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9 月 3 日,在 2022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發者日論壇上,最新一屆的「WAIC·雲帆獎」得主名單揭曉,共計 11 位璀璨明星和 15 位明日之星,展現了新一代年輕 AI 技術先鋒的風采。
2022 年 WAIC·雲帆獎共收到來自全球的 100 多份有效報名和提名,最終遴選出 26 位獲獎者,他們中有來自清華、北大、哈工大、普林斯頓、CMU、ETHZ 等海內外高校的青年教師及博士後研究員,也有參與創立了潞晨科技、太極圖形等新一代 AI 創企的年輕實幹家,專業領域覆蓋了機器學習理論及應用、自然語言處理、基礎模型、MLSys、光子計算等。
獲獎者紛紛感謝了所在團隊及其師長與合作者,表示獲獎更多代表的是團隊工作的力量,他們呼籲:研究者、開發者需要不斷學習,提升自我,引領科研正規化的轉移,建立高水平的人工智慧生態與平臺,在工業領域引領產業升級與智慧化改造;我們國家有著最好的促進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政策、環境和人才,期待更多的華人學者能夠投身到 AI 領域,做出更加原創、實用、本質的工作,祝中國 AI 發展越來越好。
2022 年 WAIC 雲帆獎·璀璨明星簡介
(按姓氏拼音排序)
馮驍騁,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學部副教授、博導;鵬城國家實驗室雙聘副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自然語言處理、文字生成等。發表高水平論文 30 餘篇,個人 Google 學術引用超過 2200 次,擔任 ACL、EMNLP、NAACL 等國際會議程式委員會領域主席/成員;入選中國科協第六屆青年人才託舉工程,曾獲中國中文資訊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和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
劉子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助理教授。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提高班,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之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方向是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和計算機圖形學。擔任過 ICCV、NeurIPS、AAAI 等國際會議的領域主席。曾獲微軟小學者獎、香港政府博士獎、ICCV 青年學者獎、HKSTP 最佳論文獎和南洋榮譽助理教授獎。
孟懷宇博士為曦智科技聯合創始人兼技術長。他擁有麻省理工學院(MIT)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孟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整合光子學在人工智慧、電子通訊、數字通訊、生物感測等方向的應用,在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10 餘篇,申請全球專利超100 項,已獲授權近 20 項。目前,孟懷宇博士全面負責曦智科技的技術路線和產品設計,同時帶領各領域技術團隊完成產品開發的全流程。
楊傑博士是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雙聘教授。曾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牛津大學、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從事科研與學習工作。主要聚焦醫學人工智慧、大資料健康科學、自然語言處理等交叉學科研究。在包括 ACL、JAMA Network Open 等頂級會議與期刊發表論文 30 篇,第一作者論文獲 COLING 最佳論文獎和 ACL 最佳系統演示論文獎提名,獲 ISTD 最佳博士論文獎。曾任 EMNLP/COLING/AMIA 等頂級人工智慧和醫學資訊學會議領域主席。
楊耀東是北京大學 AI 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導,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研究員,倫敦國王大學客座助理教授。科研領域包括強化學習、博弈論和多智慧體系統,重點關注基於強化學習方法的群體智慧湧現。他發表AI頂會論文及專利專著 50 餘篇,曾獲機器人學習會議 CoRL 最佳系統論文獎 (best system paper award)、多智慧體頂會 AAMAS 最具前瞻性論文獎 (best blue-sky paper award)、Joint AAAI/ACM SIGAI Doctoral Dissertation Award 參選人 (UCL唯一)、華為英國公司最佳技術突破獎 (best technology breakthrough award)、明日之星獎 (future star award)、2022 年 CCF-騰訊犀牛鳥基金入選者。
今年 25 歲,博士四年畢業於史丹佛大學計算機系,目前是圖學習初創公司 Kumo AI 的創始成員,未來有志於在學術界繼續探索技術的邊界。在 NeurIPS, ICML, ICLR 等人工智慧頂會發表工作十餘篇,引用量 4000 餘次,相關開源軟體在 Github 上擁有近 20000 Star,主導開發的 GraphGym, PyG 在圖學習領域被廣泛使用。曾獲 AAAI 最佳學生論文獎,並獲百度獎學金和 JPMorgan 獎學金。
尤洋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校長青年教授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他曾創造 ImageNet 和 BERT 訓練速度的世界紀錄。他的演算法被用於谷歌,微軟,英特爾,英偉達等巨頭。他曾以一作獲得了 IPDPS (0.8% 獲獎率)和 ICPP(0.3% 獲獎率)的最佳論文。他獲得的獎項包括: 清華大學優秀畢業生,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國家獎學金,清華大學數額最高的西貝爾獎學金,ACM-IEEE HPC Fellowship,Lotfi A. Zadeh Prize,ACM Doctoral Dissertation Award 候選人(81 名伯克利博士中選 2 人),福布斯 30 歲以下精英榜(亞洲),IEEE-CS 超算傑出新人獎。
張祥雨,曠視研究院主任研究員,Foundation Model 組負責人。2017 年博士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期間參加微軟亞洲研究院聯合培養博士生專案,師從孫劍博士和何愷明博士。研究方向包括深度卷積網路設計,深度模型的裁剪與加速等。曾在 CVPR/ ICCV/ ECCV/ TPAMI 等頂級會議期刊上發表論文 50 餘篇,獲 CVPR 2016最佳論文獎,並多次獲得頂級視覺競賽如 ImageNet/ COCO 冠軍。代表作包括業界廣泛使用的神經網路架構 ResNets/ ShuffleNets/ RepVGG 系列,神經網路架構搜尋演算法 SPOS,模型壓縮裁剪演算法 CP/ MetaPruning 等。Google Scholar 引用數 170,000+。入選福布斯中國 U30 和 AI 2000 計算機視覺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單、ELSEVIER 中國高被引學者、智源青年科學家。
2022 年 WAIC 雲帆獎·明日之星簡介
(按姓氏拼音排序)
丁明宇是香港大學計算機系三年級博士生,師從羅平教授。目前在 MIT Joshua Tenenbaum 教授組做訪問學者,本科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他的研究圍繞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在自動駕駛以及具身智慧領域的應用,讓智慧體能夠感知,互動,並推理和理解 3D 物理世界。他在頂級會議和期刊發表論文 20 餘篇,獲百度獎學金,微軟學者提名等獎項。
惠彬原,阿里巴巴達摩院演算法工程師,15 歲考入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智慧對話及大規模預訓練模型,在 ACL, KDD,AAAI 等頂級會議上發表多篇論文,並取得五個權威榜單第一名,相關工作被多家媒體報導。參與開發的阿里雲智慧客服產品在中國移動、中國人壽、政務 12345 熱線等企業或組織大規模應用,在 IDC 釋出的《中國AI雲服務市場研究報告》中,阿里雲智慧客服自 2019 年以來一直排名中國對話式 AI 雲服務市場份額第一。
劉希慧博士現在是香港大學電子工程系和資料科學研究院的助理教授。2017 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2021 年於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獲得博士學位,而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Trevor Darrell 教授組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慧,在 CVPR, ICCV, ECCV, NeurIPS 等會議發表十餘篇論文。曾獲 CVPR 和 ICLR 優秀審稿人,2020 年 Adobe Research Fellowship,入選 2021 年 MIT EECS Rising Stars。
馬志恆,博士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現就職於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主要作者身份在包括 CVPR、ICCV、AAAI 等高水平國際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 10 餘篇。作為聯合創始人參與創辦了深圳禾思眾成科技有限公司,累計融資超 7000 萬元, 2021 年入選中國科協主辦“科創中國”青年創業榜單,2022 年入選深圳市“鵬城孔雀計劃” C 類人才。
苗旭鵬目前在卡內基梅隆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師從崔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機器學習系統、資料管理和分散式計算,在 SIGMOD、VLDB、KDD、ICDE、TKDE 等國際頂級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 20 餘篇,曾獲 VLDB 2022 最佳論文獎。他主持開發了分散式深度學習系統河圖(Hetu),曾入選機器之心·AI中國·2021 年度十大開源事件。
壽政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助理教授、博導,創立 Show Lab。曾獲 CVPR'22 最佳論文 finalist, CVPR'17 最佳學生論文提名,在多項國際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受邀擔任 CVPR,ECCV,ACM Multimedia 等一流學術會議的領域主席。當選新加坡國家科研基金委 Fellow,入選福布斯 30 Under 30 亞洲區精英榜。
吳迪是影眸科技創始人、CEO,上海科技大學第二屆畢業生,學校 Mars 實驗室學生負責人,在實驗室期間深入研究高精度光場人物重建、AI 超寫實三維人物生成等工作,實驗室自主研發世界唯一「穹頂光場」微米級動態數字人臉掃描系統。授權專利數項。並以數字人底層技術、元宇宙身份系統為核心,創辦影眸科技,探索領域內先進技術的落地可能。
許晶晶,現為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青年科學家,研究方向自然語言處理和多語言機器翻譯。曾任位元組跳動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究員,2020 年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資訊工程學院計算語言所。在 AI 高質量會議上共發表論文 30 餘篇,谷歌總引 1200 餘次,曾獲ACL 2021 最佳論文獎和 AAAI 2021 學術新星 highlights,常年參與多項期刊和會議的評審工作。
張文濤,博士畢業於北大計算機學院,目前在 Mila 進行博士後研究。他的研究興趣為大規模圖學習,一作在機器學習(ICML/NeurIPS/ICLR)、資料探勘(KDD/ WWW)和資料庫(SIGMOD/VLDB/ICDE)等領域發表論文 10 餘篇。曾在騰訊和 Apple 實習,主導或參與開源了多個機器學習系統,如大規模圖學習系統 SGL 和分散式機器學習系統 Angel,相關工作已在業界得到廣泛應用。曾獲 Apple PhD Fellowship、WWW’22 最佳學生論文獎和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等。
關於 WAIC·雲帆獎
作為全球首個針對人工智慧青年技術人才的獎項,WAIC 雲帆獎由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組委會於 2020 年特別發起設立,由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機器之心、全球高校人工智慧學術聯盟和 AI 青年科學家聯盟負責評選及運營。
經過嚴格的篩選、評定與稽核,目前共選出 60 多位人工智慧軟硬體領域的青年技術人才,其研究成果、開源專案或產業實踐為 AI 發展,尤其是中國 AI 開發者生態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WAIC 雲帆獎在每年 4 月開始徵集,並於當年 WAIC 開發者日論壇公佈,持續提升人工智慧人才交流平臺及社群構建,助力中國人工智慧學術和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