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0了,前年兒媳婦帶我去市裡大醫院檢查心臟,大夫說血壓高,有狹窄,要吃藥和定期複查。這兩年我每週坐電動車下來,再坐公交車到平谷區醫院,買些藥,讓大夫看看心電圖,但一直沒再回市裡按醫生要求拍CT。我老了,每週進區裡一次已經夠折騰了,實在沒法再去市裡複查了。”家住北京市平谷山區的李奶奶在區醫院複查時談起了自己的無奈。
平谷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汪明浩介紹,平谷區常住居民43萬,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10萬。按照《中國心血管報告2018年》報導,平均每5箇中國人,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以此比例,平谷類似李奶奶這樣的患者數量,不少於2萬人。以現有的基層醫療水平,這裡的多數人都無法及時發現或救治致死率居首位的心腦血管病。
心血管疾病頭部醫院安貞醫院影像科徐磊主任曾表示,冠脈CTA和頭頸CTA是疑似心腦血管患者首選的無創影像學檢查方法,診斷冠心病的敏感性及陰性預測值高達100%,是篩查排除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的可靠手段。
目前,全國越來越多的地區醫院配置了可以進行冠脈CTA和頭頸C他的裝置,但缺乏具備對應高水平診斷能力的醫生,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基層醫療“難解之題”。中國2.9億心血管患者,存在巨量的醫療需求,如果新的智慧醫療科技可以填補這一最大慢性病早診和篩查空缺,其商業價值或將逾千億,社會價值更無法估計。
10月16日,平谷區“衛生健康資訊化聯合研發應用中心”正式成立,包括華為、中國移動、數坤科技、平安集團等共8家科技企業,與平谷區衛健委簽署合作協議,結合以北京友誼醫院、北京中醫院等打造的醫聯體,平谷區與醫院、科技企業共同打造“平谷智慧醫療模式”,用人工智慧和資訊化等技術,為像“李奶奶”這樣的基層患者,提供智慧醫療服務。
心腦血管診療“基層化”是剛需,人工智慧是關鍵
“有了冠脈AI,我們診斷心腦血管疾病的流程簡化了非常多,準確率反而提升了不少,醫院每天接收的冠心病檢查患者數量也明顯增加了。”北京某三甲醫院的一位影像科醫生感嘆到。
AI輔助冠脈CTA、頭頸CTA等心血管病檢查手段,可以提升醫生診斷效率至少5倍,並保證大三甲高年資水平醫生的準確率。但心血管病對AI水平要求甚高,多數AI公司未能突破演算法和資料瓶頸。
截至目前,業內唯有數坤科技的心血管AI產品,被很多大專家公認為目前“最成熟”的醫學影像AI。在SCCT中國區論壇第七屆年會上,來自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5位影像科權威專家,分別從“質控、效率、泛化、覆蓋、科研”等多方面,認可了數坤心腦血管AI的價值。
“過去一個患者預約冠脈CTA需要等7天,病人集中的時候要等14天,做完後再等3天才能取報告。對於患者來說,尤其是遠郊縣的老人,實在折騰。如今有了數坤心血管AI,預約時間縮減到1天,我聽說有些醫院已經可以隨來隨做。患者做完後,第二天,甚至當天下午就能拿到報告,就診流程實實在在縮短了。看病的住宿、路程花費,自然也省下來不少,最關鍵的是,基層患者可以在當地看這些危重病了。”平谷區醫院影像科醫生對記者說到。
平谷模式,實現“四方共贏”
“心血管方面的問題性命攸關,患者肯定想第一時間去最大的醫院就診,但距離、時間、成本、醫保等限制,都去大醫院肯定不現實。如果基層醫院有相應的診斷能力,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甚至看好這些大病,那真是百姓之福。哪怕一步步來,先實現家門口篩查,家門口診斷,真有需要再去大醫院,治完後再回家門口複查,都是政府和醫院最想看到的場景。”平谷區衛健委金主任在簽約會上表示。
要將AI落地基層,首先要解決的還是AI對基層裝置的適配問題;其次,基層醫院的技師和醫生水平與大三家醫院差異化較大。心血管AI產品既要足夠“智慧”,也要足夠“標準化”,還需要與區域中心醫院“互聯”,才能讓基層百姓獲益。
本次成立的聯合研發應用中心,使得原有的平谷醫聯體體系,更加“聰明高效有標準”。平谷患者若出現心臟不適,可在平谷社群醫療與上級醫院專家進行遠端會診,數坤心血管AI可以讓患者不必驅車趕往市裡,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大三甲專家級別的診斷服務,真正讓百姓獲益。
其次,區域醫院可以把患者留在本地,不僅可以保證醫聯體內各級別醫療機構的收入,對於提升基層醫生的診斷水平和經驗,也將有非常大的作用。同時,平谷此次成立的研發中心,還可以透過先進的AI學習方式,對區域內患者醫療資料開展結構化整理與區域亞多中心的研究,有效幫助三甲醫院完成科研要求。
AI的價值落地,終將以患者為中心,以健康為中心的方式體現。從預防,到篩查,到診斷,到治療,到隨訪,到康復,此前心血管疾病的每一個環節均未有效智慧化覆蓋。數坤AI在平谷模式中,融入了關鍵的診斷環節,讓基層醫療具備心腦血管疾病的檢查能力。實現基層操作、上級複核,整個流程不超過5分鐘。
這種基於AI技術創新的“新方式”,可快速複製到全國2000多個縣市,1200多個三級醫院,服務全國2.9億心血管患者。而這只是全週期疾病管理中的一個環節,若在各個環節均實現AI賦能,智慧賦能,商業前景,可見一斑。
趨勢的下一步,心血管疾病篩防工作
平谷區衛健委金主任講到:“從治療危重慢性病,到防控危重慢性病,是踐行‘健康中國2030’,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正確理念。”
心血管病的死亡案例有一個特點:一半以上的患者首次發作就是心肌梗死或者猝死。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無症狀;第二、缺乏定期檢查。所以,與其等到發病時再去爭搶“黃金時間”,不如將檢查流程置入日常之中。因此,基層醫療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幫助患者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避免出現突發冠心病的情況。
長期以來,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幾乎與基層醫療絕緣,而數坤與平谷的合作無疑為“基層+心血管診治”架上了橋樑。與“健康中國2030”的主旨相同,這一合作的核心在於加強基層醫療的篩防能力。
平谷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汪明浩在簽約儀式上說到:“為每個基層老人家解決尋醫看病困難的問題,除了醫療資訊化、智慧化,別無他選。”本次數坤與北京平谷的合作是心血管疾病“基層化”的示範。為基層提供經過驗證的先進AI能力,是實實在在推動基層醫療智慧變革,是為了讓數萬基層醫生“有能力看重病”,是為了讓千千萬萬“李奶奶”,不再因為無法每個月折騰去市區大醫院而“憂心忡忡”,而因為有了無處不在的“智慧數字醫生”,可以踏踏實實享受健康生活。
2019年7月,藥監局主導的人工智慧醫療器械創新推進會確定要建立包括心臟MRI、冠脈CTA、心電等8個人工智慧標準資料庫。
在這一批資料庫的建設之中,心血管類疾病的標準資料庫多達三個,無疑是這一階段推動的重點。出於降低醫保壓力、提高醫療服務社會認可的目的,許多區域衛健委也在不斷推動智慧醫療的建設。
此次平谷模式的推出,是否成為醫療AI造福百姓,賦能基層,實現AI跨越式商業落地的“樣板間”,我們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