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工匠:容器的門道

piglei發表於2019-01-13

序言

這是 “Python 工匠”系列的第四篇文章。[檢視系列所有文章]

Python 工匠:容器的門道
圖片來源: "The Humble Mason Jar" by Chiot's Run - 非商業性使用 2.0 通用

容器”這兩個字很少被 Python 技術文章提起。一看到“容器”,大家想到的多是那頭藍色小鯨魚:Docker,但這篇文章和它沒有任何關係。本文裡的容器,是 Python 中的一個抽象概念,是對專門用來裝其他物件的資料型別的統稱。

在 Python 中,有四類最常見的內建容器型別:列表(list)元組(tuple)字典(dict)集合(set)。通過單獨或是組合使用它們,可以高效的完成很多事情。

Python 語言自身的內部實現細節也與這些容器型別息息相關。比如 Python 的類例項屬性、全域性變數 globals() 等就都是通過字典型別來儲存的。

在這篇文章裡,我首先會從容器型別的定義出發,嘗試總結出一些日常編碼的最佳實踐。之後再圍繞各個容器型別提供的特殊機能,分享一些程式設計的小技巧。

內容目錄

  • 底層看容器
    • 寫更快的程式碼
        1. 避免頻繁擴充列表/建立新列表
        1. 在列表頭部操作多的場景使用 deque 模組
        1. 使用集合/字典來判斷成員是否存在
  • 高層看容器
    • 寫擴充套件性更好的程式碼
      • 面向容器介面程式設計
  • 常用技巧
      1. 使用元組改善分支程式碼
      1. 在更多地方使用動態解包
      1. 最好不用“獲取許可”,也無需“要求原諒”
      1. 使用 next() 函式
      1. 使用有序字典來去重
  • 常見誤區
      1. 當心那些已經枯竭的迭代器
      1. 別在迴圈體內修改被迭代物件
  • 總結
  • 系列其他文章
  • 註解

當我們談論容器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我在前面給了“容器”一個簡單的定義:專門用來裝其他物件的就是容器。但這個定義太寬泛了,無法對我們的日常程式設計產生什麼指導價值。要真正掌握 Python 裡的容器,需要分別從兩個層面入手:

  • **底層實現:**內建容器型別使用了什麼資料結構?某項操作如何工作?
  • **高層抽象:**什麼決定了某個物件是不是容器?哪些行為定義了容器?

下面,讓我們一起站在這兩個不同的層面上,重新認識容器。

底層看容器

Python 是一門高階程式語言,**它所提供的內建容器型別,都是經過高度封裝和抽象後的結果。**和“連結串列”、“紅黑樹”、“雜湊表”這些名字相比,所有 Python 內建型別的名字,都只描述了這個型別的功能特點,其他人完全沒法只通過這些名字瞭解它們的哪怕一丁點內部細節。

這是 Python 程式語言的優勢之一。相比 C 語言這類更接近計算機底層的程式語言,Python 重新設計並實現了對程式設計者更友好的內建容器型別,遮蔽掉了記憶體管理等額外工作。為我們提供了更好的開發體驗。

但如果這是 Python 語言的優勢的話,為什麼我們還要費勁去了解容器型別的實現細節呢?答案是:關注細節可以幫助我們編寫出更快的程式碼。

寫更快的程式碼

1. 避免頻繁擴充列表/建立新列表

所有的內建容器型別都不限制容量。如果你願意,你可以把遞增的數字不斷塞進一個空列表,最終撐爆整臺機器的記憶體。

在 Python 語言的實現細節裡,列表的記憶體是按需分配的[注1],當某個列表當前擁有的記憶體不夠時,便會觸發記憶體擴容邏輯。而分配記憶體是一項昂貴的操作。雖然大部分情況下,它不會對你的程式效能產生什麼嚴重的影響。但是當你處理的資料量特別大時,很容易因為記憶體分配拖累整個程式的效能。

還好,Python 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提供了官方的問題解決指引,那就是:“變懶”

如何解釋“變懶”?range() 函式的進化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在 Python 2 中,如果你呼叫 range(100000000),需要等待好幾秒才能拿到結果,因為它需要返回一個巨大的列表,花費了非常多的時間在記憶體分配與計算上。但在 Python 3 中,同樣的呼叫馬上就能拿到結果。因為函式返回的不再是列表,而是一個型別為 range 的懶惰物件,只有在你迭代它、或是對它進行切片時,它才會返回真正的數字給你。

**所以說,為了提高效能,內建函式 range “變懶”了。**而為了避免過於頻繁的記憶體分配,在日常編碼中,我們的函式同樣也需要變懶,這包括:

  • 更多的使用 yield 關鍵字,返回生成器物件
  • 儘量使用生成器表示式替代列表推導表示式
    • 生成器表示式:(i for in range(100)) ?
    • 列表推導表示式:[i for in range(100)]
  • 儘量使用模組提供的懶惰物件:
    • 使用 re.finditer 替代 re.findall
    • 直接使用可迭代的檔案物件: for line in fp,而不是 for line in fp.readlines()

2. 在列表頭部操作多的場景使用 deque 模組

列表是基於陣列結構(Array)實現的,當你在列表的頭部插入新成員(list.insert(0, item))時,它後面的所有其他成員都需要被移動,操作的時間複雜度是 O(n)。這導致在列表的頭部插入成員遠比在尾部追加(list.append(item) 時間複雜度為 O(1))要慢。

如果你的程式碼需要執行很多次這類操作,請考慮使用 collections.deque 型別來替代列表。因為 deque 是基於雙端佇列實現的,無論是在頭部還是尾部追加元素,時間複雜度都是 O(1)

3. 使用集合/字典來判斷成員是否存在

當你需要判斷成員是否存在於某個容器時,用集合比列表更合適。因為 item in [...] 操作的時間複雜度是 O(n),而 item in {...} 的時間複雜度是 O(1)。這是因為字典與集合都是基於雜湊表(Hash Table)資料結構實現的。

# 這個例子不是特別恰當,因為當目標集合特別小時,使用集合還是列表對效率的影響微乎其微
# 但這不是重點 :)
VALID_NAMES = ["piglei", "raymond", "bojack", "caroline"]

# 轉換為集合型別專門用於成員判斷
VALID_NAMES_SET = set(VALID_NAMES)


def validate_name(name):
    if name not in VALID_NAMES_SET:
        raise ValueError(f"{name} is not a valid name!")
複製程式碼

Hint: 強烈建議閱讀 TimeComplexity - Python Wiki,瞭解更多關於常見容器型別的時間複雜度相關內容。

如果你對字典的實現細節感興趣,也強烈建議觀看 Raymond Hettinger 的演講 Modern Dictionaries(YouTube)

高層看容器

Python 是一門“鴨子型別”語言:*“當看到一隻鳥走起來像鴨子、游泳起來像鴨子、叫起來也像鴨子,那麼這隻鳥就可以被稱為鴨子。”*所以,當我們說某個物件是什麼型別時,在根本上其實指的是:**這個物件滿足了該型別的特定介面規範,可以被當成這個型別來使用。**而對於所有內建容器型別來說,同樣如此。

開啟位於 collections 模組下的 abc*(“抽象類 Abstract Base Classes”的首字母縮寫)*子模組,可以找到所有與容器相關的介面(抽象類)[注2]定義。讓我們分別看看那些內建容器型別都滿足了什麼介面:

  • 列表(list):滿足 IterableSequenceMutableSequence 等介面
  • 元組(tuple):滿足 IterableSequence
  • 字典(dict):滿足 IterableMappingMutableMapping [注3]
  • 集合(set):滿足 IterableSetMutableSet [注4]

每個內建容器型別,其實就是滿足了多個介面定義的組合實體。比如所有的容器型別都滿足 “可被迭代的”(Iterable) 這個介面,這意味著它們都是“可被迭代”的。但是反過來,不是所有“可被迭代”的物件都是容器。就像字串雖然可以被迭代,但我們通常不會把它當做“容器”來看待。

瞭解這個事實後,我們將在 Python 裡重新認識物件導向程式設計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面向介面而非具體實現來程式設計。

讓我們通過一個例子,看看如何理解 Python 裡的“面向介面程式設計”。

寫擴充套件性更好的程式碼

某日,我們接到一個需求:有一個列表,裡面裝著很多使用者評論,為了在頁面正常展示,需要將所有超過一定長度的評論用省略號替代

這個需求很好做,很快我們就寫出了第一個版本的程式碼:

# 注:為了加強示例程式碼的說明性,本文中的部分程式碼片段使用了Python 3.5
# 版本新增的 Type Hinting 特性

def add_ellipsis(comments: typing.List[str], max_length: int = 12):
    """如果評論列表裡的內容超過 max_length,剩下的字元用省略號代替
    """
    index = 0
    for comment in comments:
        comment = comment.strip()
        if len(comment) > max_length:
            comments[index] = comment[:max_length] + '...'
        index += 1
    return comments


comments = [
    "Implementation note",
    "Changed",
    "ABC for generator",
]
print("\n".join(add_ellipsis(comments)))
# OUTPUT:
# Implementati...
# Changed
# ABC for gene...
複製程式碼

上面的程式碼裡,add_ellipsis 函式接收一個列表作為引數,然後遍歷它,替換掉需要修改的成員。這一切看上去很合理,因為我們接到的最原始需求就是:“有一個 列表,裡面...”。但如果有一天,我們拿到的評論不再是被繼續裝在列表裡,而是在不可變的元組裡呢?

那樣的話,現有的函式設計就會逼迫我們寫出 add_ellipsis(list(comments)) 這種即慢又難看的程式碼了。?

面向容器介面程式設計

我們需要改進函式來避免這個問題。因為 add_ellipsis 函式強依賴了列表型別,所以當引數型別變為元組時,現在的函式就不再適用了*(原因:給 comments[index] 賦值的地方會丟擲 TypeError 異常)*。如何改善這部分的設計?祕訣就是:讓函式依賴“可迭代物件”這個抽象概念,而非實體列表型別。

使用生成器特性,函式可以被改成這樣:

def add_ellipsis_gen(comments: typing.Iterable[str], max_length: int = 12):
    """如果可迭代評論裡的內容超過 max_length,剩下的字元用省略號代替
    """
    for comment in comments:
        comment = comment.strip()
        if len(comment) > max_length:
            yield comment[:max_length] + '...'
        else:
            yield comment


print("\n".join(add_ellipsis_gen(comments)))
複製程式碼

在新函式裡,我們將依賴的引數型別從列表改成了可迭代的抽象類。這樣做有很多好處,一個最明顯的就是:無論評論是來自列表、元組或是某個檔案,新函式都可以輕鬆滿足:

# 處理放在元組裡的評論
comments = ("Implementation note", "Changed", "ABC for generator")
print("\n".join(add_ellipsis_gen(comments)))

# 處理放在檔案裡的評論
with open("comments") as fp:
    for comment in add_ellipsis_gen(fp):
        print(comment)
複製程式碼

將依賴由某個具體的容器型別改為抽象介面後,函式的適用面變得更廣了。除此之外,新函式在執行效率等方面也都更有優勢。現在讓我們再回到之前的問題。從高層來看,什麼定義了容器?

答案是:**各個容器型別實現的介面協議定義了容器。**不同的容器型別在我們的眼裡,應該是 是否可以迭代是否可以修改有沒有長度 等各種特性的組合。我們需要在編寫相關程式碼時,更多的關注容器的抽象屬性,而非容器型別本身,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寫出更優雅、擴充套件性更好的程式碼。

Hint:在 itertools 內建模組裡可以找到更多關於處理可迭代物件的寶藏。

常用技巧

1. 使用元組改善分支程式碼

有時,我們的程式碼裡會出現超過三個分支的 if/else 。就像下面這樣:

import time


def from_now(ts):
    """接收一個過去的時間戳,返回距離當前時間的相對時間文字描述
    """
    now = time.time()
    seconds_delta = int(now - ts)
    if seconds_delta < 1:
        return "less than 1 second ago"
    elif seconds_delta < 60:
        return "{} seconds ago".format(seconds_delta)
    elif seconds_delta < 3600:
        return "{} minutes ago".format(seconds_delta // 60)
    elif seconds_delta < 3600 * 24:
        return "{} hours ago".format(seconds_delta // 3600)
    else:
        return "{} days ago".format(seconds_delta // (3600 * 24))


now = time.time()
print(from_now(now))
print(from_now(now - 24))
print(from_now(now - 600))
print(from_now(now - 7500))
print(from_now(now - 87500))
# OUTPUT:
# less than 1 second ago
# 24 seconds ago
# 10 minutes ago
# 2 hours ago
# 1 days ago
複製程式碼

上面這個函式挑不出太多毛病,很多很多人都會寫出類似的程式碼。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它,可以在分支程式碼部分找到一些明顯的**“邊界”**。比如,當函式判斷某個時間是否應該用“秒數”展示時,用到了 60。而判斷是否應該用分鐘時,用到了 3600

**從邊界提煉規律是優化這段程式碼的關鍵。**如果我們將所有的這些邊界放在一個有序元組中,然後配合二分查詢模組 bisect。整個函式的控制流就能被大大簡化:

import bisect


# BREAKPOINTS 必須是已經排好序的,不然無法進行二分查詢
BREAKPOINTS = (1, 60, 3600, 3600 * 24)
TMPLS = (
    # unit, template
    (1, "less than 1 second ago"),
    (1, "{units} seconds ago"),
    (60, "{units} minutes ago"),
    (3600, "{units} hours ago"),
    (3600 * 24, "{units} days ago"),
)


def from_now(ts):
    """接收一個過去的時間戳,返回距離當前時間的相對時間文字描述
    """
    seconds_delta = int(time.time() - ts)
    unit, tmpl = TMPLS[bisect.bisect(BREAKPOINTS, seconds_delta)]
    return tmpl.format(units=seconds_delta // unit)
複製程式碼

除了用元組可以優化過多的 if/else 分支外,有些情況下字典也能被用來做同樣的事情。關鍵在於從現有程式碼找到重複的邏輯與規律,並多多嘗試。

2. 在更多地方使用動態解包

動態解包操作是指使用 *** 運算子將可迭代物件“解開”的行為,在 Python 2 時代,這個操作只能被用在函式引數部分,並且對出現順序和數量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使用場景非常單一。

def calc(a, b, multiplier=1):
    return (a + b) * multiplier


# Python2 中只支援在函式引數部分進行動態解包
print calc(*[1, 2], **{"multiplier": 10})
# OUTPUT: 30
複製程式碼

不過,Python 3 尤其是 3.5 版本後,*** 的使用場景被大大擴充了。舉個例子,在 Python 2 中,如果我們需要合併兩個字典,需要這麼做:

def merge_dict(d1, d2):
    # 因為字典是可被修改的物件,為了避免修改原物件,此處需要複製一個 d1 的淺拷貝
    result = d1.copy()
    result.update(d2)
    return result
    
user = merge_dict({"name": "piglei"}, {"movies": ["Fight Club"]})
複製程式碼

但是在 Python 3.5 以後的版本,你可以直接用 ** 運算子來快速完成字典的合併操作:

user = {**{"name": "piglei"}, **{"movies": ["Fight Club"]}}
複製程式碼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在普通賦值語句中使用 * 運算子來動態的解包可迭代物件。如果你想詳細瞭解相關內容,可以閱讀下面推薦的 PEP。

Hint:推進動態解包場景擴充的兩個 PEP:

3. 最好不用“獲取許可”,也無需“要求原諒”

這個小標題可能會稍微讓人有點懵,讓我來簡短的解釋一下:“獲取許可”與“要求原諒”是兩種不同的程式設計風格。如果用一個經典的需求:“計算列表內各個元素出現的次數” 來作為例子,兩種不同風格的程式碼會是這樣:

# AF: Ask for Forgiveness
# 要做就做,如果丟擲異常了,再處理異常
def counter_af(l):
    result = {}
    for key in l:
        try:
            result[key] += 1
        except KeyError:
            result[key] = 1
    return result


# AP: Ask for Permission
# 做之前,先問問能不能做,可以做再做
def counter_ap(l):
    result = {}
    for key in l:
        if key in result:
            result[key] += 1
        else:
            result[key] = 1
    return result
複製程式碼

整個 Python 社群對第一種 Ask for Forgiveness 的異常捕獲式程式設計風格有著明顯的偏愛。這其中有很多原因,首先,在 Python 中丟擲異常是一個很輕量的操作。其次,第一種做法在效能上也要優於第二種,因為它不用在每次迴圈的時候都做一次額外的成員檢查。

不過,示例裡的兩段程式碼在現實世界中都非常少見。為什麼?因為如果你想統計次數的話,直接用 collections.defaultdict 就可以了: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def counter_by_collections(l):
    result = defaultdict(int)
    for key in l:
        result[key] += 1
    return result
複製程式碼

這樣的程式碼既不用“獲取許可”,也無需“請求原諒”。整個程式碼的控制流變得更清晰自然了。所以,如果可能的話,請儘量想辦法省略掉那些非核心的異常捕獲邏輯。一些小提示:

  • 操作字典成員時:使用 collections.defaultdict 型別
    • 或者使用 dict[key] = dict.setdefault(key, 0) + 1 內建函式
  • 如果移除字典成員,不關心是否存在:
    • 呼叫 pop 函式時設定預設值,比如 dict.pop(key, None)
  • 在字典獲取成員時指定預設值:dict.get(key, default_value)
  • 對列表進行不存在的切片訪問不會丟擲 IndexError 異常:["foo"][100:200]

4. 使用 next() 函式

next() 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內建函式,它接收一個迭代器作為引數,然後返回該迭代器的下一個元素。使用它配合生成器表示式,可以高效的實現“*從列表中查詢第一個滿足條件的成員”*之類的需求。

numbers = [3, 7, 8, 2, 21]
# 獲取並 **立即返回** 列表裡的第一個偶數
print(next(i for i in numbers if i % 2 == 0))
# OUTPUT: 8
複製程式碼

5. 使用有序字典來去重

字典和集合的結構特點保證了它們的成員不會重複,所以它們經常被用來去重。但是,使用它們倆去重後的結果會丟失原有列表的順序。這是由底層資料結構“雜湊表(Hash Table)”的特點決定的。

>>> l = [10, 2, 3, 21, 10, 3]
# 去重但是丟失了順序
>>> set(l)
{3, 10, 2, 21}
複製程式碼

如果既需要去重又必須保留順序怎麼辦?我們可以使用 collections.OrderedDict 模組: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OrderedDict
>>> list(OrderedDict.fromkeys(l).keys())
[10, 2, 3, 21]
複製程式碼

Hint: 在 Python 3.6 中,預設的字典型別修改了實現方式,已經變成有序的了。並且在 Python 3.7 中,該功能已經從 語言的實現細節 變成了為 可依賴的正式語言特性

但是我覺得讓整個 Python 社群習慣這一點還需要一些時間,畢竟目前“字典是無序的”還是被印在無數本 Python 書上。所以,我仍然建議在一切需要有序字典的地方使用 OrderedDict。

常見誤區

1. 當心那些已經枯竭的迭代器

在文章前面,我們提到了使用“懶惰”生成器的種種好處。但是,所有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生成器的最大的缺點之一就是:它會枯竭。當你完整遍歷過它們後,之後的重複遍歷就不能拿到任何新內容了。

numbers = [1, 2, 3]
numbers = (i * 2 for i in numbers)

# 第一次迴圈會輸出 2, 4, 6
for number in numbers:
    print(number)

# 這次迴圈什麼都不會輸出,因為迭代器已經枯竭了
for number in numbers:
    print(number)
複製程式碼

而且不光是生成器表示式,Python 3 裡的 map、filter 內建函式也都有一樣的特點。忽視這個特點很容易導致程式碼中出現一些難以察覺的 Bug。

Instagram 就在專案從 Python 2 到 Python 3 的遷移過程中碰到了這個問題。它們在 PyCon 2017 上分享了對付這個問題的故事。訪問文章 Instagram 在 PyCon 2017 的演講摘要,搜尋“迭代器”可以檢視詳細內容。

2. 別在迴圈體內修改被迭代物件

這是一個很多 Python 初學者會犯的錯誤。比如,我們需要一個函式來刪掉列表裡的所有偶數:

def remove_even(numbers):
    """去掉列表裡所有的偶數
    """
    for i, number in enumerate(numbers):
        if number % 2 == 0:
            # 有問題的程式碼
            del numbers[i]


numbers = [1, 2, 7, 4, 8, 11]
remove_even(numbers)
print(numbers)
# OUTPUT: [1, 7, 8, 11]
複製程式碼

注意到結果裡那個多出來的 “8” 了嗎?當你在遍歷一個列表的同時修改它,就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因為被迭代的物件 numbers 在迴圈過程中被修改了。遍歷的下標在不斷增長,而列表本身的長度同時又在不斷縮減。這樣就會導致列表裡的一些成員其實根本就沒有被遍歷到。

所以對於這類操作,請使用一個新的空列表儲存結果,或者利用 yield 返回一個生成器。而不是修改被迭代的列表或是字典物件本身。

總結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首先從“容器型別”的定義出發,在底層和高層兩個層面探討了容器型別。之後遵循系列文章傳統,提供了一些編寫容器相關程式碼時的技巧。

讓我們最後再總結一下要點:

  • 瞭解容器型別的底層實現,可以幫助你寫出效能更好的程式碼
  • 提煉需求裡的抽象概念,面向介面而非實現程式設計
  • 多使用“懶惰”的物件,少生成“迫切”的列表
  • 使用元組和字典可以簡化分支程式碼結構
  • 使用 next() 函式配合迭代器可以高效完成很多事情,但是也需要注意“枯竭”問題
  • collections、itertools 模組裡有非常多有用的工具,快去看看吧!

看完文章的你,有沒有什麼想吐槽的?請留言或者在 專案 Github Issues 告訴我吧。

系列其他文章

註解

  1. Python 這門語言除了 CPython 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其他版本實現。如無特別說明,本文以及 “Python 工匠” 系列裡出現的所有 Python 都特指 Python 的 C 語言實現 CPython
  2. Python 裡沒有類似其他程式語言裡的“Interface 介面”型別,只有類似的“抽象類”概念。為了表達方便,後面的內容均統一使用“介面”來替代“抽象類”。
  3. 有沒有隻實現了 Mapping 但又不是 MutableMapping 的型別?試試 MappingProxyType({})
  4. 有沒有隻實現了 Set 但又不是 MutableSet 的型別?試試 frozense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