WeChat與出海遊戲業務,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每時每刻都在服務使用者,符合每個國家的資料法規要求,它們的基礎設施都由騰訊雲來提供支援。到今天,騰訊雲已經成功服務10000多家海外客戶,為他們提供可靠穩定的線上服務。

比如,出海沙特的明星直播應用JACO,透過引入騰訊雲音影片解決方案,頂住了5倍的流量洪峰,在當地相對不穩定的網路環境下,也能夠流暢地看主播PK;還有前不久上線的爆款遊戲《鳴潮》,也藉助騰訊雲在全球多地的內容稽核服務端,以及騰訊安全的全套防護能力,實現了對風險內容的過濾、攻擊流量和灰黑產的精準打擊,確保了遊戲在全球的順利發行。

智慧化體驗,是中國汽車出海的重要殺手鐧。在廣汽埃安出海東南亞的過程中,我們幫助快速搭建數字化基礎設施,成功複製“智慧網聯雲平臺”。僅僅3個月,就快速完成了泰國市場的車聯網量產落地。

去年,美團也成功完成,走出內地市場的第一步,他們在香港推出的外賣平臺Keeta,我在香港使用時,服務很順滑、響應速度很快,上線不到一年,就已經佔有超過4成以上的市場。這背後也是藉助了騰訊雲的能力,實現數字平臺在境外的快速部署;透過雲資源彈性擴縮容,幫助平臺應對初期拓客流量的“峰谷”;透過騰訊的安全能力,為境外使用者的註冊、登入、優惠券等服務保駕護航。

總之,關於增長,還有更多新的解題思路,作為企業的經營者,我們更應該多問問如何打破“焦慮”?如何減少“血拼”?如何開拓“新機”?這等待著我們一起去探索、去解題。

騰訊將持續以產業網際網路為基礎,助力企業擁抱數字智慧、推動融合創新和麵向全球市場,以新技術、新市場的突破,實現增長破局。

來源:騰訊雲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R4CaaUG3RYM9jubiGJ4rn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