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頭顯向何方?inside-out必將成為主流方向

發表於2017-01-17

作為全球科技盛會,每年的CES展會都雲集了全球產業界的最新產品和解決方案、最新技術和概念應用在此展示身姿。CES展示的產品和熱點技術,或將在今後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內,預示著產業的發展方向,對整個行業發展產生影響。

而備受矚目的虛擬現實,儼然已經成為CES展的標配,VR頭顯更是隨處可見。要說今年 CES 上VR頭顯最普遍的共同點,支援位置追蹤必佔一席,而inside-out追蹤方案似乎已經成為業界熱衷的方向,英特爾、高通以及以聯想等國內外巨頭紛紛推出inside-out相關頭顯或者解決方案。

Inside-out空間定位技術,是一種光學跟蹤系統,光源發射裝置安裝在被跟蹤目標上,獲取光源訊號的感測器/標記點固定在使用環境中,其原理都是以三角定位演算法為基礎,測量目標反射或者是主動發射的光線,並經過計算機特殊的視覺演算法可轉換成目標的空間位置資料,從而實現對目標的位置跟蹤。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裝置自身,而不依靠外部的感測器等配件,實現虛擬場景裡的空間定位,以及更多的人機互動。

在VR領域最早研發應用inside-out追蹤方案,應該是國內創業公司蟻視,本屆CES蟻視也展示了去年7月份推出的二代VR頭顯,配置inside-out單目紅外位置追蹤,早在2015年6月美國E3展會就曾對外展示過,蟻視稱作全息甲板(HoloDeck)追蹤方案。

蟻視的這種單目攝像頭解決方案,是在VR頭顯內建一顆攝像頭,與外部標記點中的任何兩點形成三角定位法則,透過計算機的特殊演算法計算出目標物的空間位置。該方案的優點是電腦CPU運算量較小,成本也相對比較低,目前市場上配置較高的電腦都可以流暢的執行。缺點是需要在外部空間中設定大量標記點,佔用空間面積。

對於單攝像頭解決方案的弊端,蟻視似乎已經找到解決方法,從本次展會蟻視展示的首款“複眼眼鏡”原型機可以看出,蟻視已經研發出多攝像頭的追蹤方案。

CES中途退場的Oculus也曾在2016年10月公佈了一款正在開發的VR產品Santa Cruz,在前面增加了4顆攝像頭,同樣是採用inside-out追蹤方案。

作為微軟VR頭顯的硬體合作伙伴之一,聯想在CES Unvieled上展示了其PC VR的原型機,據聯想公司透露,這是首款基於微軟 Windows Holographic 平臺的VR頭顯,前部配備了深度攝像頭,並配備inside-out追蹤方案,包括電腦廠商華碩、宏 、戴爾、惠普等,都展示了基於微軟Windows Holograohic技術開發的VR頭顯,無一例外的配備inside-out方案。

上游產業鏈的高通,更是加大了對VR的研發投入,除推出了高效能的驍龍835處理器外,高通更是親自殺入硬體領域戰局,展示了基於驍龍835的VR一體機原型,並且支援inside-out追蹤。目前Pico、酷開本次CES推出的一體機位置跟蹤都是使用的高通這一技術。2017年必將出現更多基於高通inside-out方案的VR頭顯。

英特爾也是不甘落後,推出了無線頭顯Project Alloy,內建RealSense實感攝像頭,inside-out追蹤方案。不過Alloy應該只是一個參考設計方案,並不是英特爾要推出的產品,英特爾希望更多廠商可以參與進來,並快速推出產品。

綜合來看,Oculus rift與htc vive這一類outside-in的技術方案因為需要外部布有攝像頭,有一定的空間侷限性。目前各大廠商都已經將焦點放在inside-out的技術研發與產品規劃上,預計inside-out位置跟蹤技術將會成為17年VR領域的焦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