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近日,《財富》雜誌對3750名企業高管、董事和分析師進行了一項調查,其結果顯示,蘋果成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
蘋果在創新、人事管理、企業資產使用、社會責任、管理層質量、財務穩健性、長期投資價值、產品/服務質量、全球競爭力這幾大評選指標中均位列第一。
在所謂的GAFA公司(谷歌、蘋果、Facebook和亞馬遜)中,僅有一家沒有進入前十榜單,即Facebook。
該公司的排名從第十二名猛跌至了第四十四名,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該公司在去年發生的資料隱私醜聞。
以下是《財富》公佈的2018年全球最受歡迎的公司前二十名:
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較去年的第三名有所下滑,而Netflix則成功擠進前十,位列第八。
微軟正在復甦,再次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公司,並且在該榜單中,它從去年的第七名升至第六名。
榜單前五十名中,僅有一家中國大陸的公司,即阿里巴巴,位居第三十四。
榜單前二十名中,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的勢頭十分強勁,約佔三分之一。
儘管中國擁有世界上近一半的頂尖科技公司,但上榜的公司卻不多。這很可能是因為大部分受訪者都是美國人。
但是,這項調查是在去年10月和11月進行的,當時蘋果股價正處於巔峰時期。
下一次公佈榜單時,該排名極有可能發生變化,亞馬遜連續第二年位居第二,該公司很有可能在2019年超越蘋果成為第一。
《財富》雜誌的道格拉斯·埃蘭表示:“今年蘋果的得分很高。明年,我們將拭目以待。”
畢竟,在過去兩個月中,蘋果的財務狀況以及iPhone和MacBook的銷量均發生了巨大變化。
蘋果在2018年11月公佈了其第四季業績,資料顯示,蘋果手機和膝上型電腦出貨量在第四季度均出現下滑。
為了挽救當前銷售疲軟的頹勢,蘋果不得不降低手機的售價,其膝上型電腦也明顯受到了影響。這導致了其股價出現了明顯的下跌,並一直持續到了今年1月。
蘋果產品價格一降再降
自1月11日起,京東、天貓、蘇寧甚至拼多多掀起了一陣iPhone降價潮流,相比官方報價而言,最高降價已超過千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部分渠道商在1月10日收到了美國方面對iPhone產品降價的訊息。降價較為明顯的是iPhone XR和iPhone 8P。
64G的iPhone XR由原先的5800元降至5350元,降價450元。
64G的iPhone 8P由原先的5260元降至4800元,降價460元。
相比之下,iPhone X、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的降價幅度較小。
在京東平臺上,64G的iPhone8/8P的價格分別下調至3998元和4798元,與蘋果官網報價的5099元和5999元分別相差了1101元和1201元。同款機型在蘇寧官網直降1200元。
據媒體報導,對於此次的價格調整,渠道商得到了蘋果的官方通知和授權,但蘋果客服稱,並未接到相關的降價通知。
同時,據《財經》報導,2018年10月末,蘋果公司在iPhone XR上架兩週後就通知富士康及和碩,將原本計劃製造的手機總量削減三分之一。
可能蘋果公司在那時已經對其第四季度出貨量的下降趨勢有所預料。
蘋果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全球銷售量為490萬臺,位列第四,低於2017年第四季度的510萬臺。雖然蘋果的市場份額確實從7.1%小幅度增加到了7.2%。但其出貨量相比同期卻有所下降。
特別是在美國,據Gartner估計,蘋果出貨量為176萬臺,同比下降了2.1%。
儘管蘋果在11月推出了全新的MacBook Air和Mac mini,仍然沒有扭轉銷量下滑的趨勢。
據Gartner估計,2018年Mac的出貨量總計為2.594億臺,比2017年下降1.3%。
值得注意的是,Gartner對Mac出貨量的估計在本季度乃至未來變得越來越重要。
因為蘋果在上個季度宣佈,將不再公佈Mac電腦的銷量,稱銷量將不再作為其業務能力的最佳指標。
今年1月初,蘋果公佈的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預期從以往的890億-930億美元降低到840億美元,這是十六年來,蘋果首次降低營收預期。
庫克在至投資者們的信件中表示,iPhone的營收低於預期,主要在於大中華區,導致蘋果在本季度的營收低於原先的預期。
iPhone一向都是蘋果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因而iPhone的具體銷售情況對蘋果的整體業績而言至關重要。
儘管除iPhone業務以外的收入同比增長了19%,包括來自服務和可穿戴裝置的創紀錄收入,但iPhone業務還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蘋果的全年營收。
其實,此前就已經出現了iPhone營收不及預期的訊號。根據2018年第四季度的財務業績顯示,iPhone銷售量為4688.9萬部,與2017年同期的4667.7萬部相比雖有增長,但未能達到預期的4700萬部。
定價高、創新不足是主要原因
業界普遍認為,定價策略的失誤是蘋果今年新機銷售欠佳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對iPhone XR的定價,蘋果出現了明顯的失誤,導致銷量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根據手機行業以往的經驗,當公司失去定價權時,要麼損失利潤率,要麼損失市場份額,更有甚者二者同時受損。
但蘋果並不承認這一錯誤,庫克將iPhone銷量下滑的原因歸因於經濟環境,包括新興市場疲軟、產能限制和美元走強等。
庫克認為,蘋果在中國零售店和渠道合作伙伴的客流量正在下降,iPhone的收入低於預期,主要是受到大中華區的影響。
據Gartner分析,iPhone在中國市場面臨著兩大問題:第一是產品價格高;第二是新產品創新不足。
消費者在支付越來越高的價格時,在創新體驗上的要求卻未能得到滿足。不少消費者調侃,與2017年的蘋果釋出會相比,2018年的釋出會更新的只有PPT。
再看國產手機,近幾年,以華為、Oppo、Vivo和小米為首的國產手機崛起,雖然,目前國產智慧手機在機型上還沒有顛覆性的創新,但是在手機功能上,創新卻是層出不窮。
先看華為,華為最大的底氣來自於晶片,麒麟系列晶片無疑是國產手機晶片的佼佼者,而且能絲毫不遜色於高通晶片。小米手機有極高的價效比,小米對手機界最大的創新還是把硬體價格拉低,這一舉動也直接打垮了當時風行的山寨產業,進入到正版手機之間競爭的舞臺。而Oppo和Vivo則是在拍照上面下足功夫,牢牢抓住女性愛美的心理,並且加快迭代速度,刺激消費。
而大家之前為iPhone高價格買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蘋果iOS系統,這也決定著蘋果iOS在很長時間內都能維持它的品牌溢價,儘管在推出新品一年之後,它的價格會小幅下滑,但總體上依然企穩。
那時,Android用久會卡頓,這也就導致了Android陣營旗艦新品的價格會快速下跌,而現在,Android系統的流暢性與穩定性已經大幅提升,iOS對於人們購機考慮因素的重要性早已不如從前。也就是說,維持iPhone品牌溢價的關鍵環節已經被削弱。因此,國產手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據市場調查公司Counterpoint釋出的2018Q3全球手機出貨量資料顯示,三星佔據19%的全球份額,排名第一,華為佔據14%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而蘋果佔據12%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
10 月 27 日,雷軍在微博上宣佈,10 月 26 日晚上 11 點 23 分鐘,小米手機今年出貨量正式突破一億臺,提前完成全年任務,而華為在12月底表示,2018 年華為智慧手機發貨量(含榮耀)已突破 二 億臺。
其中,華為 P20 系列上市以來全球出貨量超過 1600 萬臺,女性使用者佔比接近一半;華為 Mate 20 上市兩個月出貨量突破 500 萬臺;截止 2018 年底,全球華為 nova 系列使用者累計超過 6500 萬。以上種種現象表明,價效比更高的國產手機品牌,正在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
結語
總體來說,蘋果總體銷量以及整體營收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僅靠調整售價也未必能夠根治其銷量下滑的窘境。
在過去幾年,iOS系統的流暢快速成為蘋果最大的賣點,甚至一度成為iPhone的剛需屬性。但是近年來,Android手機在流暢度上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並且,隨著5G時代的到來,網速的提高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iOS的核心優勢。
在拍照落後、電池不足和更新必卡的問題始終未能得到解決的情況下,蘋果還一再推出高價格的手機產品,將消費者的消費熱情消磨殆盡,必然導致iPhone銷量的下降。
2019年,如果蘋果仍未能抓住年輕使用者的消費痛點,那麼亞馬遜成為下一屆的榜首將是可以預料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