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顧問為誰服務的一點思考

freeasy發表於2022-05-14

我們作為顧問,以給客戶帶來價值為己任,努力給每一個員工帶來工作效率的改善。但不止一次的發現,實際上,不少客戶員工並不買賬。

我們帶來自動化,帶來智慧化。舉兩個例子:

例一:排計劃 ,原來每週要排一天,調整三天。排的那一天,半天自己做,半天與其他部門人員溝通,我們說,透過系統智慧計算和自動化工作流,現在排計劃,可以一小時內完成。但是,這對那個計劃員來說,卻是抗拒的。他的工作就是這個,他已經習慣了,一點點計算,反覆溝通,一點點修改。如果這麼快做完了,那他還能做什麼?閒著?給領導看見他閒著沒事幹,該怎麼辦?而且它還可以藉著與其他部門頻繁電話溝通的機會,聊聊家常,處處關係。這下子,給整懵了。怎麼辦?他會找各種理由、藉口和方法,最後搞回到原來的方法上去。這時候,你只能一聲長嘆。

例二:到處跑店的訪銷員 ,原來靠自己定今天跑哪家,明天跑哪家,現在先進了,透過大資料,AI模型等等手段,公司會自動計算併發布指令,告訴你今天應該要跑哪幾家店,而且還有任務完成進度跟蹤系統,今天沒跑到,就會警報,不止你看到,你的領導也能看到。我們的想法是好的,透過數字化手段幫助業務員,提高業務效率,提高精準訪店能力。但有的業務員就開始罵人了,這些店我都管了幾年了,我還不清楚麼,要你派?實際上,你要知道,今天他打算去a家,中午前後再去一趟b家,因為b家旁邊有個他喜愛的飯館,他每週三下午3點半要去c家,因為完了後就會到旁邊的三缺一館搓兩圈。

所以:

訓條1:我們作為顧問,得分辨清楚,我們的意義是為客戶公司提供價值還是為客戶每一個員工提供價值,有時,兩者是相悖的。

訓條2:我們更要告訴自己,在為客戶員工提供價值時,我們應該明辨,我們是為了客戶員工中那些努力工作,有上進心,有責任心的人謀福利,而不是為所有人謀福利。答案當然是前者。

談這個話題,是想說,千萬不要自認為“我是來為你提供價值的”,所以,我應該會受到對方的歡迎。不一定是這樣。

特別是對於訓條1,我們真的往往會把兩者混為一談,或者自己把自己忽悠暈。不管你的本心如何,在職場上,要職業化的思考,要心有明鏡。這在當下特別重要,因為, 現在流行的諮詢方法在變化,不再以流程為導向,而是以消費者為核心。同樣的方法論,轉移到企業內部,就變成了以員工為核心。但我們要清楚,正如“消費者”和“企業”的核心利益並不完全重疊一樣,“員工”和“企業”的核心利益也是一個交集。

在這個過程中,一有不慎,很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你興高采烈、心滿意足的提交了你的方案,向客戶領導彙報,得到的卻是金主的痛罵。

可能的辦法只有一個,當你低下頭來沉浸在為你的使用者提供這個那個價值的時候,時不時抬起頭來,看看懸在空中那柄 達摩克利斯之劍,上面刻著“公司利益至上”這六個字,以及一個問句:這給公司帶來了什麼?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497817/viewspace-289417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