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雲端計算的興起,傳統的企業資料中心正在經歷著不斷地除錯進化。4 月底,Gartner 釋出《企業資料中心未來趨勢報告》,對資料中心的未來走向做了細緻分析。另外,報告還預測到 2025 年,由於 5G、新型電池、超融合基礎架構和軟體定義一切等技術的發展,微資料中心的數量將翻兩番;企業資料中心每物理面積 (平方英尺) 的計算能力將提升 5 倍以上。

企業資料中心未來發展趨勢 (Source: Gartner2019 年 04 月)

1. 資料中心將會是分散式的,混合 IT 成為標準

為了應對雲服務的顛覆性影響,許多企業採用了 “雲優先” 戰略。但是,並非所有應用和工作負載都能受益於雲。IT 企業的未來在於扮演一種服務代理角色,它屬於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Gartner 稱這種戰略為“混合 IT”。大多數企業已經接受以這種模型作為其未來狀態的標準。根據這一趨勢,企業資料中心將變得越來越分散,應用和工作負載被放在最佳位置,可以提供最佳的業務成果。

此外,新的基礎架構模型也將不斷湧現。邊緣計算和本地計算解決方案的時代使得基礎架構的選擇有所增加,並且正在塑造企業資料中心的未來。

值得關注的技術和領域

 

  • 提供機器學習演算法、開放計算專案 (OCP) 相容性、雲互聯和物聯網 (IoT) 結構 / 平臺選項的主機代管服務
  • 物聯網中的邊緣計算
  • 毫微型 / 微型模組化資料中心
  • 多雲解決方案
  • 本地部署雲服務,例如 AWS Outposts、Azure Stack 和 Google 的 GKE On-Prem
  • 基於消費的模型,例如 HPE GreenLake Flex Capacity
  • 新的電信選項,例如 5G 和近地軌道 (LEO) 衛星

 

2. 簡化、標準化和合理化

資料中心基礎架構的演變始於簡化。我們的目標是緊跟潮流並適應這個雲日益普及、環境快速變化的世界。資料中心基礎架構正在從以複雜或專有的系統為主,轉變為可重複、可預測的標準化商用現成品 (COTS) 基礎架構。此外,超融合、軟體定義和可組合基礎架構等新系統進展的快速採用為標準化、合理化和整合計劃增加了資源。為了提高合理性,非標準工作負載和應用將保留在本地或遷移到託管的外部部署。隨著應用變得標準化,它們將遷移到雲端。

值得關注的技術和領域

 

  • 軟體定義的基礎架構 (SDI) 和 HCI
  • 可組合的、基於結構的基礎架構
  • 智慧基礎架構
  • 下一代硬體和軟體
  • API 管理平臺即服務 (PaaS)
  • 整合平臺即服務 (iPaaS)
  • Serverless 基礎架構

 

3. 智慧、軟體定義和自動化

AI 技術在 I&O 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提供諸如縮短平均響應時間 (MTTR)、加快根本原因分析(RCA) 和提高 I&O 生產力等優勢。AI 技術使 I&O 團隊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低價值的重複性任務,並參與更高生產力 / 價值導向的行動。在 Gartner 的 I&O 領導力調查中,I&O 領導者表示計劃與業務領導者合作實施 AI 和機器學習技術,例如預測性分析和規範性分析,以及深度學習。這將提高業務生產力,並幫助業務過渡到數字產品驅動型企業所需的生產力水平。

值得關注的技術和領域

 

  • 持久 / 記憶體計算
  • 嵌入到標準化系統中的新協處理器
  • 超融合、軟體定義和可組合的智慧基礎架構

 

4. 恢復能力和服務定義

隨著企業資料中心通過新技術變得更加智慧化、自動化和現代化,其恢復能力將得到改善。但是,混合 IT 基礎架構可能會在未來幾年繼續提出新的挑戰。考慮到各基礎架構選擇的起源,在許多情況下可能尚未實現故障轉移和故障恢復功能、高可用性和容災方法。此外,現有的備份和容災實踐、工具和程式可能不再合適並需要更換。支援基於雲的故障轉移混合 IT 服務選擇有限。此外,為本地基礎架構部署的大量第三方獨立軟體供應商 (ISV) 解決方案在混合雲產品中是不支援的。這些解決方案依賴於內部服務來實現高可用性、備份和容災。

值得關注的技術和領域

 

  • 基礎架構自動化工具
  • AIOps、容災即服務 (DRaaS),以及網路效能監視和診斷(NPMD) 工具
  • 新的備份方法,例如允許使用虛擬、綜合全處理進行塊級永久增量備份的技術,以及新增全域性重複資料刪除,從而提高效率的技術
  • scale-out 分散式檔案系統 / 物件儲存
  • 公共雲物件儲存

 

5. 更小,更密集,更垂直

企業資料中心正變得越來越小、越密集和越垂直。例如,5 年前企業資料中心的平均能耗密度經常被設計為最高 5 千瓦 / 機架。如今,新設計通常是平均高於 8 千瓦 / 機架。工作負載越來越多地重新定向到雲、主機代管和邊緣,這意味著資料中心需要更少的物理空間。虛擬化、整合系統、HCI 選項和先進的固態陣列 (SSA) 儲存不斷增多,它們需要的物理空間更少,但能耗卻相近。

值得關注的技術和領域

 

  • 液體冷卻——直達晶片,機架式和浸沒式
  • OCP
  • Open19 和開放資料中心委員會 (ODCC) 標準
  • 新的持久記憶體、高效能運算 (HPC) 和 HPC 邊緣基礎架構

 

6. 效率和成本效益

資料中心是複雜的環境,通常是成本優化計劃的主要目標。長期以來,完善資料中心一直是關注基礎架構現代化的 I&O 領導者的口頭禪。但雪上加霜的是,業務驅動的環境的複雜性和來自越來越多業務領域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其速度超過了大多數企業的 IT 預算。因此,世界各地的企業已經開發、採用和改進了許多技術,以提高資料中心的效率。

值得關注的技術和領域

 

  • 資料中心基礎架構管理 (DCIM)
  • 分散式數字基礎架構管理 (DDIM)
  • 新型不間斷電源 (UPS) 系統——例如,利用鋰離子和鋅
  • 新的模組化電源和冷卻選擇
  • 軟體定義和可組合的智慧基礎架構

 

7. 敏捷和靈活

企業資料中心基礎架構需要多種自適應 IT 模式。有些模式基於核心 IT 交易和記錄體系。另一些模式則基於快速發展的創新和互動參與體系。

雖然企業正在尋求實施持續交付,但對於實現該目標所需的基本構建塊,他們的實施速度很慢。在 Gartner 的敏捷性和 DevOps 調查中,只有 3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實施了 DevOps,而實施了持續交付的受訪者則更少。這些受訪者中的許多人尚未計劃實施該目標所需的許多基本構建塊,例如測試驅動式開發 (TDD)、自動驗收測試和持續整合。

持續交付和部署實踐提倡交付管道的完全自動化,包括從開發人員提交程式碼到將軟體應用實際釋出給使用者。在持續交付場景中,停止點讓決策者可以確定何時繼續推進。而在持續部署中,沒有停止點。開發人員提交程式碼後,程式碼經歷其整個開發生命週期一直到生產伺服器,完全無需人工操作。

值得關注的技術和領域

 

  • AIOps 平臺
  • 應用釋出編排 (ARA)
  • IT 工作負載自動化
  • 持續配置自動化 (CCA) 工具

 

8. 多連線

網路連線是混合 IT 最關鍵的要素之一。進入雲時代之前,企業廣域網 (WAN) 針對資料中心內執行的工作負載進行了優化。網際網路訪問通常是集中式的,與網際網路有關的流量必須遍歷企業 WAN 並傳輸到資料中心才能到達網際網路。多協議標籤交換 (MPLS) 曾經占主導地位。當關鍵工作負載開始轉移到雲時,此流量回程傳輸所產生的延遲變得不可接受。企業 WAN 需要重新調整。企業正在制定網路計劃,例如使用主機代管和雲互聯,採用軟體定義 WAN(SD-WAN)、軟體定義網路 (SDN) 和 API 來實現多連線環境。

值得關注的技術和領域

 

  • 雲互聯選項
  • SDN
  • 網路自動化
  • 網路編排
  • 基於意圖的網路系統 (IBNS)

 

9. 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由於資料中心是能耗密集型的,因此能源消耗是其最大的環境問題之一。綠色資料中心通過最少的材料和能源實現最大的生產力,並且不能犧牲效能、恢復能力或安全性。

綠色著陸需要端到端的整合檢視,包括建築物配置、能效、廢物管理、資產管理、容量管理、技術架構、支援服務、能源和運營。

值得關注的技術和領域

 

  • 智慧電池
  • 微電網和智慧電網管理
  • 可再生能源發電:例如,太陽能、風能和燃料電池
  • 新型電池技術

 

10. 政府監管

隨著數字道德,隱私和風險受重視程度提升,企業資料中心可能會越來越多地受到政府的監管,一些監管控制措施將對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產生直接影響。

Gartner《企業資料中心未來趨勢報告》核心觀點小結

01. 混合 IT 已成為主流,未來的 IT 基礎架構將不再限於單一環境,例如本地部署、雲、邊緣、主機代管或主機託管

02. 企業資料中心基礎架構越來越趨向於業務驅動、簡化、合理化和標準化

03. 隨著技術的智慧化、自動化、軟體定義和現代化的程度越來越高,資料中心彈性也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