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創新 智慧財產權政策加緊完善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業態智慧財產權保護規則趕製中

lumin1020發表於2022-04-27

發明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13.4%,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1.97%,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三年位居世界首位……最新資料顯示,我國智慧財產權創造質量持續提升,運用效益加速顯現,已成為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4月26日正值第22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多部門就進一步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密集發聲。記者瞭解到,相關部門將加快研究制定大資料、人工智慧、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規則,探索新業態智慧財產權法律適用,推動我國由智慧財產權大國向智慧財產權強國邁進,持續為中外資企業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賦能創新發展

智慧財產權創造質量不斷提升

今年北京冬奧會上,一大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成果,讓“冰雪之約”變得更加生機盎然。國家冬季運動服裝裝備研發中心主任劉莉介紹,以擁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速滑比賽服為例,它具有“最佳姿態+適度壓縮+最佳減阻結構”,在重點速度區間能夠達到降低阻力10%以上的效果。“專案組充分重視智慧財產權申請,截至目前共獲得了31個智慧財產權授權。”

這只是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國智慧財產權創造質量持續提升,已成為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最新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共授權發明專利69.6萬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5件,較上年提高1.2件。五年來,我國累計授權發明專利253.1萬件,年均增長13.4%;累計註冊商標2770.5萬件,年均增長29.0%。

以軟體正版化為例,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王志成介紹,國產關鍵軟體整體水平顯著提升,軟體企業的創新創造活力顯著增強,2021全年軟體著作權登記量達228萬件,同比增長32.34%,國家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得到促進。

智慧財產權也是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2021年,我國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釋出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的排名,從2017年的第22位提升至第12位,穩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三年位居世界首位,進入全球百強的科技叢集數量躍居全球第二。

“產權組織相關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創新經濟的崛起不僅僅是一兩個指標的上升,還體現在創新生態體系的各個環節中。”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說。

啟用市場動能

智慧財產權運用效益加速顯現

智慧財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接著市場,是科技與經濟結合的紐帶橋樑。根據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最新資料,2020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2.13萬億元,同比增長5.8%,佔GDP比重達到11.97%。

此外,2021年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3098億元,同比增長42%,惠及企業1.5萬家。智慧財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3783億元,其中出口760.2億元,同比增長27.1%;出口增速超進口增速10.5個百分點。共簽訂涉及智慧財產權技術合同21.9萬項,成交額突破1.4萬億元。發行智慧財產權資產證券化產品42只,發行規模95億元。

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科技創新催生的智慧財產權創造,也為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提供支撐。快手集團副總裁、總法律顧問賈弘毅介紹,快手專注底層晶片研發,自研晶片將標準和自主創新應用到產業中,發揮平臺企業優勢,完善了AI和影片產業的關鍵環節,並可帶動中小型企業共同創新發展,形成產業叢集。

在劉華看來,透過智慧財產權資產管理、商業化運營等,智慧財產權將成為創造就業、吸引投資、支援商業競爭力和實現增長與發展的強有力工具。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表示,包括科技、資料等在內的智慧財產權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智慧財產權市場也是當前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新型市場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功能角色。

邁向智慧財產權強國

全鏈條保護持續強化

隨著智慧財產權和創新產業蓬勃發展,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重要性也越發凸顯。為更好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圍繞智慧財產權的全鏈條保護格局正加快構建。

在頂層設計和法律制度方面,去年《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相繼印發,將智慧財產權保護作為核心內容加以部署。同時,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新一輪修改完成,建立了國際上最高標準的懲罰性賠償制度。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局長申長雨透露,當前我國還正在加快研究制定大資料、人工智慧、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智慧財產權保護規則,更好適應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負責人李劍也表示,將積極探索大資料、人工智慧、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法律適用問題,推動智慧財產權審判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

對於備受關注的資料產權保護問題,申長雨透露,智慧財產權局已經在浙江、上海、深圳等地開展了資料智慧財產權保護試點,為後續制度設計提供實踐基礎。其中,浙江已經建立了資料智慧財產權公共存證平臺,並開始面向市場主體提供存證服務。

“過去,我們的任務是著力建設智慧財產權大國;當前,我們的任務是努力建設智慧財產權強國。”北京大學國際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主任易繼明說,在強國建設的過程中,既要考慮智慧財產權保護強度,包括保護期限與維權週期、保護客體範圍、賠償多寡等,還要進一步促進保護創新的包容性制度設計。

“無論是中資還是外資企業的智慧財產權,我國始終一視同仁、平等保護。”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還指出,下一步,將圍繞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為廣大外資企業營造更加公平、更為透明、更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來自 “ 北京報導 ”, 原文作者:汪子旭 班娟娟;原文連結: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4/27/032051059.shtml,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