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領袖必須瞭解的塑造疫情後時代的趨勢。
作者:施南德(Kevin Sneader)和Shubham Singhal
2021年勢必成為轉折之年。我們常用“二戰前”和“二戰後”來劃分20世紀,我們的後代可能會將時代劃分為“新冠疫情前”和“新冠疫情後”。

本文將介紹塑造疫情後時代的重要趨勢,探討它將如何影響全球經濟走向,企業又該如何適應這些新趨勢,以及新冠疫情對人類社會將產生哪些深遠影響。

1、信心恢復釋放消費活力
隨著消費者信心逐步恢復,消費支出也在逐步反彈。一旦被壓抑的需求得以釋放,各行各業將迎來“報復式消費”。這在之前的經濟下滑中無一例外得到了驗證。不同之處在於,服務業受此次疫情衝擊尤為嚴重。因此,消費反彈可能會更多惠及這類行業,尤其是餐館和娛樂場所。

但消費者未必會步調一致。麥肯錫2020年10月末進行的消費者調查發現,法國、義大利和日本等老齡人口較多的國家/地區,消費者樂觀程度低於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年輕人較多的國家/地區。但中國卻是例外——老齡人口較多,但消費者非常樂觀。

中國最早發現疫情,也最先走出疫情陰霾。如今消費者信心重拾,2020年“雙11”,中國兩大電商平臺銷售額齊創新高。

這不只是拜消費節所賜。中國製造業景氣在2020年9月率先復甦,消費支出開始反彈。除了國際航空旅行,中國消費者的行為和支出已經逐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澳大利亞也給人以希望。隨著疫情在該國基本得到控制,家庭支出推動經濟在2020年第三季度實現3.3%的超預期增長,商品和服務支出增長7.9%。

然而,信心恢復的速度和程度有待觀察。例如,2020年9月末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表現出審慎樂觀。人們會減少贈送節日禮物,同時關心可自由支配的支出。大約只有1/3的受訪者走出家門去購物。相較而言,中國為81%,法國49%,墨西哥只有18%。新的封城措施和疫苗接種勢必會對這些資料產生影響。關鍵在於,只有當人們可以安心活動時,消費支出才會快速增長——但不同國家/地區對此的態度存在顯著差異。

2、休閒遊有所反彈,商務旅行依舊萎靡不振
休閒遊意願有所提升,這一點在中國已得到印證。一家大型旅遊公司執行長向我們透露,從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公司業務 “基本恢復正常”。但此“正常”非彼“正常”。雖然國內遊人數激增,但由於出入境限制以及人們對健康和安全的擔憂,出境遊仍未見起色。2020年8月底,中國的酒店入住率和國內航線旅客量已經恢復到2019年的90%以上。“十一黃金週”期間,超過6億中國人出門旅行,約為去年的80%。由於人們對政府採取的衛生和防控措施充滿信心,國內遊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高階國內遊甚至較疫情前有所提升。

休閒遊屬於非剛性支出,商務旅行的剛性反而更高。2018年的商務旅行開支達到1.4萬億美元,佔到酒店和旅遊行業總支出的20%以上,對利潤的貢獻尤其突出——貢獻了超過70%的全球高階酒店營收。但在疫情期間和疫情後,商務旅行需要回答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情況下才有必要出差?出差幾乎肯定不會像疫情前那麼頻繁了。視訊通話和遠端協作工具就可以取代部分現場會議。

歷史經驗表明,經濟衰退結束後,商務旅行的恢復速度慢於休閒旅行。例如,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過後,國際商務旅行用了5年才恢復過來,而國際休閒遊只用了2年。

區域內和國內商務旅行可能率先反彈。有些公司和行業希望在確保安全後第一時間恢復面對面銷售和客戶會議。同行壓力也會產生一些影響:一旦一家公司恢復面對面會議,競爭對手就會跟上。一項針對商務旅行主管的調查發現,他們預計2021年的商務旅行支出只能達到2019年的一半。雖然商務旅行終會恢復,全球經濟增長也會產生新需求,但這一領域的高管們認為可能永遠無法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3、疫情激發創新浪潮,催生新一代企業家
如柏拉圖所說:需求是發明之母。新冠疫情期間,數字化技術突飛猛進。動盪的環境催生新一代企業家,美國尤其明顯,其他主要經濟體也如此。僅在2020年第三季度,美國新公司申請量就增加了150多萬,幾乎是2019年同期的兩倍。

許多是一人公司,可能還會一直保持這種狀態——就好比餐廳主廚轉行做宴會承辦人,或者剛畢業的大學生開發了一款炫酷的新應用。有趣的是,最有希望招兵買馬的公司也在快速增長——比2019年多出50%。2020年上半年的風險投資活動僅出現小幅下滑。

歐盟尚未出現這種情況,或許是因為它的復甦戰略重點是保就業(美國的重點則是保收入)。儘管如此,法國2020年10月還是新增了8.4萬家公司,創歷史新高,較2019年同期高出20%。德國新增企業數也較2019年有所增長,日本同樣如此。

整體來看,新冠疫情對小企業的打擊是毀滅性的。例如,美國2020年12月新成立的小企業較年初減少25.3%(最低值出現在4月中旬,當時的數字約為年初的一半)。美國2020年1月至12月的小企業營收降幅超過30%。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旦經濟復甦,積極的創業勢頭預示著就業增長和經濟發展。

4、數字化促進生產率提升,助推第四次工業革命
許多高管表示,在建立供應鏈冗餘度(supply-chain redundancy)、提高資料安全性、在運營中應用先進技術等方面,推進的速度比預想的快20到25倍。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2020年第三季度生產率增長4.6%,第二季度達到10.6%,創下自1965年以來最大的半年度增長。美國第二季度的驚人數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經歷了1947年以來產出和工時數最大降幅,所以並不值得驚訝。

以往,革命性技術從炫酷的概念轉化成為真正推動生產率的實際方案,至少需要10年。但新冠疫情讓人工智慧和數字化等領域的轉型大幅提速,亞洲地區更快。

這一程式並不總是一帆風順:企業是在巨大的壓力之下不得不實施或匹配新技術的。這會導致某些系統效果不佳。短期挑戰是如何從應對疫情,轉向構建有效的方案,並形成制度化。對於消費行業,尤其是零售業來說,這就需要改進數字化和全渠道商業模式。醫療行業需要把虛擬方案變成常規選項,保險業應當提供個性化客戶體驗,半導體行業則應確定和投資下一代產品。無論哪個行業都將迎來新的併購機會,也都急需對能力建設進行投資。

5、疫情引發的購物行為變化改變了消費企業
麥肯錫調查了13個主要國家/地區,當中9個至少有2/3的消費者表示已經嘗試新的購物方式。全部13個國家/地區中至少有65%的消費者願意繼續嘗試。

具體來說,零售向線上轉移已是大勢所趨。2019年預測顯示,美國的電子商務滲透率將在2024年達到24%;到2020年7月,電子商務佔美國零售總額的比例已經達到33%。換言之,2020年上半年的電子商務增長達到之前10年的總和。拉丁美洲的支付和快遞基礎設施水平不如美國,但電子商務佔比也從5%升至10%。歐洲的數字化應用已基本普及(95%),遠高於疫情開始時的81%。在正常情況下,需要兩三年時間才能達到這一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增長最顯著的反而是之前對網路購物比較謹慎的國家/地區。例如,德國、羅馬尼亞、瑞士在新冠疫情前的網購滲透率排名後三位,疫情暴發以來,其網購量分別增長28、25和18個百分點,領先於其他市場。

6、供應鏈再平衡和轉移
新冠疫情暴露了許多公司冗長且複雜的供應鏈的脆弱性。高管們決心徹底改變現狀。於是,一場規模巨集大的再平衡計劃就此推開。到2025年,全球將有多達1/4的出口可能發生轉移,規模達到4.5萬億美元。

企業研究自身供應鏈的運作方式後,發現了三件事情。首先,供應鏈中斷並不罕見。任何一家公司每隔3.7年都可能碰上一次持續一個月左右的供應鏈中斷。所以,這樣的衝擊遠遠算不上百年不遇。供應鏈問題屬於企業的常規管理範圍。

第二,發達市場和發展中市場的成本差異逐步收窄。發展工業4.0(即資料應用、分析、人機互動、先進機器人和3D列印等技術)的製造企業,可以抵消中美之間一半的勞動力成本差異。如果考慮剛性成本,差距還會進一步縮小:端到端優化比單個交易成本的加總更加重要。這也是美國國防部等機構對其必需品(如醫療製造和微電子產品)的供應商採取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第三,多數企業不太瞭解次級供應商的情況,而二級和三級供應商看似不起眼,其實非常重要。這也是多數供應鏈中斷的源頭。2/3的企業表示,他們無法與次級供應商確認業務連續性問題。好在隨著AI和資料分析技術的進步,企業將能增進對全價值鏈的理解。

7、未來已來——工作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估計,全球超過20%的勞動者(多數從事金融、保險和IT等高技能職業)即使不在辦公室,也可保質保量地完成多數工作。這不只是因為新冠疫情被迫為之,還因為自動化和數字化技術的進步讓遠端工作成為可能,這些技術在疫情期間的普及速度大幅加快。

要轉向遠端工作模式需要克服兩個重要挑戰。其一是明確辦公室所扮演的角色。在傳統的職場語境中,這裡創造了組織文化和歸屬感。企業必須制定從房地產(我們是否需要現在的辦公樓、辦公空間或樓層?)到工作場所設計(辦公桌之間應該保留多大空間?茶水間是否安全?),再到培訓和職業發展(能否開展遠端指導等專案?)等方方面面的決策。

其二是如何讓員工適應自動化、數字化和其他技術要求。這是各行各業普遍面臨的挑戰,甚至包括與遠端工作無關的行業。

勞動力培訓在疫情前就是重要事項。企業首先要了解目前和近期需要哪些技能,然後量身定製能滿足這些需求的學習機會,最後評估效果的優劣。但最重要的或許還是要得到高層的承諾,打造終身學習的文化。

8、開啟生物製藥革命
之前的疫苗使用滅活或減毒技術來產生病毒抗體, Moderna和BioNTech–輝瑞(Pfizer )這一次選擇了mRNA技術。這種平臺的研發已開展多年,但卻是首次獲得監管部門批准。mRNA裡的“m”指的是“信使”(messenger),因為分子會攜帶基因指令進入細胞,從而產生能激發免疫反應的蛋白質。人體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分解mRNA及其脂質載體。(世界衛生組織列出了60種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新冠疫苗,其中許多都沒有使用mRNA。)

監管者在快速反應的同時展現了創造力,明確制定指導方針,鼓勵各方密切合作。他們並沒有放鬆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並且迅速完成了資料收集和評估工作。如果用這些經驗來應對其他疾病,便可為加快開發治療方案奠定基礎。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所稱的“生物革命”(涵蓋生物分子、生物系統、生物機器和生物計算等技術)具備巨大潛力,新冠疫苗的研發只是其中關注度最高的一個例子。麥肯錫全球研究院2020年5月釋出的報告估計,“45%的全球疾病負擔都能用當今可以預見的科學能力來解決。”

生物革命的潛力遠不止步於醫療領域。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測算,從理論上講,全球經濟中多達60%的實體材料都能利用生物技術生產。例如農業(通過基因改造創造抗高溫或抗旱作物或解決維生素A缺乏症等問題)、能源(通過基因工程生產的微生物來創造生物燃料)和材料(人造蜘蛛絲和自修復布料)。

9、資產重組加速推進
2020年10月,麥肯錫 “Z-Score”評估了1500家公司的破產概率。企業得分越高,表示財務狀況越好。在此次疫情中,Z-Score改善程度最好的20%企業(“新興韌性企業”),其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和攤銷前的盈利增加了5%;其他企業則降低了19%。有證據表明,新興韌性企業正在拉開與其他企業的差距。

這意味著經濟復甦會讓韌性產生溢價。優秀企業不會滿足於現有優勢,而是會通過併購等方式來建立新的優勢,像在之前的衰退中所做的那樣。所以我們預計,資產負債表比較健康的公司將在資產打折和估值下降的背景下尋找機會,大幅調整資產組合。其實這種情況可能已經發生了,交易從去年年中就開始回升。

民間資本是有利於資產重組的第二個因素。麥肯錫最近指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可通過與某家公司合併幫助其上市)在2020年勢頭正勁。截至2020年8月末,在美國的111宗IPO交易中,這類有81宗。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從全球來看,PE公司手握大約1.5萬億美元“彈藥”——即準備投資尚未分配的資本。新冠疫情對這一領域產生了一定影響,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PE交易額較2019年同期減少12%,交易數量減少30%。

另一方面,全球融資勢頭依然強勁。截至2020年9月底達到3485億美元,與前5年水平相當,亞洲交易額翻了一番多。綜合來看,由於未來肯定會湧現許多新的投資機會,我們認為PE行業不會長期儲存“彈藥”。

10、綠色成為復甦主色調,但摻雜一抹褐色
各國政府對汙染的代價和環保的收益逐漸取得共識。中國、印度和一些海灣國家都在以10年前不可思議的投資規模加快發展綠色能源。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則攜手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美國也逐漸拋棄煤炭,對電池、碳捕獲方式和電動汽車等各種綠色技術開展創新。

各國政府在2008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期間出臺了許多刺激專案,但融入氣候和環保議程的卻鳳毛麟角。如今有了很大改變:

  • 歐盟計劃從8800億美元新冠疫情救助計劃中拿出約30%,部署跟氣候變化相關的措施,包括髮行至少2400億美元“綠色債券”。
  • 2020年9月,中國承諾在2060年之前努力爭取實現碳中和。
  • 日本承諾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
  • 作為韓國經濟復甦計劃的一部分,該國的“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投資發展更為綠色的基礎設施和技術,既定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
  •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競選時承諾在與交通、電力和建築有關的清潔能源領域投資2萬億美元。
  • 加拿大將經濟復甦與氣候目標掛鉤。
  • 奈及利亞計劃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補貼,併為大約2500萬人安裝太陽能系統。
  • 哥倫比亞正在推進1.8億棵樹的種植計劃。

企業在兩個方面面臨的挑戰尤為緊迫。首先,回應投資者對可持續發展的擔憂。因此企業有理由管控自己的氣候風險,使其資本投資更具氣候韌性,或者提升其供應鏈的多元化程度。

更重要的是,綠色經濟蘊含的增長機會可能十分巨大,遍佈能源、出行和農業等諸多領域。正如數字經濟行業在過去幾十年推動了股市上漲一樣,綠色科技公司也可能在未來幾十年扮演同樣的角色。

11、醫療系統做出改變
醫療系統改革並非易事。雖說人命關天,謹慎為上,但往往也因此拖累現代化程式。新冠疫情期間積累的經驗,可以為疫後建設更強大的醫療系統指明方向。

世界各地的政府無疑都會組建工作組、調查組和委員會,調查研究與新冠疫情有關的行動。如何在國家和國際層面為下一次疫情做更充分的準備,必須成為重要事項。為加強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能力而進行的投資往往被低估;新冠疫情的慘痛教訓證明這種想法可能會在生命和生計方面付出慘痛代價。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的升級和醫療系統的現代化(包括更廣泛地使用遠端醫療和虛擬健康技術)是兩個重點領域。

12、隨著政府債務不斷膨脹,後遺症逐漸顯現
各國/地區為應對新冠疫情采取了規模空前的財政措施,達到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的3倍之多,僅G20國家的財政刺激規模就超過10萬億美元。

2020年2月,現任美國財政部長的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表示,“按照目前的稅務和支出計劃,美國的債務路徑完全不可持續。”自那之後,美國聯邦政府投入數萬億美元新冠疫情救助資金。這使美國進入了新的財政時代,預計美國的公共債務將在2021財年超過該國的經濟規模——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還要追溯到二戰結束後不久。

加拿大預計財政赤字達到3430億加元,較2019年增長超過1000%,推動該國債務水平首次超過1萬億加元。中國2020年財政赤字率按3.6%以上安排。英國的債務超過2萬億英鎊,不僅金額創歷史紀錄,而且超過了該國GDP總量。歐元區2020年10月的預算赤字總額達到GDP的11.6%,2020年第一季度僅為2.5%,歐元區總債務佔GDP的比例也達到創紀錄的95%。但這些數字與日本相比似乎都相形見絀,該國的債務水平與GDP比例位居全球首位,超過200%。雖然73個貧窮國家/地區已獲准凍結到期債務,但債務並未被免除。

隨著疫情陰霾逐漸散去,政府也必須想方設法解決財政困難。然而,利率普遍處於較低水平,這意味著政府需要增加稅收或削減開支,或二者並用。這樣做可能拖累復甦,引發政治風險。

雖然提高政府效能、推進資產貨幣化和堵住財政漏洞等過渡性的措施可以發揮作用,但只有經濟增長和生產率提升才是長期解決之道。

13、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受到重視
許多調查和選舉都表明,人們對企業已經失去信任。這正是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的意義所在,它在企業與其所在社群之間發揮了橋樑作用。新冠疫情凸顯了企業與社會之間的聯絡。

我的幾位同事最近指出:“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心懷最完美意願但不賺錢的開明公司,那就是:停業。”其實他們是希望為利潤這個容易衡量的指標註入一份使命感——這恰是人類的本能追求。

我們不認為二者之間存在衝突。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對615家美國大、中型上市公司2001至2015年的表現進行調查後發現,放眼長遠(這是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的核心)的企業在利潤、營收、投資和就業增長方面好於其他企業。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在2020年2月的一份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受訪高管和投資專家相信關注環保、社會、治理(ESG)的專案已經創造了短期和長期價值,今後5年帶來的價值會更高。

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的關鍵是構建企業持續開展業務所需的信任,我們稱之為“社會資本”。此外還要認識到,創造長期股東價值不能只關注股東。

2020年3月,我的一些同事認為應對新冠疫情危機將成為“當今時代的緊迫任務” 。一個月後,我們又指出新冠疫情可能帶來“經濟和社會秩序的戲劇性重組” 。我們現在仍抱持這些觀點。新冠疫情無疑是一場經濟浩劫和人類災難,而且遠未結束。隨著疫苗接種的推進,我們或許可以謹慎樂觀地預計,下一個新常態可能將在今年或明年到來。
作者:

施南德是麥肯錫全球總裁,常駐紐約分公司

Shubham Singhal是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夥人兼麥肯錫醫療業務全球負責人,常駐底特律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