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調研了一個離散製造企業,企業現在有ERP、PLM、MES、WMS、BPM、MDM、ESB、QMS和門戶等系統,企業要進行全廠的整體升級。針對這些系統使用的現狀進行梳理,一共總結了68個待解決的主要問題,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業務問題,例如資料缺失或不匹配、應用邏輯不合理、業務流程無法走通等;二是技術問題,例如系統響應慢、介面不統一、需要重新啟動服務解決問題、擴充套件性差等。在總結的文件上並沒有提到裝置資料採集的問題,但是實際上現場在手抄資料。
面對實際問題,全廠的資訊化升級,應該如何出方案?套用“智慧製造”的概念,“智慧”體現在哪裡?“智慧製造”的“專家”很多,講的頭頭是道,能解決這些實際的問題嗎?就像技術論壇,個個都是“Hello World”的專家,但是真正解決實際問題,也未必好使。
受技術、業務及相關領域知識的限制,每個人給出的解決方案差別很大。我們拋開“怎麼幹”不講,從相反方向考慮,應該怎麼認識和規避問題,不要自己挖坑自己跳。
- 賺錢,不要急功近利,一心想賺快錢。生產製造企業,自己賺錢自己花,養活現在的員工是他們的核心問題。這也是我們做事的基本心態。
- 落地,生產製造企業相對是比較務實的,任務專案都要要解決實際問題。既然拿人家錢了,也一定要知道這個錢不好賺。
- 業務,這是使用者需求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要深入瞭解業務深度和業務流程兩方面,有些人“感覺”表面能做,但是面臨著需要填無盡的坑。對任何行業都要有敬畏之心,這是人家創造價值所在。
- 框架,不是所有人都懂框架,就算是技術人員,沒有幾萬行核心程式碼、幾十萬行垃圾程式碼的經驗也只是聊聊而已。業務需要框架的支撐,但是往往被大部分人忽略了。
- 產品,產品不能支撐使用者所有的需求,沒有產品的專案也沒有辦法做的很成功。畢竟甲、乙雙方都面臨著實施成本、運維成本等。
- 技術,往往我們把業務直接轉換成技術實現,中間其實忽略了框架和產品。到技術實現的時候,通常給出的答案是:能實現或不能實現。能實現到什麼程度,又往往被我們忽略了,所以出現了上述各種匪夷所思的技術問題。
- 裝置,有些是胎帶來的,條件就是這個樣子,上什麼高大上的資訊化都有天花板。但是也有人認為改造裝置,又面臨著上下流匹配的問題,面臨著巨大的成本。
- 演算法,通常被人們認為最能體現“智慧”的地方,而又通常被人們誤認為一上“演算法”就靈。每個細分領域的演算法都有很多種,結合業務到底用哪種演算法呢?演算法的結果與哪些參照指標進行驗證呢?中醫開出的藥方能治好人的病,中醫、藥方、藥材缺一不可。幾十萬的系統專案,上一堆演算法,兩月完成,就好比1000塊錢做一個搜尋引擎。
- 概念,這是最應該扔掉的東西,但是我們為了交流的一致性又不能不談,認知層面又千差萬別。所以“新”概念造出來,發展一段時間,就變成了雞肋,但是雞肋也有他的價值。大家攢了一個局,相互體現對大家的重視,起了一堆很好聽的菜名,大家為了證明被重視的有道理,紛紛說好,其實大家都沒有吃好,但是又樂此不疲。
解決實現問題是最樸素的想法,但是又要體現高大上的訴求,樸素與訴求之間的巨大鴻溝推動我們在糾結中前行。
“智慧”到底是個啥?它可能就是個“雞肋”,但是大家能在樂此不疲中賺到錢吧,最終大家確實感受到社會進步了。
物聯網&大資料技術 QQ群:54256083
物聯網&大資料專案 QQ群:727664080
QQ:504547114
微信:wxzz0151
部落格:https://www.cnblogs.com/lsjwq
微信公眾號:iNeu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